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莫斯科 >

第971章

燃烧的莫斯科-第971章

小说: 燃烧的莫斯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民委员同志,”弗洛宁的声音忽然变得高亢起来:“假如您不给丽达的第33坦克军配备新式坦克的话,那么他们的防线被德军突破,将是在所难免的。您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德军的坦克,气势汹汹地突破我们所有的防线,直接冲到库尔斯克城下吧?”

    “可是,如果把新坦克给了丽达,那么卡图科夫将军也来要的话,我们给不给?”乌斯季诺夫没好气地反驳弗洛宁说:“如果给了他们,那么以我们现有的坦克产量,根本就不能满足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需求。”

    “人民委员同志,现在优先应该满足的,应该是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部队,因为他们才是接下来的主要战斗方向。”说到这里,弗洛宁放缓了语气说:“至于坦克的产量,我来找您,就是专门来谈这件事的。”

    就在这时,坐在我对面的华西列夫斯基见我迟迟不说话,忍不住好奇地问:“丽达,情况怎么样了,乌斯季诺夫同志答应给你新式坦克了吗?”

    我深怕对面的乌斯季诺夫听到华西列夫斯基的声音,连忙捂住话筒,低声对他说:“总参谋长同志,工程师和人民委员正在就是否向我们集团军提供新型坦克的事进行交涉呢,请您再稍等一会儿。”

    “工程师,什么工程师?”我知道华西列夫斯基是知道弗洛宁的,只要说工程师,他就知道我说的是谁,可旁边的舒米洛夫却不知道,他纳闷地问道:“你们谁能告诉我,这位工程师是谁啊?”

    我在踌躇该如何回答他时。华西列夫斯基已接过了话头,说道:“舒米洛夫将军,我们所说的工程师,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隶属于乌斯季诺夫的武器装备部。由于您的保密级别还不够,所以我暂时不能告诉您这位工程师的真实身份。”

    听到华西列夫斯基这么说,舒米洛夫哦了一声。便乖乖地闭上了嘴保持沉默。

    而电话另外一头的乌斯季诺夫在听清弗洛宁的话以后,有些紧张地问:“工程师同志。出什么事情了?难道是t—72的生产又出什么问题了吗?”

    “唉,t—72是领先这个时代几十年的坦克,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别说量产,就连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那六辆,也仅仅是个样子货,无法投入实战不说,而且在平时的测试中,还频频发生故障。”一说起t—72。弗洛宁似乎就有一肚子的苦水倒不完,在发了几句牢骚后,他把话题一转说道:“不过今天我来找您,是为了t—54/55坦克的。”

    “这种坦克又有什么问题吗?”我听得出来乌斯季诺夫说这话时,显得有点紧张:“我们停下了全部的t—34生产线,全力生产这种坦克装备部队,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可就麻烦了。到时不光我保不住您,甚至连我也会有麻烦。”

    “瞧您吓的这个样子,人民委员同志。”弗洛宁呵呵地笑着说:“我今天来是给您报告一个喜讯的。”

    听到弗洛宁要说的是一个喜讯,不光乌斯季诺夫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连我也放下了心中悬着的石头。只听弗洛宁又说:“经过我和秘密基地同事们的长期攻关,圆满地实现了t—54/55坦克的工艺简化。这样一来。新型坦克的制造工时就由原来的七千个,下降为不到四千个;而单辆坦克的造价,也由原来的27万卢布,成功地降为了13。5万卢布。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如今用原来生产一辆坦克的时间和金钱,就可以生产两辆。您明白了吗?”

    弗洛宁的话说完后,电话的另外一端出现了沉默。由于我听不到对面的任何动静。甚至还以为电话被乌斯季诺夫或者弗洛宁挂断了呢。不过好在这个沉默没有维持多久,我就听到听筒里传出乌斯季诺夫那因为激动而带有颤音的声音:“工程师同志,您……您说的,都……都是真……真的吗?”

    “这还有假,人民委员同志。”弗洛宁对乌斯季诺夫这种带有怀疑的语气,有些不满地说道:“我什么时候对您说过假话?”

