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征服者威廉大帝 >

第290章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290章

小说: 征服者威廉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话的军团,至多是给这些冷兵器军团一支人数为一千二百人的火枪团,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火炮,以加强他们的作战能力。

    如此算下来,以一支军团一万两千人为计,威廉至少需要征召六万名兵员,以及比这数量更多的武器装备,物资钱粮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威廉更需要准备至少两万支以上的步枪和同等数量的长矛,以装备近卫军团、编练的火器军团和各支军团的火枪团,火炮数量更是需要近五百门左右。

    而此时,火枪的制造才刚刚开始,还处在试生产阶段,需要在两个月火绳枪定型后,方可大规模生产。

    依照威廉的预计,即便皇家兵工厂平静权力,以该工厂的生产能力,一年至多也只能生产五千支不到的步枪。

    如此,想要完成改编近卫军团和编练全火器化军团的目标,至少需要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好在,编练其余四支冷兵器军团,并不是很困难,在诺曼王国有的是踊跃参军的勇士,铠甲、武器、弓弩、器械的制造业也十分成熟,能够在短时间被提供所需的装备物资。

    不过,目前诺曼王国国际环境大体和平,威廉也不需要对编练新军团的事太过于急迫,他准备用四年的时间来编练新的军团,每年编练一支冷兵器军团,每两年编练或改组一支火器化西班牙方阵化的军团。

    依照如此进度,到了1057年,威廉将拥有包括火器化的近卫军团在内的九支冷兵器军团、两支火器化军团,共十一支军团。

    以一支常备军团满编一万两千人计算,未来,威廉将拥有多达十三万常备兵力。

    当然,这也不过是纸面上的数字,因为这些军团将依照精锐程度的不同,在兵力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削减,例如最精锐的第一军团只能保留编制的五分之三的士兵,其余像第二、第三这两支军团也只有一半的士兵,更差一些的第四和第五军屯一般也只有五分之二到一般左右的士兵。

    可以预计,未来这几支常备军团将长期架子化,只能保留其满编数额的五分之二兵力。

    如此算来,未来王国的常备兵力将只有六至七万人上下,近比现在多出两万到三万人而已。

第598章 强干弱枝,居重驭轻() 
    吸取了古今中外,各个王朝的兴衰教训,威廉所制定的政策向来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居重驭重”的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加强中央,而削弱地方。

    宋朝的俞文豹所写的《吹剑录外集》曾言:“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承平既久,则习文忘武。

    明朝的陈子龙所著的《议京兵》中也曾说:“自古帝王之立国也,莫不欲居重驭轻,以为长远之计。”

    威廉深以为然,自古流传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王朝,大都是遵循着强干弱枝、居轻驭重的尊则,这一点古今中外皆然。

    而那些地方实力强大的国家,执掌它的王朝的寿命都是非常短暂的。

    就拿有着“败仗庭”之称的拜占庭帝国来说,其因为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各地贵族、教会势力根深蒂固的缘故,中央权力弱小的拜占庭皇帝们的王朝基本没有传过两代的,不是被军队拥立的将领取代,就是行省贵族自立为帝,然后取而代之,被权臣暗杀然后取而代之的也不在少数。

    拜占庭帝国的皇位传承更是十分混乱,因为皇帝所掌握的中央力量十分薄弱的缘故,皇位不是兄传弟、兄传妹,就是传给女婿、养子、外甥、妻舅等,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制定皇位继承人的皇帝也极少,能够传给自己长子的皇帝更是屈指可数。

    吸取了这些教训的威廉,从制定诺曼王国的军事制度和行政制度开始,就遵照着“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居重驭重”的理念来制定和执行。

    就拿诺曼王国的军事制度而言,王国的军队大体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国王直属的军队和贵族封臣各自所属的军队。

    由于诺曼王国王权强盛,贵族封臣力量较为弱小,一直以来,国王直属的军队不论是在军队数量上,还是在精锐程度上,都远远超过贵族封臣的军队。

    威廉所执行的这一政策,无疑符合强干弱枝的理念准则。

    而在诺曼王国的国王直属军队中,又可以分为近卫军、常备军团和驻守在各地的民军团这三类。

    其中民军团是作为各地的守备力量,和常备军团补充兵力和辅助力量而存在的,每逢战争,常备军团都将征召驻地军区范围内的民军团士兵入伍,来补充缺员的编制,同时还会随军携带几支民军团作为辎重后勤部队和治安维稳的力量。

