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151章

医家王朝-第151章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靠着太仓令一职,赵家手头上的钱越来越多,而赵家也是聪明人,他们用这些钱到处疏通关系,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赵家有了如今的地位,这层看不见的关系网实在是功不可没。

    相较之下,公孙家靠着祖上的荫蔽,走到今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老管家有些黯然伤神,公孙家两代家主,一世英名,皆是刚正不阿之辈,到头来反倒是不如那些作奸犯科的小人。

    程野坐的累了,干脆将手臂支在案上,想了想,说道:“公孙家虽然没落了,但好歹也是曾经的大户,又在朝堂做过官,立下汗马功劳,就算现在已经辞官回家,可是在地方上让人这样欺负了,难道昔日的战友就没有帮着出头的么?”

    别的不说,公孙瓒曾做过中郎将,在外杀敌,怎么会没有一些过命的交情,难道那些人眼睁睁的看着公孙家就此没落,没有一人肯搭把手的么,若是如此,那平日的人际关系也太差了。

    马管家叹了口气,整个人都有些萎靡不振,他摇摇头道:“那赵赢的干爷爷是中常侍郭胜,这事谁敢管啊?”

第299章 家里有矿() 
中常侍是皇帝的近臣,执掌顾问应对,在此时的地位非比寻常,甚至权倾人主,朝野上下无人敢动,此时的中常侍有十二人,皆为宦官,郭胜便是其中之一。

    程野眼皮动了动,没想到这赵家还有这层关系,怪不得当街逞凶也是有恃无恐的,别说是拿不到他的把柄,便说是真有把柄,凭他的关系也能大事化小。这赵赢也是有些能耐,认一个宦官做了干爷爷,当真是朝堂有人好办事啊。

    公孙家的这些事大抵也只能吃哑巴亏了,不然还能怎么办,学着父辈一样硬碰硬,估计公孙的姓氏早就在平原县除名了。

    王越听了也有些愤然,他平生最恨的便是那些贪官污吏,要不然也不会一气之下砍了一个当官的,逃出家乡,他忍不住骂了句,“这些豺狼虎豹,总有一天要被人砍了,如今天下大乱,民心所失,还不都是这些人鱼肉乡里,横征暴敛,把人逼急了才投了叛军。”

    不过他有些不明白,皱着眉头问道:“老管家,这些事与我家公子又有什么关系,我家公子连赵家的人都没见过,总不能与你们公孙家走得近的人,皆成了赵家的肉中刺吧,非要连根拔起不成?”

    程野也想不透其中的关键,赵家就算是有郭胜撑腰,在平原县只手遮天,也没必要对一个医师下重手吧,自打公孙公子病了以后,公孙家请了不少医师,连平原县名医秦融也请动了,怎么就没见赵家对他们下手,却偏偏针对自己,难道就因为自己是外乡的,他们有地域歧视?

    “唉!”马管家叹了口气,“这事我们也是始料未及啊,根本没有想到赵家下手这样决断,说起来,也是公孙家有愧,连累了二位。”

    此时马管家也算是敞开了心扉,对于程野被赵家买凶杀人的事很是愧疚,程医师猜的没错,这事确实是因他们而起,不过他们也没有想到,赵家连个外人也不想放过。

    程野坐直了身子,两手都放在架在案上,沉声说道:“马伯,赵家人为何要这样做,公孙家已经沦落到此,完全没有赶尽杀绝的必要,再说了,既然之前的事是因为利益,并非世仇,赵家又何必斩草除根,家里大大小小的医师请了不少,为何他们要偏偏针对小生。”

    马管家苦笑一下,苦涩的笑容无法掩盖眼中的憔悴,不过语气中除了无奈之外,更多的还是歉意,他摇摇头,“赵家人或许根本不知道你们是来帮我家公子瞧病的医师,两个年轻人,又是外乡来的,他们大抵以为你们是来谈生意的。”

    顿了顿,马管家又说道:“是老头子大意了,以为那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根本没有想到赵家为了利益能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

    老管家趁着风雪出去了那么些日子,之后又带回来两个年轻人,老管家本来便是急着找人替公子瞧病,故而赶了数日的风雪,可是外人便不一定这样想了,连日趁着风雪赶路,一定是想隐藏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至于带回来的两个年轻人,专车接送,想来地位不凡,说他是贵公子自然有人信,若说是医师,想也不用想,哪里的名医能这样年轻?

