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将夜 >

第565章

将夜-第565章

小说: 将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帷帽掀起,国师的容颜顿时变得幽暗一片。
    没有人能够看到,他的容颜变得愈发苍老,而且正在急剧的消瘦。
    只能看到他微微明亮的眼眸,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的深邃。
    国师望向朝着自己走来的皇后。
    皇后与他的目光相触,忽然觉得自己堕入一个无底的深渊,脸色骤然苍白,闷哼一声,强行镇压住识海里的狂澜,继续向前。
    但此时,她的脚步却变得异常沉重,身体也觉得虚弱起来。
    …………国师取下血色的帷帽,看着重新陷入围困中的皇后,微微一笑,然后不再理会南边的事情,向着贺兰城下遥遥一点,示意两名大祭司继续。
    两名大祭司加快了颂念咒语的速度,枯瘦的手指在金属圆盘上的弹动,变得越来越迅速,就像是击鼓一般,胸前的骨链,颜色变得越来越白。
    那串落在荒原地面上的佛珠,表面的血色也随之渐渐淡去。
    城头上的黄杨大师,噗的一声吐出血来,脸色变得极为晦暗。
    他的佛火,被那名国师与两名大祭司联手击破,顿时受了内伤。
    当佛珠上的心血最终完全淡去,荒原地表再次发生变化,刚刚凝结坚硬的地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再次变得松软泥泞起来!
    大唐骑兵注意到了地面的表化,然而重骑冲锋根本无法停止,前列如果勉强停下,必然会被后面的同伴碾压,甚至比陷进泥沼更加可怕!
    他们只能拼死继续冲锋,希望能够在地面完全软化之前,冲进金帐骑兵的阵营,然而谁都知道,这不过是痴心妄想。
    眼看着贺兰城的突围将要再一次以失败告终,而且极有可能会失去皇后娘娘和最精锐的将领骑兵的时候,战场外围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十余名金帐骑兵手捂咽喉,接连堕下战马。
    他们的手里,紧紧握着带血的羽箭。
    (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 拳重如山,衣带如铁
    箭啸声声,不停有金帐骑兵倒下。
    正在骑兵首领挥舞着弯刀,想要找到那个隐藏在暗中的唐军射手时,一道烟尘自北方而来,如闪电般杀入金帐骑兵阵中。
    马上那人手腕一翻,朴刀出鞘,在空中斩风而落,瞬间斩落数名金帐骑兵,然后他脚踩马蹬,站起身来。
    也看不清如何动作,那人手中的朴刀便换作了一把普通的黄杨硬木弓,只见他双臂用力,弓身顿弯,一箭射向最北那辆马车上的大祭司。
    千骑之前,那人说射便射,竟是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止他,更令人感到震撼恐惧的是,那人以站姿骑马而射,羽箭竟是没有任何偏倚!
    笃的一声闷响,羽箭狠狠地射进盾牌里!
    大祭司听着身前盾牌发出的声音,脸色变得有些微白,默然想着,如果不是有王庭勇士保护,只怕这一箭会直接把自己的胸口射出一个大洞。
    羽箭被盾牌挡住,那人却不罢休,只见他在马背上沉腰收腹,全身的力量尽数传到双脚,猛力向下重重一踏!
    马蹬碎裂!
    皮绳崩断!
    那人身体巨大的力量传到那匹骏马之上,只闻得一声哀鸣,骏马四蹄撕裂,重重地摔到荒原地面上,震起一团烟尘!
    借着力量的反震,那人自马背上闪掠而起,冲向北方那辆马车,身体破空,激起呼啸的风声,速度竟似只比羽箭慢上些许!
    箭尾还在盾牌上不停高速摆动,发出嗡鸣声。
    持盾的金帐王庭勇士还没有来得及收回手臂。
    盾牌后方的大祭司,脸色依然微白,还在恐惧这枝箭的威力。
    射箭的人便到了。
    他握紧右拳,狠狠击打在那面半人高的盾牌上。
    盾牌上出现数道极深刻的裂痕。
    持盾的金帐王庭勇士,手臂喀喇一声扭曲变形。
    盾牌顺着拳势后挫,重重砸在那名大祭司的身上。
    大祭司胸骨向下塌陷,肺叶在重压下变成了肉泥,根本来不及念什么咒语,也来不及捏碎骨链,召出自己保命的手段,便被生生震死!
