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导演-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大胆的妹子还举着手机,主动上来请求和韩秋合影。
一旁的孙志明等人走后,打趣道:“韩导,我在央视工作了十几年,都没这个待遇啊。你一来。。。啧啧。韩导的名气,真不是盖得啊。”
韩秋耸耸肩,开玩笑道:“我觉得不是名气的问题,应该是我长得比你帅吧。”
“。。。。。。”孙志明一下子就噎住了,奶奶的,要是我年轻20岁,一定比你还帅。
片刻后,二人来到节目组后台。有相关观众人员准备为韩秋上妆,但是被他拒绝了。最后,只有造型师帮韩秋简单地弄了一下发型。
与此同时,观众席上,已经是座无虚席。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央视内部的人,连带着他们的家属,组成了这密密麻麻的人群。
甚至,还有一些是央视的领导。
当初韩秋要参加影视华夏的消息在内部公布后,就有无数人嚷嚷着要来观看。为此,手握门票的孙志明是最难办的。
按照惯例,给其他的部门派发一部分门票后,剩下的可以由他自己处理。只不过,来求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手里这点存货根本就不够。
甚至,有人还花钱,高价求票!
放在以前,孙志明可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对此,他也只得对韩秋感到佩服。不说别的,就凭这个,孙志明这次赚了不少钱呢。
半个小时后,时间来到晚上七点,节目录制正式开始。
。。。。。。
这次孙志明作为主持人,自然是最先登场。当他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台的时候,许多观众都不由揉了揉眼睛。
孙导?
“他不是节目导演吗?怎么跑到台上去啦?”
“呃。。。。。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哦?”
“嗯?节目还没开始吗?孙导要讲事情?”
只见着孙志明温和一笑,并不嘹亮但却沉稳的声音在大厅传开。
“各位来宾,各位。。。。。。。”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影视华夏的总导演,孙志明。或许有的观众还有印象,在我刚来节目组的时候,我的职位并不是导演,而是主持人,后来才慢慢转型成了导演。”
“现在,时隔多年,我再一次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话音一落,除了影视华夏节目组的知情人外,其余的观众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不仅仅韩半仙出山了,连孙导都出来了啊。
一些央视的领导看着孙志明自吹自擂,也不由摇头一笑。这老家伙,过了这么多年,还是不减当年的风范啊。
不过,孙志明又补了一句。
“当然,也就这一次而已。以后,我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呵呵,至于这次为什么上台,我想大家可能猜到一些了。”说到这儿,孙志明忽然打住,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闻言,观众们不由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为什么上台?
除了韩半仙还有谁能让你亲自出动啊。
节目继续。。。
孙志明大手一挥,语气忽然上升几个分贝,“首先,邀请我们一位特邀嘉宾。”
“有请华夏一级导演,黄岐林先生!”
哗!
孙志明这话一出,全场观众都沸腾起来。因为没有事先彩排,他们也不知道黄岐山会来做特邀嘉宾。
要知道,这可是国家一级导演啊!
