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14章

医家王朝-第14章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野自然是心知肚明,那药片不是别的,正是同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布洛芬,它对牙疼有明显的镇疼效果。

    程野摆了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顿了顿,才道:“白石仙药,良心品质。”

    老头这下是深以为然,他忙不迭的问道:“那我孙儿”

    程野大咧咧的笑道:“不成问题。”

第27章 亲人() 
程野将一片扑热息痛喂给小儿,就着温水服下,不稍片刻,小孩子果然退了热,老头见孙儿恢复了不少活力,实在是感激涕零。

    “仙药,真乃仙药啊!”

    老头自认一辈子见多识广,却从来没有见过石头治病的奇事,今天算是开了眼了,这石头不光能治病,而且效果极佳,服用方便,端的是仙家之物。

    “小老儿姓周,山阳县人士,之前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仙师,这里给仙师赔罪了。”

    老头曾经做过泥瓦匠,也读过一些诗书,算得上一个正儿八经的手艺人,不过见识了程野的手段之后,才真正理解什么是“神乎其技”,他很笃定,这种白石别说是城里的医馆,便是太医监也未必能够炼制。

    正因为此,周老头对程野这种身怀仙药却分文不取的行为不能理解,当然,仙师做事,又岂是凡家可揣度的?

    “周伯严重了,快快请起。”

    程野赶忙扶起就要下拜行礼的周老头,叮嘱道:“这白石每三个时辰吃一颗,最多明日就能彻底退热,剩下的就是多喝水,利尿,不日就能痊愈。”

    “老头子多谢仙师指点。”

    程野又掏了两颗扑热息痛交给周老头,老头如获至宝,十分谨慎的接过,包在一块儿方巾里,小心翼翼的揣到怀里,“仙师,我记下了。”

    不知不觉间,周老头仿佛换了个身份,对比之前的无视,此时称呼起“仙师”这个词已经朗朗上口,没有人特意提醒,也不显得突兀,或许本该这样理所应当,各位也习以为常。

    想了想,程野又给了周老头几粒布洛芬,告诫道:“牙疼的厉害时再吃,不过终究不能治本。”

    即便这样老头已经很感激了,这白石比嚼花椒要有效多了,他也没奢望能彻底根除,数年的老毛病了,岂是一朝一夕的事,何况自己仙缘未够,如此已经知足了。

    周老头临行时,程野并没有起身相送,甚至连句告别的话都没说,只是抱着脑袋坐在那里,似乎陷入沉思。张宝对此事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他知道仙师又在吐纳坐忘了,便拉着张梁悄悄离开,目睹此事的周老头反倒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老话说得好,奇人多怪癖,诚不欺也。

    当然,程野并非有意冷落诸位,只是他忽的感觉头脑炸裂,强忍着没有喊出声来,这一次比往常都要强烈许多,恍惚间他觉得脑子如同灌了水的皮囊一样膨胀肿大,继而又是熟悉的眩晕与呕吐感。

    许久,程野缓缓睁开眼,有些怔神的看着手上的三样东西,不禁皱起眉头。

    0。9%的生理盐水、碘伏和无菌注射器。

    与之前相同,脑子里又涌入大量先前不曾存在的信息,那些记忆是那么的顺其自然,以至于不用刻意回忆就能脱口而出生理盐水通常作为电解质平衡药,也用来清洗伤口及溶解药物他几乎倒背如流,只是这回却没有丝毫惊喜,反倒是多了不少担忧。

    他有些害怕,不知道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那种突如其来的眩晕感越来越频繁,以至于他已经分不清那份上天的礼物到底是福是祸。

    如此挣扎了半个时辰,程野终于长出一口气,他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既然想不通,便以后再说吧,起身间,他随意一翻手,手中的东西也消失不见了。

    吃过午饭,程野探望了一下阿姊,又叮嘱了张宝、张梁几件事,便循着山中小路出了门。

    他打算去看看孙大娘,这一走几日,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翻过一段山路,挤出一片杂草丛,破庙出现在眼前。

    不知道怎么了,程野忽然觉得有些惭愧,他徘徊再三,却不好意思进去,大抵是觉得这几天一直没露面,连个消息也没有,实在有些忘恩负义。便在此时,一个亲切的声音出现在耳边。

    “小兄弟,你回来了。”

    孙大娘站在庙门口,大概是听到外面有什么响动,就出来看看,正巧撞见徘徊犹豫的程野,面上一乐,就叫出声来。

    程野抬头一看,正是一路上照顾自己的孙大娘,虽然称呼上还是略显见外,不过实打实的已经亲如家人,听到这声音,程野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他点点头,“嗯,大娘,我回来了。”

    “还愣着干什么?进来说话。”孙大娘眉头舒展,慈爱的招招手,“吃饭了么?”

