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莫斯科 >

第1347章

燃烧的莫斯科-第1347章

小说: 燃烧的莫斯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另辟蹊径想点别的办法。

    左思右想了半天,我觉得借鉴华夏国对军人的一些政策,没准就能当前这种不利的情况有所改观。想到这里,我对着话筒说:“赫鲁晓夫同志,我觉得可以双管齐下。一是给参军入伍的战士家里挂上‘军属’的光荣牌;二是提高军属的食物配给标准,比如说每天多给一百克面包之类的。这样做,应该可以大大地提高居民的参军积极性。”

    我之所以提出这两个建议,首先是因为不管是俄罗斯人还是乌克兰人,都是非常注重荣誉的,如果“军属”的光荣牌一挂,家里有亲人当兵的家庭,在别人面前就会显得无比荣光。其次,基辅解放后,一直实行的是配给证,每家根据人口来配给食品,军属可以提高配额标准,对那些适龄的青年们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我说完以后,便静静地等着赫鲁晓夫的答复。

    “太棒了,丽达,你的这个建议真的是太棒了!”赫鲁晓夫在思索一阵后,对我的提议拍案叫绝,他连声说道:“我明天一早,就会在招兵站张贴告示,将你所提的两种军属的待遇广而告之,我就不信用这样的条件,还招不到新兵。”

    我这边刚放下电话,科涅夫就从外面走进了指挥部。他看到我正站在办公桌旁,用高频电话和别人通话,不禁把眉头微微一皱,“丽达,是从什么地方打来的电话啊?”

    “报告元帅同志,是赫鲁晓夫同志从基辅打来的电话。”我原地立正向科涅夫报告说。

    “赫鲁晓夫说什么了?”科涅夫快步地走到我的面前,紧张地问:“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意外?”

    我没有搞懂科涅夫所说的意外指的是什么,但依旧如实地向他报告赫鲁晓夫所说的内容。当他听到曼斯坦因被解职,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转身冲着索科洛夫斯基他们说:“指挥员同志们,虽然医生告诫我不要喝酒,但为了这样的好消息,我认为值得喝上一小杯。”

    “元帅同志,司令部里有好酒,我这就叫人送过来。”索科洛夫斯基说完冲着外面喊了一句:“来人!”

    随着喊声,一名战士从门外走了进来,面对着索科洛夫斯基问道:“参谋长同志,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你立即到我的房间去。”索科洛夫斯基走到战士的面前,吩咐对方:“把我放在柜子的那瓶好酒拿过来。明白吗?”

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新兵训练计划() 
我给赫鲁晓夫提的征兵建议,在几天后便成效显著。他打电话给我的时候,都是笑声不断,听得他是非常开心的:“丽达,你给我提的建议,真的是非常棒。当时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让人在征兵站张贴了告示,结果当天下午,征兵站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队,让我们负责征兵的同志根本忙不过来。”

    虽然听到赫鲁晓夫这么说了,但我的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我小心地问:“赫鲁晓夫同志,不知道每天有多少人报名参军啊?”

    “来报名参加的,除了工人、集体农庄庄员,还有学生,和一些伤残退伍军人。”赫鲁晓夫乐呵呵地说:“第一天有二千一百多人,第二天就增加到了五千人,而且这两天的人数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我估计最多十天时间,我们就能征召五万新兵。”

    我正在和赫鲁晓夫通话时,忽然见科涅夫在看完一份电报后,猛地将电报纸往桌上一拍,然后背着双手气呼呼地在室内来回地走动着。见到这种情况,我连忙握住话筒,低声地问旁边的索科洛夫斯基:“参谋长,出什么事情了,为什么元帅同志发这么大的火啊?”

