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57章

医家王朝-第57章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此时的程野却是眉头大皱,与瓦窑村不同,之前发现村里闹白喉时,还算及时,几名白喉患者也都是早期症状,感染源也没有扩散,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瓦窑村成功将疫症掐灭在源头。

    而食粟村显然不同了,程野过来时病情已经扩散,许多患者已经出现晚期症状,病情恶化严重,就像眼前的这个男子,再晚一步,必死无疑。

    白喉的病变有两个过程,当白喉杆菌侵入人体组织后,会产生一种外毒素,损坏粘膜上皮细胞,发生坏死,纤维素与白细胞渗出,等到纤维素凝固后,便形成一层膜,这便是喉间的灰白色假膜。

    白喉杆菌在假膜下继续繁殖滋生,产生更多外毒素,病损扩大,假膜向四周蔓延,这个过程便是局部病变。

    假膜由薄慢慢变厚,边缘较整齐,不易脱落,用力剥脱时可见出血点,假膜形成处及周围组织呈轻度充血肿胀,喉、气管和支气管被覆柱状上皮的部位形成的假膜与黏膜粘连不紧,易于脱落造成窒息。

    刘小七便是这样的情况。

    不过事情并不单单如此,外毒素与各组织细胞结合后可引起全身性病理变化,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经较著,心脏早期常扩大,心肌常有混浊肿胀及脂肪变性,以后可有多发性灶性玻璃样变,心肌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传导束也可被累及,最后可有结缔组织增生,偶见心内血栓形成,神经病变多见于周围神经,髓鞘常呈脂肪变性,神经轴亦断裂,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可受累,但主要为运动神经,第九和第十脑神经最易受累,受损神经很少坏死,因此白喉性麻痹几乎均可恢复,肾脏可呈混浊肿胀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肾上腺可有充血,退行性变或出血,肝细胞可脂肪变性,肝小叶可有中央坏死。

    简单来说,白喉外毒素进入血液,会出现全身病变,引起中毒性心肌炎、肾炎、周围神经炎或脑神经损害。

    这些都是白喉致死的原因。

    “腾一间茅屋出来,找个床板,将此人抬进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程野虽然没有抬头,瞿三多与陈老根儿却知道这是说与自己听的,他们立时招呼众村民,齐心协力展开救治工作。

    很快一间茅屋腾了出来,刘小七也被小心翼翼的抬了进去,程野深深吸了口气,他不敢耽搁,匆忙走了进去。

    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将要在这个茅屋展开。

第113章 少年封神() 
屋内的地上,躺着一个小男孩儿,双眼紧闭,脸色苍白,他的母亲就站在屋子门口,眼含热泪,半个时辰前,他的孩子忽然没了气息。

    程野正在给孩子做心肺复苏,他不断地按压着孩子的胸口,又不时地在其胸前听听,直到很久之后,程野终于无力的垂下手臂,为孩子将衣容整理好。

    他小心翼翼的抱起孩子,走到那个妇人身边,将孩子交到妇人手中,摇摇头,“很抱歉,我尽力了。”

    妇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含着泪,点点头,小声说了句:“谢谢。”

    这母子二人是两天前在茅屋里找到程野的,当时两人都感染了白喉,母亲的情况稍好,小孩子的病情却严重的多。

    一周前,当程野用奇怪的手法救回刘小七一条命的时候,那些围观的村民都惊呆了,面对同样的症状,太医监无能为力,这个小后生却力挽狂澜。

    程野切开了刘小七的脖子,用胰蛋白酶溶解了假膜,之后又用许许多多奇怪的方法让刘小七渐渐恢复过来。

    村民们不知道什么是气管切开术,什么是抗毒素治疗及抗生素治疗,他们却看得出来,程野的法子有效,虽然这小后生年纪轻轻,却比太医监的任何医师都要靠谱。

    不出两日,程野的事迹在隔离营传开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来找程野瞧病,程小神医的名号也越来越响。

    程野来者不拒,尽心尽力的去医治每一个病患,在隔离营中有句话,只要程小神医出现,大病小病都逃的远远地,不过程野终究只有一个人,他不是神,许多患者来不及救治,或者救治时已经晚了,程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