是和教授、研究员等等能相提并论的职称啊,是各行业内最高的评价啊。
而且,在华夏,一级导演的名单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动过了。
因为,这是国家对为繁荣华夏的文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演员给予的最高职称。能获得这个职称的都是一些见证了华夏文艺事业崛起的老怪物。
就比如黄岐林这位年过七旬的老爷子。
除了他之外,还有十来位一级导演,再多的,就没有了。而且,这十来位一级导演,有的已经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黄岐林就是仅存的数位一级导演之一。
而这个职称,不是你现在拿了什么最高票房,也不是你拿了什么最佳导演就能获得的。
这和名气,票房,地位都无关系。这就是颁发给开创了华夏文艺事业的那仅有的数位导演的。
最近二十三年来,根本就没有导演能获得这个奖项。不是实力不够,也不是票房不够,是国家文艺事业已经发展起来了,国家任性地不颁发了。
连韩秋对这职称都从没抱过希望。
所以,之前孙志明跟他说什么官方的认可,他就是当成玩笑话听的。或许认可是没问题,但认可一级导演,压根儿不可能。
但除了一级导演这个最高职称,其他的,韩秋还真不感兴趣。
所以,在场能出现一位国家一级导演,是有多么的令人难以置信。
孙志明话音落下后,一位头发银白,脸上皱纹如沟壑交错的老人,一步一步,不急不缓地从后台走出。
老人家虽然步履缓慢,但是却很坚定,背也是直挺挺的。微垂的眼皮下,已经浑浊的双眼依然带着一股摄人心魄的穿透力。
走到舞台中间,黄岐林微微颔首,脸皮一抖,冲着观众们打了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黄岐林。”
一句话,短短几个字,却是让在场许多观众动容不已。
特别是年纪偏大的观众,心中更不是滋味儿。
几十年前,他们就是看着黄老爷子的作品长大的啊。
现在回头一看,却已经物是人非。
第304章 文艺时代()
观众席上,许多不熟悉黄岐林的年轻观众都在交头接耳,打听着人家。
孙志明见此,直接把黄岐林老爷子介绍了一遍,包括他以前的作品等等。
听到这儿,许多观众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呃。。。虽然听着很牛逼,但是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电视剧吧,放在现在,谁看过啊?”
“我听我爸妈提过这些。。。。”
“哎呀,都是一些老掉牙的文艺片。”
“国家一级导演啊,多少年没有新的人选了。”
“难道国家真的就断了这个职称的传承吗?现在还健在的一级导演就不多了,要再过个多少年,怕是国家一级导演要在华夏断绝了吧?”
“唉,估计连韩半仙都没有这个资格哦。”
许多人看着黄岐林的苍老的面容,都不由一阵唏嘘。
等到黄岐林坐下后,孙志明才举着话筒,继续道:“下面登场的便是影视华夏这一期的嘉宾。”
“现在,他是华夏影视界当之无愧的电影巨头。他的电影,不仅仅是票房收割机,也是好评如潮的经典!”
“他塑造的角色,不仅在我们华夏流行,还风靡在全世界,让无数老外都为之折服。比如无间双间谍,西游至尊宝,黑暗小丑,V怪客等等。”
“他是电影全才,他的电影涉及到了各个方面,警匪,爱情,亲情,古装奇幻,未来科幻等等都有涉及。他的脑洞突破天际,没有他拍不出来的,只有我们想不到的。”
“他被亲切的观众们起了很多外号,比如:半仙,悲情导演。”
“现在,就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最佳悲情导演。。。。”
“韩半仙!韩秋!”
话到最后,还没等孙志明说完,观众们的掌声就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
“韩半仙~~~~!”
“喔噢,快出来啊!”
