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771章

我要做皇帝-第77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将学术问题政治化,后果不堪设想。

    一旦那么做了,那刘彻岂非是开了文字狱的先河?

    他自己能保证不冤枉人,但他不能保证下面的人不冤枉人,更不能保证因此而开始的政治倾轧不会愈演愈烈。

    只要想想北宋王安石变法,新党和旧党的撕逼的可怕场景。

    刘彻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学术的归学术,政治的归政治,宗教的归宗教。

    这是刘彻在登基时就立下的基本原则。

    学术问题,绝对不能政治化!

    更不能因言获罪!

    现在就不错嘛。

    学术界自己去撕逼好了,刘彻只要在后面当好奶妈,刷好buff,做好支援工作。

    “胡子耿直,但学问不错,卿等就不要大惊小怪了……”刘彻笑着道:“学术界和思想界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诺!”汲黯闻言,心里也有底了。

    实际上,他就是想知道,当今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而已。

    只要确定了这个问题。

    那么,黄老派的巨头就可以借此立场。

    现在看来,天子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汲黯仿佛看到了黄老派下场,痛打鲁儒落水狗的场面。

    不要以为黄老派跟鲁儒在某些问题上有共同立场,就以为他们都是自己人了。

    其实,压根就不是!

    甚至,黄老派内部是很高兴看到鲁儒倒霉的。

    原因很简单——鲁儒倒下来了,那就只有他们在那些问题上有言权了!

    当今这个世道啊,越来越像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了。

    诸子百家,在越来越明显和清晰的竞争环境下,人,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拼命向上游。

    不努力的,想吃老本的。

    就会跟战国的杂家、名家、杨朱一般,在默默无闻中消亡。

    而吞掉鲁儒这个大块头,吸收鲁儒原本的者和基本牌,对黄老派来说,也是不无补益。

    甚至,可以说是吃了一顿大餐!

    吃完这一顿,起码能顶三年!

    当然了。

    想吃掉鲁儒,并且消化,黄老派还需要考虑公羊和其他儒家派系的问题。

    所以,汲黯适时的奏道:“陛下,臣听说,就在现在,法家的张公,将前往胡子府邸,探讨‘学术问题’……”

    “哦……”刘彻抬了抬眼帘:“儒法终于走到这关键的一步了吗?”

    “是的,陛下……”汲黯躬身道:“不过,以臣之间,大抵只是胡子与张子之间的事情……”

    刘彻点点头。

    虽然只是公羊派的胡毋生与法家商申一系的张恢在迅靠拢,并且可能联合。

    但这依然是学术界的大事情!

    而学术界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政坛。

    张恢门下,有无数的弟子门人。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当今的御史大夫晁错。

    除此之外,张恢门下还有两千石数位,甚至,就连廷尉赵禹,也是与之有关系的——赵禹的授业恩师是张恢的同门师弟。

    而胡毋生,也是很。

    本身门下弟子,在四年前就已经称‘三千门徒’。

    在今天,更是公羊派内部最大的学阀之一,他与董仲舒,一起构成了儒家最亮眼的两个巨头。

    鲁申公之后,执儒家话语权牛耳的,不出意外,不是董仲舒,就是胡毋生。

    而且,胡毋生的弟子门人,也有许多在做官。

    现在,位置最高的,甚至有人爬到了颍川郡主簿的位置。

    而最强的,当然就是那位后来的平津候,现在的主爵都尉,新鲜出炉的尚书左仆射公孙弘。

    这两人的接近和联合,足以产生一个1+1大于2的反应。

    刘彻扭头看着汲黯,沉吟片刻后,说道:“过几日,朕将巡视墨苑卿转告黄公,若有空暇,可随朕一同前往……”

    法家和儒家在靠拢,要联合。

    刘彻既是乐见其成,也心有忧虑。

    毕竟,这两个学派,都是有着强大的行动力。

    而且,执行能力很强!

