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83章

我要做皇帝-第68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新拜了一位老师!”张愕依旧中二无比的说道:“原先那位杨先生已经被父亲大人辞退,新来的老师是墨家的人,老师告诉我,兼爱才是君子的所为。一个人若连兄弟都不能爱,就不可能爱世人,而且,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对世人有所帮助。就要从友爱身边的人开始!”

    “我已立志,将来要做大将军,封侯拜相,为国羽翼,季弟,你虽然出身不好,但我观察,你性格坚毅,果决,未来可以当我的副将!”张愕抬着头,依旧高冷中二的说道:“怎么样?你若应允,未来为我的副将,那我就带你一起去读书,练武,还能墨苑,与墨家的大贤者们一起学习呢!”

    张伯抬头,看着自己的这个族兄。

    他低下头,道:“我父亲是个大英雄!”

    然后,他抬起头,看向张愕,说道:“我的名字是伯!”

    张愕微微一愣。

    他已经知道这个族弟的意思了。

    伯是嫡长子的意思。

    正如张伯的父亲,名为孟,孟者,滕妾所出的长子。

    对方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我是我父亲的嫡长子,才不要给你当副将!

    我也不承认我是季子!

    我是伯子!

    我迟早要自立门户!

    这让张愕多多少少有些恼怒,甚至恼羞成怒。

    只是,他想起了老师的训诫:不可不友爱兄弟!

    于是他不得不忍下来。

    张愕知道,自己的父亲,花了多大代价,才让拜了墨者为师的。

    甚至,若非是墨家对耀县有意思,即使他父亲花再大代价,也休想让他成为一个墨家的门徒。

    这个机会是难得的,也是珍贵的。

    不能因小失大。

    他必须让自己的老师们看到,他是一个标准的墨家门徒,而非是一个纨绔子弟。

    他生生的忍住了冲动,但他也终究只是个年轻人,因此,嘴上不免嘲讽了一句:“杀人犯的儿子,若无提携,未来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这时候,忽然,门外的官道上,忽然人声鼎沸。

    仿佛有着数百人从远方策马而来,张愕甚至听到了锣鼓声。

    于是,他顾不得张伯了,连忙出门去瞧热闹。

    而此刻,整个张氏的宅院,也都被惊动。

    许多男子和妇人,都连忙出门,准备看热闹了。

    只有张伯,默默捡起被方才的那个堂兄丢弃到地上的木剑,练习起来。

    “我的父亲,是个大英雄!”张伯咬着牙齿说道。

    虽然,父亲的容貌,已经早已在他的记忆里模糊了。

    虽然,兄弟们,伙伴们,都说,他是杀人犯的儿子。

    但是,在张伯心里,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大英雄!

    没有为什么。

    他就是笃定如此!

    对一个三岁就没见过父亲,四岁就没见过母亲,一直寄人篱下,卑微求活的少年郎而言,这是他唯一能寄托的精神依托了。

    一旦这个信念被打破,张伯知道,自己就要万劫不复!

    舞着剑,张伯两耳不闻窗外事。

    这是他为数不多的能锻炼和磨砺自己的机会。

    就像他以前偷偷的趴在族兄们上学的课堂外面,拿着树枝,在地上练习着写字一样。

    张伯很清楚,他必须抓住这些难得的机会的每一秒!

    然而,门外的喧哗和热闹之声却越来越大。

    紧接着,张伯听到了自己的伯父在哭。

    然后,族中上下,都在哭泣。

    然后,张伯就看到,伯父带着全族上下的男女老少,簇拥着一个身穿绛袍,腰系绶带的官员,走了进来。

    “大郎……”伯父望向自己,语气前所未有的温柔和慈祥:“见过天使!”

    张伯不明所以,走过去,拜道:“小子拜见天使!”

    “小郎君快快请起……”那位天使持着一支传说中的天子节牦,将张伯扶起来,看着他小小的身子,说道:“果然是忠臣义士之后,眉清目秀,可称社稷栋梁!”

