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贼吞天下 >

第170章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170章

小说: 三国之贼吞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康好不容易将这些讲解完,却见朝廷的大臣们都是一脸不以为意的表情,不得不补充道:“诸位大人不是一直想知道平城救灾成功的秘诀吗?答案其实就在这里。我们正是善于利用手中的每一点资源,甚至是别人遗弃的东西,才能让五十万灾民奇迹般的幸存下来。”

    但是这些朝廷官员是否理解许康所言的含义则成为了未解之谜,因为此后没几天,由于过不惯平城内的艰苦生活,在他们的一再要求下,蔡邕不得不决定提前打道回长安。

    这些钦差的离去并没有带走许康多少烦恼,目前摆在他面前的最重要问题依旧是如何分流这五十万灾民。

    其实就许康个人来说,他是很想留下这些人的。因为在这个即将混乱的年代里,谁手中拥有的人口多,也就预示着谁的势力强。

    而且以平城如今的耕地数目完全可以养活这五十万灾民,虽然生活会有些拮据,但只要上位之人做到与百姓同甘共苦,那么平城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成为雍州第一大城,地位可直追长安。

    只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对董卓来说,他是绝对不会允许在长安附近出现如此强大的一股势力,而且这股势力还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

    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预见,董卓一定会倾尽全力将这股势力扼杀在萌芽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悲剧,许康不得不按照朝廷的意思遣送走三十余万灾民,只留下不足二十万人,这样就无法对董卓构成威胁了。

    而唯一令许康感到安慰的是,他临时组建的用于维持灾民治安的两万保安团,大部分都选择留了下来,成为许康在乱世保命的基础。

    长安城内,就在董卓和朝廷中大部分朝臣的目光转移到平城灾民的安置问题上时,年幼的汉献帝将幽州牧刘虞之子刘和招进了皇宫。

    刘虞在诸侯反董之役中,断然拒绝袁绍和韩馥拥护他称帝的要求,向天下宣告尊重刘协的皇统身份,不仅赢得了朝廷大臣们的一致称赞,也让刘协对其充满好感。

    如今董卓弄权,山东诸侯盟主袁绍又不承认他皇帝的身份,刘协想要求助外援,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的这位本家长辈。

    刘和跪倒在汉献帝的面前,神情激动的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此次回还幽州,定请父亲发兵长安,接陛下重回洛阳。”

    刘协将他搀起,动情道:“兄长此去危险重重,大汉的国运就交到兄长手中了。”

    刘和出宫后,在一众保皇党官员的掩护下,成功逃离了长安。但是无论北边的白波军,还是东北的袁绍,亦或是东方的孙坚都是董卓的死敌,因此这几个方向上都有凉州重兵布防。

    刘和想要回幽州,明显已经无法从这些道路通过,只得转道向南,出武关进入荆州地界。

第十五章 袁术使诈() 
刘和进入荆州后,终于脱离了董卓的势力范围,自以为逃出升天,却怎么也没想到,才出熊窝又入狼穴。

    刘和的目的是回家,但他毕竟只是一介富家公子,单凭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通过战火纷飞的中原,回到幽州的,因此他不得不先到南阳向袁术求救。

    自董卓退保长安后,袁术便将自己的驻地从鲁阳前线转移到富庶的南阳城。

    袁术是袁家嫡长子,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因此一到南阳他便立刻为自己营造起宛如宫殿般的将军府。

    此刻听说刘和自长安而来,袁术惊奇道:“此子是如何离开的长安,莫不是被董卓收买,前来做说客的?”

    主薄阎象道:“非也,据刘和所说,他是从长安逃出来的,要去幽州向其父亲刘虞搬取救兵解救陛下。”

    袁术冷笑一声道:“我等诸侯尚无办法,他一黄口小儿能有何本事敢与董卓抗衡?既然如此,派一队士兵护送他上路即可,何必又来烦我?”

