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53章

我要做皇帝-第55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此时的长沙国,还不是未来那个称‘无湘不成军’的战斗省,人口和兵源都比较少,全国郡兵都动员起来,也就两三万人,自保有余,而进攻不足。

    但长沙郡兵一动员,淮泗和城阳国也跟着动员起来。

    这里,可是一个能直接拉出十万以上军队的地区。

    后世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丹阳兵,也出于这个地区,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齐鲁诸王,更是按捺不住的出了‘三月平南越’‘为死难父老复仇’的口。

    许多英雄豪杰,因此停下了计划去怀化财的计划,停留在原地,静观事态展。

    对汉室的草莽豪杰们来说,财当然很。

    但假如,能有军功捞,那还是军功更好。

    毕竟黄金这东西,只能让人财,而军功,能让人一家鸡犬升天。

    有汉以来,天子每次动军事行动,天下郡国的英雄豪杰们,总是会自带干粮。投军前往。

    甚至入伍而不惜打个头破血流。

    这实在是因为,军中自有颜如玉,军中自有黄金屋。

    只要把握住机会,就是一介布衣。也能封侯拜将。

    对英雄豪杰们来说,再没有比战场更公平的竞技场了。

    这个时候,刘彻派遣的使臣6原来到了南越国都番禹。

    6原跟南越国有着很深的渊源。

    他的先祖,就是曾任汉室太中大夫的天下名士6贾。

    也算的上是南越人民的老朋友了。

    6原当然也不止一次来过番禹了,实际上。赵佗对他的老朋友们还是很关照的。

    娄敬跟6贾的后代,来南越经商,一直是全程绿灯,要什么优惠,就有什么优惠。

    但,此番来到番禹,6原很明显的就能感觉到,这个城市里弥漫着紧张不安的气氛。

    “天使请在此稍候”迎接6原的南越官员,欠身对他道:“敝国王太孙稍候就将接见天使”

    “嗯”6原点点头。

    南越面临的困境,6原其实有些同情。

    但同情不能当饭吃。

    对南越难。这是现在齐鲁儒家的共识。

    身为这个集团的一份子,6原自然只有服从的份。

    没过多久,那个官员就返,恭敬的道:“天使,敝国王太孙有请”

    6原于是起身,跟上他的脚步,前往那个建在山上的南越王王宫。

    王宫中,6原能明显感觉到,有许多充满了恶意的眼神,在打量着他。

    对这些人的态度。6原也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

    实际上,这次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事,6原也没弄清楚。

    但作为齐王刘将闾的宫廷宾客。6贾多多少少见证了一些事情。

    其实,在最开始,无论齐王也好,还是胶东、胶西也罢。

    对那十几个死难的商人,压根没有半分同情心。

    齐王甚至在得知了长沙国来的快报后,对他说:彼辈贱民。死则死矣。

    对刘将闾来说,那些商人一没有给他孝敬,二没有送美人给他享用,死就死了呗。

    ****鸟事!

    齐王甚至都不打算按照制度,上报朝廷。

    事实上,每年齐国死在外面的商贾,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毒虫猛兽,疫病灾害还有地方上的行剽好汉,都可能夺走他们的生命。

    但,事情很快生了反转。

    几乎是一夜之间,齐王就变得义愤填膺了。

    这个转变,6原恰巧是亲眼目睹的。

    他至今都记得,当时,是奉祀君孔滕之子孔忠连夜入齐王王宫,求见齐王。

    见面后,孔忠就拜道:“大王,高帝之后,以祖宗之功,而居临淄称王,今大王坐拥齐国山河,然今天子行推恩之策,大王百年后,齐国裂为数国,三代后,未知先王宗庙香火社稷何人可奉?吾诚为大王忧之!”

    这一番话,马上就让齐王走下王座,对孔忠深深一拜:“先生有德之人,素为寡人所敬,敢请先生教之!”

    奉祀君家族,作为孔子嫡传,世代都有子弟为齐鲁诸王蒙师。

    孔忠更曾经出任过刘将闾的太傅。

    因此,刘将闾对孔忠非常尊敬。

    6原记得,当时孔忠就道:“大王可知朝鲜故事?梁王助陛下得朝鲜,故陛下以朝鲜之土封梁王之后,今大王国家宗伯,素为陛下敬重,倘大王使陛下得南越、闽越之土,来日论功,大王未尝不可将诸子封于南越、闽越!”