    “我们刚刚得到情报,汉斯·瓦伦丁·胡贝因为率领部队,成功地突出了我军的重围,希特勒晋升他为陆军大将。”索科洛夫斯基拿起桌上的电话,边看边低声地念给我听:“同时还授予了他一枚加缀了宝石的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该死的德国佬。”我听索科洛夫斯基念完电话以后,忿忿不平地说:“这次算他跑得快,但我们早晚会收拾他的。”

    “丽达,你们准备收拾谁啊?”听筒里忽然传来了赫鲁晓夫不解的声音,我这才发现自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捂住话筒的手。

    为了防止赫鲁晓夫误会,我连忙向他解释说:“是这样的,赫鲁晓夫同志。我们刚刚得到情报,胡贝因为指挥部队成功地逃出了我军的包围圈,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大将,还荣获了一枚加缀了宝石的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我只是用很客观的语气,向赫鲁晓夫说这件事,却没想到他听后居然怒气冲冲地说:“这个该死的独臂将军,上次在斯大林格勒时,就被我们围住过,谁知在第6集团军被全歼前,希特勒派人将他从包围圈里接走了。本来以为他这次再次被我们围住,肯定插翅难逃,结果还是让他跑掉了。”

    赫鲁晓夫沉默了一阵,然后对我说:“丽达,如果你们以后有机会再围住他的部队,答应我,千万不能让他再逃了!”

    “放心吧,赫鲁晓夫同志。”虽然在我所知的历史里,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不过在坚守柏林的那些德国将军里肯定没有他,所以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事不过三,虽然他前两次逃掉了,但只要我们再将他的部队围住,就绝对不会让他再逃出包围圈。”

    看到我结束和赫鲁晓夫的通话,一直在屋里来回走动的科涅夫停了下来,他回到桌边坐下,点燃一支香烟后,抬头问我:“丽达,你和赫鲁晓夫同志都聊了些什么啊?”

    我见科涅夫对我和赫鲁晓夫的谈话这么感兴趣,便笑着向他汇报说:“他告诉我,说在十天之内,就能征集到五万以上的兵员。只要经过短期的军事训练,这些新兵就能补充给那些兵员缺额比较大的部队。”

    科涅夫听后,原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我正愁兵员不足呢,那七八万被解救出来的战俘,在经过甄别后,一下就被各部队抢光了。就这样,我们的兵员缺额还很大,赫鲁晓夫真的能再给我们补充五万兵员,那简直是雪中送炭。”

    “元帅同志,请恕我直言。”索科洛夫斯基插嘴说:“就算赫鲁晓夫同志给我们补充了大量的兵员,但新兵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一点我们不能太盲目乐观。”

    听完索科洛夫斯基的看法,科涅夫耸了耸肩膀,有些无奈地说:“参谋长同志,如果部队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我们就没有能力发起新的进攻。至于说到新兵多的问题嘛,我们肯定没有那么多时间等他们完成训练,只有采取以打代练的方式,来让部队尽快地形成战斗力。”

    “以打代练?!”索科洛夫斯基听科涅夫这么说,脸上不由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好在两人是老搭档,所以说话也随便:“元帅同志,新兵没有经过足够的军事训练,就投入战斗,所起的效果有限,就算打败敌人,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科涅夫将手里的香烟摁灭在水晶烟灰碟里,抬头望着索科洛夫斯基,“参谋长,你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新兵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也不会带来太大损伤吗?”

    “我记得奥夏宁娜同志以前说过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索科洛夫斯基眼睛望着我继续说道:“我觉得只能加重新兵的训练强度,让他们拼命训练包括拼刺、射击、投弹、工事修筑在内的各种战术技能。我们只有不计价码、不计消耗甚至不计损失地狠狠训练新兵,才能使他们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

    “参谋长,你的这个办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运作起来却有很多问题。”对于索科洛夫斯基提出的这个办法,科涅夫思索了一阵,最后还是摇摇头:“在这样的训练强度下,新兵们就算勉强达到了合格的标准,但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战士,你能担保他们在听到枪响以后,不会表现得惊慌失措吗?没准到时很多人听到枪一响,就彻底慌神了,连该怎么开枪都忘记了。”

    见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了,索科洛夫斯基苦笑一下,然后闭上嘴,没有再和科涅夫继续争辩下去。而科涅夫见索科洛夫斯基不说话了,又将目光投到我的身上,面带笑容地问:“丽达,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其实我非常赞同科涅夫刚刚提出的以战代练的办法,此刻听到他问我,便连忙回答说:“元帅同志,我觉得您提出的以战代练的方法就很不错,有利于新兵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

    “说具体点。”科涅夫显然不满意我用三言两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便追问道:“怎么个以战代练法?”