    阎象忙道:“主公容禀,其间尚有一大变故要着落在他身上。”

    袁术这才稍稍感兴趣的道:“你且详细说来听听。”

    阎象道:“如今袁绍势大,为天下盟主,只因粮草被韩馥所控,故不得施展其志。今听说他已派出周昕为豫州刺史要与主公争夺豫州。若被他得了豫州,有了立足之地,则天下再无人能制。”

    袁术冷哼一声,道:“我已经保举孙坚为豫州刺史,有他坐镇豫州,我倒要看看这周昕是何许人也,敢与江东之虎比强。”

    阎象赞叹道:“主公此计果然大善,即可阻挡袁绍南下,又可消弱孙坚的势力,真可谓一举双得。”

    袁术自得一笑,脸上露出骄衾之色。

    阎象又道:“不过,此次刘和到来,却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消弱袁绍的方法。”

    袁术“哦”了一声,催促道:“还不快说。”

    阎象道:“是。袁绍之强,并非其势力有多大,只是盟友太多。不仅酸枣之盟内的诸侯与他关系密切,便是幽州的刘虞,荆州的刘表也暗中多与他往来。”

    袁术脸色一变,愤恨道:“这些小人,竟然宁可讨好我袁家一奴才,也不愿归附到本将军麾下。本将军早晚会让他们全都后悔。”

    阎象忙恭敬低头,待袁术发泄完毕,方接着道:“如今兖州刺史刘岱正积极备战,准备用武力统一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孔伷等人自顾不暇,已无力帮助袁绍。所以只要我们再破坏了刘虞和袁绍的关系,则袁绍将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到时候纵使韩馥不杀他,只要断其粮草,也能迫使袁绍的大军不战自溃。”

    袁术大喜道:“此言甚妙,奈何计将安出?”

    阎象这才自得一笑,将自己早已想好的计策娓娓道来。

    幽州蓟城,穿着一向朴素的刘虞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德高的长者,而不是一员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

    刘虞可谓是三国少有的君子,他不爱财,不贪权,有古长者之风。自他上任幽州牧后,精简部队,广施恩惠,不仅饶恕了峭王等少数民族将领的叛乱行为,还开放上古市场与外族交易,同时下令开采渔阳的盐铁矿,使幽州这个本来靠青、冀二州接济补贴才能过日子的穷州一下子变得富饶起来,甚至还吸引了上百万来自青、徐二州的流亡百姓到幽州定居。

    刘虞也因他的这些惠民举措赢得了幽州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戴。故此袁绍、韩馥等人欲立他为帝,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此次刘虞突然接到长子刘和的书信,这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在皇上的帮助下逃出了长安,如今暂居南阳。信中还提到皇上欲东归洛阳之事,尤其是说起袁术已经答应共同出兵长安,解救陛下。

    刘虞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不敢怠慢,忙将幽州各处将官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此时的幽州,论威望自然是刘虞最高,但论势力,则属奋武将军公孙瓒最强。

    听到刘虞相招,公孙瓒忙带着自己的白马铁骑风风火火的赶到蓟城。

    牧守府议事堂内,刘虞见诸将官到齐,便将刘和的书信拿出,遍示众人后,道:“皇上已然下了口谕,欲东归洛阳,命我等入长安勤王。后将军袁术已经同意出兵,不知诸位将军有何意见?”

    公孙瓒心内一惊,完全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此时正与袁绍合谋冀州,而袁术与袁绍虽是兄弟,但关系不睦天下皆知。如今二人更是为争夺豫州打的如火如荼,若自己派兵相助袁术,岂不坏了自己大事,因此大力反对道:“袁术此人蛇口狼心,当初孙坚攻打洛阳,他竟然断其粮草。如今怎会有如此好心?以末将看来,期间必有诡计。”

    刘虞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救皇保汉的机会,岂会轻易放弃,道:“公孙将军此言大不妥,谁不知十八路诸侯伐董,只有袁术的手下孙坚进入了洛阳。若连他都不能信任,那天下还有何人可信?”