    “今南越擅杀汉民,而陛下以天下王作民父母,必不肯忍,若大王上,陛下必兵讨之,夷灭南越之后,论功,何人能与大王倡相比?以陛下之德,必赏大王之功,介时,大王上请封诸子,为汉永镇南疆,陛下当会许之!如此,大王诸子即能得国,而齐国宗庙永奉!”

    正是这番话,直接让齐王立场转变。

    同时也让齐鲁诸王,马上就变得爱民如子。

    说到底,这都是利益在惹祸啊!

    但6原所知的事情,也就仅仅只有这一部分。

    其他的原委,依然是雾里看花,不得其所。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番的变故,是多种力量和多种声音联手造成的。

    6原甚至隐隐看到了,某些长安的贵人和大人物的影子在其中闪烁。

    而太学,成将这些势力与诉求,链接在一起的一个关键点。

    若没有太学,6原相信,这些势力和利益集团,肯定没法子勾结在一起,搞出这么大的一个阵仗出来。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6原叹息了一声,在心中想道:“可惜了啊,赵佗一世英雄,却要不得善终”

    在6原看来,赵佗和他的南越王国,这次是难逃一劫了。

    哪怕长安不想打,这下面的人,也会挑起战争。

    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决定的事情了。

    它牵扯进了无数的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诉求。

    除非天子站出来,以其声望和威权,强行压制一切声音

    只是

    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此番出使,6原很清楚,与其说是来告诫的,倒不如说是来下最后通牒的。(。)

    ps:一万字更新完毕

    但月票已经被人过好多好多。又掉到第七名了

    好可怜

    求月票

    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请访问et

第七百二十二节 犹豫的赵胡() 
南越国的王宫,跟汉家长安城未央宫的布局非常相似。

    甚至有些地方,完全就是山寨的汉未央宫格局。

    譬如,其宫廷跟长安一样,拥有着类似长安未央、长乐、太子三宫的布局。

    赵佗平日办公和起居所在宫殿群的位置,与未央宫在长安城中的位置,几乎就是重叠在一起的。

    汉未央和长乐两宫,以龙首山之土奠基,高出长安城,以此彰显帝王威严。

    南越国没有这么好的技术。

    于是南越的工匠,干脆就将王宫建立在山上。

    王宫屋檐之下,更是完全抄袭了汉未央宫的设计,在其四周铺满了用于散水的鹅卵石。

    陆原看着这些莫名熟悉的王宫陈设,嘴角也是微微笑了起来。

    正如他祖父所说:‘王佗虽自蛮夷大长老,然其心实为诸夏……’

    真要是铁了心要做夷狄,这南越王宫就不会如此。

    必然会跟卫满朝鲜一般,以被发左袵,不用中国文字制度为荣。

    在王宫宦官的引领下,陆原来到了这王宫的正殿之中。

    “天使请……”引路的宦官推开殿门,对陆原道:“世孙在殿中恭听天子诏谕……”

    陆原闻言,正了正衣冠,捧起一份帛书,走进殿中。

    这殿内,已是站满了南越王国的大臣贵族。

    这些人看着陆原,眼中都充满了不忿和怨气。

    陆原看了看这些人,嘴角一笑,捧着帛书,抬头挺胸,正色道:“汉天子诏谕,南越君臣接诏!”

    别说是这些南越的大臣和贵族了。

    便是南越王赵佗。面对汉家天子诏书,也要乖乖跪下来,俯首恭听。

    正是因此,赵佗才会托病,打发他的孙子出来接诏。

    “臣南越王世孙胡。恭听圣谕!”从殿中上首的座位上。走下一位年轻的南越王族男子,他走下王座,匍匐到殿中,叩首三拜。

    见到世孙都已经下跪,其他南越贵族和大臣,互相看了看,这才不情不愿的跪下来。道:“臣等恭听圣谕!”