    “吃过了。”程野心头一热,看着孙大娘又开始忙活的背影,忽然鼻头一酸,他有些想家了。

    程野穿越之前一直在外面租房子,忙于工作,平日里很少回家,得闲了不是宅在出租屋就是和朋友出去玩,偶尔给家里打个电话,也是说不上两句就挂了,只有过年了才回家呆两天。

    此时程野觉得无比愧疚,瞧着孙大娘,眼角忍不住挂上了泪。

    “一会儿就好。”孙大娘忙着往火里加了些树枝,那个抱孩子的老妇人也帮了把手,看来这几日两人一直作伴。

    “甜芋头,小兄弟,趁热吃。”尽管程野说自己已经吃过了,孙大娘还是煮了芋头,或许对于一个关心自己的长辈来说,看着小辈们吃吃喝喝就是难得的幸福。

    程野坐在孙大娘旁边,大口嚼着芋头,有说有笑的聊起来。其实他们能聊的话题并不多,孙大娘是典型的农家妇人,不好言语,除了关心问候也说不上几句话,程野倒是有一肚子话,可是不能说,那样只会给孙大娘带来无尽的麻烦。

    少顷,孙大娘收拾了一个布包,她告诉程野,今天她们打算继续赶路,临走前能再看到他回来,真是上天保佑了。

    程野一惊,随即了然,他们本来就是要去青州城投靠亲戚的,只是路上自己与大娘先后生了风寒,这才耽误了,如今也没什么大碍,是该启程了。

    只是程野有些作难了,赌约的事大娘并不知情,山上的病人也离不开他,此时再置身事外,实在不妥。

    孙大娘看着程野,露出慈爱的笑容,“小兄弟,大娘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不过却晓得小兄弟是做大事的人,所以大娘也不挽留你了,好男儿志在四方,只是以后凡事小心,记得照料好自己。”

    “小兄弟,有空了,来青州看看大娘,大娘给你做家乡菜。”

    程野眼睛再次模糊了,他重重的点点头。

第28章 鼠市() 
山阳县城有东西两市,东市靠近县令府衙,周围里坊都是达官显贵,所以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上等奢侈品,诸如蜀锦、陶器、茶叶之类的,酒楼、青楼也多开在此地。

    西市则是平民百姓的住宅区,临街铺子多是衣、烛、饼、药这类日常生活用品,街上随处可见敞开汗衫的屠夫、操着口音叫卖的菜农,以及赶着马车的胡商。

    青楼是有钱人的乐子,酒肆和赌坊就是穷人的销金窝,每天这里总会聚集大量寻找刺激的赌徒或是买醉的酒鬼。

    说起酒肆,一般的公子哥不会来这里消费,他们更倾向于附庸风雅的酒楼,只有劳作了一天偶尔歇歇脚的商贩才会不嫌弃这里味酸的劣质水酒,当然,还有一种人会来这里,那就是打探消息的人。

    所谓蛇有蛇路,鼠有鼠道,青楼和酒馆向来就不只是做生意的地方,或许在不起眼的角落,就能听到一个天大的秘密。

    张角戴了一个斗笠,已经在这里坐了两个时辰,他将碗里的最后一点水酒干了,起身出了酒肆。

    西市的地形他很熟,走过一个街口,他左右望望,然后迅速拐进一个小巷子,消失在路人的视线中。

    张角在巷子里七拐八拐,最后在一处不起眼的小门前停下来。门是麻黄色的,没有上漆,两个锈迹斑斑的门环显示这里已经许久没人打扫了。

    大门紧闭,张角压低斗笠,余光瞧了眼身侧,确认没人注视这里,才缓缓上前敲门。

    敲门声是三下,一声轻,两声响,然后静静地等待。

    不一会儿,门后传来似有似无的脚步声,片刻,门“吱啦”一声打开一道缝儿,一个头发须白的老头伸出半个身子向外张望。

    老头眼神似乎不大好,瞧了半天才颤巍巍的问了句:“找谁啊?”