    二人为此大声争辩,公孙瓒是武将出身,不善言辞,辩不过刘虞。可是他掌管幽州大部分的兵马,坚持不出兵下,刘虞也奈何他不得。

    最后刘虞只得从自己的亲信中调出三千精锐骑兵南下,加入到袁术的队伍中。

    公孙瓒由于在是否出兵南下的问题上与刘虞彻底闹翻,导致二人关系急剧恶化。

    公孙瓒虽然与袁绍关系密切,但袁绍想护持刘虞登基的心思一直没有打消,若是二人联合起来,对公孙瓒来说将极为不利。

    有鉴于此,公孙瓒假意作出与刘虞缓和关系的姿态,派出由自己弟弟公孙越率领的一千骑兵南下至袁术处,与其先一步结好。

    袁术莫名得此一大强援,顿时大喜,立刻收了刘虞派给刘和的骑兵部队,将其投入到与袁绍争夺豫州的战争里。

    至此,刘和方才明白自己上了袁术的大当,但为时已晚。

第十六章 新军东向() 
自孔伷被吕布打败逃到了兖州后,豫州便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袁术先行一步,保举孙坚为豫州刺史,趁机侵占豫州大部。使他的势力横跨荆、豫二州,成为山东诸侯中地盘最大,人口最多,势力最强的诸侯。

    袁绍自然不甘其后,以自己是诸侯盟主的身份,直接任命周昕为豫州刺史,并派兵支持他抢夺豫州。

    至此,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彻底决裂至兵戎相见的地步。

    孙坚做为袁术手下的首席战将,手下猛将如云,战士勇猛善战,远非周昕可比。双方莆一接触,周昕的队伍便兵败如山倒。

    孙坚很容易便将其逐出了豫州,让自己成为豫州的实际统治者,达到了他人生中既攻占洛阳后的第二个高峰。

    雍州平城,重建工作正在王粲和许世的通力合作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许康则将精力转而投入到自己新军队的建设当中。

    也许是看到许康的势力已不可制,在听了张辽和樊稠的密报后,董卓终于决定允许许康增兵。

    许康早已有将军职衔,虽然还未到开府建衙的地步,但统御数千士卒也算不上大事。在与河内军一战中,许康手下的一千士卒死伤过半,当时他便要求为自己增补军队,但奏折上去后,犹如石沉大海,没了下文。今天,没想到竟然已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如今的平城什么都不多,多的就是强壮的男人。再加上许康一直以训练士卒的标准要求着保安团的成员,所以一听说许康招兵,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考虑的全体报了名,热情之高,连许康都吓了一跳。

    可惜的是,董卓只允许他招兵五千,而且其中两千还是张辽和樊稠已有的军队编制。这样许康能够招的配额便有限的很了。

    关于张辽和樊稠的加入,许康虽然明知道这是董卓部下的一对棋子,以便随时知道自己的一切军事部署,甚至在自己出现意外时,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自己的军队。但他还是不得不按要求照办。

    一个月后,康亭军营中,许康举行了建军以来首次大比武,看着手下五千雄壮的大军不停的演练着阵型的变化,许康心中也是激情澎湃。

    五千大军,设有主帅、副帅各一人,主帅自然有许康担任,副帅则给了凉州军出身的樊稠。旗下校尉四人,分别是张辽,赵云,典韦,关鹏。而其中赵云的八百骑兵可以说是许康手下唯一一支全骑兵队伍。

    站在高大的检阅台上,许康大喝道:“惊闻山东叛贼孙坚欲攻打潼关,朝廷下达旨意,命我等前往潼关支援,三日后出发。因此,今明两天放假,允许军士回家探亲,后日集合,有不到者,以逃兵论处。”

    全军顿时欢声雷动,高呼着各种各样的口号。

    回到军帐,樊稠不解道:“大帅,从没听过临战之际,竟然允许士卒离营的,若是他们畏战而逃,那我军岂不是不战自溃。”

    虽然明知樊稠是来监视自己的,但正如那句话,“有些事情,如果你不能反抗,那便接受”好了,于是许康笑道:“樊副帅多虑了,如今天下纷乱,他们就算想逃,又能逃往何方?而且我要的是一支能打仗,愿意打仗的强军,通过此次试炼,正好可以淘汰其中的渣滓。”

    当初蔡琰打算离去时,在貂蝉的一再怂恿下,再加上薛可儿也担心在长安的隐形产业,于是二人悄悄的随着钦差队伍一起回了长安。如今的康亭侯府,可以说只剩下邹圆一个“女主人”了。

    许康任由脸红红的邹圆为自己褪下战袍,换上丝制的宽大长衫。伸手搂住她的小蛮腰,轻声道:“你放心,我已经派人去幽州寻找岳父大人,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我一定会让他同意我们的婚事的。”

    邹圆的脸色更红,娇羞道:“我才没担心呢?再说我也没答应要嫁你。”

    许康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