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99章

我要做皇帝-第69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可能当这些人回到匈奴的时候,匈奴大军已经西征。

    到那个时候……

    单于庭的好戏,恐怕要上演个不停。

    历来,一个内部意见无法统一的政权,都会陷入无限内耗。

    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国家和民族,能在强敌在侧之时,在内讧之中,还能有所作为的。

    要是后者,那就更好了。

    送一批米虫给匈奴人,消耗他们的国力,顺便借他们的嘴巴,宣扬汉家王师的威猛和强大,如此,未来或许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瓦解许多本来可能的抵抗。

    毕竟,游牧民族有奶就是娘,遇到强敌,膝盖就会软的特征,自古有之——对多数草原上的部族来说,他们压根没有国族和民族认知与意识,对他们来说,反正,给东胡人当奴隶和鹰犬,跟给匈奴人当奴隶和鹰犬,没有区别。同样,给汉朝当臣妾和鹰犬,也没有区别。

    他们就是典型的墙头草。

    “被俘虏的匈奴士兵,可都安置好了?”刘彻跳过折兰王跟白羊王的话题,转而问起那些被俘士兵和下层贵族的情况:“他们的态度与想法怎样?”

    “回禀陛下,此辈倒是老实得很……”义纵想起了自己的弟子,田建身边的那个匈奴贵族,就忍不住在嘴角露出笑容。

    在马邑之战之前,讲老实话,义纵也一直以为,匈奴人与汉人一般,大抵都是些充满了血气方刚,忠贞不屈,誓死不降的人。

    甚至,可能匈奴人比汉人在这个方面还要强一些。

    蛮子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认死理!

    但义纵没想到的是——他们确实认死理。

    但他们认的是比中国还要**裸的成王败寇的死理。

    胜利者理所应当的获得一切对失败者的处置权。

    匈奴人在被俘和投降后,哪怕是那些过去认为凶残暴虐无比的折兰人,也马上变得比小猫还乖顺。

    他们尽其,用尽了一切办法,对汉军上下做出了最**裸和最彻底的臣服姿态。

    像是细柳营缴获的那些牲畜战马,现在,多数就是这些俘虏在帮忙放牧和照看。

    他们工作态度认真无比。而且一丝不苟。

    让义纵和汉军上下,都看得目瞪口呆,甚至无法相信,这些人就是曾经用血腥和恐怖。震慑着整个世界的折兰、白羊骑兵。

    还好,楼烦王等归义贵族,解开了义纵的困惑。

    按照楼烦王的说法是:草原自古无常主,引弓之民,今日为东胡。明日为月氏,后日做匈奴,奚为常态,故引弓之民,战败受俘,皆争先恐后,为新主之奴婢,以免杀戮诛绝而已。

    且引弓之族,所惧者,无主也。无主之人,如秋日之草芥,活不过冬天!

    简单的来说,被俘的匈奴各部降卒和贵族,拼命给汉军干活,积极奉献,只是给新主子表态,同时,他们也在寻找一个新的主人。

    对游牧民族来说,没有主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

    哪怕是草原上的羌人、小月氏人和丁零人这样地位低下,不成群体的游荡部族,也会千方百计的给自己找个主人。

    因为没有主人,就意味着死亡和灭绝。

    但汉军体制与匈奴体制完全不同。

    在匈奴。战胜者的士卒,立刻就会瓜分俘虏和掠走的人口。

    而汉军,对俘虏的匈奴部族士卒,一般都是解除武装,集中看押和,长安的处置命令。

    这让被俘的匈奴人。人心惶惶。

    没有主人来认领他们,他们就无法确定自己的命运,时刻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于是,他们立刻形成了一个共识——我们必须给自己找到一个主人!

    在草原上,战败的俘虏,找主人的方法很简单。

    那就是拼命对自己的新主子表现自己。

    就像动物们发情的时候一样,那些雄性会使劲一切手段和方法,在雌性面前显示自己的花冠、肌肉和个头。

    而匈奴人不懂农耕,只会放牧。

    于是,他们就拼命的帮着汉军照料和牲畜,而且用尽一切办法,企图将他们:主人,我很有用的这样的信息传递给汉人。

    寄希望,能有一个汉朝的贵族,走到他们面前说:好奴隶,就是你了,跟我回家吧!

