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454章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454章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依然留着金钱鼠尾造型的满珠习礼,虽然还没有剪去辫子,但是在大明京师一个月来的生活,特别是他与海兰珠的会面,使他在心中早已经认定,山海关外的那个女真人的大金国,不是大明朝的对手。

    若是居庸关外的战事取得胜利,甚至是不胜不败全身而退,那么一切还有机会。

    可如今,大金国天聪汗在居庸关外损兵折将大败而归,从此之后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既然如此,科尔沁人还要一条道走到黑,一直跟着女真人与大明朝作对吗?

    居庸关血战的当日,崇祯皇帝特意让人带了满珠习礼在永胜门上观战。

    女真人和漠南蒙古各部的骑兵席卷而来,如同乌云压城,声势极为骇人,可是结果又如何?

    在大明朝官军的大炮、火枪、霹雳弹织就的枪林弹雨面前,在大明朝一座座雄关坚城之下,女真人和蒙古人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弓马骑射一败涂地,而且根本没有多少还手的余地!

    面对居庸关下残酷而又血腥的战争场面,已经十七八岁的满珠习礼,不得不重新思考科尔沁人的前途。

    他的两个哥哥已死,如今他是科尔沁左翼的继承人,其父斋桑贝勒之后就轮到他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科尔沁左翼各部一条道走到黑,跟着女真人与大明朝死磕到底,他满珠习礼又能接手一个什么样的科尔沁?

    自从在居庸关之战结束数日之后,被崇祯皇帝送回京师,见到了久违的姐姐之后,满珠习礼就一直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

    与满珠习礼一同在理藩院礼宾馆学习朝觐礼仪的朝鲜使者、喀喇沁部使者、库伦部使者,以及新近赶来的多伦部使者,则没有这样的问题。

    因为,前番被迫选边站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赌注,压在了大明朝这边,如今自然是没有满珠习礼内心的那些纠结。

    不过,当他们看到科尔沁左翼的继承人,都来到了大明朝的京师参加正旦大朝会的仪式,人人心中都有了一番不同的体会。

    看来女真人的大金国真的是要走向没落了,毕竟科尔沁左翼蒙古人,曾经可是女真人的铁杆追随者啊!

    对此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喀喇沁部昆都仑汗布尔哈图的使者——乌兰哈达都指挥使司指挥同知、喀喇沁左翼台吉德力格了。

    这个曾经桀骜不驯、以武力自夸的喀喇沁蒙古汉子,经过了这两年内的多次战事之后,也越来越认清了一个道理,跟着大明朝如今的这个皇帝干,喀喇沁不会吃亏。

    曾经在东蒙古草原上强盛一时的兀良哈三卫何在?

    曾经同样在东蒙古乃至漠南蒙古草原上称王称霸的察哈尔部林丹汗如今何在?

    而面对女真人的后金国,面对风头强劲的科尔沁,曾经作为察哈尔部八个鄂托克之一的喀喇沁部,靠什么一直挺立到了今天,而且俨然已经成为东蒙古草原上最强大的部落?

    素来信奉强者为尊的德力格心里非常明白,林丹汗西迁漠南之后,喀喇沁能够在东蒙古草原上屹立不倒,靠的不是喀喇沁人自诩的武勇,靠的是大明朝对喀喇沁源源不断的鼎力支援。

    没有大明的支援,喀喇沁人在草原上建造不起如今称雄于东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坚城乌兰哈达山城。

    没有大明的支援,喀喇沁的骑兵们装备不了甲胄和制式的弓箭马刀。

    没有大明的支持,喀喇沁人也挺不过草原上一个接着一个的寒冬与饥荒。

    就说这一次,若是没有大明朝帮助建造的乌兰哈达山城,没有乌兰哈达山城后方大明军队的一处又一处营盘,率军十数万的女真之主黄台吉又岂能放过拦在其西征和南下路上的喀喇沁部?

