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莫斯科 >

第300章

燃烧的莫斯科-第300章

小说: 燃烧的莫斯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别人这样突然冒出来说话,崔可夫也许不会给对方好脸色看,可谢米科夫曾经救过他的性命,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一样了。他冲着谢米科夫点点头,示意大尉继续说下去。

    谢米科夫道:“我觉得也许是潜入我军后方的德国人,化妆成我军,然后向部队下达这个假命令。”

    没想到谢米科夫的这个假设刚出口,崔可夫就摇着头否定了他的推断:“大尉同志,这种可能是不存在的。德国人就算假传命令,最多也就是基层的指挥员上当受骗,接到假命令后,有一两个连撤出战斗,这个我相信。可现在脱离阵地后撤的部队不是一两个连。而是一个师和两个旅,其中还包括一个坦克旅。证明传达命令的人,是直接把命令传达给了师旅级指挥员。而且接到命令的人,对对方还是毕竟熟悉的。否则他们绝对不会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从部队从战场上撤下来。”

    一直没有说话的科尔帕克奇插嘴说:“只要我们能联系上后撤部队里的高级指挥员,就能搞清到底是谁下达的这个荒唐的命令。”

    正说着话,一名参谋从观察所外面跑过来,嘴里激动地叫道:“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们联系上了第214师的师长比留科夫少将,他已经命令部队停止渡河。并迅速地返回原来的防御阵地。”

    听到联系上了一名渡河部队中的高级指挥员,崔可夫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接着追问道:“比留科夫将军在什么地方?”

    “他接到新的命令后,正和师政委索鲍利往我们这里赶。估计十分钟后就能到达。”

    在等待比留科夫和他的政委到来的过程中,古罗夫把电话打到了观察所,电话一接通,他就关切地问科尔帕克奇:“司令员同志,你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敌人的进攻已经被打退了。海军陆战旅的炮兵正在构筑工事,拥向渡口的那些部队正在陆续地返回他们的阵地。我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军事委员同志。”科尔帕克奇回答道。

    “目前敌人的反冲击已经被我军抑制住了,防线还稳定在中午时分的实际控制区域。我让部队连夜坚固工事,以应付德国人明天可能发起的反击。”

    “军事委员同志。”科尔帕克奇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我想问问,第168坦克旅怎么样了?”

    古罗夫沉默片刻,叹了口气,说:“唉,别提了,在击溃德军的坦克部队后,全旅就剩下了三辆坦克,旅长罗金上校乘坐的坦克被炮弹击毁,本人也身负重伤,军医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已经将他和重伤员们一起,通过浮桥到斯大林格勒去了。”

    正说着话,第214师的师长和政委赶到了。两人一进观察所,那名少将就用洪亮的声音说:“司令员同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我的部队在阵地上打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命令我们撤出阵地,渡过奇尔河去构筑新的防线。”

    崔可夫一脸惊诧地看着他,说:“比留科夫将军,我什么时候下过撤退命令啊?要知道,如果要命令部队撤退的话,我就不会待在这个观察所里。如果没有部队挡在前面担任阻击的话,敌人的坦克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冲到观察所前面。”

    “可是司令员同志,这个撤退命令的确是集团军司令部发出来的啊。”

    “什么?比留科夫将军,您说什么?命令是集团军司令部下达的?”

    “是啊,司令员同志。”比留科夫将军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递给了崔可夫,说道:“您看看,这是集团军司令部让我们撤退的书面命令。命令是司令部的通讯参谋亲自送来的。”

    “是谁签署的命令。”崔可夫接过文件后,没有马上打开,而是面带寒霜地问道。

    比留科夫被他的这个表情吓了一跳,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报告司令员同志,签署命令的,是集团军参谋长诺维科夫上校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师级政委阿布拉莫夫。”

    崔可夫听完,气得狠狠地一拍桌子,咬着后槽牙说:“糊涂,在战事最紧要的关头,在没有得到我允许的情况下,谁给了他们随便命令部队撤退的权利。”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吩咐一名参谋:“马上给我接集团军司令部,我要和军事委员通话。”

    当接通阿布拉莫夫的电话后,崔可夫语气生硬地说:“军事委员同志,我想请雯一下,您为什么要给部队下达撤退的命令?”

