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55章

我要做皇帝-第555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着始皇帝,赵佗也是叹了口气。

    当年,他与任嚣,奉始皇帝之命来此百越蛮荒之地,为大秦开疆拓土,设立郡县。

    怎料,咸阳陛辞之后,这世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先是始皇帝驾崩在南巡路上。然后赵高李斯联手篡改始皇帝遗诏,矫诏杀害扶苏公子。赐死蒙恬大将军。

    终于令如日中天的大秦,走上末路。

    但凡这两个事情,有一个没有发生,恐怕,他现在,还是秦军中的一位。

    是上将军呢?还是大将军呢?

    仰或者如武安侯一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赵佗不得而知。

    赵佗站起身来,看着吕嘉,道:“寡人现在只担心一件事情……”

    赵佗的目光投向南方。

    那里是闽越的所在。

    “闽越人可能会趁火打劫,这些贼子。从来都是如此个性……”

    吕嘉闻言也点点头,对闽越这个邻居,南越人可谓半点好感也欠奉。

    错非上面还有个汉朝天子在压着,闽越、南越早就开干了。

    正在此时,一个宦官急匆匆进来,禀报道:“陛下,边关急报,闽越人关闭了关卡和道路,还调动军队,聚集在边境!”

    赵佗与吕嘉闻言,大惊失色!

    中国大兵,他们不怕,因为有地利和天时这两**宝。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自古征战,天时地利人和占其一,就已经有一战的资本,若得其二,则可以创造奇迹,若得其三,自然战无不胜。

    如今南越与中国相比,国力自然大大不如。

    但依仗天时地利,据险而守,打消耗战,中国必然消耗不起,代价太大,只能如周灶一般撤军。

    最多事后赔礼道歉,多送点钱帛长安皇帝面子上好看一些。

    但闽越人若加入进来,这事情就大大不妙了。

    首先,闽越军队跟南越军队一样,并不怕什么酷暑障热。

    人家闽越可能比南越还要热一点。

    其次,大家都是在山陵水网地带长大的,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也不存在什么行军困难的问题。

    闽越军队一旦打过来,甚至不需要汉军入场,长安只要在后面当好奶妈,不断刷buff,这闽越军队就能与南越军队分个不相上下。

    更麻烦的是,闽越人的军纪,极其败坏,烧杀抢掠,那都是寻常的。

    让闽越打进来,所过之处,必然寸草不生。

    哪怕事后打退闽越,这南越也要残破了。

    赵佗花了一辈子在南越种田,到处修渠道,挖水井,开山凿路,可不是拿来给闽越人摧毁的!

    更别说,汉军不可能不下场。

    楼船舰队下广陵,长沙兵出梅岭,逾五关,闽越从南而来,会师番禹城下。

    到时候,南越宗庙、江山和国民,统统都要陷入地狱!

    “马上去告诉世孙,立刻奉诏……”赵佗立刻说道。

    “诺!”那宦官领命而去。

    赵佗看向有些不服气和不情愿的吕嘉,安慰道:“丞相,吾知卿心里不喜,但时局如此……”

    “丞相下去准备一下,为寡人打点行装,再草拟奏疏,上报长安,就说:南越蛮夷大长老臣佗,幸蒙高帝错爱,太宗嘉恩,不以臣卑鄙,屡有嘉恩赏赐,今臣佗老朽,欲结环衔草,朝长安天子,为高帝、太宗扫墓拜祭!”

    “陛下!”吕嘉立刻就跳起来,劝阻道:“陛下!长安龙潭虎穴,陛下若去,臣忧恐不还矣!”

    赵佗晒笑一声,道:“丞相不必多言。寡人安知不如此乎?只是……”

    赵佗叹道:“如今社稷飘摇,山河动荡,为宗庙江山计,寡人非如此不可!”

    赵佗很清楚,他面临的敌人有多么强大。

    他又不是瞎子,哪里不清楚。目前这事情背后,彰显的是什么样的力量?

    他是秦将,对这种力量再熟悉不过了。

    当年,秦军大将,捞军功,什么事情没做过?

    说你有罪,你就有罪!

