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71章

我要做皇帝-第7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假如不是实在没办法,刘德不愿意去少府打秋风了。

    “诺!”王道一听,顿时就高兴了起来,去少府?这不就是给他跟他哥哥相聚的机会吗?立刻就兴高采烈的拿着刘德的令符去了少府。

    至于少府会不会也没有这么多绿豆?

    刘德从不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少府跟民间的商人,农民是两个概念。

    少府就相当于是汉家天子自己的超大规模国有企业,这个机构它的办事目标从来不考虑盈利,更不会去思考有没有用。

    这个机构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服务汉家天子。

    因此,少府储备的物资,多如牛毛,基本上,只有中国大地上有的,它都必然储备了一定的数量,以备天子不时之需。

    毫不夸张的说,汉室的少府,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后世天朝国企的一些职责。

    譬如,汉家军队的武器,都是少府制造的。

    秦代的直道与长城的维护和修缮,也是少府在负责。

    关中的河流与渠道,也是少府在负责维护和开凿。

    汉家的宫殿与历代天子陵寝,也是少府修建和维护的。

    而这些事情,每一件,都是毫无疑问的亏本买卖,每年少府开支的大头都是在这些上面。

    正因为如此,尽管少府都成了一个监管黑洞,被皇亲国戚们不断的打秋风,挖墙脚,历代天子却都能容忍。

    不过,刘德却觉得,少府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了!

    尽管目前来看,少府这个机构对国家社稷的贡献依然利大于弊,但,这么一个庞大的机构,这几十年的纵容和默许,已经使得少府的职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了,各种挖空国家墙脚,贪污舞弊,简直都快蔚然成风了。

    正如后世天朝改革铁道部一般。

    功劳肯定有,贡献也肯定有,但功是功,过是过,再不改革,就要出大问题。

    “等我做了天子,就将少府一分为三……”刘德想着:“军械制造与武器研发独立成一个部门,工程建设与皇室事务独立成一个部门,再将租税、官田收益独立成一个部门……”

    这样做的好处,当然就是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浪费,还能给一大批加官进爵许多一辈子都是个八百石的官员,一下子就成了千石级别。

    但坏处嘛……

    自然也是有的。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要断了许多贵族和外戚的财路,难免有人要跳脚。

    而且少府本身也会抗拒改革。

    所以,就算刘德成了天子,想改革少府,需要魄力和胆气,更需要智慧和谋略。

    像傻子一样上来就说要拆分掉它?

    那外戚们岂能善罢甘休?

    就是馆陶估计也会去找窦太后哭诉了。

    想着这些事情,刘德就道:“治大国如烹小鲜,谨记,谨记!”

    他的野心很大,他的抱负同样也很大。

    但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后世所看到的那些血淋淋的例子。

    譬如杨广……

    ………………………………………………

    下午的时候,王道就领着几十个人赶着十几辆马车,运着绿豆回来了。

    刘德见了,立即吩咐王道叫来剧孟剧孟带着他的手下,去将的绿豆,按人头数,平均分配给在长安有困难的士子们。

    这种事情,剧孟来做最是合适。

    他在雒阳当了那么久的游侠头头,最是擅长感染人心。

    看着剧孟领着手下们忙碌。

    刘德笑了起来:“可惜,我不能亲自去挨家挨户的慰问啊……”

    在后世的时候,每次看新闻联播,刘德都会很羡慕那些被深入基层慰问的大佬们所慰问的对象,当然,后来他知道了,被慰问的对象都是被挑选出来的……

    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屁民们看了新闻后,被感动的一愣一愣的……

    ;

    1

第一百一十九节 送温暖() 
明天就是考举的第二轮了。

    主父偃拿着从朋友那里好不容易借来的一卷《九章算术》,一个字一个字的反反复复的诵读和研究着。

    天气实在是太热了,看了一会书之后,主父偃就不得不走到屋子中间,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清水淋在自己身上,借此消暑。

    “钱不多了啊……”主父偃掏出兜里剩下的几十个铜钱,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在蓟城启程的时候,他身上还有着三千多钱的积蓄。

    然而,在长安这短短十几天,就将那三千多钱,花的差不多了!