    对方听出了崔可夫的不快,向他解释说:“司令员同志,情况是这样的。我接到情报,德国人凭借着空军和炮兵的优势,在坦克的掩护下,向下奇尔斯卡亚地区猛扑过来。您也知道,我们的部队是由后备军改编的,战士大多数是新兵,缺乏战斗经验,为了避免部队被合围后遭到全军覆没的下场,经过我和参谋长诺维科夫上校商议后决定,趁敌人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让部队迅速渡河,等过了河以后再迅速地建立新的防御阵地。所以我们通过无线电台向步兵第214师、两个海军陆战旅以及坦克第137旅发出了撤到顿河左岸的命令。……”

    崔可夫阴沉着脸道:“军事委员同志,您知道吗?就是因为你发出的这道错误的命令,让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吗?一个师和三个旅同时撤出阵地,数万人一起涌向顿河和奇尔河渡口。为了阻止涌向渡口的人流和车队,我派了布劳德将军带着我身边的参谋们到渡口去。敌机发现了在渡口处拥挤着人员和汽车,随即就对渡口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在敌人的轰炸中,布劳德将军、西多林中校、布里洛夫上校和许多集团军司令部的其他指挥员们都光荣牺牲。”说到最后时,崔可夫的声音变得哽咽起来。说完,他不等对方说话,便果断地挂断了电话。

    崔可夫放下电话后,看着站在面前的比留科夫和他的政委,稳定了一下情绪问道:“将军同志,在刚才的空袭中,您的部队伤亡大不大?”

    比留科夫嘴角抽搐了一下,回答说:“报告司令员同志,有个团伤亡较大,战士们伤亡了三分之一,团长和团政委牺牲,四个营的指挥员就只剩下一个副营长,和七个连长。”

第四三二章 代理团长(二)() 
崔可夫望着站在他面前的两名师级指挥员,表情很凝重,他缓缓地抬起双手,搭在比留科夫和索鲍利的肩膀上,用沙哑的声音说:“回去布置防御吧,记住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绝对不能让敌人逼近我们的渡口,要彻底消除敌人企图从下奇尔斯卡亚地区突击斯大林格勒的危险。明白了吗?”

    比留科夫使劲地点点头说:“全明白了,我们一定守住阵地的。”说完,他扭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政委,又吞吞吐吐地说:“司令员同志,我还想求您一件事情。”

    崔可夫把手从两人的肩膀上移开,望着他饶有兴趣地问:“说吧,师长同志,我想听听您求我的是什么事情?”

    “司令员同志,您也知道,那个团的指挥员几乎伤亡殆尽,没有指挥员的指挥,部队可没办法打仗,您看是否能给我补充几个指挥员。”

    崔可夫看了看观察所里稀稀拉拉的几个参谋,然后叹了口气说:“比留科夫将军,难道你还看不出吗?我这里一个多余的指挥员都没有。”凭心而论,比留科夫这个请求其实不算过分,只不过可提的时机不对。要知道在几个小时前,崔可夫刚损失掉一大批指挥员,他自己身边的参谋人员都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人去充当基层指挥员。

    比留科夫的眼睛向我和谢米科夫瞟了过来,随后对我们努了努嘴,说:“司令员同志,那不是还有空闲的指挥员吗?”

    崔可夫扭头看过来,眼前顿时一亮,他温和地笑着对科尔帕克奇说:“老伙计,我想和你商量一个事,能借一个您的部下给我吗?您知道。比留科夫将军的师里非常需要一个能当团长的指挥员。”

    崔可夫和科尔帕克奇说话时,我扭头看着身边的谢米科夫,心想他倒是这个团长的不二的人选。几天前他和一支部队留在敌后顽强地战斗,牵着大量敌人企图用来向科斯卡河防线进攻的兵力。除了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外,他还是崔可夫的救命恩人。

    对于崔可夫的请求,科尔帕克奇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他大方地说:“好吧,亲爱的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对于你这个老战友提出的请求,我想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崔可夫握住他的手使劲地摇了摇。大声地说:“亲爱的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您真是太好了,我就知道您不会拒绝我的请求。这样吧,就让奥夏宁娜中校到比留科夫将军的师里去担任这个团长吧。”

    听到崔可夫选择的是我。科尔帕克奇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有些难以置信地问:“对不起,崔可夫同志,您选择的是谁,可以再重复一遍吗?”