    …………皇后娘娘听着北方传来的惨呼和悲痛的喝叫,霍然转身望去。
    她看到站在马车上的那个年轻人。
    黑色的发丝,在她温婉的脸颊上掠过,遮住讶异的神情。
    她根本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宁缺。
    …………宁缺看到了皇后娘娘转身的那幕画面。
    不知为何,他的心头忽然生出一抹惘然的情绪,然后他转身望向最后方那辆马车,望向马车上那名衣着普通的老人。
    这时候的他,并不知道那名老人,便是传说中隐世多年的金帐王庭国师,但他从直觉判断,这个老人是战场上最重要的大人物。
    所以他决定首先杀死此人。
    国师也不知道,这个突然从北方出现,瞬间便杀死一名大祭司,眼看着便要改变整个战局的人是谁,但他知道这个年轻唐人很强大。
    所以他也决定首先杀死此人。
    宁缺向着那辆马车疾掠而去。
    国师伸手到身后掀起血色的帷帽。
    宁缺距离马车还有百余丈的距离。
    国师显露在幽暗帷帽外的目光,已经落到了他的身上。
    两人的目光相触。
    宁缺的识海里,顿时生出惊涛骇浪。
    他这才知道,这名老人是一个恐怖的大念师。
    自幼冥想,念力之雄厚,本就是世所罕见,魔宗山门之行后,识海里更有莲生大师的意识碎片,对精神念力之战,根本没有任何畏惧。
    念力的战斗,宁缺还从来没有输过。
    无论是长安城包子铺前热雾里的道石,还是山道上的宝树,或者烂柯寺里的七念,这些以念力著称的佛宗强者,都无法在这方面击败他。
    他根本不相信,一个荒原上的蛮族念师,能够在这方面击败自己。
    宁缺毫不犹豫地调动念力,化作满天石雨,向着识海里的万丈狂澜轰了过去。
    两道极为磅礴的精神力量,在肉眼看不到的草原空中相遇。
    宁缺闷哼一声,从空中重重摔落于地,鲜血不停从口鼻里淌出。
    国师身体微微摇晃,然后复原如初。
    宁缺抬头,盯着那名看似普通的老人,眼中流露出惊骇的神情。
    世间居然有人能够单凭精神力量重伤自己!
    对方甚至能够镇压住自己识海里莲生的意识碎片!
    …………在这次精神战中,宁缺落在下方,受了重伤,但他的念力也很强大,再加上识海深处莲生的意识碎片帮助,金帐国师也受了极大震荡。
    皇后娘娘的感觉最为明显,因为那道一直似有若无,始终在她的识海里回荡的精神力量,骤然间消失无踪。
    虚弱的感觉离身体远去,沉重的脚步重新变得轻盈,她微微挑眉,真气疾运,身形前掠,抽出素裙腰间的衣带,向前挥出。
    柔软的裙带里灌注入真气,顿时变得极为坚韧,迎风而去,破空而长,直刺另外一辆车中的的王庭大祭司!
    车中的王庭勇士暴喝一声,持着大盾挡在裙带之前。
    眼看着裙带便要击中盾牌,皇后手指微颤,裙带前端忽然再次变得柔软起来,如同柳条般一弯,绕过盾牌边缘,在大祭司的咽喉上轻轻一点。
    那名大祭司捂着流血的咽喉,向后倒下。
    …………三名大祭司都已经死去,贺兰城前的草原地面,渐渐回复正常,看着那些踏泥而至的大唐铁骑,金帐王庭的骑兵显得有些混乱。
    只听得一声极低沉的厉喝声,然后便是尖锐的哨鸣,金帐骑兵极为迅速地重新整队,不再与宁缺和皇后缠斗,掩护着最后那辆马车,向荒原深去而去。
    金帐王庭国师在离开之前,看着宁缺和皇后,说了几句话。
    宁缺与皇后都很忌惮这个老人的恐怖境界,没有追上去。
    大唐骑兵在二人身旁呼啸而过,向着撤退的金帐王庭骑兵追去。现在不是追击的良机,但至少要让贺兰城外,重新拥有一片安全区域。
    “他走之前说了些什么话?”
    皇后问道,她看过很多遍宁缺的卷宗,知道他懂荒原上的很多种语言。
    宁缺沉默片刻后说道:“那个老人说,草原是万物生死循环的地方,王庭祭司什么都不怕,就怕修魔之人,他隐世多年,听闻魔宗已然凋蔽,却没有想到今天在贺兰城下,居然能看到两个魔宗强者。”
    两个魔宗强者,自然说的是他们二人。
    皇后与宁缺对视一眼。
    真的是同道中人?