    好在,这些钱花的值!

    即使考不上考举,只要能考过第二轮,有了这个资历,以后的路就宽敞许多了。

    这几天,主父偃就听说了,有好几个来自河东郡的士子,已经得到了他们家中的家书,这些士子的家族长辈,在信里面都是要求他们一定要考过考举的第二轮,河东郡守已经放话了,河东籍的士子,只要能考过第二轮,倘若最后没被录用,回到河东后,直接可以被举荐!

    这就是一个信了!

    虽然目前为止,只有河东郡计划如此做。

    但只要智商正常一点的,都能想到,很快,全国的郡县甚至诸侯国都要跟风了!

    原因,主父偃也能猜到。

    当年先帝在位时期,给朝廷补充更多新鲜血液,曾经下诏给地方郡县强制规定了举荐人数,达不到标准的郡县主官,就会影响其政绩的考核——每年的十月,地方郡县都要上计中央,将过去的一年辖区内的人口、户数、田亩、盗贼、刑罚以及赋税收入上报朝廷,称为上计,上功称最,下功是殿,评为‘最’加官进爵,拿了个‘殿’的,不止要被责罚,甚至还可能丢掉乌纱帽。

    事关乌纱帽,谁敢松懈?

    特别是汉家历代天子对于考核官员之事极为重视,常常都是天子亲自主持,丞相辅佐,九卿百官共同审议。

    但是,举荐人才这种事情,不是地方官随随便便找个阿猫阿狗就能凑数的。

    当此之时,举荐者必须先在地方上拥有极大的名声,起码要全郡上下都有威望,其次,本身还得是个知识分子……

    这样的人,一郡之中,能出几个?

    符合条件的,早被举荐了,不符合条件的,都在拼命刷声望。

    如此一来,不知道多少郡县的郡守,本来按照政绩,妥妥的能混个‘最’,但就因为举荐上丢了分,于是落到了次一等上面,跟加官进爵说再见了,更有一些倒霉蛋,本来政绩应该是合格的,但因为举荐上面不给力,结果给贬到了‘殿’上,然后被各级上司叫去骂个狗血淋头,运气不好的,直接丢了乌纱帽,赶回老家种田去了。

    现在已经是五月末,临近六月了,距离新年也就四个月时间。

    显而易见,又到了各地郡县准备上计的时候。

    但,同样很显然的是,许多郡县注定要完不成规定的举荐任务了。

    这个时候,考举就像一跟救命稻草出现在了各地地方官的视线中。

    更妙的是,对于地方来说,紧跟中央政策变化,无论怎样,都不算错!

    主父偃知道,河东郡只是因为离长安近,所以第一个做出反应,等考举的事情扩散下去,接下来的两个月,只要脑子不是太呆板的地方官就都会跟进。

    故而,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几乎在长安的士子都沸腾了起来!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天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考举?

    就算有,谁又知道下一次在什么时候举行?

    况且,官场上论资排辈现象很普遍,早两年被举荐,总比蹉跎几年后再被举荐有前途!

    因此,等身上稍微有了些凉意后,主父偃立刻再次坐到案几前,捧着书,研读着。

    “主父先生可在家?”刚坐下来,门外就传来了陌生的声音。

    主父偃连忙穿上被他脱下来的衣服,整理一下衣容,就道:“尊客稍等片刻,某马上来开门!”

    等他把门打开,就见到了几个似乎有些熟悉的面孔。

    主父偃想了想,貌似前几天就是这些人跑来他家门外恭贺他通过第一轮,结果他一时太过欣喜,竟然撒了两百多钱的赏钱,害的他这两日连荤腥都不敢吃了……

    想着这事,主父偃的脸就稍微有些抽搐,还好,他修养还行,问道:“诸位所来,有何贵干?”

    “我等奉刘德殿下之命,来给先生送些消暑之物……”领头的一个男子满脸堆着笑容两个手下将一包大概几斤的东西放在主父偃脚下,拱手道:“还请先生清点一下,这是五斤绿豆……”

    还没等主父偃反应过来,那男子就拿着一个竹简,递到主父偃面前,道:“若是无误先生在此竹简之上写下大名,也好方便我等交差!”