    “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乌斯季诺夫在得到弗洛宁的确认后,兴奋地欢呼了起来:“这样一来,我们的坦克产量就能翻番,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装备更多的部队。”

    “那丽达的坦克军……”弗洛宁等乌斯季诺夫的情绪稍微恢复一些,又试探地问:“是不是可以给他们配备新坦克了?”

    “没错,你说的没错,我这就给丽达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接着我就听到乌斯季诺夫的声音变得洪亮起来:“喂,丽达,你还在吗?”

    “是的,人民委员同志,我还在。”虽然我听到他们刚刚的全部对话,但还是用平淡的语气问道:“请问您能为我的坦克军提供新型坦克吗?”

    “丽达,你就放心吧,既然我给你打这个电话,就是打算向你们集团军提供一部分新型坦克。”乌斯季诺夫又恢复了他一贯的说话语气:“三百辆,你就别指望了,只有卡图科夫的坦克集团军才有希望得到这样的数量。而你,我最多只能给你提供八十辆,怎么样?”

    我听出乌斯季诺夫是用商量的口吻在问我,便试探地说:“人民委员同志,八十辆太少了,最多装备一个坦克旅,剩下的那个旅用的还是最老式的坦克啊。”

    “你可以把这些新型坦克平均分配给两个旅,这样坦克就能实现新旧搭配。”乌斯季诺夫察觉到了我的企图,甚至还主动向我说起该如何分配坦克的方案:“旧坦克没法对付德军的虎式坦克,不等于它不能对付敌人的步兵,或者火力点啊?你的脑子好用,等坦克配发到第33坦克军后,你再和别雷上校研究一下如何使用这些坦克吧!”

    “真的不能再多给几辆了吗?”虽然乌斯季诺夫说得已如此清晰,但我还是抱着侥幸心里问道:“哪怕再给我二十辆,让我凑够一百辆也行啊?”

    乌斯季诺夫沉默了片刻,然后回答说:“好吧,看在你我的交情上,我就再给你二十辆坦克。”我刚一咧嘴,还没等笑出声来,就听他又说,“新型坦克肯定不行,就再给你二十辆t—34吧,军用仓库里还有一些库存,最多两三天就可以运到你的部队里。”

    听到这里,我终于感觉心里一阵轻松,不过我一向都是个十分谨慎的人,还特意追问了一句:“那配备给我们的新型坦克,也能一起到达吗?”

    “能,能,肯定能。”乌斯季诺夫在给我肯定的答复后,又说:“好了,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忙,今天就到这里吧,祝你好运!再见!”

    我刚说了句再见,乌斯季诺夫便挂断了电话。

    当我放下电话时,舒米洛夫望着我,用羡慕的语气说:“人熟悉就是好办事啊,丽达,你打了一个电话,就解决了部队的武器装备,要换了我,估计就只能耐心地等上几个月了。”

    我冲舒米洛夫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而脑子却想到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爆发的库尔斯克会战,就不禁皱起了眉头,特别是想到在残酷的战斗中,虽然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却伤亡惨重的苏军,我忽然感到热血上涌,在自己的肩上多了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好好地利用乌斯季诺夫和弗洛宁提供的先进武器,改写局部的战斗历史。(未完待续。)

第一〇八七章 别雷上校() 
虽然通过乌斯季诺夫搞到了一批最新式的坦克,但在这批坦克正式配备部队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返回集团军司令部的路上,我就对别济科夫说:“参谋长,我有件事情要交给你,最初明天就要开始办理。”

    虽然别济科夫不知道我会将什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但还是恭恭敬敬地问:“丽达,你请说吧,我一定会圆满地完成你所交付的任务。”

    “是这样的,上级近期会调拨一批新型坦克给我们。”虽然刚刚上车时,我就向他和拉斯米欣两人提过要到了新武器的事情,但此刻在分派任务时,又再次提起了新型坦克的事情。“而现在库尔斯克以南的道路,都是土路,一遇到下雨就泥泞不堪,车辆通行就变得困难。所以我命令你,立即抽调人手,对防区内的所有道路进行抢修。”

    别济科夫听完后沉默不语,似乎正在考虑该如何完成我交给他的任务。我为了不打断他的思路,只是一言不发地望着他,想听听他对完成这个任务有什么看法。

    没等他开口说话,坐在前排的拉斯米欣就侧过身子,对我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觉得这个任务不好完成。”

    “中校同志,为什么呢?”我不知道拉斯米欣为什么说,便奇怪地反问道。

    “修路的工程量太大,”拉斯米欣听到我的问题,有些迟疑地说:“不光需要的人手多,而且工期也长,要想完成库尔斯克到前沿的全部道路的修筑,至少要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可德国人能给我们那么多的时间吗?”