    但可惜,汉室的体制决定了,一切权力归于天子。

    赏罚礼乐征伐,皆自天子出。

    没有天子命令,这些俘虏,就永远是俘虏。

    义纵将楼烦王的话,以及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所见所闻,尽量用通俗的话语告诉刘彻,然后问道:“陛下,这些俘虏应该如何处置?”

    刘彻听完,点点头。

    对匈奴人或者说,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认知,其实他也有所了解了。

    三年前,夏胭脂带着几千奴婢陪嫁来到汉室,这些奴婢的表现,就已经告诉了刘彻,游牧民族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他们生活在茫茫大草原上,靠着放牧维生。

    他们每天的主食是奶酪等各种奶制品。

    这种饮食结构,使得游牧民族演化出了粗矮的身体和强壮的四肢。

    也使得他们的文化和信仰充满了原始的野蛮。

    但在同时,奶制品虽然有蛋白质,但却缺乏足够的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

    这直接导致了游牧民族的个体,普遍寿命不长,而且容易蛊患各种疾病。

    所以,来自中国的茶叶,才会在草原上那么受欢迎。

    因为茶叶与奶同煮,加上盐和油,以及一把炒米可以补充他们缺乏的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平衡他们的电解质。

    这种不同于农耕民族的生存状况,导致了千百万年以来,游牧民族渐渐形成了臣服强者和需要主人这两个特征。

    臣服强者,是自己部族和自己本身的生存延续需要。

    需要主人,则是因为,在草原上,个体脆弱而危险,根本无法生存。

    没有群体的庇护,单个个体的人类,甚至无法在草原上活过一年!

    疾病、猛兽和其他人类的攻击,随时可能让人丧命。

    几千上万年下来,这两个概念,深深的烙进了每一个游牧之民的骨髓中,并代代相传。

    在他们的信念中,没有主人,就如同中国没有祖先一样的可怕而恐怖。

    在中国,没有祖先的人,意味着他没有过去,非常悲哀。

    而在草原上,没有主人,则意味着他没有未来,更加悲哀。

    当年夏胭脂陪嫁而来的奴婢,为什么那么乖巧和听话?

    因为刘彻曾经带着夏胭脂,在他们面前出现过,并且承认和认可了,自己是他们的主人的身份。

    于是,他们瞬间获得了莫大的满足和安慰……

    可能这么形容有些过。

    但事实,却确实如此。

    特别是现在,那些战败的折兰和白羊以及匈奴本部的骑兵俘虏们。

    他们内心的惶恐和不安,恐怕就跟一个中国士大夫,被人告知他家祖坟和祠堂被人拆了一样。

    他们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

    讲道理的话,其实,汉室并没有安置和处置这么多匈奴俘虏的经验,一时半会,朝野之间,也拿不出什么具体措施来。

    毕竟,这可是接近两万的战俘!

    虽然有人曾经提议,干脆杀光得了。

    但,此人还没说完就被群臣喷了回去。

    刘彻也不会同意杀俘这样的蠢事!

    诸夏民族,从远古走到今天,早已经脱离了愚昧和野蛮,拥抱文明。

    在战场上,两军交战,杀人不可避免,甚至,我军杀的敌人越多越好。

    但敌人既然已经投降,再去杀俘,那除了显得自己的自卑和无能外,没有其他用处。

    况且,白起坑杀长平战俘,项羽火烧关中,都已经用血的教训告诉汉人——杀俘不降,而且获罪于天。

    好在,刘彻是个开挂的穿越者。

    穿越者最大的作用,不是他比其他人更聪明,想的更多,而是他知道其他人所不知道的许多事情。

    譬如,对战俘的处置和归降的匈奴人的安排。

    武帝朝四十余年的经验,已经足够让刘彻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去做了。

    要知道,武帝曾经处置和安置的匈奴战俘、归顺者和降臣,可不是一个两个,一千两千,一万两万。

    整个武帝朝,总计利用和征服的游牧部族总人数,几乎超过百万!