    陆原将帛书摊开。念道:“朕以天下王为百姓民父母,受命于天,作天下之太保。前时已诏天下万国:夫明犯强汉者,虽远在天涯海角亦必诛之!今闻南越有臣,擅杀朕之子民,其令南越王佗,恭听朕命,即刻收凶犯。遣官吏,捕罪首。朕将遣廷尉、太常及长沙王太傅杂治此案!”

    随着陆原的声音,殿中的南越大臣和贵族,都是面露不忿,甚至有人将拳头握的咯咯作响。

    这中国皇帝的诏命,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南越王国的法律制度和政治构架,完全照抄的秦制。

    他们自然知道,什么叫杂治。

    所谓杂治,即天子在面对某些疑案或者重案时,为使天下人服气,于是,命令有关部门,常常是多个九卿重臣,甚至有时候会由丞相领头,共同审理案件,然后将结果上报天子,由天子做最后决断。

    这是避免冤假错案和出现重大政治事故的法律保障。

    虽然看上去,中国皇帝的命令,有理有利有节。

    但实际上,一旦南越接受了这道命令,就等于打开了中国法高于南越法的大门。

    更何况,这皇帝诏命中,完全没有提及准许南越臣民参与审理的事情。

    换句话说,到时候,中国大臣完全可以颠倒黑白是非,甚至栽赃陷害,将责任全部推给南越。

    到那个时候,南越上下,就要陷入极大被动。

    就是陆原也觉得,天子的这个命令太强硬,恐怕南越人很难接受。

    恐怕,这也是天子的目的所在汉室讲究不教而诛是为虐。

    在这个军事外交内政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朝廷向来都是先礼后兵,先教后惩。

    前年伐朝鲜,就是如此。

    如今对南越,大体上,走的也是对付朝鲜的路数先告诉你,这条是红线,踩不得,你还要踩,那就是自己作死了。

    至于这条红线,别人接受与否,愿不愿意,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总之,朝廷必然会维护最起码的动手原则,在表面上将自己打扮成正义的化身。

    “南越君臣,当明知朕意,以免有麦秀之悲歌,此非朕之所愿也!”陆原念完最后一句,将帛书收拢,道:“南越王佗请接诏罢!”

    赵胡抬起头,看着陆原,天子诏命中所说的‘麦秀之悲歌’,赵胡自然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所谓微子过故国而悲,作麦秀之歌。

    毫无疑问这已经是中国天子最严厉的警告了。

    熟知汉家制度的赵胡很清楚,假如拒绝接受汉天子的条件,等于向汉天子宣战!

    现在,谁能挡汉军一击?

    赵胡想起了,他曾在长安看过的汉军面貌以及武器装备。

    他知道,并且很清楚的认识到了,一旦汉军精锐南下,这南越王国,虽然称北接南岭,南狭交趾,东西万余里,但其实,依然跟浆糊差不多。

    中国国力、军力和武器装备,人员素质以及战斗力,全部远超南越。

    更何况中国天子,生而神圣,受命于天,得神明襄助,这就是越人都认可的事实。

    如今,南越治下郡县和部族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家里供奉着汉天子的祭祀,天天对着长安方向祈祷求这位能预见灾难,与鬼神沟通的圣天子保佑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军队在面对汉军进攻时,还能否有勇气抵抗,也要画一个大大的问。

    很可能,一旦两军对阵,战事稍有不利,本方军队,立刻就会出现大逃亡。

    无数笃信神明的士卒会丢下武器装备。不是跑回家里,就是跑去对面的汉军营帐,跪地请降。

    到时候,恐怕南越社稷马上就要面临倾覆的危险,未来。他这个王世孙。恐怕就真要如历史上的微子一般,见故国而悲,泪流满面,感怀山河。

    “孟子曰: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想着曾在书上看到过的这句孟子的话,赵胡心里也是一叹。

    连纣王这样的天下之主,一旦获罪于天。将死之时。如匹夫一般狼藉。

    南越自然绝对不能走上这样的死路!

    可是……

    赵胡想起了今天早上自己祖父对他交代的底线可以交脑袋,但不能交人。

    若有可能,连脑袋都最好不要交。

    当然,事情发展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