闺华记-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元元,可杜家祖父没让姐姐进来,说是得等元元的病好了才可以进。”
“对哦,杜家祖父说我的病会过人的,我不要姐姐也生病,姐姐你走吧,等我好了能出门时我再去找你。”说着,谢澜挣扎着要从谢涵身上下来。
“没事的,杜郎中说你的病已经好多了,不会过人了。”谢涵见谢澜这么懂事,擦了擦眼泪,抱着他在炕上坐了下来,随后又接过白氏手里的药碗亲自喂起他喝药来。
谢涵一边喂一边问谢澜这两个月都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去了什么地方,而谢澜因为长时间没有再到谢涵,也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第五百三十二章、多大仇多大恨()
可惜,谢澜说的和白姨娘说的差不多,他只记得祖母带他去看过大姐二姐,和三个哥哥去过茶楼,别的时候他就是在家和三个哥哥以及双平双夏玩。
“那去茶楼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吗?有没有碰到什么不认识的人?”谢涵继续问道。
谢澜歪着脑袋想了一会,摇摇头。
“茶楼,特别的事情?”一旁的白氏思索起来,“有了,那天元元的衣服被人弄湿了。”
“谁给弄湿的,怎么回事?”谢涵按捺住激动问道。
“一个上茶的小二哥不小心把我的衣服弄湿了,然后说要带我去换一身,三哥说外面的衣裳不干净,便没让我换,后来还是陈师傅回来取了一身我自己的衣服换上,然后那小二便送了我们一碟玫瑰糕,特别好吃。”谢澜也想起了这件事。
“那三哥四哥五哥他们吃了吗?”
“吃了,不过他们见我喜欢吃,他们就每人尝了一块,剩下的都让我和双平双夏吃了。”
谢涵从谢澜的话里拼出一点唯一有用的信息是谢泽兄弟三个对谢澜没有恶意,问题可能就出在那碟玫瑰糕上。
因为谢涵知道,如果这玫瑰糕是痘疹病患吃过的或者是摸过的,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把病气过给谢澜几个。
至于谢泽谢鸿和谢潇三个,谢涵猜想可能是因为吃的少,再加上他们年龄稍微大一些,身体底子也好,所以躲过了这一劫。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既然要下毒,干嘛不来一次狠的,直接把人毒死岂不更省事,为什么要弄出一个痘疹来?
那些人难道不清楚,万一谢澜是一个好动的孩子,万一杜郎中没有及时把这几个人封闭起来,这场痘疹牵连的可不就是谢澜几个了,那全城都得遭殃。
这是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恨?
这个关键时候,如果再加上场痘疹肆行,这场战事不用打大夏就得输了,因为这种情形下,谁还有心思去顾及这场战事?
“小姐,这玫瑰糕有问题吗?”白氏见谢涵凝神细思,忙问道。
经过这一吓,她似乎又回到了谢澜刚出生时的状态,见什么都怀疑,见谁都不可信。
“不是,我就想元元是不是因为衣服湿了所以染上风寒才见喜的。”谢涵撒了一个谎。
因为她知道此时的白氏就犹如一根绷紧的琴弦,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弦断,所以她不敢刺激她。
喂谢澜吃完药,给谢澜梳好头,再陪他说了会话,谢涵这才把陈武叫到了外书房,同时喊去的还有高升。
谢涵的意思是想让陈武找那个茶楼查访一下那个小二,顺便查访一下那间茶楼平时做不做玫瑰糕。
“小姐的意思是我们被人算计了?”陈武瞬间明白了谢涵的意思,咬着牙问道。
因为他也差一点失去了他的儿子,这一个来月,他可是没黑没白地守着自己的儿子,却没承想竟然是一场阴谋。
“还不确定,你去查查,最好是别惊到了人。”高升说道。
陈武点点头,黑着脸出去了。
“小姐,我这边是一点进展没有,我的人跟了二太太半个月,二太太除了来这就是去大小姐那,没有去过任何地方。”高升见陈武出去后方才说道。
“没有就算了,先放下这件事,你带着几个人去把城外收购生猪,还跟去年似的要一百头,记住一点,借着收购生猪的机会偷偷去买点鞭炮,尤其要那种威力大的二踢脚或窜天猴,有多少要多少,记住了,买完之后不要声张,等着过几天给海宁那边送中秋节礼的时候给朱公子捎去。”
其实,是谢涵自己想借着这个机会偷偷扮成小厮跟着去一趟海宁。