    崔可夫微笑着说:“奥夏宁娜中校。据我所知她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还在军队里担任过很多重要的职务,我相信,她完全能够胜任这个团长的职务。”

    我看着科尔帕克奇一脸为难的样子,心里在暗暗地祷告:司令员同志啊。千万不要答应崔可夫的请求,我可不是什么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抹。前两天带队参加反击那次,假如不是我一直躲在坦克下,后来又凑巧炸毁了德国人的火力点,估计早就成为阵亡者之一了。

    就在科尔帕克奇思考的时候,旁边的比留科夫急了,他本来想让崔可夫安排一个有战斗经验的指挥员去担任团长,没想到崔可夫居然选择了我,他低声地提醒崔可夫:“司令员同志,我需要的是一个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员。可您却给我安排了一名女指挥员,她能胜任团长的职务吗?”

    崔可夫向我招招手,让我过到他的身边,然后转过身,仍然温和地笑着,很体贴地拍拍比留科夫的肩膀,说:“师长同志,您知道近卫第八师吗?”

    比留科夫将军使劲地点点头,说:“知道,原来是潘菲洛夫将军的步兵第316师,因为在保卫莫斯科的战役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战斗精神,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才被改称为近卫第八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该师的一级政治指导员克罗奇科夫,他在牺牲前大喊着:‘俄罗斯虽大,但是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因为后面就是莫斯科。’他的这句名言,师里的每一个指战员都知道。”

    崔可夫笑了笑说:“比留科夫同志,也许您不知道,奥夏宁娜曾经和克罗奇科夫并肩战斗过,当时他们一个是营长,一个是政治指导员。另外,在第316师被授予近卫第八师的光荣称号后,第一任师长就是奥夏宁娜中校。”我和克罗奇科夫并肩作战的经历,让比留科夫对我的看法有所改观,当他听说我就是近卫第八师的第一任师长时,整个人都被镇住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师政委索鲍利,走到我的面前,主动地伸出手来,友好地说:“奥夏宁娜中校,欢迎您到步兵第214师来。”

    我现在是骑虎难下,只好强颜欢笑地和他握握手,心说现在这种局势下,去你们第214师就是送死。握完手,我扭头看着旁边的科尔帕克奇,希望他能拒绝崔可夫的提议,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第62集团军司令部里混日子。

    没想到科尔帕克奇误会了我的意思,也许他认为前几天崔可夫提出让我到第64集团军工作时,我就有点心动,今天再次向我发出邀请时,我会非常想去,便大度地做了个顺水人情:“崔可夫同志,既然奥夏宁娜中校没有反对,那我就暂时把她派到第214师去。不过我可事先和您说好了,一旦有了合适的人选,就让她马上回我的第62集团军来。”

    “好,就这么一言为定了。对于您的无私援助,我对您表示感谢。”崔可夫再次和科尔帕克奇握手后,扭头对比留科夫说:“师长同志,您还愣在这里做什么,快点带奥夏宁娜中校回师里去啊。你们还要抓紧时间部署防御,准备明天抵抗德国人的进攻。”

    “是!”比留科夫答应一声,接着对我说:“奥夏宁娜中校,我们走吧。”

    看到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我真是欲哭无泪,只能努力地挤出一丝笑容,向崔可夫和科尔帕克奇敬礼告别。

第四三三章 代理团长(三)() 
没想到崔可夫挺客气的,他扭头对科尔帕克奇说:“亲爱的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走吧,我们去送送他们吧。”

    科尔帕克奇也爽快地点点头道:“好的,我们走吧。”

    于是,崔可夫和科尔帕克奇两人把我们一直送到了观察所附近停着的吉普车旁,这才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