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将夜 >

第597章

将夜-第597章

小说: 将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道雷电向他的身体落下,进入那些空间,本应曲折的闪电,陡然间变成了一道笔直的明亮的线条!
    电闪雷鸣还在持续。
    焦黑的盔甲表面反射着闪电,渐热渐亮,无比明亮。
    在南方原野间观战的联军官兵,觉得自已仿佛看到了一轮太阳,双眼被刺的无比剧痛,急忙遮住眼睛,有反应慢些的人痛呼出声。
    修行者也闭上了眼睛,用念力感知着青峡处的变化,感知着那些雷电里蕴藏着的精纯磅礴的天地气息,被那柄木剑震撼的无法言语。
    也许只是刹那,但在观战的数十万人感觉中,却像是过了亿万年时间。
    青峡处的白云终于消散,雷声不再,闪电自然也无踪影。
    烟尘渐敛,二师兄的身影缓缓显现。
    他站在青峡之前。
    盔甲如先前一般焦黑,神态如先前一般严谨端正,铁剑依旧平于眉间,姿式是那样的标准,再严苛的礼科教授也挑不出来任何问题。
    在他的身前的地面上,出现了数千道手指粗细的黑洞。每一道黑洞,就是叶苏木剑引至的一道雷电,黑洞深不见底,可以想见其威。
    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这些黑洞都在二师兄的身前,他身后的地面平整如先。
    万重雷电,没有一道落在他的身上,也没有一道落在他身后的铁篷上!
    数千道黑洞,在他的身前排列的非常整齐,看上去就像是一道笔直的线!
    雷电拥有至上威力,来自于天地,只臣服于自然的规则。
    然而却无法逾越二师兄身前的那道线。
    书院的礼,就是规矩。
    这道线,便是二师兄用铁剑守护的规矩,他的礼。
    有规矩,便要遵守,无论是谁的剑,无论是风雨还是雷电。
    白云应该在天上,在山间,不应这般低。
    雷电又怎能来扰我?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木已成舟
    云消雷散。
    木剑微振,从青峡前飞回稻海,平静悬停。
    叶苏双眉微挑。
    他知道君陌很强,但没有想到会这般强。
    逾过五境之上那道门槛,才能在昊天的世界里创造属于自已的规则。
    二师兄没有越过五境,却在昊天世界的既定规则中,寻找到自已最强大的信念,从而让那些规则变成他专属的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手段已经超出了五境的范畴。
    叶苏双眉渐平,意渐平。
    他已经出了剑,现在该轮到二师兄出剑了。
    他看着青峡处,挥动双臂,衣袖轻拂,负在身后,平静说道:“请。”
    二师兄出剑。
    他的剑更简单。
    宽直的铁剑,离开他的右手,离开青峡。
    铁剑距离原野地面约一人高,缓慢地向着稻田飞去。
    从青峡到稻田,中间有一段距离,那片土地染满了血。
    不是鲜血,是前两日无数骑兵与战马淌出的陈血。
    原野被血水浸透,发乌发黑,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
    尤其是稻海之前的那片原野,更是积血如墨,泥土都变了颜色。
    铁剑在血染的原野上飞过,没有染上一丝血腥气味。
    但多了一道死意。
    不是死寂,不是心丧如死,而是决绝地想法。
    极为肃杀。
    今日青峡之前,他与叶苏相见。
    相见不是相遇,因为两个人手中的剑始终未曾相遇。
    他的这道铁剑,便是要叶苏以木剑相遇。
    这道铁剑,已经斩杀了千百人。
    原野间的血,都是这道铁剑斩出来的。
    就是铁剑自已的血。
    铁剑与自已的血相遇,气势饱满到了极点,肃杀到了极点。
    才以礼相见,便以剑相见。
    即便是叶苏,在这样霸道的一剑之前,亦不能避。
    他只能举剑相迎。
    ……
    ……
    远处南方原野间,柳白在马车畔缓缓站起身来,看着青峡处那道铁剑,说道:“这一剑终于有些意思了。”
    青峡之战持续了两天多,这位当世第一强者始终没有出手,因为他一直等着君陌晋入最强的状态,不然便没有意思。
    此时看着这道铁剑,他终于做出了有意思的评价,这也就意味着,他认为此时的二师兄已经晋入最强的状态,他很想接这一剑。
    ……
    ……
    这道铁剑确实很有意思。
    甚至比柳白以为的更有意思。
    铁剑代表的依然是二师兄的规矩。
    或黑或白,没有灰色。
    或生或死,不能两全。
    或战或败,不能逃避。
    面对着如此决然的一剑,无论是谁,都要做出最决然的选择与决定。
    你必须选择一条道路,必须选择一个方向。
    世间没有第三条道路,墙上的野草不可能倒向自已的位置。
    这道铁剑已经超出霸道的范畴,隐隐然散发着光明正大的感觉。
    给你选择的机会,然后碾压你,斩杀你。
    这是王道。
    生死之间你会怎样选择?