    他们要是靠拢并且联合起来,其他学派,都不是他们的一合之敌。

    所以,有必要让黄老派也找个小弟了。

    当然,这个事情,还是要黄老派自己去谈。

    谈得拢,还是谈不拢,刘彻不想干涉。(。)8

    <;/br>;

第九百五十四节 众人的心思() 
一刻钟后,刘彻在馆陶太长公主刘嫖和堂邑候陈午的陪同下,走进馆陶的府邸。△↗,

    “陛下,您传召来的各家家主,俱在偏厅待罪”陈午陪着笑道:“您是马上召见,还是”

    旁边的馆陶则是斥责了一声自己的丈夫:“皇帝刚刚进门,就说这些事情做什么”

    她扭头露出一个笑容,对刘彻盈盈一福,讨好的说道:“陛下,姑姑最近新得了一批歌姬,排了一曲舞蹈,看过的人,都说好看,陛下要不要先欣赏一下歌舞”

    刘彻对自己的这个姑姑,感到有些头疼了。

    她看样子,又干起老本行来了。

    想当初,先帝时,馆陶大长公主,靠的就是一手送妹子,一手卖萌,得到了先帝的欢心。

    只是

    话说,堂堂皇后的母亲,皇帝的姑姑,这么明目张胆的拉皮条真的大丈夫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嘴巴上,刘彻还是老实的顺从了自己的心意:“那就麻烦大人了”

    馆陶闻言,先是一愣。

    在往日,皇帝女婿兼侄子,可是一直喊皇姑母的。

    一下子就换成了大人的称谓馆陶有些愕然。

    但她很快就过来,然后就是笑着道:“不麻烦,不麻烦陛下高兴就行”

    现在,东宫太皇太后避居永寿殿东殿。

    她虽然依然能时常去问安,但是,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每天赖在宫里不走了。

    老母亲根本就不给她机会,常常是规定的时间一到,就让她走人,说是要潜心向道,不理世俗之俗务。

    这让馆陶立刻就慌了神。

    老太太虽然耳根子软。

    但是,决定了的事情,很少有人能拉回来。

    在老母亲避居后,她的威权,一落千丈。

    以前,她想从少府要什么东西,一句话的事情,甚至只要一个眼色,下面的人就会立刻双手奉上。

    但是,现在,无论她是暗示还是明示。

    少府的官员,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实在坳不过了,才会打发一点边角料。

    甚至,干脆见到她就跑。

    而她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更可怕的是,来自宫廷的消失后,朝臣们也不卖她的帐了。

    最近,她的好几个客户委托的事务,统统在下面的官员那里吃了软钉子。

    她想去找负责的主官甚至九卿说话。

    但,这些家伙都是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但,就是不给办

    害的她少了好多业务。

    太长公主的威名因此落下了许多尘埃。

    馆陶现在也是没有办法了。

    小可爱,也自己的那点虚荣心,她不得不重操旧业。

    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但刘彻却是另有想法。

    皇帝亲自召集民间的家族家主,过问事务。

    这在政坛上,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越权。

    不管是以下越上,还是以上凌下,都会给人留下很恶劣的印象。

    而且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会释放一些错误的消息。

    尤其是在汉室,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让某些不安分的家伙以为看到机会了。

    所以,需要一个幌子来遮掩。

    当然了,顺便看看跳舞也不错

    除此之外,刘彻还存着吊一吊那些商人和豪强的心的想法。

    让他们受点,或许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于是,刘彻就在馆陶和陈午的殷勤陪同下,来到了馆陶家的正厅,坐下来。

    然后,一排排婀娜多姿的歌姬,穿着薄衫,来到厅中,翩翩起舞。

    刘彻则是好整以暇的欣赏起来。

    孔夫子说:食色性也。

    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不分圣人、贼子,都是一样。

    在刘彻欣赏歌舞时,在一院之隔的偏厅里。

    十几位关中地方名流或者从关东来的强龙,都是坐立不安,搔首挠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陛下的心意究竟如何”一个微胖的男子悄悄的对自己身旁的几人问道:“诸君可有知道的”