    所以这一次,德力格入朝之后,对大明朝理藩院与礼部官员的态度变得异常恭谨,一个习惯于马上杀敌的粗壮汉子,学起大明礼部官员教授的各种繁文缛节来,竟然格外的认真和耐心。

    至于库伦部和多伦部的使节,就不用说了,自从居庸关下的明军捷报迅速传往塞北之后,他们就立刻奉命启程上路了。

    当然,如果取胜的是黄台吉,那么此时他们就不是出现在大明朝的京师,而是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沈阳城的汗王宫里了。

    不过,这个机会,今后怕是不会再有了。

第七二五章 出击归来() 
就在礼部和理藩院忙着准备崇祯三年的正旦大朝会的时候,辽东、西北两地的战报,也在接连不断地传来。

    十一月中旬,安东侯毛文龙亲自坐镇安东城,指挥鸭绿江以东安东城一线明军越江猛攻镇江堡。

    而平壤伯刘兴祚,也在崇祯皇帝派去的传旨太监张国元的陪同下,亲自率领东江镇右路总兵府的主力军队,北上攻打布颜代所部占据着的镜城。

    与毛文龙强攻镇江堡不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平壤伯刘兴祚率领的东江右路军队主力尚未抵达镜城南郊,布颜代在城头望见东江镇右路明军先锋刘兴贤、许尔显部,即放火焚城,然后在一片浓烟大火之中,率军撤离了镜城。

    等到刘兴祚率领主力赶到镜城(后世朝鲜清津),扑灭了城中大火之后,城中的仓储粮草和房屋几乎焚烧一空,刘兴祚的大军只能冒着严寒驻扎继续驻扎在荒郊野外。

    到了十一月底的时候,刘兴祚率领麾下大军再次北上,而布颜代故技重施,再次放了一把大火,将后金国在豆满江东岸经营多年的俄朵里城焚烧一空,然后率领麾下三千余人踏着冰冻的豆满江上游江面,撤入了长白山下的苍茫林海之中。

    布颜代也不是纯正的女真人,而是在奴儿哈赤时期就率众归附女真人的东蒙古部落乌鲁特部的贝子。

    布颜代率部归顺奴儿哈赤之后,跟着奴儿哈赤东征西讨,最后与归顺的兀良哈人一样,被安置在了被奴儿哈赤灭掉了的海西女真的地盘上。

    要说这个布颜代以前跟着女真人打了不少仗,也是一个能征惯战、敢于冲锋陷阵的悍将,不该一战不打就不战而逃。

    而且他与东江镇的明军也交过手,知道东江镇的明军虽然比一般明军善战,但是也不是女真披甲士卒的对手。

    只是这个时候,女真人后方的形势急转直下,危险到了极点。

    自从东江镇的大批明军带着朝鲜人从豆满江突然靠岸登陆,出现在他的后方开始,布颜代的心中就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

    等到自己的顶头上司贝勒布占泰率军回师救援瓦尔喀山城,然后被攻入后方的明军来了个围点打援,布占泰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回来之后,布颜代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后方领地了。

    布颜代一再派人向镇江堡、宽奠堡等地求援,可是得到的回答,都是让他继续坚守待援。

    因为东江镇前路、左路和中路大军猛攻镇江堡,镇江堡自身难保,根本派不出援军。

    而宽奠堡一带的正蓝旗军队不仅被抽调到了镇江堡参加守卫,而且布颜代还听说了一个更加可怕的消息,就是东江镇的明军一部骑兵,已经绕开了宽奠堡北上赫图阿拉了。

    这个消息被送回镜城之中,布颜代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有援军了。

    于是,当望见东江镇右路明军的先锋队伍,就多达三千左右之后,布颜代当机立断,焚城而退。

    对于他这种归化女真而非真女真的蒙古人来说,保存自己的部众和实力,任何时候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没有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乌鲁特部众,他布颜代别说现在有个梅勒额真的职务了,就是想当个女真人的牛录额真,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布颜代的率军撤退,成全了平壤伯刘兴祚,让他得以未经一战,就占据了咸兴以北的几座重要城池。

    刘兴祚率军进入俄朵里城之后没过几天,一路往西烧杀抢掠大搞无后方流窜作战的陈继盛、孔友德和元斗杓部,也在正红旗固山额真之一叶克书和正红旗梅勒额真之一博尔晋率领的两支建虏骑兵的追击之下,先后撤回到了豆满江口一带的稳城、庆兴和豆满城。

    十二月初四,火烧赫图阿拉老城之后,冒着风雪率军往北疾驰而去的尚可喜、班志富所部幸存骑兵千余人,一路冲过了各种围追堵截,从鸭绿江上游的原鸭绿江部所居的鸭绿江城(后世吉林集安)一带,撤回到了鸭绿江东岸的江州城中(后世朝鲜江界)。

    尚可喜的兄弟毛可进,在董鄂城外的断后作战之中,被尾随追击而来的镶蓝旗甲喇额真浑塔、正红旗甲喇额真硕尔辉追上,最后被后面追赶而来的正黄旗固山额真巴布泰率领大队建虏骑兵所包围。

