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254章

医家王朝-第254章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的种痘都是免费的,毕竟痘疮消灭了,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不过也就仅限于青州城附近,再远的地方便力所不及了,毕竟人力物力不是平白出现的,这些消耗暂时都是朝堂在承担,从这方面来说,刺史大人倒是有些担当,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

    村民们得知有一种法子能够防治痘疮,还是免费的,自然不会拒绝,相互转告,便排着长队出现了,他们都是朴实的农户,不会想太多,既然是太医监的人说了,自然不会有假。

    种痘坊尽管已经做足了规划,不过真正实施的时候,还是发现将事情想得简单了,最大的麻烦便是人手明显不足,为了防止有人贪便宜,重复种痘,会有专人对种痘进行登记,这样又加大了种痘的工作量,好在这些事能够靠经验来弥补,随着种痘人次的增加,渐渐地,这些年轻的痘师也越来越熟能生巧。

    种痘坊已经在城内贴出了公告,全城都在召集痘师,尽管待遇不错,不过响应者一直寥寥无几,种痘坊已经放低了要求,不需要有医师的身份,只要能识字便可,几天下来,效果并不明显。

    种痘坊的人无法,只能上上下下忙得不可开交。

第508章 痘师() 
青州城外的一个小村落中,站满了人,清晨的气温还有些微凉,不过这些人都是翘首以盼,站在前面的是一个已经年迈的老者,拄着一个木头杖子,眯着眼睛瞧着远处。

    不多时,一个年轻的汉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待到了近前,一指村口的方向,冲着面前的老者说道:“来了,来了,里长,他们来了。”

    老者面色一动,身后的众多人也是一阵喧哗,伸着脖子向前方瞧去,渐渐地,村口果然出现几架马车,老者面上一喜,拄着杖子往前走去,身后的众人也立时跟了上去。

    马车在村口停下来,几人先后从马车上跳下来,他们穿了一身素白的衣物,头上顶着一个纱帽,将所有发丝都束在里面,这身打扮如今青州城的人大都识得,只有种痘坊的那些痘师才会如此穿着。

    从车上下来的都是一些年轻人,有些生涩的脸上满是好奇,正歪着脑袋向村子里望去,他们都是种痘坊新招来的痘师,经过培训之后,跟着一些有经验的都是出来实践的,下了车之后,这些人虽然有些青涩,东张西望,不过还是很有规矩的分立两旁,站得笔直。

    跟着最后面的那辆车缓缓地停在一旁,车厢门打开,从里面走出的同样是一个少年,样貌平平,不过与其他人不同,他并没有穿着那样素色的衣物,而是一身朴素的直裾,少年从车上跳下来,走到众人前面。

    “程大人。”众青年纷纷拱手行礼,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眼前的这个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在种痘坊任职的程野。

    此时的程野可谓是风头正盛,一时间甚至盖过了刚刚在万国医考中夺魁的孙有福,有人寻到了防治痘疮的方子,而且还是一个少年,单单如此,便足以让城中众人都沸腾起来,如此说来,痘疮的危害便有机会止住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虽然很多人没见过程野,不过程野的声名却随着种痘坊的成立而水涨船高,有人说这个少年只是沾了颜路与于公望两位老医师的光,不过无所谓了,能有这样的机缘参加那个辩证,便足以让人敬重。

    尤其是城中的年轻人,对于程野的推崇更是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尤其是得知程野竟然未曾在太医监挂名,更是兴奋到极点,在他们看来,这个少年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打了太医监的脸,这种事情可是那些闲的没事的世家子弟很愿意看到的。

    他们才不管程野是什么身份,若是个彻彻底底的庶人便是最好,那样他们也能好好的看看热闹了,不过事情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发展,太医坊与种痘坊并没有因此产生隔阂,反倒是相处的相当不错,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张神医的关系,再加上同样在太医坊挂职的于公望与颜路。

    太医坊的人对于这次辩证过程中颜路、于公望与那个少年的功劳多寡并不清楚,不过瞧两位老医师的态度也能知道一二,而且身为医师,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缓急,痘疮的事情若是办成了,受益的可是全天下。