    就像眼前的这个小男孩儿,患了白喉性心肌炎,送来时已经休克了。

    这种病的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儿童,在应用抗毒素前,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再加上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以及落后的医疗条件,一旦出现此类病,死亡率只会更高。

    白喉性心肌炎是种很麻烦的病,治疗周期长,并且需要极细致的照顾,对于患者而言,尤其是儿童,有时极轻度的体力活动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比如如厕时大小便,从床上坐起,这些都可能引起猝死。

    程野知道,对于后世而言,由于抗生素与抗毒素的出现,白喉性心肌炎已经很少见,不过对于程野现在所处的时代,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程野将孩子交到母亲手上,让她做最后的告别,之后孩子的遗体会被拉去焚烧,虽然听上去有些残忍,不过这却是防疫工作中不得不做的抉择。

    就这点而言,太医监的作为还算得体,至少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活人的安全。

    程野简单说了几句宽慰的话,就离开了,对于哀悼而言,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没有谁会苛责这个小后生,这些天的相处,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个小后生的尽职尽责,他起早贪黑,细心照料每一个病患,有时候甚至一整夜不睡,看着这个后生忙里忙外的样子,许多村民发自内心的敬佩,他们想帮忙做点什么,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固然有些病患还是没能挺过去,他们先一步走了,可是村民们不是傻瓜,他们看得出来,程医师尽力了,若是没有他,这个营地的绝大多数人可能已经被拉去焚烧了。

    程野几乎一刻不停的奔波着,观察、复诊、换药、医治、护理哪一样都离不开程野,尤其是几个病情严重的,程野丝毫不敢放松,村民们经常可以看到程医师困了就地坐下来,趴一小会儿,很多时候是一边吃饭,一边查看病情。

    好在隔离营的村民也渐渐意识到日常防疫的重要性,他们按照程野提议的法子,烧开水饮用,大伙用过的东西也用开水进行消毒,平日吃食用的碗、碟、箸都会按部就班的清洁,腐坏的食物尽量不吃

    半个多月的时间,隔离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伙齐心协力,在学习程小神医的浪潮中,食粟村的疫情终于控制住了。

    许多人已经没什么大碍,病情较重的也渐渐康复,隔离营的村民再也不会为锁喉风的事而担心。

    看着村民们露出久违的笑脸,程野松了口气,虽然这半个多月累得够呛,可是一切似乎都值了。

    这些天,程野除了照顾还没有康复的病人,便是和村里人聊天,那些上了年纪的很喜欢听程野讲一些医学小常识以及日常防疫指南,那些年纪不大的很喜欢听程野讲故事,天南地北,稀奇古怪的故事,一辈子都没有听过。

    一些年轻人想和程野学本事,程野也没有拒绝,不过也没有直接接受,毕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太过超前,对于这些大字都不是一个的村民来说,基础教育才是重中之重。程野告诉他们,如果感兴趣,可以来瓦窑村,那里的学堂会教他们想要的知识。

    当然,隔三差五的还有几个妇人来给程野说亲,都是介绍自家闺女或是亲戚的,说是等从隔离营出去了,一定要来瞅瞅,那些女娃要样貌有样貌,要品行有品行,温柔贤惠,下地也是一把好手。

    对于村民的热情,程野还是有些羞涩的,不过对于村民而言,程野的到来就像是久旱之后的一场甘露,如同神灵一般降临在这个村子。

    在隔离营各位村民心中,程野就是一尊活生生的菩萨。

    程野本人却没有称神的自觉,他毫无距离的融入了村民的生活,闲来无事,教村民们识识字,打打牌,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村子外边,几匹马疾驰而来,很快在村口停下来,来者一共四人,皆是一脸严肃,为首一人年纪较大,头戴进贤冠,身着红袍,身旁跟着三人,年岁不等,皆是一身统一样式的直裾。

    四人走的很快,穿过村口时没有半分停留,两个执勤的守卫,连忙低头,急急行礼道:“大人。”

    再抬头时人已经走出老远。

    四人一路走一路看,经过几个孤零零的院落的时候,都是不住的摇头,很快,四人瞧见村子东头挂着的“医”字三角旗,便径直走了过去。

    进了木屋,屋内空无一人,几人皱了皱眉头,一个青年跃步而出,喊了声,“有人么?”