    (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 我来过渭城
    同道二字中的道,不仅仅指魔道,或者修道。
    皇后当年看过很多遍宁缺的卷宗,是为了对付他,因为他杀死了她唯一的兄长夏侯,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回荡在彼此间的情绪很微妙。
    回到贺兰城内,那种微妙的情绪,依然在宁缺和皇后娘娘之间回荡,直到他进入楼阁静室,看到那具灰色的棺材。
    那具棺材很大,用数十根天弃山崖里的松木做成。
    松木上的树皮都没有来得及剥去,看上去显得过于朴素简陋。尤其是和躺在棺材里那个人的身份地位比起来。
    宁缺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走到松棺旁跪下,拜倒相见。
    皇后娘娘平静说道:“在宫里见他的时候,你一向都不喜欢磕头,现在他已经死了,你磕再多个头,他也看不见。”
    宁缺站起身来,伸手轻轻抚摩着松树粗糙的树皮,没有说什么。
    皇后本来以为他会像以前那样,笑着说死者为大的话,然后她便能顺便提到死去的夏侯,再继续深入到更严肃的那些话题。
    宁缺在松棺旁站在片刻,然后望向黄杨大师和几位将领,说道:“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们为什么会留在贺兰城中?”
    “院长和陛下先后辞世,天降大雨,镇北军被迫滞留贺兰城,其后音讯断绝,我们也不知道南方究竟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不过可以猜到一些……”
    黄杨大师缓声说道,然后把这些日子的情况说了一遍。
    “金帐王庭既然敢围攻贺兰城,那么单于肯定已经带着大军南下。”
    宁缺从松棺上折下一小截被长明烛烤的有些焦的树皮,蹲到地上,画了一幅极简略的地图,在地图下方画了道横线,说道:“七城寨……”
    他忽然沉默,画线的手指也停住。
    房间里一片安静,人们知道宁缺出身渭城,渭城便是七城寨里的一处边塞。
    宁缺脸上的神情没有什么变化,继续平静说道:“七城寨肯定破了,金帐的骑兵甚至已经过了平陵关,直逼河北郡。”
    他扔掉手上的树皮,抬头看着众人说道:“镇北军三分之一的骑兵,都在贺兰城里,北大营有没有足够的军力抵挡?长安城如果从固山郡甚至是土阳城调兵,东境怎么办?隆庆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他的推测与实际情况发生的顺序稍有变化,但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和皇后娘娘的看法也完全一致。
    “我们必须马上离开。”
    皇后说道:“以最快的速度南撤。”
    汗青说道:“路途遥远,粮草怎么办?”
    一名镇北军将领说道:“一路打柴,多抢几个金帐部落便够了。”
    宁缺摇头说道:“金帐王庭肯定早有安排,他们的精锐南下,荒原腹部空虚,肯定不会给我们可趁之机,那些部落只怕在雨停之后,便向北方撤去,如果我们要追,路途会被拉的更长,无粮深入荒原,太过冒险。”
    皇后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没有什么好办法。”
    宁缺站起身来,说道:“首先贺兰城里的所有粮食必须全部带走,而且一定要做好计算,所有的粮草必须先供给战马,人可以饿,饿上几天不会死,而且有马驮着还能继续前进,到最后如果还不行,那便杀马。”
    将领们沉默片刻,沉声应下。
    汗青皱眉说道:“把城里所有粮食都带走,守军怎么办?”
    宁缺说道:“城中的守军跟着镇北军一道南下。”
    汗青吃惊说道:“守军跟着一道南撤,难道不要贺兰城了?”
    宁缺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皇后说道:“只要人还在,大唐还在,贺兰城就算丢了,将来总有一天能夺回来。”
    时间急迫,商议结束之后,将领们匆匆离去,安排大军南撤的各项事宜,黄杨大师去静修疗伤,皇后去看望受了些惊吓的六皇子。
    此时的静室内,除了那口灰色的松棺,便只有宁缺和汗青两个人。
    “你和冥王之女坐着黑色马车过关的时候,我就在城头看着你。”
    汗青看着他说道。
    宁缺说道:“现在没有时间去感慨,将军想说什么请直接讲。”
    汗青看了一眼灰色的松棺,说道:“陛下当年对你宠爱有加,他的遗命你如今也已经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