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太上章 >

第18章

太上章-第18章

小说: 太上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说当年太昊天帝为人皇时亲手制网,教会了人们在东海边打鱼,而帮助太昊天帝治理臣民的童芒,参照网的样子又教会人们怎样制作罗。罗是在地面上使用的一种张开的网,既可以筛选东西也可用于捕鸟捕兽,从此罗网并称。

    有鱼一族记得这种上古传说,他们会编织渔网,同时也会制作舟楫在鱼海中穿行捕鱼。当清水氏一族覆灭之后,有鱼村的族长以及族中的重要人物们渐渐滋生了野心,想取当年清水氏的地位而代之,有朝一日也能号称“有鱼氏”。

    **

013有鱼(上)() 
有鱼一族有这种想法并非没有原因,他们会制作舟楫、结网捕鱼,便有些看不起深山中那些相对原始落后的野民。清水氏覆灭后,外来的商贩虽然减少了,但也还会有,因为位置的原因,商贩带来的东西如今大部分都和有鱼村族人交换,然后再被有鱼村人带到中央谷地与其他各部族交换,他们等于垄断了与山外的商贸。

    有鱼村共有六百多名族人,是蛮荒中人丁最兴旺的一个部族,也拥有多名已迈入初境得以修炼的修士。比较起来,假如路村没有若山和若水这两位高手,实力是无法与有鱼村抗衡的。但外人并不完全清楚若山究竟有多厉害,对于若水,大家更是了解得很少。

    刚开始的时候,有鱼一族的野心还并不太过分,他们只想占取清水氏一族覆灭后最大的好处而已。可是这几年过去了,他们自以为看清了蛮荒中的形势,想法便越来越多。有鱼一族的首领,渐渐不仅想取清水氏而代之,还想统御蛮荒中各部族听命、能号令其他各部族,这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冲突。

    最早的冲突是由一种很特殊也很珍贵的东西引起的,就是盐。清水氏族人在那片谷地边缘开凿了几口盐井,盐井中能汲出咸泉,煮咸泉可以制得盐。这一带蛮荒中各部族需要的盐,以往只有两个来源,要么是清水氏族人所制、要么是山外的商贩运进来的。

    但在以前,山外的商贩所到达的最终地点也是清水氏的城寨,所以各部族还是要到清水氏的城寨中用各自的物产来换取盐。清水氏一族覆灭后,盐井一度废弃商贩亦不至,山中各部族有段时间极度缺盐。

    缺盐,就少了一种处置与保存新鲜肉食的方法,也不能给其他食物调味。这些倒是其次,反正山中各部族的新鲜肉食基本上都会很快吃掉,采用晾干、烤干的方式也能再保存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身体受不了,人在长时间劳作中的耐受力会下降,甚至会引发各种病症。

    各部族开始在盐井汲取咸泉,然后拿回去直接让族人饮用,可是在险峻的山路上运送咸泉实在太费劲了,后来就各自开始煮盐。但维护盐井是一种高明复杂的技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专有的工具,不是一般部族能承担的。

    有鱼一族便趁机占据了盐井,他们会打鱼,有很多时候打到的鱼一次吃不完,因此更需要盐处置保存,而且他们从外来的商贩那里打听,也渐渐学会了怎么开凿与维护盐井。有人能专门凿井维护并煮制食盐当然是好事,这总计需要男女近百号人才能维持。

    盐虽然很重要,但毕竟不是衣食,仅仅有盐也是活不下去的。很难有一个部族能抽出近百人来专门产盐,他们的衣食都要靠其他人的劳作来供养,就算有鱼一族这么做也很勉强。但有鱼村占领盐井后却有更多的好处,所出产的盐不仅自用,还以高价与其他各部族交换物产。所谓“价”是一种衡量的概念,表示交换某种东西所要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是可以估算的,假如这近百号人不采盐的话,从事其他劳作能够获得多少物产,那么大致就可以交换到他们所出产的那些盐,这是原始部族之间最朴素的观念。有鱼村刚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可是后来开价便越来越高,远远超出了这个限度,引起了其他各部族的不满,冲突当然难免。