    不一会儿,屋后传来一声慵懒的回答,还带着几丝厌烦,“何人在此喧哗?”

    说话间,一个中年男子从后面走出来,揉揉眼睛向这里瞧来,似乎刚刚睡醒。

    忽然,他瞪大了眼睛,急忙走了上来,客客气气的行礼道:“大人,您怎么来了?”

第114章 邱铁嘴() 
“食粟村发生这么大的疫情,某不来瞧瞧,如何对得住这里的父老乡亲!”

    那领头之人对一路的所见有些不满,尤其是进屋之后眼前这位员吏的态度,村里正闹着疫情,他竟然还有心思睡觉,就这样心安理得的置村民的性命于不顾?

    所以说话时他的语气很是生硬,正应了他的名号,石竹先生。

    此人正是山阳县的县丞,有铁口判官之称的邱子仲。

    此人向来心直口快,为人刚正不阿,就是县令大人也会礼让三分,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不过山阳县子民却非常爱戴这位宁直不屈的县丞大人。

    作为山阳县的二把手,邱子仲许多事却要亲力亲为,按他的话说,一日吃着朝堂的供奉,便要日日尽忠尽责。

    那中年男子便是半月前与程野发生争执的员吏,也是这次食粟村防疫后续工作的责任人。说白了,就是留守在村里,时刻记录村里的疫情,并及时向太医监汇报,同时还要安抚受灾的村民。

    此人叫鲁岩,山阳县人士,自幼跟在一位老医师身边学习药理,家里做着贩运草药的生意,这小子不成器,人到中年依然没什么名气,家里便出了些钱,在太医监给他谋了个员吏的职位。

    不过此人对医师之责其实毫无兴趣,当年学医也是想以此为阶梯,一来方便照顾家里的生意,二来想借此在山阳县谋个官职,来日兴许能加官进爵。

    鲁岩虽然家底并不如其他富家子弟殷实,却生了张巧嘴,能言会道,在山阳县的官宦子弟间也算是小有名气,讨得不少人的欢心。

    这次来食粟村赈灾防疫,也是托了一些关系,走了不少后门,才以主管的身份入住食粟村,来的时候那些平日里结交的狐朋狗友就说了,只需走走过场,用不着与那些病患接触,最多两个月,便能回来,到时候不管疫情如何,他以员吏的身份深入灾区,便是一份不小的功劳。

    太医监的提拔很看重这一点。

    眼见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其间来过许多太医监的医师,对于村里的病情都无能为力,鲁岩倒是乐得如此,若是让他人瞧好了食粟村的病症,自己的功劳岂不是要拱手让人,好在他已经打听过,这种病莫说是山阳县的太医监,便是去了青州,太医令亲临也是无可奈何。

    所以他只需躲在这个临时木屋里不出来,等着食粟村自生自灭,一样可以换来一个坚守阵地的功劳。

    他在回复的公函中丝毫不需掩饰疫情的严重,反正太医监的许多名医都来瞧过了,不需自己多说,食粟村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恐怕一时半会儿是保不住了。

    “邱大人,食粟村有在下看着便好了,何须大人亲自跑一趟,大人尽可放心,有在下守在这里,绝不会让食粟村的疫情蔓延到山阳县。”

    鲁岩瞧见来人是山阳县鼎鼎大名的邱铁嘴,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在山阳县二世祖口中最麻烦的瘟神竟然让自己碰上了。

    在山阳县为官的许多同僚,都对邱铁嘴有些忌惮,很多时候,就因为邱铁嘴的一句话而惹上大麻烦,不过鲁岩自有分寸,他常年混迹于官场之间,自然知道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如何在权威面前存活,更重要的是,他是县尉派系的人,完全可以不买这个县丞的面子。

    邱子仲瞪了眼鲁岩,胡子吹得老高,他是一介文官,却生了一副武官的长相,虎背熊腰,往那里一站,不用说话,就给人一股杀伐果断的气势。

    “某问你,某这一路瞧来,食粟村空空荡荡,遍地哀鸿,你身为主管赈灾的员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