    “元帅同志,方面军的前任司令员瓦图京将军是怎么牺牲的,我想您应该很清楚吧?”我说到这里有意停顿了片刻,等他点头表示认可,才接着说道:“如今在我们占领的区域内,还有很多这样的反苏游击队,不,准确地说是土匪。他们的人数不多,战斗力也不太强,我觉得可以让我们的新兵,把剿灭这些土匪当成训练,通过不间断的战斗,给他们一个见血的机会,借以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元帅同志,您看这样行吗?”

    “没错,这倒是一个好主意。”科涅夫听到我的这个提议后,顿时眼前一亮,他连连点头说:“用新兵去剿匪,让他们能有一个见血的机会,还能增加实战经验,我看这样行。”说着,他扭头去问索科洛夫斯基,“参谋长,你的意见呢?”

    “元帅同志,”索科洛夫斯基想了片刻,随后回答说:“我觉得光是新兵不行,还必须有老兵和战斗骨干,这样的部队拉出去才能完成好剿匪任务。”

    “我再补充一点。”科涅夫等索科洛夫斯基说完后,接着说道:“多抽调一些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战员到新部队里去,由战斗骨干担任班排长,原来的排长升任连长,连长升营长。只要打上几仗,部队就能慢慢形成战斗力。等我们向德军发起最后的攻击时,这些已形成战斗力的新兵就能派上用途了。”

    索科洛夫斯基等科涅夫一说完,便有些按耐不住了,站起身激动地说:“元帅同志,我这就去挑选部队,等基辅给我们补充的兵员一到,就立即进行编组。”

    见到索科洛夫斯基如今迫不及待,科涅夫苦笑着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参谋长,不要着急嘛,赫鲁晓夫同志还在征兵,至少还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将征召的新兵给我们陆续送过来。”

    索科洛夫斯基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也是想早点让部队形成战斗力,这样对德军展开攻势的时候,我们的胜算才能更高一些。”

    科涅夫用手拍了拍摊放在他面前的地图,说:“反正新兵过来还有好几天时间,我们还是利用抓紧时间来研究一下,该把什么地区的土匪作为首要的进攻目标吧。”

    “这还用说吗?”索科洛夫斯基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用手指着地图上的一点,斩钉截铁地说:“就先清剿这里的土匪吧,当初瓦图京同志就是在这一地区遇袭的,我们要为他报仇雪恨。”

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胡贝的死讯() 
第二天傍晚,我们接到了来自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为了便于指挥部队和确保司令部的安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应于4月22日,从沃洛奇斯克东北的托基镇搬迁到罗夫诺。

    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科涅夫还一脸遗憾地说:“真是可惜了,托基镇是我见过的城镇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元帅同志,”听到科涅夫的感慨,索科洛夫斯基有些自豪地说:“主要是我们的第一方面军的指战员行动迅速,德军还没来得及对城市实施破坏,我们就占领了这里。”

    我看了看地图,有些不解地问:“元帅同志,我有个问题,如果说要指挥原第一和第二方面军的部队,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我们前段时间解放的塔尔诺波尔才对,怎么会选择偏北的罗夫诺呢?”

    “罗夫诺离白俄罗斯更近一些。”科涅夫若有所思地说:“根据我的分析,最高统帅部在白俄罗斯会有大的行动,为了便于我们配合白俄罗斯方面军的作战,将方面军指挥部设在罗夫诺,是完全正确的。”

    就在科涅夫安排索科洛夫斯基负责搬迁事宜时,克赖纽科夫一阵风似的从外面跑了进来,他手里扬着一份电报,激动地说:“指挥员同志们,好消息,好消息啊!”

    “军事委员同志,”科涅夫望着情绪激动的克赖纽科夫,好奇地问:“您这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

    克赖纽科夫一边将手里的电报递给科涅夫,一边兴奋地说:“我刚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