    在和平时期,不满编和半编的常备军团,是无权征召各自驻地军区范围内的民军团入伍的,他们只能负责主持防区范围内的防务,依靠威廉的军令调遣民军团协助防守。

    一般来说,这五支常备军团里,每年都有两支常备军团会被调遣过来,和近卫军团一同,防卫首都的安全,而其余三支军团则被威廉派往英格兰、洛林和法兰西三地,分别负责主持这三地的防卫工作。

    威廉如此安排,使全**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戍守各地,一次均衡首都巴黎和驻军和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使首都的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叛乱,也使外地驻军合起来也能制止首都驻军可能发生的内变。

    威廉此举,正符合“内外相制”的执政理念。

    “强干弱枝,内外相制”之后,威廉另做了一手准备,那就是用满编的精锐近卫军团,来压制这五支不满编的常备军团,这一点完全遵循了“居重驭轻”的理念。

    用精锐满编的近卫军团来压制国内的五支常备军团,用屯驻首都的军队来压制屯驻外地的军队,用威廉直属的军队来压制贵族封臣的军队,如此一环扣一环,使得威廉能够完全掌控整个诺曼王国的军事力量,既能起到保护首都的作用,更能有效地掌控军队,从而使皇权更加稳固,而不用担心有任何不服者和心怀不轨之人。

    制定出如此完美的军事政策,威廉心中颇为自得,他坚信只要他的继承人能够坚持这一军事政策不动摇,牢牢抓住军队,诺曼底王朝的统治将延续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不变。

    不过,遵照着“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居重驭重”的准则来制定的军事政策,也不是没有任何缺陷,它最大的缺陷在于对外扩张的力量和积极性不足。

    因为“强干弱枝、居重驭轻”的国策是将诺曼王国的军事力量从对外扩张,转向了对内镇压,将进攻的军事政策转化为防守,若是没有一个扩张**十分强烈的强势帝王当政,将全国的军事力量从防御转为进攻,诺曼王国很可能在后来的数百年中,固守它原先所拥有的领土。

    不过这一点些许的缺陷,对于威廉来说确实微不足道的,他本人作为诺曼底王朝的开创者,作为一个扩张**强烈的强势帝王,完全有能力将诺曼王国的军事力量从防御转化为进攻。

    这一点从威廉将国内大多数军队派遣出去扩张领地,而首都巴黎只留下近卫军团防守中,便可以看得出来。

    近卫军团作为威廉最为倚重的直属军团,其实力绝对冠绝当世,且先不论这支军队的装备精良程度和器械数量,就从这支近卫军团的兵员来看,它的兵员不包括了从全国范围内的贵族和骑士家族中挑选出来的诺曼勇士,更有各支军团中最优秀的士兵和将领。

    每逢三年,威廉都会从五支常备军团中挑选出五千名最优秀的士兵补入近卫军团中,而那些被替换的五千名士兵则下方到各支常备军团和民军团中担任各级军官和中坚力量。

    通过抽调各自军团的优秀士兵和将领,进入近卫军,并将近卫军的士兵派往各支军团和民军团,威廉对麾下的五支常备军团多达掌控又深入了几分。

    未来威廉准备新组建的五支军团也将参照此办法来执行,其中那支火器化军团将被威廉编组为近卫第二军团,作为压制国内军队的中流砥柱。

第599章 瓜分萨拉戈萨() 
    休伯特公爵的凯旋而归,宣告着诺曼王国的战争即将结束,无论是平定英格兰的戈德温叛乱还是瓜分萨拉戈萨埃米尔国的战争都将迎来终结。

    在英格兰,戈德温家族原本实力及其雄厚,该家族凭借着克努特大帝统治时期积蓄实力,到了忏悔者爱德华加冕英格兰国王的时候,这个家族的领地已经遍布英格兰王国的广大南部和中部地区,以至于忏悔者爱德华必须借助麦西亚公爵和诺森布里亚公爵,以及当时身为诺曼底公爵的威廉的帮助,才能对抗戈德温家族。