    听到拉斯米欣这么一说。我猛地想起用煤渣铺路的事情,整个集团军里就只有我和别济科夫两个人知道,难怪拉斯米欣会有这样的担心了。等他说完。我便笑着说:“中校同志,您可能不知道吧。在来近卫第6集团军上任前,我就曾向朱可夫元帅提出过用煤渣铺路的建议。在短短的半个与时间内,就完成从莫斯科到库尔斯克上百公里路段的修缮工作。如果我们的防区也开辟道路修缮的话,大概二十天就能完工。”

    “司令员同志,我不明白。”拉斯米欣一脸茫然地问:“我们为什么要修缮道路呢?”

    苏军一直的建设,所以我下达的这个任务,让拉斯米欣这样的中级指挥员感到迷茫,也是在所难免的。为了他们能切实地执行好我下达的任务。我有必要向他做一个详细的解释:“中校同志,如果我们有完善的交通网,就可以快速地将增援部队调到重要的地段。假如不修缮道路,一旦前线吃紧,而我们道路又因泥泞不堪无法通行车辆的话,不光坦克大炮过不去,就连运输步兵的车辆也无法通过,单纯地靠指战员们的两条腿步行,等他们赶到战场时,就会因疲惫不堪而在短时间内丧失战斗力。”

    “用煤渣铺路的效果好吗?”拉斯米欣似乎接受我的这种说法。接着又问出了自己的心中的疑问:“能通行坦克大炮和各种车辆吗?”

    “完全可以的,中校同志。”一直沉默不语的别济科夫开口说道:“先用卡车把煤渣倒在泥泞的道路上,再用压路机反复碾压几遍。道路就基本成型了。和用束柴或者木料铺的道路比起来,不仅施工速度快而且还更加结实。”

    听到别济科夫这么说,拉斯米欣有些疑惑地问道:“参谋长同志,既然您知道用煤渣铺路这么方便,可刚才为什么一直愁眉苦脸啊?”

    别济科夫苦笑了一下,说道:“我犯愁的是该从什么地方找煤渣。虽然莫斯科城内的煤渣多得用都用不完,可离这里六百多公里,路上耽误的时间未免太长了。”

    我听清楚别济科夫所担心的事情,原来只是建筑材料。不禁哑然失笑,随后便给他提建议说:“参谋长同志。您别总把目光盯着莫斯科啊。别忘了,我是让你修缮从库尔斯克到前沿的道路。所需要的煤渣你完全可以从库尔斯克获得,甚至我们防区的普罗霍洛夫卡这样的小城市也能找到。如果这样材料都还不够的话,就让指战员们砍一些树木。”

    “明白了。”别济科夫答应一声后,又接着问道:“不知道我该抽调哪支部队,来完成修缮道路的任务呢?”

    我思索了片刻,回答说:“近卫第八十九、第九十师不是昨天都陆续到达了么,就从这两个师里各抽调一个团去完成修路任务吧。”

    “是,明白了。”别济科夫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我们回到了司令部,刚走进房间,一位坐在丹尼洛夫身边的指挥员便站起身来,抬手向我敬礼。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第33坦克军的军长别雷上校,能见到曾在斯大林格勒并肩作战的战友,让我的心情显得格外激动。我上前两步握住他的手,关切地问:“上校同志,您好!怎么样,伤势都好了吗?”

    “谢谢司令员的关心,快好完了。”别雷微笑着回答说:“本来还在医院里恢复治疗,可听说您提名让我担任新组建的第33坦克军的军长,我就再也坐不住了,便去找了医院的院长,让他给我开了出院证明,就提前回答部队里来了。”

    别雷上校的回答,让我的心里很不踏实:“您的伤势都还没痊愈,就回到前线来,这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司令员同志。”别雷不以为然地对我说道:“反正在一两个月内,我不用亲自驾驶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