    吾奉王命,吊民伐罪,弃械投降。可保富贵!

    甚至多数时候,秦军连借口都懒得找,直接就先打上门来,你又能怎样?

    好在,如今的汉朝不是秦。

    汉天子再怎么喜欢战争,喜欢扩张,也要讲脸面,讲吃相。

    不会跟秦那样没节操。明明人家都跪下来了,还非要往死里揍。

    而且……

    赵佗将视线投向北方。

    哪里是他的故乡。有他的宗族先祖的坟墓。

    礼曰:狐死正丘首。

    楚辞曰: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

    大凡诸夏之人,谁无落叶归根之念?

    他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距离当年追随任嚣,统帅征越大军,阔别家乡父老。辞别咸阳,也有数十年了。

    多少个夜晚,他午夜梦回,梦到家乡的桃树开花,杨柳飘飘。总是忍不住流泪满面,长太息以掩涕。

    此刻,赵佗的思乡之情,更是如盛夏的野草一般,疯狂生长。

    “寡人走后,丞相当尽力辅佐世孙,治理国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赵佗握着吕嘉的手道:“这南越山河江山社稷,寡人尽托于丞相,望丞相念及数十载君臣之情,为寡人照看世孙及国家!”

    吕嘉听着,流泪满面,跪下来三叩首道:“陛下知遇之恩,臣终生不忘,臣虽非中国人,然已知,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陛下数十年来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陛下,禹皇在上,百越先人共证:臣吕嘉愿生生世世,为陛下照看南越社稷,虽百死而不悔,纵海枯石烂,亦不改初心,无论何人,若欲颠覆南越社稷,必先从臣尸体上跨过去!”

    看着吕嘉,赵佗沉默了一阵,然后道:“寡人得遇爱卿,寡人这辈子足矣……”

    然后,赵佗对左右侍从下令,道:“传令,起先王棺椁及诸将佐棺椁……”

    他看向北方,道:“寡人,要带他们回家!”

    七十年前,他与任嚣,率领士卒将校及移民五十万,奉始皇帝命令来此拓荒。

    现在,当年的手足同袍,已经尽皆死去。

    最后一个秦军的司马,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故去。

    这些人的棺椁,赵佗都尽量按照他们的遗愿,通过种种渠道,送回了故里。

    但还是有多达数百人的棺椁至今停放在陵园之中,没有归家之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赵佗低声用着秦腔,唱起了这首当年他们出征时高唱的军歌:“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他仿佛看到了咸阳正殿上,始皇帝的冠旒,无风自动,大秦的黑龙旗在迎风飘扬。

    “朕命尔等,远服百越,拓土南疆!”始皇帝的声音是那样的洪亮而自信听到的将校士卒,人人胸中生出孺慕之心。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他想起了当初的那个黄昏。

    来自咸阳的使者带来了那个噩耗。

    “始皇帝驾崩了……”

    大军缟素,士民落泪,对当时的征越大军来说,始皇帝驾崩仿佛天塌一样。

    他想起了先都尉临终时,拉着他的手道:“陈胜作乱,国家倾覆,二世昏聩,不当为人主。项羽、刘季,天下英雄并起,我去之后,君身负这征越大军上下数十万士民身家性命之重,应当机立断,绝道断渠,阻中国兵乱。且番禹负山海之险,东西数千里,君自得之,或可为一州之主,甚或问鼎天下也未可知……”

    “修我甲兵……”赵佗喃喃唱道:“与子偕行!”

    当日军歌嘹亮,如今已只剩下孤单一人

    “是时候回家了……”赵佗低声对着某个方向说道:“先都尉啊,黄图霸业,天下英雄,到头来,终归也不过是黄土一杯啊,先都尉当年,是否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了呢?”

    “可笑我至今才看穿呀……”

    “现在,赵佗要带你回家了……”(。)

    ps:    自我感觉,这一章还是写的不错的~~~~

    当然,对赵佗这个人,有所美化。

    但这正常,因为我本人喜欢这位开拓了两广,将华夏文明带去当地的先人。

    在我看来,他的历史地位,应该跟姜太公一般。u

    <;/br>;

第七百二十四节 统一战略() 
“不愧是连****太祖也称赞的人杰!”

