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100章

医家王朝-第100章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子听到人群中的声响,回身瞧了眼,程野根本不在乎那些人在小声议论着什么,他巴不得再安排一些托在里面,引导众人将心底的不安、不信以及顾虑都说出来,这样才能在之后形成强烈的反差,反差越大,效果越好,那样,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程野看着叶子笑而不语,这让不远处站着的石头心里一阵惊慌,叶子似乎也有些后悔了,他总觉得眼前少年的笑容里另有深意,一旦背过身去,一把刀便会立在自己身后。

    叶子把心一横,走到那边的石子堆,弯腰捡起一颗小石子,又走了回来,一咬牙,将石子扔了出去。

    小石子落在程野的腿上,又弹在程野脚下,周围的人皆是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等待着接下来的事情。

    程野看着石子落地,也是松了口气,他生怕这个后生临阵脱逃,到时候自己也就不好收场了,如今看来,这场戏还是相当满意。

    程野看着还愣在那里的叶子,抬抬手,指着放在一旁的那个木盆,笑道:“现在,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了。”

    叶子抬头看着程野,见对方点点头,他毫不犹豫的跑过去,端起那个木盆,现在他知道,这个公子没有说谎,虽然不知道他为何要这样做,不过这倒是件好事。

    “我可以走了么?”端着木盆的叶子小声问道。

    程野笑笑:“当然可以,现在就可以享受你的美食了。”

    叶子闻言,端着木盆跑了回去,他拿起一个剥了皮的鸡蛋,一口吞在自己嘴里,同时将另一个塞给等在那里的石头,石头犹豫了一下,实在受不了鸡蛋的诱惑,也一口吞了。

    两人相视而笑,嚼得满嘴喷香。

    众人瞧见这个走出去的少年竟然如此容易的就拿到了一顿美食,一切就如那个公子所言,并无半点虚假,一下子都有些后悔,为何自己当时就没有走出去,只要迈出那一步,这顿美食就是自己的了。

    看着蹲在那里大快朵颐的两个少年,众人皆是投去羡慕的眼光。

    少顷,程野再次轻咳一声,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伸手从张角手里接过一沓草纸,在众人面前晃了晃,笑道:“各位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吧?”

第197章 员工计划() 
程野手里拿着的,正是眼前这些人卖身为奴的凭证,也就是卖身契,在封建时代,贱民可以向牛马一样买卖,一旦在这些契约上按下手印,就意味着再也没有人身自由。然而,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义无反顾的在上面画押,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面对兵荒马乱、流年寡收,若是不依附大户,便只能饿肚子,卖儿卖女都是常事,若是哪家大户一下收留许多灾民,便是卖身为奴,他们也会感恩戴德。

    所以,当程野拿出这些契约的时候,大伙都露出了一丝感激的情意,毕竟那些城里的大户没有收留他们,在自己忍饥挨饿的时候,是眼前的这个少年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程野晃了晃手里的契约,双眼扫过众人,这个时候,大伙也都禁了声,因为他们都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要说话了。

    “这些是你们的卖身契。”程野直言不讳道:“不过不是终身的,两年期限。”

    有时限的卖身契其实并不多见,没有哪个奴隶主愿意定制这样的契约,反正奴隶到处都是,终身奴隶更是要多少有多少,这样以某个期限为期的契约实在是鸡肋。

    下面的人看着程野手里的契约,并没有说话,他们等着这个少年到底要说些什么,其实签订契约的时候,他们就有些奇怪,这样的契约明显不像是一个奴隶主会做的事情,同样的价格,为何要买一个有期限的奴隶?

