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9章

我要做皇帝-第6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上一直是牵一而动全身,更何况是如此剧烈的人事变动?

    陶青若当了丞相,肯定会在宫里找一个外援。

    万一陶青跟王娡勾搭上了,那刘德还不得吐血了?

    再万一,陶青与王娡合流后,对晁错进行拉拢和做出某种交易呢?

    这些都是有可能生的事情。

    刘德必须将阻碍他登上太子大位的一切不利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

    为此冒些风险是值得的!

    更何况,他现在这么干,完全没风险,打死晁错也猜不到,刘德竟然开了挂,清楚的知道他的计划与步骤。

    正所谓有理走遍天下。

    当然,解决此事后,刘德觉得,他需要跟申屠嘉好好谈谈了,在吴楚之乱之前,申屠嘉还是不要跳出来再跟晁错作对了,免得彻底激怒了这头犟牛。

    “殿下请……”晁错带着刘德进了内史官邸的一个房间中,将刘德请到主位上,坐下来后,他才道:“殿下有所不知啊,臣所凿开的那面墙不属于高庙的组成部分啊,只是一道外墙而已……”

    呵呵……

    外墙就不算高庙的建筑了吗?

    大概可能或许是吧!

    前世晁错就是用的这个理由不仅仅洗脱了罪名,还气死了申屠嘉申屠嘉出:吾当先斩以闻的悲叹。

    刘德看了晁错一眼,笑道:“是否不算,我说了不算,卿也说了不算,圣天子说了才算!”

    便宜老爹会怎么说?

    嘿嘿……

    自然是不算了!

    这个事情,刘德觉得也不需要再纠缠下去了,拿着它当成筹码就好多了。

    既然是筹码,那就需要交易了!

    ………………………………

    今天又感冒了,悲剧啊~~~~~~~

    挂了一天水,吃了不少药,一个字也没写,只能存稿维持更新,更是悲剧中的悲剧!

    求安慰~~~~~~~

第一百一十六节 李广难封 1() 
晁错听了刘德的话,拱手拜道:“臣会去甘泉请罪!”

    刘德一听,心里笑了,知道晁错这是在提醒他——我的靠山可是很硬的!

    对于晁错的话,刘德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忽然道:“十几天前,开封候陛见天子,晁内史知道吗?”

    “嗯?”晁错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立刻就有些不怎么好看了。

    开封候陶青的御史大夫官职,是他在天子面前力荐才拿下来的。

    否则,长安彻侯多如牛马,当时,眼巴巴的望着御史大夫的空缺,想在自己身上配个紫绶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哪里轮得到能力跟家世都在彻侯里垫底的陶青?

    陶青做了御史大夫之后,一直以来也表现的比较驯服,对于晁错提出的意见和政策都是全力主持,不敢推脱。

    但政坛上的事情,谁能真的全部掌握?

    自从踏入仕途以来,晁错见过太多的背叛的事情。

    晁错很清楚,刘德既然敢告诉他陶青背着他陛见天子,就一定有这个事情,而且,陶青肯定没说他什么好话。

    但,无论如何,陶青都是他现在最得力的帮手和臂助,晁错很清楚,不管陶青曾经做过什么事情,此时,他都必须维护好团结。

    否则,事情还没干,自己人先窝里斗了!

    这其中的轻重,晁错还是能分得清楚的。

    于是,他笑道:“开封候身为御史大夫,辅佐天子,协助丞相治理天下,陛见天子,不过是寻常事情罢了!”

    刘德笑了一声,没有回答,只是自顾自的道:“前两日我还听说大行王恢跟开封候陶青一起弹劾我呢!”

    这句话出口,晁错的神色终于变得难看至极。

    假如说先前陶青背着他搞小花样,还可以原谅,因为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化解,最多是他晁错吃点亏点权力,做出妥协。

    那个团队里没有派系呢?

    就连偏远的乡下农村,宗族内部不也分成好几派?

    但现在当晁错听到陶青还背着他拉帮结派,这就是要另立门户了!

    属于敌我矛盾!

    晁错倘若还能按捺得住,他就不是晁错了!