    然后,天使就道:“耀县张孟之子张伯及张氏族人恭迎天子诏……”

    张伯的伯父立刻就拉着张伯,跪倒地上,说道:“张氏全族,恭闻陛下诏!”

    “朕闻之,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诚哉斯言,自古英雄多出于草莽,而忠臣义士,起于闾里,耀县张氏子孟,直面匈奴酋长,痛斥其非,坦然赴死,表我大汉四世之英雄于匈奴之前,扬我诸夏君子之风,朕甚敬焉!其追封义士张孟曰:勇安君,赐食邑三百户,立祀树碑,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子孙后代,永永奉祀纪念!张孟子伯,亦嗣勇安君之爵,擢为骑郎,随侍朕左右,以褒忠臣义士,使天下明知朕志!”那位天使将诏书念完,然后,就对张家全族道:“请起来吧!”

    他低下身子,扶起张伯,对他道:“吾乃尚书令汲黯,勇安君,你可愿入我门下?”

    张伯咬着牙齿,眼睛红彤彤的。

    他虽然不是很听得懂这位天使宣读的诏书。

    但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死了。

    再回来了。

    他抬起头,看着汲黯的模样,问道:“我父亲,是个大英雄吗?”

    “嗯!”汲黯点点头,正色的告诉他:“你父亲不仅仅是个大英雄,他还是个大豪杰,天下英雄如此之多,吾生平能佩服的人却很少,尔父绝对是其中之一!”

    如今,当初武州塞发生的事情,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被朝臣们广为所知。

    武州塞的那些刑徒、赘婿和平民的所作所为几乎的列侯大臣,都自惭形秽。

    “勇安君,你可愿入我门下?”汲黯再次问道。

    PS。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来订阅我的啊!(。)

第八百五十九节 我的父亲是个大英雄 2() 
【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张伯咬着自己的嘴唇,他比很多同龄人甚至很多年纪要远远大于他的人更加成熟。

    尚书令汲黯?

    他虽然不知道是个怎样的大人物,但是,从伯父和家族上下看这位天使的眼神来看。

    此人肯定是长安城里举足轻重,而且极为显赫的大人物。

    但是……

    张伯抬起头用尽全部的力气,开口问道:“那您是大英雄吗?”

    汲黯顿时愣住了。

    大英雄?

    汲黯想了想。

    在四年前,汲黯大抵会昂首挺胸,告诉眼前这个少年郎:吾自幼饱读诗书,明于礼乐,大英雄不敢当,但豪杰可以称得上。

    但现在……

    “我似乎算不得什么英雄豪杰啊……”汲黯幽幽长叹。

    如今,士林舆论和民间的风评,悄然发生了变化。

    哪怕是汲黯,也在此刻愕然发现,他心里面对于英雄豪杰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饱读诗书,文采横溢之人,走到哪里,都能被人竖起大拇指,赞一声:真君子也!

    如今呢?

    从灞桥门外,披红挂彩,脚踏匈奴战旗的武夫,才是大英雄!

    出武州塞,当面击破匈奴折兰部的骠骑大军,才是大英雄!

    前出代国长城,远征千里,获其辎重牲畜的细柳营骑兵,才是大英雄!

    在武州塞,直面匈奴侵略者,慷慨激昂,英勇就义的才是大英雄!

    像他这样,缩在后方。优哉游哉的远离前线的文人,在不知不觉中,哪怕是在他们自己心里,也被摒除出英雄豪杰的范围。

    于是。汲黯摇了摇头,道:“我只是一位在后方为前线将士处理杂事,贡献微不足道的力量的人,算不上大英雄……”

    “那您认识大英雄吗?”张伯问道。

    这个问题,汲黯倒是可以从容不迫的回答了。

    他说道:“骠骑将军东成候义纵。与我素来相熟,可称得上大英雄!”

    “请您为小子引荐!”张伯长身而拜道:“天使,我想跟我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大英雄,所以,务必请您为我引荐骠骑将军,我想拜入这样的大英雄门下,学习怎么成为一个英雄豪杰,像我父亲的那样!”