因为中秋过后,很快就到了收秋粮的季节,这是入冬前的最后一批粮食,鞑靼人不可能会放过。
事实上,边境线那边的田地十成已经荒了七八成,但鞑靼人会骑着快马越过边境到县城这边来抢粮,甚至还会跑到幽州城外那边,因此,很快又会起战事了。
以谢涵对顾琰的了解,顾琰真想要除掉朱泓,应该会选择今年冬天,因为明年春天孝期一过,他自己要亲自上阵来指挥这场战役了,他不可能会去沾这个嫌疑。
还有一点,谢涵记得很清楚,鞑靼人第一次攻打海宁县城就是在今年冬天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尽管这次攻打海宁没有丢,但上一世有李尧在,这一世李尧回去养伤了,因此,结果如何谢涵还真不敢说。
所以她想去陪朱泓一段时日,倒也不是非要跟着他上战场,她想留在海宁县城,这样的话不管有什么事朱泓都能第一时间跟她商议,不用特地打发人跑这么远来。
高升是在东西收齐之后才知道谢涵是要跟着他们一起去海宁的,因为谢涵央他去跟张氏打个马虎眼,她不敢直接跟祖母说她去海宁,便想骗她说她去京城有点急事。
“这还行?这不胡闹吗?”高升顾不得谢涵的小姐身份,斥责道。
“高叔叔,你放心,我不是胡闹,我会骑马了,我扮成小厮跟你们去。”
“不行,你的马还是马驹子呢,真要出什么事,我们可没法向朱公子交代,朱公子早就叮嘱我们了,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坚决不让你出幽州城,你要是不听话,我只能去找老太太来。”高升也知道谢涵的软肋在哪里。
谢涵见高升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不仅他没有,朱泓没有,他说朱泓早就交代他的侍卫和高升几个了,不管是谁,只要把谢涵带去海宁,一律提头去见他。
再加上祖母那一关也不好过,只怕知道她去了海宁后老人家得日夜悬心,她那身子可真禁不得折腾了。
因此,谢涵只能选择放弃。
不过她到底还是不放心,命高升把东西交给朱泓的侍卫之后,又命陈武带着李福和刘东几个小厮偷偷地跟在车队后面,就像上次押运粮草一样。
左右这段时间谢澜的身子还没有调养过来,谢涵也就没打算让他去书院,自己在家亲自教导他。
第五百三十三章、拦不住()
八月初八,陈武一行还没有回来。
这天谢涵收到了胡靖的请柬,说是要给于媗饯行,因为于媗要在八月十六前往京城出嫁。
因此,谢涵也在八月初十设宴给于媗饯行,作陪的有胡靖、李婕以及赵王府的几位郡主,当然,没有朱澘,朱澘在京城还没有回来。
听朱溁说,太后老人家自从过完六十大寿之后身子一直不太舒服,因此,这些孙子孙女们都留在了京城侍疾。
倒是谢涵听了这话心里一紧,这么巧,又一个病倒的?
可惜,朱溁知道的不多,谢涵也没有追问下去,她怕传到徐王妃的耳朵里再引起她的警觉就不好了。
八月十二,尹嬷嬷来送节礼,谢涵倒是拉着她说了半天话,她说杨冰去京城送节礼还没回来,因此,她知道的也不多,但她知道一点,顾家在和赵王府议亲,好像议的是朱澘和顾铄,具体结果如何尹嬷嬷就不得而知了。
八月十六,谢涵和胡靖、李婕等人送于媗出城,一直送出城外十里的凉亭。
依依惜别之际,谢涵和胡靖几个都哭了,因为此去经年,想要再见却是不易了。
朱渂是皇子,成亲后肯定得封王,而附近这几州都有亲王郡王了,所以朱渂去南边或西边、东边的面大。
想着从此之后就要离家千里万里,想着自己少女时代做过的梦终究是一场空,于媗更是悲从中来,搂着谢涵和胡靖哭成了一个泪人。
可再怎么不舍,该走的人还是留不住。
从城外回来,谢涵也有点郁郁寡欢的,好容易结识了几个朋友,谁知没几天就要各自谈婚论嫁,甚至天各一方,而自己的将来也是前路茫茫,布满了荆棘和陷阱,想不令人惆怅都难。
偏没两天,谢涵又收到阿金的来信,说顾钰进宫被封为贤嫔了,这点倒是和上世一样,还有一个消息就是朱氏向皇后求娶敬敏郡主,皇后同意了。
也就是说,这一世朱澘要嫁给顾铄了。
谢涵没想到朱氏到底还是赢了秦氏这个老婆子,沈岚的愿望也成了空。
可惜,谢涵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这说明皇上的确很看重顾家,也就意味着顾钰仍旧会像上一世那样受宠,同时也意味着谢涵的日子将会更艰难。
唉,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这场战事,明明皇上都已经怀疑上顾家了,可因为这次战事,他不但不能动顾家,还得给顾家这么大的恩典,这都什么事啊?