    只是当着刘德的面,晁错勉强按捺心里的杀机,道:“御史大夫行事孟浪也非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殿下万勿放在心里……”

    刘德听着,呵呵一笑,他的目的已然达到了。

    只等刘德出了内史衙门的大门,晁错跟陶青的蜜月期就将结束了。

    没有人能忍受一个二五仔的背叛,更别说是晁错!

    而没有了晁错的,反而要受到晁错的打压和攻击,陶青的御史大夫的位子,肯定不能了,甚至就是他的封爵能不能保存都未必!

    现在朝堂里盯着御史大夫位子的人可不少!

    譬如桃候刘舍,人家父子接替,给老刘家三代天子当狗一样使唤,图的可不就是名位吗?

    又譬如楚相冯唐,人家在郡国轮换了十几年,等的也就是一个朝廷九卿或者三公出缺的时机!

    论跟皇室的亲密程度,陶青不如刘舍。

    论资历,陶青不如冯唐。

    一旦晁错表露出对陶青的疏远,朝廷里那些不甘寂寞的彻侯贵族,元老大臣,立刻就会像闻到鲜血味道的鲨鱼一般,扑上来将陶青给撕碎!

    笑完之后,刘德就道:“今日我来拜会晁内史,本是想跟晁内史请教一下剑道,顺道探讨一下晁内史在第二轮考举前给士子们讲讲申韩之学,现在看来,此事还是暂且押后吧……”

    “臣死罪……”晁错听了刘德的话,心里面肠子都悔青了,心里哀怨道:“要是迟两日再凿就好了……可惜啊……”

    且不说在几千士子面前讲学给他能增加多少名望,更不说若是能从那些士子里挖掘出几个可造之材,作为培养,以为弟子,将来他晁错的道路,将法家扬光大了。

    单单就是刘德亲自拜访,本身就是一个大好的拉近关系的机会!

    晁错叹了口气,拜道:“臣马上派人修补好高庙的外墙,再不敢有所逾越!”

    刘德没有表态,只是站起身来道淡淡的道:“晁内史还是想想怎么去跟父皇交代吧……”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然后就起身离开。

    晁错连忙拜道:“恭送殿下……”

    毕竟,晁错刚刚才凿了刘邦高庙的墙壁,身为刘邦的皇曾孙,刘德要是能有一个好脸色那才真是奇怪了!

    等刘德走了,晁错的脸色立即就变得涨红起来,啪的一下,将一个放置在他案几前的花瓶给打的粉碎。

    这即是恼怒陶青竟然背叛他,更是对错失大好机会的追悔。

    对于法家来说,他们的政治抱负能否实现的关键,从来都在君王一人身上。

    这也使得几乎法家出身的臣子,都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一切唯上的毛病。

    而刘德已经被天子明确的当着他面表露出立储之意,无论如何,刘德,晁错都必须要巴结!

    甚至刘德打了晁错左脸,假如把右脸伸过去就能讨好刘德的话,那么晁错也并不介意再将右脸凑过去……

    刘德没走多远,就听到了某个东西碎掉的声音。

    他呵呵一笑,径直走出了内史衙门。

    门口,南军的将士们依然保持着全副武装的战斗姿态。

    刘德见了,点点头,挥挥手道:“解除命令,各自归队!”

    “诺!”王启年应了一声,然后,一挥手,于是,士兵们立刻放下手里的武器,然后各自回归原本的位置。

    “回宫!”刘德心情愉悦的对王道吩咐了一声

    “诺!”王道点点头,就驾着马车转弯了。

    …………………………………………

    回到未央宫,刘德立刻就知道了一件事情。

    汉室的上郡太守,曾历任渔阳、代郡等边关大将,后世有着极大名声的悲情将军,李广回长安述职了,连刘德这里都被送了一张拜帖,其上说是李广将会在明日前来拜见刘德。

    “李太守现在在何处?”刘德拿着拜帖问着接待了来送拜帖之人的汲黯。

    汲黯低头答道:“殿下,李太守现在正在长乐宫给太后问安!”

    “知道了……”刘德点点头道:“你下去忙吧……”

    “诺!”