    毛可进所部随军携带的霹雳弹、燃烧弹早已消耗一空,而没有了这些杀手锏武器的东江镇明军,陷入了数倍于己的建虏重围之中,又哪里是携仇带恨一路追击的女真骑士的对手,所以很快就包围歼灭了。

    历史上,毛可进也是死于与建虏军队的激战之中。

    只是当时他的亲信麾下,多数都在战败之后投降了建虏,并且成为了后来帮助满清联络尚可喜归降的纽带。

    但是这一次,尚氏兄弟及其部下破了赫图阿拉,屠了赫图阿拉,而且还一把火烧了赫图阿拉,可以说把建虏后金国的女真高层得罪得透透的。

    所以,毛可进中箭落马被浑塔挥刀砍死之后,他的部下之中有叫喊投降,但是却被巴布泰断然拒绝。

    巴布泰是奴儿哈赤的第九子,奉了代善的命令率军去救赫图阿拉,可是却晚了一步。

    自从出生以来,从来没有见识过赫图阿拉老城如此惨状的巴布泰,对尚可喜所领的这一股明军骑兵恨之入骨。

    这时候,好不容易追上了其中的一部,又怎么能留下他们性命?

    所以,巴布泰也好,硕尔辉、浑塔也好,根本不接受尚氏兄弟麾下明军的投降,奉命跟着毛可进阻断追击的这一千多明军,大部战死,小部分投降被杀,全军覆没在董鄂城附近。

    不过毛可进所部的全军覆没,却也换来了自家兄弟尚可喜的逃出生天。

    尚可喜火烧赫图阿拉老城之后率军归来,使得坐镇安东城的安东侯毛文龙大喜过望,而身在俄朵里城中的平壤伯刘兴祚、陈继盛、孔友德人闻报,也是羡慕不已。

    不管是毛文龙率领主力猛攻镇江堡,还是陈继盛或者刘兴祚等人出兵建虏大后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意图,就是要给尚可喜所部骑兵创造一个直捣黄龙的机会。

    这在安东侯毛文龙那里是明确部署给尚可喜的,而在陈继盛、刘兴祚两人那里,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作出的安排却也是为了配合这样的突袭行动。

    而陈继盛和刘兴祚知道毛文龙有这样的安排,但却不知道究竟是让谁去执行这个直捣黄龙的任务。

    当他们最初听说登莱镇的监军御史兼旅顺镇守使李信乘船渡海夺占复州的消息之后,他们还以为朝廷和毛帅让他们出击女真人的大后方,是为了给李信所部创造机会呢。

    没想到,居然是尚可喜。

    不过听说了尚可喜所部三千装备精良的骑兵,出击回来仅剩千余人的报告之后,个个也是唏嘘不已。

    同样的任务若是落到自己的头上,自己又能保证活着撤回来多少呢?

第七二六章 战后局面() 
十二月初五日,尚可喜、班志富率领幸存的余部一路冲破躲过各种围追堵截,奔回江州城的消息报送到安东城之后,毛文龙很快就传令东江镇各路军队,各守城池,等敌来攻。

    这个时代,尤其是这个季节这个滴水成冰的月份,但凡是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特别是主动发起攻坚的一方,都是伤亡惨重的一方。

    即使有着不少火炮的东江镇明军,在离开自己坚守的城池墩堡炮台之后,顶风冒雪数次强攻镇江堡,也仍然遭遇了严重的伤亡。

    镇江堡虽然数次摇摇欲坠,东门一带的城墙几乎已经成了断壁残垣,但是坚守镇江堡的建虏正蓝旗大军就是死战不退。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整个战略意图已经基本达成的情况下,转守为攻,也就是自毛文龙以下东江镇各路总兵的一个必然选择了。

    李信夺占复州城,留守沈阳的建虏高层可能会无动于衷,因为复州城并不是关乎全局的城池。

    陈继盛、孔友德等人登陆豆满江口,以及刘兴祚等人夺占镜城、俄朵里城,也都算不上动摇后金国高层战争意志的关键举措。

    甚至毛文龙攻陷镇江堡,都不一定能让留守沈阳的代善下决心请求黄台吉回师。

    但是攻陷了赫图阿拉却不同。

    当年毛文龙率众深入敌后,沿着鸭绿江乘船北进,然后在鸭绿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