    有鱼村首先安抚了蛮荒深处、居住地最远的几个妖族村落,答应用盐和他们交换其他部族所没有的一些特殊物品。那么剩下来的纷争,就发生在距离相对较近的人类部族之间了,有鱼村则表示出一种蛮横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有实力与有鱼村抗衡的就是路村。但是族长若山心里也明白,如果不算上他和若水这两位高手,路村是斗不过有鱼村的。他们这样偶然出现的高手,在部族里并不能常有,而且他早年也曾到巴原中游历,亲眼见到过巴国分裂后诸子争王的战乱,不希望这一带蛮荒各部族也陷入那种惨烈的纷争混乱中。

    若山想起了太昊、神农、轩辕等史上各位天帝在身为人皇时期的传说,他们都是联合了各部族结盟、解决纷争共决事务,所以若山也想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可是建立一个部族联盟的话,首先就要将有鱼村说服,而大型的联盟也要从小型的联盟开始。

    路村还难以单独与有鱼村抗衡,但是再加上实力不算弱的花海村,就足以让有鱼村低头谈判了。在他们的号召下,也能得到其他各部族的支持,以解决盐井冲突为基础进而解决那片谷地上的其他纷争,最终形成部族联盟。

    经历过冲突战乱场面的若山心里清楚,盐井的事只是一种征兆、一个发端,如果不将冲突在萌芽状态中解决,那么将会导致更大范围、更严重的纷争,甚至会引发部族之间的混战。很多人的命运将极为凄惨,蛮荒中的很多部族也承受不了那样的冲击。

    前天若山带着伯壮、仲壮等族人,到了原清水氏城寨所在的谷地,就是去商谈这件事的,却恰好同时发生了花海村的猴子骗路村人东西的事情。以此为契机,他回来后顺势就与花海村谈成了结盟。

    结就是联结,就像两件东西被绳子绑在一起,而盟则表示遵守共同的约定。

    五岁的虎娃当然不清楚山爷做成了怎样一件大事,村寨外的纷争尚非他所了解,那是大人们操心的事情。倒是断崖上架起的那座桥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也是第一次很直观地了解“桥”这种东西。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虎娃一直认为桥是蛊辛发明的、又被山爷改进,很久之后等他走出蛮荒见到了更多、更古老的桥,才清楚原来不是这么回事。

    有了这座桥,也给虎娃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他的童年有了更多的乐趣,足迹也能走得更远、有了更开阔的眼界。过了桥的断崖那边,是一片相对开阔的缓坡,再往上穿过山林大约走三里多路,便能来到花海岸边的花海村。

    山野中有各种危险,村寨中的孩子是不能乱跑的,但自从这座桥通了之后,人们经常往来,从路村到花海村之间的这片区域也变得相对安全。在群山环绕的地带,放眼望去便是山峦,在虎娃的童年,所见最开阔的风光便是花海,也是他在现实中所见到的最美的风景。

    之所以说是现实中,因为他还拥有梦境。自从进入初境修炼后,虎娃就很少再做别的梦了,但他的修为远未达到至人无梦的境界,后半夜还是自然会睡着,睡着了偶尔也会做梦。他经常做那个同样的梦,感觉却总是很朦胧飘渺,醒来后记不太清楚。

    ……

    路村除了狩猎和养鸡、到山中挖采葛根等东西之外,主要的物产就是榆树荚、青冈橡的果实、火麻与菽豆。村后的山中有大片的青冈橡和老榆树林,那是天赐的礼物,而火麻与菽豆是族人自己种植的。但是受地势所限,路村周围并没有大片可精耕的土地,只能在村后的山坡上开辟出一片火麻林环绕的菽豆田。

    他们还把火麻和菽豆的种子撒在周围山林中,使之杂乱地生长,这只能是野种天收了。野种天收的产量以及采集难度,远远比不上自行开田耕作。那座桥通了之后,断崖对面却有大片合适的地方,路村又有了更多的劳力,他们走过断崖又开辟了新的火麻林和菽豆田。

    再后来花海村人也学会了种植火麻和菽豆,他们从山上向下方开辟田地,渐渐与路村人所开辟的田地连接成片。多年后的花海村不仅与路村结盟,而且通过交往与通婚,生活方式与各种习惯渐渐接近直至同化。

    花海村人原本无姓,后来就有人以路为姓,而另一部分人则以花为姓。两个原本很接近的部族因为一座桥被同化融合,路村与花海村形成了山中一个小小的部落,拥有两座田地相连的村寨。