    不得不承认,此时的游侠儿们可能杀人犯法,欺凌弱小之类的事情干的比他们的后辈古惑仔们还要出色,但有一点,后世的古惑仔拍马也赶不上他们的游侠前辈——重诺守信!

    当世的游侠,绝大部分将誓言看的比生命还,将名誉看的比金钱更高贵。

    主父偃傻傻的拿着笔在竹简上签下自己的大名。

    那男子看了之后,就拱手道:“近来长安天气炎热,还望先生多加保重,注意降温……若有什么事情,可来东市找俺,报上俺赵庄的名字就可以了……”

    在赵庄眼里,这些在长安的士子,现在就是他的衣食父母啊,哪里不尽心尽力?

    更何况,身为一个游侠,其实本身还是很有些仰慕文人士子的心思的。

    再一个就是财立品,当官立德,如今他跟了一个好大佬,眼看着又洗白的机会,将来甚至就是成为朝廷鹰犬也不是不可能,自然,也就下意识的开始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了。

    赵庄接过主父偃递来的竹简,再拱手道:“我等事已办妥,就不打扰先生读书温习,在此谨祝先生明日考举旗开得胜,迎娶一位贵族小姐!”

    现在的长安城里,已经有关内侯甚至彻侯放话了,最终能被录取的人,他们要招之为女婿。

    这无异于是一针强力刺激几乎的寒门士子,包括主父偃在内,都激动了起来。

    谁不想娶一位娇滴滴的贵族小姐?

    别的不说,到时候光是嫁妆,就足够将一个原本的赤贫之家,立刻变成富裕之户!

    望着赵庄远去的背影,拿着那包小小的绿豆,主父偃的心里感觉暖暖的。

    “别的不论,但是能想到我等士子酷暑难耐,光是这分仁心,就足以证明刘德殿下乃是明主啊!”主父偃心中想着,当今之世,文人们最推崇的是两种主君。

    一种是给他们官做他们施展抱负的,另外一种就是重视他们,能不惜屈尊降贵,为他们弯腰的。

    后者更比前者受到文人推崇。

    田叔当年,未为赵官,却甘愿陪同赵王张敖一同下狱的原因就是:张敖重视他……

    这一日,长安城里寄居的无数寒门士子,都感受到了刘德的温暖,许多人甚至就此就决定效忠刘德,誓死不渝了。

    ……………………………………

    1o。1,多存稿才是王道~可我却存不起来啊,悲剧~~~

第一百二十节 过继 1() 
华灯初上之时,刘德就乘着马车,来到了窦太后的永寿殿。

    便宜老爹长安,这长安最大的就是窦太后了。

    明天的考举,就必须来给窦太后报备一声,同时听取窦太后的意见。

    否则,万一到时候刘德不小心把她老人家某个士子刷下去了,那还了得?

    为此,刘德特意还去请了馆陶母子一同陪同他去给窦太后问安。

    “刘德表兄,永寿殿比阿娇家里凉快多了……”一进永寿殿陈阿娇就开始吐槽她家了。

    刘德听了笑道:“明年,表兄保证不让阿娇再这么热了,肯定让阿娇表妹凉凉爽爽的过完夏天!”

    “好呀!”陈阿娇也不管刘德是否能做到,拍着手掌高高兴兴的道:“还是表兄最疼阿娇了……”

    刘嫖一听刘德的话,知道自己这个侄子大概是有主意,连忙问道:“这长安太热了,过两日连我都要去甘泉了,刘德你若有降暑的良方,不妨说出来!”

    刘德呵呵一笑道:“今年是没办法啦,等到冬天,我让人储一些冰块,存夏天再用……这样就不怕夏天的酷暑了!”

    “冬天的冰块能存到夏天?”刘嫖感觉自己跟不上刘德的思路了。

    刘德点点头道:“是的,姑姑大概不知道吧,只要有一个阴凉的地窖,就可以将冬天的冰块存到夏天了!”

    论起享受,作为穿越者,刘德比谁都懂!

    前世他的河间王宫中不仅仅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