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莫斯科 >

第609章

燃烧的莫斯科-第609章

小说: 燃烧的莫斯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听您这么说,倒引起了我的好奇。能把您的这个方案告诉我吗?”卡尔波夫的一脸自信,更让我对他的方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您请看这里,”他忽然站了起来,身体向前倾,用手点向上面的一个位置。我连忙歪着头向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听他说道:“在我们营地的西南方向两公里处,有一个营地,里面驻扎着一支意大利部队。”

    听他说到这里时,我点点头,接过话头说:“嗯,我知道这个意大利营,他们负责看管德军的军用物资,由于戒备森严,我们的侦察部队没能成功地潜入。不过我不明白,意大利营和你们脱困的行动有什么联系吗?”

    “当然有。”卡尔波夫用肯定的口吻说道,看着我脸上露出了茫然的表情。赶紧向我解释说:“是这样的,奥夏宁娜上校,意大利营和附近的德国人有矛盾。以前这里是德国人的营地,就是因为常常和意大利人发生冲突,最后德军指挥官不得不把我们营调过来,以缓解两队间的冲突。”

    卡尔波夫虽然没有把话说完,但我已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眼前一亮,连忙追问道:“你的意思,是让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再次发生冲突,转移德军指挥官的注意力,这样一来,你们就有机会从德国人防御松懈的地方溜出去。”

    “完全正确,”见我猜到了他所想说的话,卡尔波夫乐得合不拢嘴,连声称赞我:“上校,您真是太聪明了,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您就猜出了我的计划。”

    等他说完这句话以后,我不禁陷入了沉默,虽说他的方案非常别出心裁,但首先要想方设法挑起德意双方军队的矛盾,让局面一片混乱的时候,他们才有机会趁机溜走。可是我该怎么挑起两军的矛盾呢?总不能,我带着一帮指战员跑到意大利营地外面,朝他们吐唾沫扔石头吧?当然在营外叫骂就不必了,一来,我们冒充的是德军,又不是两国交兵,用不着在外面骂阵;二则,意大利营地和德军营地之间肯定保持着通讯畅通,没准我们还没卖几句,党卫队或者盖世太保的人就来了,正好将我们这帮冒牌货一网打尽。

    见我迟迟没说话,卡尔波夫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上校同志,您是不是觉得就算德国人和意大利人闹起来了,我们也不见有可乘之机?”

    虽然听到他的猜测有所偏差,但我从和他的接触的这段时间里,我觉得他还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指挥员,在东方营如何脱离危险的问题上,他的意见相当重要,所以我顺水推舟地说:“是啊,我就是这样想的。不知道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很简单,由于意大利人所在的位置,正好处于第44师的后方。一旦发生冲突,为了防止事态的扩大,敌人势必从前线调回部分兵力用以警戒。在这时,我就可以通过士兵督查组向德军指挥官报告,申请接替第44师的前沿防御。只要获得批准的话,我们就可以大摇大摆地开赴前沿。甚至不用您派出部队接应,我们可以摆出假装进攻的架势,快速地冲进了师的防区内。”

    卡尔波夫的方案不光别出心裁,而且相当大胆,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纰漏的话,那也同样是前功尽弃的结果。不过和我先提出的两个方案相比,反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我只考虑了片刻,便毫不迟疑地表示了同意:“卡尔波夫上尉,你的这个方案不错,那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就围绕这个议题展开。”

    没等卡尔波夫表态,本来守在门外的萨夫琴科忽然撩开门帘走了进来,嘴里嘟囔着:“见鬼,天上明明还有月亮,怎么会忽然下起雨来。”边说还边用手拍打着挂在肩膀上的雨水。

    本来我就想等和卡尔波夫讨论个子丑寅卯时,再把萨夫琴科叫进来一起参详一下,既然他自己走进来,也省得我再叫他了。我朝他招招手。示意他到桌边来。

    萨夫琴科走过来后。礼貌地问道:“师长。有什么事情吗?”