    拿着南越国呈递来的奏疏,刘彻感叹一声说着。

    想想也对,似赵佗这样的人物,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什么大风大浪没遇到过?

    人家可是以一真定骑郎,做到了秦朝的征越大军副帅的地位。

    哪怕在当时战将如云的秦朝盛世时期,也算一个人物了。

    其后,更经历了秦末的天下纷争以及汉室建立的前后的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

    赵佗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当时天下的纷乱局势中,守住了自己的老家,还将地盘扩张到了中南半岛,建立交趾郡。

    这样一个人,自然有着清醒的头脑和思维,知道做出怎样的抉择,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而南越除了入朝长安,表示最恭敬的臣服,在如今的局面下,几乎没有第二个避免战争的办法。

    “遣虎贲卫都尉剧孟,持节往迎南越王入朝,地方县道,要为南越入朝使团最好的服务,不可让忠臣寒心!”刘彻下达命令。

    若不派个重量级的大臣过去迎接、护卫南越入朝使团。

    刘彻实在很担心,某些渣渣会暗中干出一些肮脏的勾当。

    尤其是齐鲁诸王们。

    这些家伙可是出了名的狂妄自大和目中无人,偏偏还一个个自我感觉良好。

    若是让这些家伙破坏了目前好不容易得到的大好局势,那刘彻就哭都不来及了。

    要知道,赵佗入朝长安,这几乎等于南越王国彻底放弃独立自主的政策,转而走向融入汉室,与中国寻求统一。

    虽然,汉室至今从未在当地派驻过一兵一卒,也从未任命过哪怕一个亭长,更未组织过类似清丈田亩,登记人口这种宣示主权。明确治权的事情。

    南越上下,依然臣服番禹,听从番禹的命令,而不是长安。

    但。赵佗入朝后,这一切都将改变。

    任命官吏,派驻军队,清丈田亩与人口,组织修葺水利。

    这些事情。必将逐步的一个个实现。

    数十年后,今日南越王国,就将如同昔年的长沙王国,前不久的东瓯王国一般,成为汉室领土。

    能不用一兵一卒,就实现这个目的。

    刘彻很满意。

    毕竟,这样来一来,就可以将用于战争的,用到民生和基础建设上。

    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一旦对南越用兵。汉室也至少需要动员十万以上的战斗兵员和三倍于此的后勤辎重人员,还将征至少二十万民夫。

    支出军费至少数十万万。

    这还只是战时的费用。

    战后南越的地方重建,难民安置和郡县分制,也需要无数的投入。一看

    假如赵佗顽抗统一,那国家领土完整和汉室天子的威严,这仗自然是不得不。

    但现在既然赵佗愿意服软,那,刘彻自然不会傻到去打内战。

    有那个功夫,把这笔战争经费和以及人力投入到建设上,那该造福多少百姓?

    不过

    “赵佗既然臣服了。那交趾郡和它丛林里的猴子,就得好好清理清理了”刘彻在心里想着。

    不用学后世的经验,就学太公与管仲的经验就可以了。

    愿意成为中国人,用中国文字衣冠的。那就可以接纳、安置、保护,并传授他们文化、技术。

    不愿意当中国人,觉得自己是别的什么民族的。

    人滚,地留。

    人不滚,地还想留。

    那就只能用刀子讲道理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交趾地区,这次刘彻要将一切不安定和不稳定因素排除。

    要拿出米帝清理印第安人的精神,仔仔细细的将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干净。

    南越问题随着南越王赵佗宣布臣服,入朝,算是得到了初步解决。

    南越王国已经给长安跪下来叩称臣,表达了愿意归中国怀抱,共同建设****上国的心愿。

    那么

    刘彻看着地图上,那个疆域覆盖了后世的福建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还有浙江一部分地区的闽越。

    就感觉这个王国怎么看,怎么刺眼了。

    “统一”刘彻看着闽越王国的疆域,喃喃的说出了那句隋文帝的千古名言:“朕为天下王,作百姓民父母,岂因一衣带水而不拯之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