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莫斯科 >

第910章

燃烧的莫斯科-第910章

小说: 燃烧的莫斯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军事委员同志,不知道这位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的全名是什么?”

    “伊万。丹尼洛维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捷列金在说完第60集团军司令员的名字后,好奇地问我:“您认识他吗?”

    听到他的这个问题,我连忙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不认识,我从来没和他打过交道,怎么会认识他呢?”

    虽然我竭力地否认自己认识这位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但脑子里立即冒出后世对他的评价:“作风果断,具有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善于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擅长使用坦克兵团,穿插迂回,分割合围。他善于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他所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较好地体现了前苏联的军事学术原则。”

    他和其他将领不同的,是非常爱惜自己手下的官兵,从来不会让他们去做无谓的牺牲,这一点倒和我挺像的,否则我也不会对他惺惺惜惺惺。如果他不是运气差了点,在梅尔萨克市附近负伤牺牲的话,完全有可能被晋升为元帅。

    莫斯科市内的道路还算平稳,一进入郊区,特别是那些在森林中被开辟出来的道路,因为积雪融化和被无数的车辆碾压,而变得泥泞难行。刚开始,大家还能下车推着走一段,但越走这道路越变得无法通行,罗科索夫斯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命令自己的部下到森林里去砍伐树木,用束柴来铺路,以便车辆能继续向前行驶。

    我们站在吉普车旁边,等待战士们去砍伐树木的时候,我好奇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不知道您的指挥部设在什么地方?”

    “丽达,你来看。”罗科索夫斯基将一张地图铺在了引擎盖上,指着一个位置对我说:“就是这里叶列茨,是一个铁路交通枢纽。”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见这个地方虽然处于交通非常便利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一个格外显眼的目标,不引起德国人的注意才怪了。想到这里,我连忙提醒他说:“司令员同志,我觉得将司令部设在这样一个位置,是非常不合适的。”

    “为什么?”罗科索夫斯基还没说话,捷列金便抢着问道:“奥夏宁娜同志,难道您没看到这个地方的交通相当便利吗?司令员同志,您说是吧?”

    罗科索夫斯基没有附和他的意见,而是笑着看完我,等待我说出自己的看法。因为自己有可能会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里待一段时间,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我立即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司令员、军事委员同志,你们来看。叶列茨是一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这点不光我们知道,相比德国人也会知道。”看到两人不约而同地点点头,表示认可我的看法,便接着往下说,“既然敌人知道了我们的司令部设在这里,那么他们肯定会出动空军对这一地区进行狂轰滥炸。而我们的空军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无法对德军的空军实施压制,所以为了方面军司令部的安全,还是应该转移到其它的地区。”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像一名老师考学生似的语气问我:“丽达,如果你是方面军司令员的话,你会把司令部设在什么地方?”

    我低头看了一下面前的地图,努力地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地名后,用手指着,果断地说:“就是这里,司令员同志。”

    罗科索夫斯基和捷列金把头凑了过来,看向了我手指的位置。捷列金还把地名念了出来:“斯沃博达,奥夏宁娜同志,您的意思,是让我们把司令部设在库尔斯克北面这个不起眼的居民点里?”

    因为我为他们指出的地方,正好是中央方面军曾经的一个司令部所在地,所以很干脆地回答道:“是的,军事委员同志。这里不光安全系数比叶列茨高,而且还更接近部队,利于你们对部队的掌控。”

    对我提出的地方,罗科索夫斯基看了一阵后,果断地做出了决定:“不错,丽达所选的位置非常不错。军事委员同志,那么等我们回去后,就立即把司令部转移到斯沃博达去。”(未完待续……)

    ps:衷心感谢书友 yzr 童鞋的两票支持!感谢书友 zzyzz、kjs12、z479、hypp1014、妃红菲菲、有刀没钱 童鞋所投的宝贵一票!感谢书友 龙顶 童鞋的588打赏!感谢书友 hypp1014、ln色nl、l599l 童鞋的打赏!

第一〇二〇章 视察前线(中)() 
等我们重新上路以后,在剧烈颠簸的吉普车中,得到了罗科索夫斯基允许的捷列金,开始向我介绍起第60集团军的情况:“第60集团军是1941年11月在莫斯科军区组建,12月底改编为突击第3集团军。±,1942年7月,由预备队方面军第3集团军改变番号后重新组建,并编入了沃罗涅日方面军,在顿河左岸沃罗涅日以北进行防御战斗。今年年初参加了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和哈尔科夫的进攻战役。一周前,刚刚编入我们的中央方面军。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是该集团军的第三任司令员,前两任分别是普尔卡耶夫和安东纽克。”

    我等捷列金说完,接着问道:“不知道集团军主力都部署在什么地方?”

    捷列金将一张地图摆在了我的面前,指着库尔斯克旁边的一个位置对我说:“目前第60集团军部署在库尔恰托夫和利戈夫地区,和德军的第二集团军对峙。他们的右翼是第65、第70两个集团军;左翼则是第38、第40两个集团军。”他在将地图卷起来放回图囊的时候,还特意补充了一句,“除了第60集团军有半数的兵力外,其余的四个集团军的兵力都不足三分之一。如果德军不发起进攻的话,我们还能守住现有的防线。一旦他们发起猛攻的话,我们集结着库尔斯克地区的部队,将陷入被合围的命运。”

    听到他所担忧的事情,我笑了笑,不以为然地说:“军事委员同志,您过虑了,根据我的判断。德军在短期内,是根本没有能力向我们的防区发起进攻。”

    我的话一出口,顿时引起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兴趣,他好奇地问道:“丽达,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上次在克里姆林宫时。你就亲口对斯大林同志说过同样的话。我想问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呢?”