    由此可见,戈德温家族的强盛。

    然则,戈德温家族经历了威廉的征服和数次叛乱、清洗之后,实力已经大为削弱,原本心向戈德温家族的盎格鲁萨克逊贵族们不是被没收头衔和领地,就是逐渐凋零,剩下的也不得不思考跟随着戈德温家族叛乱是否有利。

    故而这次由戈德温家族所主导的叛乱规模并不大。照理说威廉应当迅速平定叛乱才是,不过他早已对安格鲁萨克逊贵族们的叛乱感到厌倦了,他决定彻底结束这一切。

    为此,威廉派出了他的理查德。德。诺曼底负责清理英格兰王国的盎格鲁萨克逊贵族们,借口他们勾连戈德温家族意图谋反,在英格兰掀起一场空前浩大的清洗,意图彻底清除英格兰王国的安格鲁萨克逊贵族。

    目前来看,此事进展还算顺利,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千余家安格鲁萨克逊的贵族塞恩被清理,这些人不是被借口处死,便是被驱逐出境,整条泰晤士河为之一赤。

    不过依旧有数百家萨克逊贵族逃脱了诺曼人的搜捕,他们被迫和在戈德温家族合作,意图反抗诺曼人的恐怖统治。

    尽管英格兰依旧还是烽烟四起,但威廉所拥有的核心领地威塞克斯公国和其他诺曼贵族的领地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害,受到破坏的大多是那些边境和北方的郡,损失较轻。

    以轻微的代价换取驱逐盎格鲁萨克逊人,并获得他们的领地地产,总得来说是大赚特赚,因此威廉时常督促里夏尔公爵和理查德男爵加快清洗萨克逊人贵族的进度。

    至于那些被没收的萨克逊人地产,威廉将其中大部分归于王室直辖,其余位于英格兰中部和北部的庄园地产则被威廉赐予那些在战争中立下功勋的男爵和骑士们。

    英格兰王国的萨克森贵族们已经是威廉碗里的肥肉,无论怎样都飞不出去,他此时更关注的是萨拉戈萨战场的局势,因为这关系到诺曼王国未来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扩张。

    自从数月前,威廉和科尔多瓦的大维齐尔商定后,对方果然遵守约定,说服了巴达霍斯、托雷多、巴伦西亚和马略卡的埃米尔们推出了萨拉戈萨战场。

    随着这些西班牙地区强大的埃米尔国推出战争,局势便立即向着有利于威廉和他的岳父斐迪南一世的方向倾斜。

    说起来威廉和斐迪南一世还得感谢巴达霍斯和托雷多的埃米尔们,要不是他们插手这场战争,将企图浑水摸鱼的纳瓦拉王国、阿拉公共王国和巴塞罗那这些基督教效果驱逐出去萨拉戈萨,他和斐迪南一世怎能独吞整个萨拉戈萨埃米尔国呢?

    由于威廉和科尔多瓦的关系,当巴达霍斯、托雷多、巴伦西亚的埃米尔们带着军队撤离的时候,威廉便立即得到了消息,命令驻守在莱里达的罗德里戈公爵和位于索里亚的罗伯特伯爵分兵出击,跟着他们的屁股后面攻城略地,夺占城池。

    当然,他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老丈人斐迪南一世,毕竟没有卡斯提人的配合,威廉也不可能在萨拉戈萨埃米尔国的战争中分一杯羹。

    有了威廉的消息,诺曼人和卡斯提尔人行动迅速,不出半个月的功夫,他们就从东西两个方向平定了萨拉戈萨全境,只剩下萨拉戈萨城还苟延残喘着。

    而那些企图浑水摸鱼小王国,此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诺曼人和卡斯提尔人在萨拉戈萨攻城略地,却无力插上一手。

    依照威廉和斐迪南一世的约定,威廉取得萨拉戈萨的莱里达和塔拉戈纳,并获得斐迪南一世对他将来攻略巴塞罗那公国的承认,也就是说,斐迪南一世和卡斯提尔人承认了巴塞罗那归属于威廉的势力范围。

    作为回报,威廉也承认了斐迪南一世对纳瓦拉王国、阿拉贡王国这两个效果的权益。

    此战中,斐迪南一世可算是此战中的最大赢家,攻取了萨拉戈萨、卡拉塔尤德和阿尔巴拉辛三个伯国,消除了卡斯提尔王国东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