    刘德拿着拜帖,玩味的笑了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

    啊~~~~今天还是在存稿,好悲剧的说,更悲剧的是,今天收藏也慢了,整整一天才涨了4oo~悲催~满地打滚中,嗯,等下再怎么样也必须要写了,存稿几乎被消耗殆尽了~可我吃了药,头有些晕啊,肿么破?

第一百一十七节 李广难封 2() 
回到未央宫,刘德立刻就知道了一件事情。

    陇西郡骁骑都尉,后世有着极大名声的悲情将军,李广回长安述职了,连刘德这里都被送了一张拜帖,其上说是李广将会在明日前来拜见刘德。

    “李都尉现在在何处?”刘德拿着拜帖问着接待了来送拜帖之人的汲黯。

    汲黯低头答道:“殿下,李都尉现在正在长乐宫给太后问安!”

    “知道了……”刘德点点头道:“你下去忙吧……”

    “诺!”

    刘德拿着拜帖,玩味的笑了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此时的李广还是名声不显的,最起码,他的名声被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圈子里,并未传颂全国。

    如今的李广的身上套着的也不是什么名将的光环,而是——猛将!

    当年,匈奴入侵萧关,烧毁中回宫,震动天下,也是在那时,李广带着族人从军,勇不可挡,痛击了匈奴人,斩获颇多,因此积功授为八百石武骑常侍。

    说起来就有些好笑了。

    李广算的上是现在汉家朝廷里为数不多的骑兵专家……

    咳咳……

    你没看错,确实是骑兵专家!

    李广的成名之战,靠的就是骑射……

    他现在的官职就是陇西郡的骁骑都尉……

    这是一个什么职位呢?

    这是先帝太宗孝文皇帝有感匈奴骑兵太厉害,而特地设置的一个官职,现在李广的麾下,也绝大部分都是骑兵。

    所以后世有人说,李广难封是因为他落伍了,跟不上时代展了。

    这多少有些偏颇了。

    李广的祖上就是秦代的名将李信,李信最出名的就是御使骑兵,长驱直入,功灭燕国。

    李广自己也是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深谙骑兵之道。

    其后李广在上郡太守任上,捕获匈奴射雕者,就是明证!

    另外,导致骑兵作战生革命性变化的马鞍和马镫,此时都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版本,李广在上郡之时,就曾经多次有‘下马解鞍’的记载。

    那李广难封的真相是什么?

    作为过来人,刘德太清楚了!

    简单一点来说,李广难封,只是因为他得罪了皇帝老子。

    本来,明年平叛吴楚,李广有斩将夺旗的功劳,按制汉制,可能封个彻侯有些勉强,但食邑五百户左右的关内侯却是相当轻松的事情。

    但李广却接受了梁武刘武的将军印和赏赐……

    于是,便宜老爹就说,既然梁王赏了,我就不赏了。

    自然而然的,吴楚之乱这个造就了几十位彻侯堪称高皇帝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分封没李广的份了。

    这也就罢了!

    李广才气无双,勇猛无比,到那都能赚军功!

    可惜,之后十七年,汉匈大体上保持着和平,偶有摩擦和冲突,也都各自克制,始终没有生什么战争,就是后来匈奴国内五个部落归顺汉室这种事情都没引大战。

    然后,就是刘彻做了天子,开始建元新政了。

    按道理,以李广的资历和威名,怎么着都能混个彻侯了吧?

    但他到死都没混上……

    为什么呢?

    刘德前世就听说了一些事情,刘彻把李广给一脚踢出了骑兵部队,交给李广的部队不是弓弩兵就是步兵……

    让一个长期指挥骑兵的将军去率领步兵……

    假如这样李广还能玩得转,那就简直是开挂了!

    说实在的,李广在对匈奴战争中种种失败,其实是早就注定了的事情……

    谁叫李广在建元新政期间扮演了窦太后废政的急先锋呢?

    说点实在的,刘彻没杀李广,真是宅心仁厚!

    想着这些前世的事情,刘德就很清楚的知道了,李广是效忠窦太后的!

    想了想,刘德也释然了。

    连他这个皇子都在打着掌握军权的主意,千方百计的想弄一队军队,自己玩养成。

    身为太后,窦太后自然也懂的抓一些军权,培养一些嫡系,作为保险,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