    程野这次过来,主要是指导一下这些新上任的痘师如何帮人种痘,这并非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活,不过仍然需要很多经验,虽然这次过来的许多痘师已经上手了,不过毕竟还有一些第一次参加实践的,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程野还是决定跟过来看看。

    这些年轻痘师都很兴奋,听说是程医师会亲自教导他们,更是觉得非常开心,毕竟这个少年可是种痘坊的创办者之一,对于种痘的手艺非常精通。

    这些新任的痘师中大多都来自太医坊,许多都是程野从太医坊借过来的,程野之所以找这些年轻人大抵是因为年轻人脑子活,对于这样的新鲜事物更容易接受,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因为那些上了年纪的医师都在静观其变,暂时并没有人愿意来种痘坊。

    程野冲着身边的几位招招手,示意大家不要这样拘谨,这次过来主要还是由那些已经参与过种痘工作的痘师牵头,帮助这些年轻的痘师完成种痘的工作。

    一行人进了村子,里长已经带着村民候在那里,几日前便接到青州城的通知,说是这两日便会有人去他们的村子里帮忙种痘,种痘是怎么回事,他们并不清楚,里长自然也是一无所知,不过他却知道,种痘之后,大家便不会惹上痘疮了。

    这对于整个村子来说都是难得的好事,尤其是数月前外围的几个村落受到痘疮的危害,整个村子都消失了,更是让大家对于痘疮忌讳莫深,里正将这件事通知了村民,村里人自然也是颇为高兴。

    对于他们来说,平日里看场病都要颇费一番功夫,现下有人愿意帮他们防治痘疮,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村民们便早早地做了准备,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希望这一日早点到来。

    瞧见村口的这些人,里长赶紧迎了上去,不过到了近前,却一时不知道该与谁打招呼,眼前的都是一些年轻人,并没有自己认识的太医坊的人,便只好拱拱手道:“几位大人,小老儿已经带着村里人等候多日了,终于将几位盼来了,快里面请,里面请。”

    得知有人来帮他们村子种痘的事情,里长便天天在村口候着,这样的大事他可不能掉以轻心,这可是关系到全村人的性命安危,若是一个不高兴惹恼了过来的痘师,不愿帮他们村子种痘,那可就不妙了。

    所以一把年纪的里正也不嫌麻烦,不光自己每日都等在村口,还让村民到村外查看,一有消息,便立时回来通报。

    今日终于将这些人都盼了过来,里长也算是终于松了口气,不过他没有想到过来的这些痘师竟然都是年轻人,这与老人居多的太医坊可是有些不同,就像是村里驻守的员医或者是员吏,大多都是有些岁数之人。

    不过里长到底是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对于年轻中的佼佼者也是不以为奇,行礼过后,人群中走出一个中年人,正是村里的员吏,他看了眼走在前面的程野,向着里长介绍起来,“这位便是种痘坊的程医师。”

    不用多说,提到程医师三个字,便知道是何人了,里长又仔细端详了程野一眼,又是行了一礼,“程大人。”

    程野赶忙将眼前的老者搀扶起来,笑了笑说道:“里正大人,无须多礼,小生只是一个医师,并非是有官身之人,咱们还是先进村吧。”

    那老者见这个少年丝毫没有架子,颇为谦逊,便点点头,急忙说道:“对对对,几位大人一路辛苦了,咱们进村子里说话,村里已经备好了粗茶淡饭,里面请,里面请。”

    说着话,老者便引着几人进了村,那些村民们都不由得低下头,站在两旁,静静地候在那里,无论如何这几人可都是青州城来的,可不敢怠慢了,村里人朴实,又没见过世面,更是知道身份地位的差别,自然是规规矩矩的。

    程野并没有阻止他们,跟着里长从人群间走过,此时众村民中的一个孩子好奇的抬起头,顽皮的冲着程野笑了笑,只是还没有笑出声,便被身边的一个妇人将脑袋按了下去。

第509章 年轻的痘师们() 
对于这些村民而言,无论程野有没有官身,都是高人一等的,可是得罪不起,那孩子的母亲见小男孩儿淘气,害怕因此而惹得程野不快,便赶紧拉住小男孩,将其脑袋按了下去,不让他惹是生非。