    “从你们按下手印的那一刻起,你们要为我做工两年,正如契约上所说的,小生会为你们提供住所,保证你们每日都不会饿肚子,月底的时候,还能领到一份月钱。”

    这与大多数契约的内容差不多,只不过无论是住所还是伙食都没有想象中的好,很多时候也只是勉强比饿肚子要好一些,这就是所谓的廉价的劳动力。

    至于月钱,更是少得可怜,很多时候还会因为各种理由被克扣,一年到头其实什么也剩不下,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过除了认同也没有别的办法。

    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人觉得自己很幸运的原因,因为他们发现这几日程野却是如契约中所言,对于他们的温饱问题没有丝毫克扣,这样足以让很多人铭记于心了。

    可是如今这个少年提起这个事情,大伙都有些提心吊胆,生怕日后的生活有所改变。

    果然,程野继续说道:“不过小生要在这里强调一下,你们目前并不是这里的正式雇工,换句话说,你们只是临时的,我管这叫临时工。”

    “所有的临时工每年都有三次考核机会,放心,考核的内容并不难,通过考核,便能成为正式雇工,而两年内没有通过考核的雇工,小生也不会再收留你们。”

    所有站在这里的灾民都有些发愣,他们仔细斟酌着程野话里的意思,这是以前未曾有过的,便是王小妹也有些错愕,她想不通这个花钱买了这么多奴隶的家伙为何会做出这种稀奇古怪的决定。

    很多灾民都不识字,不过他们大体上也听懂了程野的意思,有人忍不住轻声问道:“公子,你的意思是,两年后你会放我们走么?”

    程野点点头,“若是达不到我的要求,或是不愿再待下去,两年后你们可以选择离开。”

    一句话掀起千层浪,谁也不愿过着终身为奴的生活,若不是迫不得已,谁又会在这些契约上画押,生活所迫,很多事情都是没有选择的,这些灾民不懂这样的大道理,不过听闻两年后自己将不再受契约的约束,顿时高兴起来。

    “谢谢公子,公子真是仁慈,谢谢公子。”

    一个人这样喊着,慢慢有更多的人附和着,很快,所有的灾民都为程野的举动而感激涕零,能靠眼前的情况躲过灾年,又可以不用终身为奴,这是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程野叹了口气,其实他也不想这样做,年限多一些只会对他有好处,只不过目前的程野手上实在没有闲钱,他可养不起太多的闲人,所以两年后还无法达到他生产要求的人,他只能让他们淘汰。

    严格的来说,程野是个企业家,而不是慈善家,毕竟他不是圣人,只能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

    看着众人有些激动的神情,程野深以为然,他能理解这些灾民是怎样想的,不过他相信,自己接下来的话可能会引起更大的轰动。

    “若是在两年内,你们能通过考核,成为正式雇工,小生便会提前撕毁你们的卖身契,还你们自由,同时与你们签订雇佣契约,有了这份契约,你们可以在小生这里享受到双倍乃至三倍的月钱,可以在瓦窑村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屋,成为瓦窑村的村民。”

    话到如此,程野顿了顿,他已经瞧见一些人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对于一个庶民而言,这样的生活条件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大多数人的梦想其实很简单,找一处安稳的地方住下来,不愁吃不愁穿,足以。

    目前这些灾民都是挤在临时搭建的草棚子里,等到窑洞正式建成,他们就可以全员入住,不过是七八个人住在一个窑洞里,也就是大通铺,相对于这样的情况,程野提出的独立住房的诱惑实在是很大。

    程野早就计划周详,不仅规划好了这些人眼前的路,连他们日后的路也铺好了,只要不傻,谁都能瞧出来,这是一条康庄大道。

    这时候的人,思想都比较简单,有口吃的就会跟你走,何况是有钱拿有房住。

    “当然,成为自由身后,你们只要没签署雇佣契约,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离开,小生不会阻拦你们,不过话还是要说在前面,一旦选择离开,将不再享受瓦窑村的福利,并且,小生这里将终身不再雇佣此人。”

    程野特意强调了一下这些人的责任与义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最好三思而行,尤其是瓦窑村村民特有的医疗福利,那是让许多大户都羡慕不已的事情。

    虽说成为自由身后给了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程野却丝毫不担心他们离开,他相信两年的时间,这些人一定会为瓦窑村惊天动地的变化而感到震惊,到时候怕是许多人想求着进来而没有门路。

    这也是为何程野要强调“一旦离开,永不录用”这件事,或许现在这些人还不能完全理解,日后他们便会知道,这里的工业园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留下的。