    这些人又如何清楚皇帝到底想干嘛

    一个个都是摇头叹息。

    不会有人忘记,当年,今上还是储君时,就对关中豪强痛下杀手的往事。

    杜、张、王等六个曾经显赫一时,横霸一地的大家族灰飞烟灭。

    一个个曾经的贵人,被刽子手斩成两半,肠子和内脏流了一地。

    当今在还是储君时,就已经敢于挥起屠刀,并且真的挥起屠刀杀人了。

    大家当然都知道。

    只要有需要,当今依然可以挥起屠刀。

    而且,这次比上次,还要可怕。

    今上现在已经具备了远迈其父祖的威权,手里的权柄仅次于打下了这个江山的高皇帝。

    别说是将他们全部拖出去砍了。

    就是将他们的妻儿家小全部砍光,也没有人敢反抗。

    “田公”有人将视线投向田家的当代家主田广。

    这位可是经历过当初的杜、张、王合谋对付今上的粮食保护价政策,并且及时抽身,得以幸免的聪明人。

    而且,田家在关中枝繁叶茂,耳眼通天,与宫廷关系也不错。

    更的是,田家还有底牌在。

    南阳郡郡守张汤,娶的就是田广认的干儿女,田氏旁支之女。

    有人躬身致意:“还请田公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提点一二”

    “呵呵”田广微微一笑,沉默不语。

    今天这事情,跟他老田家,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田氏虽然最近在关中一直被人打脸。

    先是师家,然后是邴氏。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但,关东来的强龙,轮番抽了老田家的脸。

    而其他家族却都在坐视,甚至看笑话。

    这让田广很不爽。

    反正,这次的事情,天子根本不会加罪于田氏。

    你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当然了,面子还是维持的,所以,田广笑道:“依我看啊,诸君,一会陛下我等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他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对面的师丹,道:“诺师公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众人这才发觉,场中还坐了一条大龙

    师家跟天家的关系,可是很亲密的

    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堂邑候世子和隆虑候。

    虽然只是做小,但,关系就摆在哪里。

    更何况,师家做的买卖,可是天子点头同意的,还特许其垄断经营。

    而师家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大家立刻都回过味来了。

    当今这位啊,脾气跟他父祖一样,吃软不吃硬。

    但,比他父祖好的是听话的孩子有糖吃啊

    过去数年,无数铁一样的例子就证明了这个真理。

    临邛的程郑氏和卓氏,当初掏出三万万钱,来修褒斜道。

    大家都以为他们是傻子。

    结果证明,大家才是真正的傻子。

    旁的不说,现在,卓氏和程郑氏已经混出皇亲国戚了。

    不仅仅生命财产得到了保障,而且,生意也越做越大。

    虽然,舆论一直抨击和咒骂他们身为皇亲国戚,却与民争利。

    但是,卓氏和程郑氏,只用了一句话,就击溃了一切非议:吾等经商,非为小家,乃为天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

    然后,两家的管家和账房,就将自己家历年来的公益支出罗列出来。

    全资资助褒斜道工程,连材料和工人的薪水也包了。

    每年数千万的支出

    换来了关中与蜀郡和汉中,天堑变通途,而且褒斜道工程还灌溉土地二三十万亩,造福数县百姓

    江都风灾,两家又各出钱一千万,粟米三十万石,赈济灾民。

    衡山国冰灾,卓氏和程郑氏,向衡山国捐献铁器五千件

    我们与民争利

    我们与民牟利好不好

    加上人家的皇亲国戚身份,一时间,居然没有人能奈何得了。

    另外一个标志,就是现在在场的师家了。

    当初,师家砸锅卖铁,将全部家当拿出来修轨道。

    大家也是当笑话看的。

    但今天

    只能说这个笑话有点冷啊

    就那条轨道,存在一日,师家就一日不会衰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