    程野摇头笑了笑,他知道那个妇人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怕他得罪了一个城里的达官贵人,惹上麻烦,当然,他自然是不会在意的,于是在那个小男孩的脑袋上摸了摸,见妇人有些犹豫,程野笑了笑,示意妇人无需挂心。

    小男孩再次抬起头,这回没有了母亲的阻挠,他更加好奇了,与程野四目相对,不过他也知道规矩,只是好奇的瞧着程野,没有多余的动作。

    程野再次在那个小男孩的脑袋上抓了抓,便与里长继续往村子里走去,村子并不大,只有十多户人家,无一例外的都是农户,靠帮着附近的大户种田为生。

    一边走,一边听着里长介绍着村子里的情况,这并不是一个富裕的村子,唯一的优势就是挨着青州城较近,村里满共便只有几十个人口,里正身后的那些村民基本上便是全村人了。

    里长住在村子的东头,知道这些痘师要在村里住上几日,里长一早便将周围的两个最宽阔的院落收拾出来,安排这些痘师住下来。收拾完行装,屋内已经备好了一些饭食,正如里长所言,都是粗茶淡饭,不过却已经是他们所能拿出的最好的了。

    程野也不客气,一边吃,一边与里长了解一下村里的详细情况,“村长,咱们村的人可是都在这里了,是否有人外出未归,或是常年在外的?”

    程野已经命人去统计村子的详细人口了,既然要做,便不能有所疏漏,细心一些,省的日后发现村里还有人没有种痘,所以还是现在问清楚一些。

    里长与程野坐在一处,对于程野的态度很有好感,他点点头说道:“除了地里还有几个做活的人,其他人都过来了,地里的苗刚刚长起来,不能没有人打理,不过小老儿已经让人去喊他们了,其他人便都在这里了。”

    里长解释一番,他也怕这些痘师将地里的那些人给拉下了,便已经让村民将地头做活的那几个赶紧喊过来。

    程野告诉里长不用担心,他们不会落下村里的任何一人,也不用如此着急,村里这么多人,种痘的事情也不是今日就能完成的,至少也要两日,而且即便是他们走了之后发现村里还有人拉下了,也可以让那人直接去城里的种痘坊,自然有人帮忙补痘。

    程野的话,让里长安心不少,少顷,一个痘师拿着一个小册子走了过来,递给程野,这是统计下来的村民的名单,粗略瞧了瞧,不到百人,最多明日便能帮所有村民完成种痘,不过程野并不会待到明日,他只是来指导工作的,一会儿便走。

    等一切都准备齐全了,种痘便开始了,也不用刻意挑地方,便就在里长的这个院子进行,在屋子的檐廊处放一个案子,一人记录,两人种痘,村民们便在这里排起长队。

    为防纰漏,种痘开始后,排队之人依次进入院子,然后报上姓名,自然会有人对种痘的情况做记录,无论是日后查证也好,还是作为痘疮的初始资料,这些记录的书案痘师极为宝贵的,种痘坊和太医坊都很重视,种痘完成后,便可以离开了。

    痘师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从车上搬下一个木匣子,放在书案之上,匣子内便是种痘坊特有的种痘工具,一个尖细的刀具,一个做过处理的羽毛,以及一个小瓷瓶。

    “进来吧。”

    坐在案前的一个痘师冲着远处喊了一声,他是负责记录的记录员,种痘者的详细情况都由他记录下来,与以往的医师不同,瞧病开方之后便基本上不会过问了,不过痘疮的事情事关重大,不得不谨慎一些,在程野的建议下,便设立了这样的病历。

    一来方便查询,二来也方便其他的医师研究辩证,有利于对对痘疮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医师来说,自然是清楚这件事的益处。

    很快,一个男子走了进来,他有些紧张,不时的向一旁的里长看上两眼,此时程野正在陪着里长站在不远处,对于种痘的事情做着简单的说明。

    男子规规矩矩的站在案前,那发话的痘师抬头看了眼,问道:“姓名?”

    “张三。”男子赶紧答道,之前已经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