    程野大概知道老管家的意思了,自己可能来得不是时候,之前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赵家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名医师,而以为自己是因为其他的事情才冒着风雪赶来的,那样的行为一定挡住了赵家的路,甚至可以说是挑战了赵家的尊严,所以赵家才会对自己下了狠手。

    当真是财大气粗,手眼通天啊,问都不问,就把自己这个外人置于死地。

    程野倒是对赵家的这些是越来越感兴趣了,历史证明,凡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的,都没有好下场,他倒是要瞧瞧,赵家的手腕到底有多大。

    “马伯,你说‘那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意思是说之前也发生过那样的事情,小生身上的事情并非个例,而是之前已经有过类似的情况,能否说个明白?”

    程野知道老管家话中有话,有些事情或许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不愿再提起,或许他们心底深藏的东西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真实。

    马管家叹了口气,说道:“程医师,公孙家虽然变卖了良田,平原县的宅子也落在了他人名下,一家老小都搬到了乡下,不过靠着祖上的荫蔽,还是有几处家产的,勉强还是能够维持大户的生活,虽然与过去相比清贫不少,不过也不至于饿死。”

    这倒是实话,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公孙家罹遇大难之后还能有现在的光景,即便风光不再,也依旧比大多数人过得强,想来名下一定还有其他的产业,否则靠一个病恹恹的公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如何养得起这么一大家子人。

    程野没有插话,他知道,老管家接下来说的事情才是重点,缓了缓,马管家说道:“早在老家主公孙瓒还在世的时候,想着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些东西,不至于本事不济而饿肚子,便在西山买下了一块儿矿区,那是一处石涅矿,并产有少量的铁,不算富裕,倒也能糊口,还有一处盐湖,规模不小,可以供应整个平原县城的盐量。”

    程野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忍不住“嚯”了一声,瞧不出来啊,这公孙家倒也是家底殷实,还是个矿主,典型的富二代啊。石涅其实就是煤炭,这个矿其实在当时不算什么,远远比不上同等面积的铁矿,煤炭虽然在当时也有开采,不过由于技术所限,煤炭的开采很不方便,远不如木炭来的便利,所以普及度并不高。

    不过那个盐湖却是实实在在的值钱了,盐是刚需,人人都得食用,虽然这个时代还不知道矿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过却早早的知道,人若是不吃盐,很容易没有力气,尤其是出战的士兵,伙食中少不得盐分。

    拥有一片足以供给一个县丞盐量的盐湖,着实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当然,通常情况下盐是不能私营的,历朝历代,食用盐基本都被朝堂把持,可是这个时代有些不一样,无论是铁器还是食盐,都有私人买卖,并不是因为这个时代更加自由,而是因为朝堂连官职都能明码标价,还有什么买卖是钱不能解决的。

    话到这里,王越忽然插嘴道:“那赵家不会是看上你们公孙家的盐湖了吧?”

第300章 妖魔横行() 
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都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是生活中缺一不可的刚需品,正因为此,食盐的买卖一直都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这个时代,除了个别沿海郡县有先天的海盐优势,其他的地区都要依靠内陆的盐湖来产盐,像是朔方的青盐泽,三水县的惠安堡等等,都是以盐田闻名。

    王越的话让马管家不由得叹息了一声,“老家主还在世的时候,那些人还知道忌惮,可是老家主走了,留下少公子一人,那些人便坐不住了,看着公孙家势微,三天两头的往家里跑,都想将西山的盐田买下来。”

    老管家也证实了王越的话,这些事果然都是因为这个盐田而起,自打老家主公孙瓒过世,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往公孙府上跑,打听盐田的事情,也不知是谁造的谣,说是公孙家打算出售盐田,这下好了,每日拜访公孙府的人在门外拍成了长队,便是许多外乡的也过来打听,一时间冷清的公孙府反倒是热闹起来。