想到这场战事,谢涵更没有好心情了,陈武几个还没有回来,想必是海宁那边出了什么事,因为她已经连着二十天没有见到朱泓的侍卫了。
八月底的时候,终于有消息传来,说鞑靼人围攻海宁了。
谢涵得知这个消息时,府城已经被封了,除了有紧急军务的衙役或士兵,一般的市民已经禁止出入了,城里的粮价和菜蔬已经是天价。
不对,说天价还不确切,根本是没的卖了。
谢涵一家倒还好,祖父他们到底是从乡下来的,早就在后花园里种上了各种菜蔬,粮食是一早埋在了地窖里,因此,一时倒也不至于生活不便。
唯一感到不便的是不能出门了,家家户户基本都关上了大门,因为街上的流民多了,这些流民是来避难的,一点生活来源也没有,据说只要看见有开门的就进去抢吃的。
衙役也管不过来,罚,他们身无分文,抓,大牢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养他们,因此他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谢涵因为陈武和李福他们都不在家所以更不敢轻易开门了,她倒是有富余的粮食,可她的粮食还惦记着给那些守城的将士呢,他们要是没有吃的,这城还能守得住?
好在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五天后,传来了鞑靼人败走的消息,于是,幽州城也开始正常开放了。
陈武一行是九月中旬才回来的。
说起来这一趟他们也是九死一生,先是去的时候遭到了鞑靼人的伏击,幸好他们带了不少鞭炮和火药,直接点燃了往鞑靼人的队伍里一扔,那些马听到声响几乎没有不受惊乱跑的,这么着他们才躲过这一劫。
进了城,原本想把东西放下就回来,谁知他们没见到朱泓,听人说朱泓带着他的一百来号人去边境线巡逻了。
陈武到底还是放心不下朱泓,跟着那几个侍卫又去了边境线,谁知不巧赶上朱泓正跟鞑靼人干上了。
陈武几个帮着朱泓把人打跑了,在边境陪着守了半个月,守着守着,谁知竟然守来了鞑靼的大军压境。
这场战事虽然提前了,可也在谢涵的预料之中,自然也就在朱泓的预料之中。
可就算是预料到了也没有什么大用,一百人对上上万人的队伍,这仗怎么打?
他能拦得住这些人过境吗?
于是,朱泓一面打发人快马回去报信请求支援,一面带着他的人马进入密林和鞑靼人周旋起来。
可鞑靼人也不傻,他们分出了五百人去追踪朱泓的小分队,剩下的人直奔海宁县城而去,路上虽然因为误入朱泓的陷阱损失了点人马和时间,可不影响他们的大队人马前行。
而海宁的参将顾霄还没来得及调兵遣将,鞑靼的大军就把整个海宁城围的像铁桶似的。
这种情形下,顾霄也顾不得城外的朱泓了,只能带着士兵们守城,因为他知道,海宁要是守不住,幽州也就麻烦了,到时,他们这些人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而另一边朱泓带着他的人马躲进了密林,这一片的地形虽然复杂,但谢涵不止一次给他画过舆图,而他自己也曾经实地考察过,当然,也布下不少陷阱。
待朱泓辗转着把这五百人收拾后转到县城附近的山林时,已经是三天后了,也就是说鞑靼人攻了三天仍旧没有把海宁城拿下。
可由于朱泓的人数实在是太少,没法正面跟这些人硬碰硬,因此,他也就没法立即现身去帮忙。
第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