“妈的,孙导的屁话真多,直接叫韩半仙出来不行吗?我们又不是不知道他那些破事儿。”
观众们嚷嚷着,在众人的期待下,韩秋从后台走出,微笑着走到舞台中央。
冲着观众们挥了挥手,他笑道:“朋友们,大家好。”
啪啪啪~~~
韩秋话音一落,观众席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伴随着人们的欢呼声。
其中,不乏有妹子趁机大喊“韩半仙我爱你”。
韩秋眯着眼睛,一笑置之。
“韩导,你好,欢迎来到影视华夏。”一旁,孙志明说道。
韩秋握住孙志明的手,客气地点点头。
二人坐下后,孙志明为韩秋介绍道:“韩导,这位是本期节目的特邀嘉宾,黄岐林先生。”
刚才在后台,韩秋就见到了这位老爷子。不过,当时他并不知道人家是国家一级导演。
现在仅存的几位国家一级导演,大部分都退休了,网络上,新闻上,几乎很难寻觅他们的身影。就算韩秋听过这个名字,他也没见过这人。
直到在后台听到孙志明的介绍后,他才知道这位其貌不扬的老爷子竟然是那仅存的几位国家一级导演之一。
“黄老,您好,久仰大名了。”韩秋主动起身,微微俯着身子,伸出了右手。
黄岐林双眼紧盯着韩秋,枯瘦的、耷拉着树皮一般皮肤的右手同时伸出:“你好,韩导。韩半仙的大名,我也久仰很久了。”
韩秋歉意一笑:“刚才在后台,没认出您来,不好意思啊。”
“没关系。”黄岐林摇摇头,“毕竟我老了嘛,已经没有名气了,比不上你。现在的华夏,已经不是我们这些老头子的时代了。”
“时代在变,但人不会变,您当年为我们创造的辉煌,也会一直永存。”
“辉煌~~~。”闻言,黄岐林微微垂下了眼睑,“哪有什么真正的辉煌啊,我们只是推动了华夏的文艺事业的发展而已。”
黄岐林心中也忍不住叹息。
这个时代,真的不属于他们了。就像青春期少年和家长之间存在的代沟一样,他们老一辈的艺术家,也和如今浮躁的娱乐圈,有了深深的隔阂。
反正用当年的眼光,来面对现在的时代,是根本看不懂的。
现在,全华夏,唯一能让他刮目相看的导演,就是韩秋了。当然,黄岐林也不是喜欢韩秋所有的作品。比如大话西游之类的,他就不感冒。
他最喜欢就是《让子弹飞》,在其中,他看到了现代的种种商业元素,也看到了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文艺气息。
那个年代,就是文艺片的天下。
俗称:文艺时代!
听到黄岐林的感慨,韩秋客气道:“您为华夏文艺事业做出的贡献,我们有目共睹。相比于您的成就,我这些名气只是虚名而已。而且,我们做导演的,这些虚名也不重要,拍摄出好的作品给观众,才是最重要的。”
黄岐林心中微微一震,“好,我就当你这话是真心的,称号不重要,好作品才重要!”
韩秋扯着嘴角一笑:“真心?我这十年来,应该没有让观众们失望吧?”
黄岐山深深看了韩秋一眼,松开手前留下最后一句话:“好好干,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黄老,你放心吧。”
松开手,韩秋走到孙志明另一侧,回到了座位上。
听着刚才二人短短的对话,孙志明这个心啊,就一直提着,他可真怕这两人在这里“斗”起来。
好在,这两人虽然话锋有点相对,但还是保持了风度。
不仅是他,观众们也琢磨出一点点不对劲儿的地方。在场的观众很多都是其他节目组的员工,他们做节目的,自然清楚节目的运作。
所以,他们不解的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对话不应该出现在节目录制的时候啊。
好像,这两人之前真不认识似的。
嗯?
莫非是为了节目效果?
“有点奇怪啊,我怎么感觉韩半仙和黄导是第一次见面啊?”
“是有点奇怪。”
“不会吧。。。。。难道录制节目之前,他们就没见过面?”
事实上,除了韩秋以外,节目组其他人都知道黄岐林要来。
当时,在搞定韩秋之后,孙志明就把主意打到了黄岐林的头上。
一个是老一辈的国家一级导演,几十年前影视界的风云人物。一个是新生代的导演巨星,票房怪物。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一定会有着不错的噱头吧?
第305章 梦一般的电影()
华夏二十世纪末那几十年,和二十一世纪初的那几年,是华夏内地文艺片的黄金年代。
华夏内地文艺事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拍摄的电影很多都是文艺片,给那些所谓的文艺青年看。而在那个时候,香江的文艺事业已经比华夏领先了太多,并已经形成了商业化。
影视,歌曲等等,都是远超内地。
直到后来,二十一世纪初,香江电影陷入瓶颈,内地影视开始崛起,并追平香江,甚至在数量上反超。这才有了华夏影视事业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场景。
同时,在好莱坞商业片的冲击下,内地文艺片的土壤越来越少,商业片逐渐形成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