    就算你真的已经勘破生死,但生死依然在。
    看破不代表能破,反而因为你看的太多,你会不知道怎样选择。
    你不选择,那便是失败。
    这就是铁剑给叶苏所出的难题。
    ……
    ……
    叶苏没有接这道铁剑。
    因为铁剑是对方的规矩,一旦他接了,便等于是接受了对方的规则,那么无论此战如何发展,他都不可能再改变被动的局势。
    但铁剑要他接。
    他能怎么办?
    叶苏让稻田来接这道铁剑。
    这片稻田是他的规则。
    在铁剑出青峡之前,他已经负起双手,衣袖微拂。
    有清风自袖间出,金黄色的稻谷被拂的轻轻颤动,时而弯腰。
    宽直的铁剑,进入稻海。
    稻海渐分,如湖水,如海水,如青山里的苍松。
    田垄上的野草染着血。
    没有收割的秋稻染着血。
    铁剑过处,野草寸裂成屑,飞扬而起,落在稻田间。
    沉甸甸的稻穗,随剑意而落。
    失去沉重负担的稻杆猛然挺直腰身,把稻叶弹至空中。
    稻穗向地面坠落,尚未坠到地面,稻谷便剥离而出,随稻叶一道飞舞。
    稻谷上的麸皮裂开,露出浑圆晶莹的米粒。
    米粒在秋风里四处洒扬,如珍珠反射着阳光,美丽异常。
    撒向空中的米粒被阳光灼的焦黄,散发出米香。
    落到地面的米粒被血水浸的发黑,悄悄潜入泥。
    泥土间,生出绿色的稻叶。
    稻叶向着空中伸展,似要结实。
    极短的瞬间内,这片稻田经历了收割、死亡以及重生。
    稻田的生死别离,就这样在人们的眼前上演。
    这个过程非常连续,生死循环变成完美的圆融,找不到任何清晰的分界线。
    在稻田里飞行的铁剑,也没有找到那条分界线。
    铁剑依然沉默前行。
    稻海生稻,骤疾,哗哗而响。
    有飓风自铁剑发出,狂啸于稻海之上。
    木剑悬在叶苏身前的空中,被飓风吹的不停抛起落下。
    在狂暴的稻海里,就像一只不起眼的小船。
    小船没有动力,借稻海与剑风的力量,在惊涛骇浪里飘摇。
    无论海浪再如何大,无论风再如何狂,小船始终没有沉没,在黑色的海水与白色的浪花间时隐时现,时沉时浮。
    前一刻,小船沉入死亡冰冷的海底。
    片刻后,小船浮上海面,看到生命的青天。
    因为这条小船没有甲板,没有船舱。
    这条小船就是木剑。
    木剑就是最简单的一块木头。
    在生与死的海洋上,木剑就这样漫无目的地飘着。
    它不求生,也不求死。
    生死也无法临诸于其身。
    ……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风渐停,稻海渐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有稻田泥土里那些新生的青苗,在证明着一些什么。
    叶苏伸手到稻田上的空中,接住数粒米。
    新稻初剥的米很饱满,被阳光灼烤至焦黄,散着香甜。
    他用手指拈起一粒米,放入唇中。
    他缓缓咀嚼,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其中自有真味道。
    “十余年前,我周游诸国,自以为勘破生死关,从此再无任何畏惧,所思便是剑所指,剑心通明……”
    叶苏将掌心里剩的几粒米撒到稻田里,微笑说道:“如果是当时的我,面对你这一剑,必然要接,而且必然会败。”
    “直至数年前,在荒原雪峰绝顶上,我迎着满天阳光,以澄静剑意,隔空刺了大先生一剑,我才知道自已大错特错。”
    叶苏笑容渐敛,平静说道:“因为我那自以为已然贯通生死的一剑,根本没有刺中大先生,就连潭里的水都没有激起一丝。”
    “因为大先生坐在潭边是在看书,根本就没看我的那一剑,他甚至想都没有想。那时我才明白……看破生死,便是看不破。”
    “后来我去了长安城,在一座破落的小道观里住了很长时间,我看着那座道观垮了,看着街坊的雨檐破了,我不再在世外,而在世内感受,我开始替街坊修雨檐,一砖一瓦修道观,才明白破而复立的道理。”
    叶苏望向稻田边缘的血水,说道:“血代表着死亡,浇灌出来的原野却极肥沃,在这片原野上生出血稻,明年想必非常美味。”