    张角咳嗽了声,压低声音说了句,“孩子赶猪,夫子拔胡。”

    老头听了没多大反应,倒是耷拉的眼皮稍微向上挑了挑,这才将一扇门拉开,清清淡淡的说了句:“进来吧。”

    张角没有犹豫,随老头进了院子,随后院门在“吱啦”声中又被闭上了。

    院里杂草丛生,一棵梨树歪歪斜斜的长在当中,抬眼瞧去,枝桠间也挂了几个青黄色的小东西,瞧着便有些牙酸的味道。

    此时日头已经西斜,有风吹过,带着潮气。

    张角站在院子当中,环视四周,冷冷清清的,实在不像住人的样子,少了许多烟火气。老头佝偻着身子,歪着脖子,冷不丁说了句,“东厢房。”

    看着老头头也不回的离开,张角也不再停留,一步并作三步,踏着杂草拐进东边一扇小屋。

    屋门虚掩,张角敲了两下,见没人应,便推门而入。屋内桌椅床榻一应俱全,靠床榻的位置开了扇小窗,窗外隐隐听到金钱河的水流声。

    张角将门闭上,跪坐在食案前等待。他伸手摸了摸怀里揣着的一个小布袋,五颗白石便藏在其中,程野多少有些紧张,不过想起仙师的嘱托,心里又安定不少。

    在屋内等了片刻,地板下忽的传来“咚咚”的敲击声,没几下,眼前的地板徒然被人掀开,一个脑袋从下面钻上来。

    那是一个穿着短褐的后生,年纪与自己相仿,他没出声,只是招招手,又沉下去。

    张角赶忙靠近,这才发现地板下竟然有条暗河,一只小船正停在那里。犹豫了一下,程野跳到船上,那后生用竹篙在入口捅了捅,掀起的地板随之又盖住了。

    周围黑漆漆的,不能辨物,不过入鼻有些水草与腐木的味道,船徐徐而行,张角试着与那个驶船的后生打招呼,几次询问,才发现对方竟是个口不能言的哑巴。

    在鼠市,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东西,只要有钱就行,这里也成了东市那些老爷们唯一愿意光顾西市的地方,府尹县令往往对这些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管如此,鼠市依然有自己的规则,绝不将家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买卖双方在这里敲定价格,就可以任意交易,不过毕竟是见不得光的生意,双方大都选择由鼠市出面,替对方完成买卖,当然,鼠市会赚取一部分差价作为佣金,另外,鼠市自己也会收购一些奇货可居的东西,卖给愿意出高价的顾客。

    简单来说,鼠市就是一家拥有收购能力的中介公司。

    鼠市又有鱼儿漂和虎儿跑之分,也就是鱼市和虎市,这不仅仅是由商品和顾客的身份决定的,通常也取决于佣金的多少。比如有人打算购买一袋私盐,鱼市是不错的选择,但若有人想要大量收购私盐,自会有虎市的伙计找上门。

    张角坐的就是鱼儿漂。

    一路顺流而下,眼前渐渐有了光亮,张角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隐藏在一条栈道下面。小船渐渐放慢了速度,眼前又出现一个稍大的乌篷船,船身摇曳,船头的竹竿上挂着一展昏黄的纸灯笼。

    小船靠了过去,待停稳后,那后生“咿咿呀呀”的指了半天,示意张角跳到大船上。张角别无选择,只能按着规矩来,传言第一次接触鼠市的要经过“三问五审”,才算上了道。

    张角踏上大船,刚刚站稳,那后生用竹篙敲了敲船头的灯笼,烛火晃了几下,熄灭了,周围顿时黑了不少,接着撑着竹篙在船身上轻轻一点,小船倒退,已经划出几步之外,再想追已经来不及了。

    好在张角不是羸弱之人,惊异之下更多是好奇,他打量着竹片与竹丝编成的半圆形船篷,这种船在此地很少见,相传这是江南水地的特产。

    船篷有半人高,前面挂着一个门帘,隐约有烛光透出来,程野咳嗽了声,迈步打算掀开帘子进去看看,却听里面已经有人先一步打了招呼。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光顾鼠市。”

    说话的声音有些稚嫩,张角迟疑了下,掀开帘子钻了进去。

    里面摆了一张食案,食案上有酒有菜,一个白面后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