    这些经验和教训,此刻都在刘彻脑海中,使他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当下的问题。(。)

第八百七十七节 安排() 
武帝时期,俘虏的匈奴战俘,数都不数不清楚。

    甚至,不乏有将整个匈奴部族一起打包的例子。

    后来的汉家名臣金日磾,就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

    起初,金日磾只是一个被俘的战俘而已。

    若说身份地位?

    因为他是企图反抗归义汉室的匈奴休屠王之子,所以,汉室羞辱他,将他安置在了黄门署,与侏儒为伍。

    但金日磾和他的母亲以及弟弟来到汉室后,汉化速度,超乎人的想象。

    史载,金日磾侍母极孝,甚至比许多汉家士大夫还要孝顺。

    而且,金日磾政治立场正确,忠心耿耿。

    为此,他甚至格杀了自己的长子。

    仅仅是因为他的长子,在他面前调戏宫女。

    若仅仅只是一个孤例,可能不算。

    但事实是,武帝朝,前后数十年,被俘或者归义的匈奴部族,几乎没有主动叛变的。

    即使是著名的二五仔赵信,那也是在被匈奴俘虏后归顺和臣服的匈奴人。

    这就很值得推敲了。

    也必须要有所借鉴甚至抄袭了。

    其实,武帝玩的政策,也没什么太新奇的地方。

    无非就是厚赏,拉拢上层,严苛对待下层。

    许多匈奴战俘,甚至进了少府,就要终生面对沉重的劳役和各种摊派。

    生存,他们只能选择自我汉化,做个中国人。

    不然,倘若他们依旧维持在草原上的生活习惯和着妆打扮,就会被人歧视和鄙视。

    无非融入中国。

    这意味着不仅仅他们要累死,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不得安宁。

    于是。有人开始汉化。

    然后得到了奖赏。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汉化。

    就如同金日磾,这些汉化的匈奴人,有着远比原本真正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传统的认可和执着。

    金日磾侍母极孝,严于律己,更严于对待他的家人。

    所以金氏家族七世忠臣,甚至。最后王莽篡汉,刘氏宗室一言不发,那些自诩刘家忠臣的臣子,也一言不发,唯有金氏为刘氏流血。

    为什么会如此?

    这既可以用新附军总比鞑子更凶恶的理论来解释。

    也能用哥斯达尔摩综合征解释。

    反正,这些匈奴俘虏,证明他们自己确实是个中国人了,爆发出了远比真正的中国士大夫还强烈的诸夏民族主义。

    霍去病大军之中,一半以上骑兵。来自收编的匈奴战俘和投奔的游牧部族。

    皋兰山之战,首先冲锋的霍去病骑兵,基本是被俘的匈奴骑兵。

    他们就像疯狗一样,悍不畏死的在皋兰山上,以疯狂的攻击频率,撕碎了匈奴帝国赖以为骄傲的折兰与卢候部族的骑兵。

    另外,乌恒人,这只霍去病养的狗。甚至跟着霍去病南征北战,比哈士奇还乖。

    他们甚至掘了匈奴的龙城祖坟。将冒顿、老上和军臣的棺椁扒出来鞭尸。

    这是汉军都没有做的疯狂行为。

    可惜,霍去病死的早。

    不然,以他对游牧民族的调教和**功底。

    说不定,很可能连匈奴的挛鞮氏也可能会被他调教成功。

    想着这些事情,刘彻就已经有主意了。

    既然,历史证明。匈奴人需要皮鞭与主人。

    那刘彻当然不会介意做他们的主子,赐给他们皮鞭。

    汉室,现在也确实急需一大批善于放牧和牲畜的廉价工作人员。

    至于之后,看一步走一步了。

    先用大棒和皮鞭这些战俘给自己养马放牧。

    “卿去安排一下。明日,朕在石渠阁召见楼烦王……”刘彻看着不远处的石渠阁说道:“另外,朕得到奏报,鲜卑王臣服陈嬌,献上玉龙、玉龟,自称伏羲氏之后……”

    刘彻眯着眼睛说道:“爱卿代朕去仔细查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伏羲氏,向来隐匿于神话与传说之中。

    但他对诸夏的意义,却是非常重大。

    轩辕氏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则是文明之源。

    当今天下,诸子百家,都有一个源头易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