    远方的理清水也暗暗点头,路村的族长若山确实是这片蛮荒中最为出色的人物之一。若山就是在他的指引下度过初境得以修炼的,不到四十岁便迈入了五境。可惜就像世上绝大多数修士一样,终身也难迈入六境,这几十年来,若山的修为一直就是五境九转巅峰。

    若水迈入五境比若山晚了几十年,如今却已经是五境七转,与若山的修为也相差不大。评价一个人当然不能只看他的修为,修炼只是个人的事,若山还要与别人打交道,拥有各种身份和成就。在理清水看来,若山让路村与花海村结盟,可称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当然了,花海村与路村融合为一个部落,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在虎娃的童年至少年时期,他们还是两个刚刚结盟、尚处于相对独立发展的部族村落。倒是两村结盟后不久,蛮荒中央谷地的盐井纷争被解决了。

    **

013有鱼(下)() 
路村与花海村结盟成为蛮荒中最强的一股势力,而有鱼村的行为也招至了其他部族的不满,若山又得到了更广范的支持,所以他们联合了各部族和有鱼村商谈。最终的结果仍然是有鱼村负责经营盐井,但是开价变得更为合理。

    维护盐井、保持源源不断的产盐需要近百人协同劳作,这近百人所产盐的价值,不仅包含他们从事其他劳作所获的物产价值,而且应交换到更多。因为这是一种技能更高的劳作,不是人人能干的。还要考虑开凿盐井使用与损耗的工具也须专人加工,其中有些还是普通人无法制作的,比如铸锻而成的金属器物,这种代价就很难明确衡量了。

    所以若山提了个建议,各部族若想负责经营盐井,都可以自己报价,若有谁打算捣乱、故意报价很低,那么接下来一年他们就得按这个价向大家提供盐。这样商谈到最后,还是让有鱼村经营盐井最有利。

    有鱼村独自抽出近百号人手也不容易,若山又提出,可以让各部族派人来帮工,所获得的报酬就是盐。于是各部族盐的来源就有了两个,第一是用物产交换,第二是派人到盐井劳作取酬。以解决这个争端为基础,蛮荒各部族渐渐形成了一个不算紧密的松散联盟。

    那片谷地中的田地,根据自发耕作的情况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中央适合建筑房屋的平地为各部族共有。渐渐地有更多人开始在那里建造房屋,各部族杂居混处,也有人开始将清水氏城寨废墟中的石料拆除自用。

    清水氏城寨渐渐消失,谷地中出现了一片新的、范围更大的建筑群,中间还交错分布着小片田地,建筑之间的空地上形成了新的集市,到达这里的外来商贩也渐渐多了起来,各部族需要的盐又有了第三个来源。

    假如再有城墙的话,这便是一座城郭的雏形。但这一切只是雏形而已,在虎娃的童年时期,人们才刚刚解决盐井纷争,但蛮荒中的变化已开始不可以逆转地出现。

    有鱼村并没有损失什么应得的利益,事实上,他们因自身的优势仍享有最大的好处,但有鱼村的族长以及族中的若干高层人物却很不满。因为在这些事件的商谈中,一直以路村的族长若山为主导,山爷的大名传遍了蛮荒中各部族,受到人们一致的尊敬,俨然已是部族联盟的领袖,这原本是有鱼村族长谋求的地位啊!

    虽不满也无奈,有鱼村的高层只能暂时隐忍。

    虎娃对此所知不多,他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快乐,甚至没有意识到岁月的流逝。理清水一直在为虎娃担忧,也在关注着他的修炼,可惜如今的山神已经没有当初那般若大神通,只能看见他日常举止却无法暗中感应神气的变化,所以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虎娃并无什么神通法力,当然也谈不上使用什么神通法力,他在大人们眼中不过是个特别健康快乐的孩子。理清水既然看不出端倪,若山和若水这两位高手也没发现什么。

    但虎娃在很健康地成长,令理清水很惊讶同时也松了一口气。这孩子五岁时已初境九转圆满,照理说早就可以迈入二境修炼了,这样便会导致各种隐患。可是虎娃并没有迈入二境,他一直在修炼初境,如果这么算的话,他究竟是初境第几转了?

    世上能明白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