    程野只是让他们记住这句话,相信用不了多久,当第一批正式员工出现的时候,那种无与伦比的企业归属感便会体现出来。

第198章 逐渐步入正轨的纺纱工作() 
马河看着坐在院子里纺线的几个农妇,很是心满意足,这个院子是程野安排给马河兄妹的住处,因为身兼瓦窑村布坊的重任,而工业园区中正在搭建的布坊还没有完工,所以马河暂时将自己家作为临时布坊。

    在来到村子的第二日,他就见到了程野口中所说的这种新的织布原料,一下就被这个叫“棉花”的东西吸引了,轻轻抓在手里,捏起来非常柔软,可以想象得出,这种布料虽然赶不上丝绸的独特手感,不过却比麻衣要强上许多。

    听程野说,这种原料可以大量种植,成本低廉,一旦面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取代麻衣,有着在布坊做活儿的经验,马河自然知道其中的利润,不用说,这件事绝对大有所为。

    如今,村里的许多妇人都被马河组织起来,进行纺线的工作,纺线倒不是什么难事,村里的妇人基本都会,只不过以前纺的是麻线,现在纺的是棉线,平日里缝缝补补的,家里的线也不用在市集上买,自己纺一些就成。

    所以纺织工人倒是不愁,田里的活儿忙完了,几个妇人坐在院里,聊着天就能纺出不少线,现在大家都知道程医师打算开个布坊,这个叫马河的就是负责这方面的事,所以闲来无事的时候,很多村民都愿意过来搭把手。

    当然,线自然不会让人家白纺,马河根据以往的经验,会相应的给她们一些好处,不过都是创业初期,好处不会太多就是了。

    院子里的这十来个农妇是从那些灾民中选出来的,算是真正在布坊做活儿的员工,也就是马河的属下,见了马河,都要喊一声“主管”。

    马河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实在是兴奋了好几天,自然,他不会忘了自己的职责,能否成功织出合格的布料还是未知数,毕竟没有先例,所以一切都要一丝不苟。

    与村里帮忙的村妇不同,村民们纺线大都只是闲暇之时的偶尔需求,所以纺锤是主要的纺纱工具,这些纺锤有木质的,有竹制,还有动物骨头做成的,或是陶制的,材质不同,形状却大体一样,这个简单的纺线工具是老祖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

    许多村民家里都有这个东西,平日里自己纺一些麻线也不用出去买了,缝缝补补很是方便。

    不过,作为手工作坊,单靠纺锤来纺线实在是太慢了一些,所以马河购买了一些布坊里常用的纺车。

    这些纺车将竖转的纺锤变成了横转的纺锤,靠大轮带动小轮旋转,从而使纺锤转动,完成纺线的工作,如此大大的提升了纺线的效率。

    马河站在院子里,不时的走到那些妇人身边,蹲下来看看其身旁篦子里已经纺好的棉线,满意的点点头,有了这些不停纺线的织工,再加上村里人的帮忙,再过几日,就能拉到织机上织布了。

    他有些期待,这种棉线织出来的布到底是什么样子。

    将所有织工的棉线都检查了一遍,没有什么大问题,马河自己也在一架纺车前坐下来,男人纺织虽然与女人读书一样少见,不过马河全然不介意,在一群妇人中间,马河相当熟练的转动纺车,参与到织布大生产的活动中。

    本来马莲也想帮哥哥的忙,不过马河听说村里的学堂招收女孩儿,所以便将马莲送去了学堂,只有在学堂放学后,才能回来帮些忙。

    “马主管,瞧你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找个人成家了。”

    坐在马河对面的是个皮肤黝黑的妇人,姓张,大家都叫她张婶,因为卖身为奴的缘故,这里的人大都不怎么说话,或许是怕引起雇主的不满,唯独这个张婶很是喜欢和人聊天,别人不说话,她就和马河聊,久而久之,在纺纱时听张婶讲话已经是一种习惯。

    张婶不仅能说,纺纱的手艺也是这些人中最厉害的,别人纺一团棉线的时间,她能纺一团半,所以只要不耽误工作,马河也就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