    “格拉姆斯上尉呢?”我问道。

    “您刚才不是派他带几个人,去监视那些士兵监察组的德国人吗?”萨夫琴科听我这么问,虽然一脸的诧异,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他现在应该还在执行监视任务。”

    “刚才卡尔波夫上尉提出了一个脱困的方案,你来看看,顺便说说你个人的想法。”说着,我就将刚才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萨夫琴科盯着地图看了半天。最后缓缓地点点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师长同志,我认为卡尔波夫上尉的提议非常不错,如果德国人真把他的部队调到了第一线,那么他们要举行反正,并成功进入我师的防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但是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让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之间发生冲突呢?要是他们不发生冲突的话。卡尔波夫上尉贸然向德军指挥官提出调防的请求,就会引来敌人对他不必要的怀疑。”

    “是啊。萨夫琴科同志。”我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我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一个挑拨敌人之间矛盾的办法来。你呢,有什么好的建议?”

    萨夫琴科苦笑着摇摇头说:“师长同志,您都想不出办法,更不要说了。”

    我们三人继续讨论了半天,也没有拿出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只好又把我最初的方案拿出来研究,着重讨论该如何完善细节。

    天亮以后,一脸疲倦的格拉姆斯走进帐篷,向我汇报说:“报告师长,我已完成任务回来。时间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听着格拉姆斯蹩脚的俄语,让我觉得格外心烦意乱,于是没好气地对他说:“格拉姆斯上尉,下次看到我身边有翻译时,请您还是说德语吧,免得我听着费力。”

    格拉姆斯有些词汇听不懂,赶紧拉着萨夫琴科问个究竟,等搞懂了我的意思后,啪地来了一个立正,大声地说道:“是!”

    返回时,还是格拉姆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我和萨夫琴科还有十几名前德军战士坐在车厢里。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萨夫琴科善意地安慰我说:“师长同志,不要着急,等回到营地后,再和政委、参谋长他们商议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嗯了一声后,问他:“我们的卡车是从原路返回吗?”

    他摇摇头,回答说:“不是,我们现在正驶向德军第44师的防区,。”

    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随后便闭上眼睛开始闭目养神,以补足我昨晚欠下的睡眠。

    不知道开了多久,卡车猛地颠簸了一下,让我的头重重地撞在了车厢的侧挡板上,由于撞到很重,虽然戴着钢盔,依旧把我撞得眼冒金星。

    忽然从车后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吼声,把车厢里所有的人都惊动了,靠在后挡板坐的两名战士,还撩开篷布想看看出了什么事情。我扶着挡板站了起来,顺着车尾敞开的篷布望出去,只见几名穿着意大利制服的官兵,正站在一个水坑旁边,冲着我们的车子手舞足蹈地乱吼着。

    “这是怎么回事?”我奇怪地问萨夫琴科。

    他摇了摇头,随后走到一名士兵的身边,叽里哇啦问了几句,随后回到我的身边,向我报告说:“师长同志,是这样的,我们的车经过站岗的意大利士兵面前时,不小心把水坑里的水溅到了他们的身上,他们正为这事生气呢。”接着他自言自语地说,“不就是溅了一点水在身上,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

    萨夫琴科的话,让我顿时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这一刹那,我想到了挑起德军和意大利军矛盾的办法,于是我连忙兴奋地对萨夫琴科说:“萨夫琴科,让格拉姆斯上尉停车,把车倒回去。”

    虽然萨夫琴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命令,还是抬手使劲地拍了拍驾驶舱顶部。等听到动静的格拉姆斯拉开车门,在车厢边探出头来的时候,萨夫琴科向他转达了我的命令。格拉姆斯二话不说,马上就命令司机停车,并快速地向那些意大利士兵退去。

    看着卡车离意大利兵越来越近,萨夫琴科向我请示:“等卡车到了他们的面前,我们该怎么做?”