    不过这样的热闹可是让公孙府上下不得安宁,一开门便是上来打听情况的,以至于后来连门都出不去了,尽管公孙家一再做出解释,可是传到市面上却成了公孙家嫌出价太低,不愿意出手,如此一来,那些人一面骂着公孙家贪婪,一面又暗自提高自己的筹码,想要趁势拿下那片盐田。

    公孙家对于这样的事情实在无可奈何,公孙府这些年不是很景气,确实有打算出售产业的情况,可是并不是手头的盐田,而是那块没什么价值的石涅矿区,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矿区无人问津,不打算出售的盐田反倒被人争相竞价。

    不用想也知道,这背后一定是有人在打鬼主意,想要趁乱将盐田弄到手,可是这片盐田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卖的,那是公孙家最后的一些产业,若是卖了,公孙家怕是就真的完了。

    无论是公孙礼还是老管家都知道这个道理,连家里的产业都看不住,任人宰割的话,公孙家的颜面怕是也保不住了,所以无论外面的人如何竞价,府上的人皆是一声不吭,即便是被人骂作贪得无厌,也要守住这份家业。

    没多久,赵家的大公子也找上门了,开门见山的说想要收购公孙家的那个盐田,只要肯出手,价格好商量。公孙家到底是大门大户,直接将定金搬了过来,整整两箱子金铢,放在大堂之中,甚至还扬言,这些只是小头,只要签了转让书,让公孙家重现昔时的辉煌也不是问题。

    这是多么诱人的话,可是大家都不是傻子,公孙家能沦落到如今这份田地,还不是拜赵家所赐,便是冲着这一点,就是让整个盐田都干涸了,也不可能卖给赵家。赵赢那小子倒是也不气恼,只是让他们好好考虑考虑,定金就那样留在府上,然后扬长而去。

    赵家一走,张家、何家也都来了,又是威逼利诱,又是好言相劝,似乎公孙家就是一个可以任人揉捏的软柿子,想怎么欺负便怎么欺负。公孙礼一气之下,干脆闭门不出,也不再见客,老管家也吩咐了下人,凡是来打听盐田的,一律不许开门。

    数日之后,大抵是闭门羹吃得多了,来拜访公孙家的人日渐稀少,直到后来,已经无人问津了,可是好景不长,没多久,盐田和石涅矿都相继传来消息,说是那里闹鬼,甚至还传出有妖怪吃人的消息。

    这事就有些蹊跷了,马管家不敢耽搁,赶紧跑了趟盐田,最近有关盐田的事比较多,所以公孙府上下都很敏感,一听盐田出事了,便马不停蹄的过去。老管家到达盐田后,便觉得有些不妙,不知是发生了何事,盐田的工匠都是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已经有了罢工的念头。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盐田若是无人做活了,便如同守着一座无人开采的金山,没有任何意义。老管家赶紧找了这里的负责人问明情况,据说盐田闹鬼的事已经发生好些日子了,最开始的时候,有人也夜里上茅厕的时候听到一些奇怪的声响,就像是婴儿的哭泣声,断断续续的,那时也没有多想,以为是山野的猫发春了,出来嚎叫。

    可是没多久,又有人在夜里瞧见一些飘飘忽忽的黑影,又是哭又是笑的,十分渗人,几个胆子大的活计壮着胆子想过去瞧瞧,可是等到走近了,发现人影已经消失了,只剩下地上横七竖八的摆着一些带血的草人,瞧着让人背上直生冷汗。

    没两天,这些事便传到了所有盐工的耳朵里,一时间整个盐田都是胆战心惊的,半夜里起来跑茅厕都要拉帮结伙的,一个人宁愿憋着也不敢出门。一两日还好说,日子久了谁也受不了,盐工们日渐消瘦,盐的产量也日渐下滑,许多人夜里不敢睡熟,白日里盯着疲惫的眼神,打着哈欠做活。

    提心吊胆的过了几日,等到大伙以为终于安宁了,这些诡异的事情便又会再次出现,扰得盐田上下不得安宁。有人说是盐田的开采打扰了山神的休息,也有人说是山上的狐仙作祟,想要吸食他人的魂魄来修炼,更有人说是附近湖泊里的水鬼出来找替身,好让自己能够轮回投胎,总是众说纷纭,却越传越是人心惶惶。

    盐田的人为了求安生,捉妖的、驱邪的、保平安的,能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