    “毁灭然后再生,如此不息,这就是生。”
    “世间根本就没有死。”
    ……
    ……
    二师兄看着站在稻田里的他,忽然说道:“有死。”
    叶苏说道:“我承认,但至少在你我的时间范畴内,没有死。”
    二师兄说道:“在你的观念里,有生死,你如何破之?”
    “佛道两宗追求的便是最后的大平静。”
    叶苏说道:“勘破生死,为的就是平静,然而我现在明白死是永恒,生是幸运,其间自有大悲喜,为何一定要平静?”
    “那种平静,是虚假的。”
    “在生死前,就应该随之悲伤或喜悦,那才是真实的。”
    “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死观。”
    “这种生死观很简单,看似没有力量,但也没有任何外力能破。”
    “无论是你的铁剑,还是别的任何事物。”
    听完这番话,二师兄沉默片刻,说道:“你已近道。”
    叶苏说道:“尚未得道。”
    二师兄说道:“然而你如今之道,与昊天之道,已然背离。”
    叶苏说道:“道在天心,或者昊天让我悟的道便是如此。”
    二师兄说道:“如果昊天说你的道不是道,你又该如何?”
    叶苏看着脚边散落的稻谷,看着泥土里新生的青苗,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缓缓抬起头来,平静说道:“我还有我的剑。”
    他伸手到金色的稻海上。
    握住木剑。
    ……
    ……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道。
    这与信仰无关,不代表不虔诚。
    只是像叶苏这样的人,必然会走上自已的道路。
    二师兄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
    叶苏的回答,也是真实的回答。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代表着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如果昊天同意他的道,他便依旧虔诚。
    如果昊天不同意他的道,他还有剑。
    因为木已成舟,他愿意做那个刻舟求剑的愚人。
    叶苏是道门的天才,是最坚定的昊天信徒,不然观主也不会收他为徒。
    谁也不知道从何时起,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是在荒原雪峰上,还是在长安城里的小道观里?
    总之他握住了自已的剑。
    这一剑敢于问天。
    那该是多么的强大。
    现在,他还是昊天的信徒。
    道门的行走。
    他的这一剑不用问天。
    而是来问君陌。
    君陌能不能接得住?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五章 没有如果
    君陌和叶苏都是骄傲的人,也都是强大的人,只是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因为骄傲而强大,还是因为强大而骄傲。
    两年前曾经有一场秋雨,他们曾经在烂柯寺里相遇,然后战斗,各自骄傲的转身,不看秋雨不看剑,因为佛宗的缘故,未曾尽兴。
    今天两人再次相遇,各出一剑,平分了青峡前的秋色。
    即将到来的是第三剑。
    第三剑而已,看上去这场战斗刚刚开始,但无论是对战的二人,还是在原野间观战的数十万人,都感觉,这就是分胜负与生死的一剑。
    十八年前在荒原上,在黑线的那端,因为冥王之子降世,叶苏道心受激,施出了少年时期最强的一剑,把那株小树斩成了五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片。
    其后他周游诸国,境界再增,手中的木剑变得越来越慢,由瞬间万剑变成千剑、百剑,直至最后变成一剑。
    因为一剑就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