    “让车上所有的战士都下车,把这些意大利哨兵狠狠地揍一顿!”(未完待续

    。。。

第七〇一章 挑拨(下)() 
“啊?!”我的这个命令把萨夫琴科吓了一跳,他半晌才迟疑地问我:“师长同志,这合适吗?要知道,这可是在德国人的地盘上。”

    我看到车离意大利兵越来越近,也顾不上给他解释,只是简单地命令他:“等车一停稳,让所有的战士都下车去揍这些意大利哨兵,就说要让这些意大利人因为辱骂德意志国防军,而付出应有的代价。”

    听我这么一说,萨夫琴科就算再笨,也猜到了我的用意,他笑着答应:“师长同志,您放心,我保证完成好您交代的任务。”

    我的这个计策只是要挑拨德军和意大利军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实施计划时把握分寸很重要,要是将意大利军的哨兵打死了,没等那些营地里部队就会毫不留情地向我们开火,所以我特意叮嘱了萨夫琴科:“记住,让战士用拳脚教训他们,不要开枪,也别把人打死了,否则就没办法收场了。”

    “明白。”萨夫琴科笑着点点头,随后转身冲着车厢里那些前德国的国防军士兵叽里哇啦交代了几句。

    我本以为下达这样的命令,这些投诚的前德军士兵们会不情不愿地执行,没想到他们听完萨夫琴科所转达的命令后,居然轰然响应。车刚停下了,还没等停稳,他们已掀开挡在了车尾的篷布,像恶狗扑食般……不对……是如猛虎下山般跃出了车厢,噗通噗通地跳进了车下的水坑,随即脚下不停地朝那些站在水坑旁发呆的意大利士兵猛冲了过去。

    很快,车后便传来的拳脚打在**上沉闷的声响,以及不时响起的意大利士兵的惨叫声。这时,格拉姆斯打开车门。站在踏板上向车厢里望了望车厢,又歪着头望了望后面正在泥水里混战的双方士兵,诧异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听完萨夫琴科的翻译后。对格拉姆斯低声地说:“上尉,时间紧迫。来不及给你详细解释了。你先去督促你的部下,让他们以意大利辱骂德意志国防军的理由,损害了你们荣誉的理由,将意大利人狠狠地揍一顿。让战士们用尽全力打,把他们打得越惨越好,但千万别打死。还有,一旦发现营地里有大部队要冲出来的话,立即让战士们上车。迅速地逃离此地,免得寡不敌众吃了亏。”

    格拉姆斯搞懂我说的内容后,答应了一声,从踏板上跳下去,大踏步地向后面走去。

    我招呼萨夫琴科到车尾坐下,一手扒着后挡板,一手将篷布撩开一角,笑嘻嘻地看着下面的热闹。我心里明白,德军和意军虽然是盟友,但是基层官兵间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口角斗殴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本来我还在为如何挑拨两军的矛盾而犯愁,没想到阴错阳差中,行驶的卡车碾压了水坑。溅起的泥水淋了意军哨兵一身,生生将这样的天赐良机送到了我的面前,要是我还不懂得利用的话,那还不如拿块奶酪碰死算了。

    虽然意大利士兵的人数少,只有四个人,但面对我方的十几名战士,整场打斗也并非一边倒的趋势。其中一名身材魁梧的士兵,在被两名战士从左右抓住手臂的情况下,依旧把另外一名从正面扑上去的战士。一脚踹进了泥水里,飞溅的泥水溅了四周的战士满头满脸。踹飞了正面的战士后。他又用力挣脱了抓住他右手的战士,一记漂亮的右钩拳。准确地击打在抓住他左手的战士的下巴下,那战士头望后一仰,随后仰面倒了下去,摔了一个四脚朝天。

    见到自己的战友就连被这个大个子意大利士兵打倒,周围呼啦啦地扑了七八个战士过去,抓手的抓手,抱腿的抱腿。虽然那士兵竭力挣扎,但双拳难敌四手,把一群愤怒的战士围着中间饱以老拳。

    外面的动静,惊动了营地里的意大利士兵,有五六个带着枪的士兵,呼喝着沿土路向这边跑过来。一直在旁边和我们一样观战的格拉姆斯上尉连忙快步迎了上去,他拦住意军士兵后,冲着对方大声地斥责着。那些被他拦住的士兵面对着军衔比他们高的指挥官,虽然不敢从他们的身边绕过去,但还是在大声的争辩着。

    看到正在和格拉姆斯争辩的那些意军士兵,我忽然有点羡慕起倭寇等级森严的那种上下级关系,如果格拉姆斯面对的倭寇士兵,根本就不用和他们废话,只需要抬手几个巴掌扇过去,那些人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