    汲黯顿时就尴尬了。

    张家上下,也都是急得跳脚啊。

    尚书令汲黯。这可是当今天子的绝对心腹。

    若拜入此人门下,前途只能说是一片坦途。

    现在可好!

    若是因此得罪了这位,张家上下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张伯的伯父连忙说道:“汲尚书,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勿见怪!”

    汲黯却挥挥手,道:“先生多虑了……”

    他看着张伯小小的身子和坚毅的眼神,叹了口气,道:“勇安君的要求,我答应了。等骠骑回朝,我就带你去见他,但骠骑是否答应,我无法保证!”

    “多谢天使!”张伯立刻拜道。

    汲黯看着自己身前的这个小小的男子汉。

    心里面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听说了云中郡郡守魏尚的事迹后,于是拿着枪棒在家里练武。

    结果被父亲训斥,说:舞枪弄棒,非君子所为,当今之世,能熟读诗书。纵论古今者,才是英雄豪杰!粗鄙武夫,迟早要被淘汰!

    十几年之后,汲黯知道,自己的父亲错了。

    这个世界,依然是武夫当国啊!

    就连眼前这个小小的郎君都知道,要拜大英雄为师!

    “看来,我要准备一下,去军中历练历练了……”汲黯在心里想着。

    他终究也只是个年轻人。

    今年才二十来岁。

    他的血,依然沸腾,依然热血,依然充满活力!

    “吾也要做一个大英雄,至少是自己子孙的大英雄!”

    …………………………………………

    邯郸。

    古老的通邑大都。

    自赵敬候迁都于此之后,这里,就是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之一。

    当赵国全盛时期,邯郸城与咸阳城和临淄城,同为世界中心。

    即使是今天,这座古老的城市,也依然是天下有名的大都会!

    甚至,已经有了‘富冠海内’的称。

    居住在这座城市的达官贵人和富商,仅此于雒阳、临淄,排名前三。

    哪怕是长安的富商,也不及邯郸多。

    原因很简单。

    邯郸,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红灯区。

    这座纸醉金迷的城市,自汉室鼎立以来,就是天下的贵族和商人的温柔乡。

    邯郸的歌姬和,天下闻名,行销世界。

    来自五湖四海的列侯贵族,纷纷上门求购。

    以至于邯郸城在西元前,就发展出了一个巨大的不可描述的产业链。

    但在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肮脏和黑暗。

    居住于此的底层百姓,多数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生活,铤而走险,或者远走他乡的人,数都数不清楚。

    至于赘婿这样的汉家禁忌,在此城中也为数众多。

    赘婿,这是一个受人歧视和轻蔑的阶级。

    在汉家,他们的地位仅仅高于城旦司空,鬼薪白粲。

    哪怕是个奴隶,都比他们有人权!

    奴隶若是被主人杀死,官府还要过问,还要个理由。

    但赘婿要是死了。

    官府连问都懒得问。

    甚至很多官员,都有着:死的好,死的妙的感想。

    赘婿的子嗣,一般来说,都会被其家族保护的很好。

    外人很难窥知某家的赘婿生下的孩子究竟是谁。

    因为主人家会千方百计的想方设法的消除赘婿的影响。

    他们甚至不会承认自己家有赘婿。

    赘婿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生育工具,用完就可以扔了。

    但也有例外。

    那就是,那些被官府发觉的赘婿和他们的子嗣。

    这些人。统统都会被打入另册。

    还要被广而告之左邻右舍和闾里上下,都知道,某某家的某某是赘婿所出。

    官府和主流舆论。用着这样的方法,警告和震慑人:赘婿这种软饭吃不得!

    但,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

    当你连吃饭都吃不下去的时候,还在乎什么呢?

    在邯郸城,赘婿依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阶级。

    闾里之中。许多人家都会招赘婿。

    甚至,有些人家,自己有儿子,也会养赘婿。

    道理很简单。

    赘婿好用!

    一不用花钱,二不用给女儿准备嫁妆,三还能获得一个的劳动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