    我当然不会告诉他,说自己是从后世的历史书上了解的这些,连忙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道:“司令员同志,德军在经过长期的战斗,不光兵力损失严重,就连武器弹药也极度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是不太现实的。”

    “可是,奥夏宁娜将军。”捷列金听完我的话,不服气地说道:“就在两天前,我们的不少防御地段,还遭到了德军的猛烈攻击。您说敌人在短期内不会再发起进攻,有点说不过去吧。”

    “是啊,丽达。”罗科索夫斯基也附和捷列金说道:“我也觉得你的理由过于牵强了。曼斯坦因的部队在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的战斗中,的确遭到了削弱。可他们部署在莫斯科附近的中央集团军群却损失不大。一旦发现我军的实力薄弱,就随时有可能朝我们发起新的攻击。”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问题。还真让我感到了头痛,我总不能告诉他,我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根据历史书的记载,在七月的库尔斯克会战前,德军是根本不会发起大规模进攻的。这么一说。我不是被当成疯子,就是被送进一件事做实验。

    正在左右为难时,我忽然听到捷列金小声地嘀咕一句:“见鬼,我们走了这么远,道路还是这样泥泞不堪。看来天黑前,是根本赶不到库尔斯克了。”

    我从他的话中听到了一个关键词“泥泞不堪”,立即灵机一动,侧身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您别看德军前几天的攻势猛烈,但由于道路泥泞不堪导致交通运输不便,而德军又远离了他们的补给基地,他们所携带的弹药所剩无几,根本就没能力再发起新的进攻。”

    “那你觉得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再次向我们发起进攻呢?”罗科索夫斯基等我一说完,立即就接着问道。

    我装模作样地想了片刻,随后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我估计德军目前首先要巩固他们所占领的区域,并进行兵员和武器弹药方面的补给。以他们的运算能力来分析,德军在六月中旬以前,是无法向我们发起新的进攻。”

    “司令员同志,如果真的像奥夏宁娜将军分析的这样,我认为德国人一定会选定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来发起对我们的进攻。”捷列金听完我的分析,然后扭头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对德国人来说,六月最有纪念意义的,就只有22号。因为两年前的这一天,他们对我们不宣而战,并且一度取得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

    捷列金的话,让罗科索夫斯基陷入了沉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都保持着皱眉的姿势,似乎正在努力思考着什么。等他的舒展眉头,长出一口气以后,悠悠说道:“军事委员同志,您和丽达说的都有道理,从种种迹象分析,德军如果要发生大规模的进攻,至少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来集结兵力和囤积弹药。他们在六月底发起进攻的可能,是完全存在的。”

    “那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库尔斯克附近构筑防御工事,以抵御德军可能发起的大规模进攻。”捷列金在说完这番话以后,又有些为难地说:“开始要在这么大的区域内,修筑如此多的防御工事,意味着需要成千上万的人手,我该到什么地方去找这么多人啊?”

    “关于修筑防御工事的事情,等回到司令部,您去和方面军工程兵主任普罗什利亚科夫少将沟通,让他尽快编制出具体的进度表。”罗科索夫斯基也许是为了让我对前线的情况有所了解,当着我的面就向捷列金布置任务:“主要防御地带的工事由部队构筑,而第二和第三防御地带,以及集团军和方面军后方的防御地带的构筑,则除了部队以外,还要让当地居民积极参加。在方面军司令部发出的所有命令和训令中,都必须要求建造坚固的、纵深梯次配置的多道防御地带。还有,在防御的整个战役纵深都有最完备的工程设施。”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捷列金拿着纸笔在颠簸的车里,仔细地将罗科索夫斯基的命令记录下来,“等回到司令部,我就去找普罗什利亚科夫将军。尽快和他编制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表。”

    接着他们又开始研究方面军里的一些琐碎事情,我听了一阵,听得一头雾水,便索性靠着椅背闭目养神。我虽然闭上了眼睛,却没有睡着,脑子里不停地在想:库尔斯克会战爆发前,苏军的防御重点是在库尔斯克西北方向,和此刻所部署的防御方向相距甚远。

    不过转念一想,罗科索夫斯基他们毕竟只是根据从战场上获得的情报。来部署防御地带,防御的侧重点出现偏差,是在所难免的。反正只要库尔斯克会战一天不爆发,他们始终就有调整兵力部署的可能,也用不着我这个外人来杞人忧天了。

    我们赶到中央方面军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左右。幸好在这里等待罗科索夫斯基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还没离去,让我有机会见到了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年轻统帅。

    等他向罗科索夫斯基敬礼完毕,我不顾他的军衔和我相当。上前一步抬手向他敬礼,同时礼貌地说道:“您好。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被突然冒出来的我吓了一跳,正当用奇怪的目光上下打量我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已在旁边为我们做起了介绍:“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您可能还不认识她吧。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奥夏宁娜中将。”

    “原来是您啊,奥夏宁娜同志。”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从罗科索夫斯基的嘴里听到我的名字后。脸上立即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伸出双手,激动地说道:“您好,您好!以前曾听过不少关于您的传说,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您。我真是太幸运了。”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对我的称赞,又引起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好奇,他诧异地问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同志,不知道您都听说了丽达一些什么样的传说啊?”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问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耸了耸肩膀,回答说:“关于我们军中最年轻的这位女将军,有很多的传说。第一个,就是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她指挥一个新组建不久的独立师,在马马耶夫岗挡住了德军长达几个月之久;第二个,是在不久前,她指挥部队周旋于敌后,不光给予了敌人重创,有效地牵制了曼斯坦因的兵力,还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