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春闺玉堂 >

第28章

春闺玉堂-第28章

小说: 春闺玉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好了。因我的事还劳两位移步,耽误时间,实在抱歉。”

    “无妨,还是三弟的身体要紧。”祝士林侧目看了眼宋弈,“我左右也没有要事,而九歌今日已经请了事假,就更加谈不上耽误了。”

    宋弈在一侧微微颔首,唇角含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九歌?”薛潋微微一怔,好奇的瞪大了眼睛问道,“这是宋大人的表字吗?”像是出自楚辞中《九歌,湘君》,可是又不像,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宋弈的表字,挺奇特的。

    拼命想装着沉稳,可遇到事情依旧像个孩子一样,方氏眉头微拧笑着打断薛潋的话:“先让两位大人喝口茶,你也仔细躺着,可要遵医嘱才是。”

    薛潋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再奇怪的名字,那也是人家的名字,更何况表字一般都是长辈恩师赐予的,他用这种口气问,不免有不尊重人家隐私和长辈的意思,而且,听闻这位宋大人脾性也有些清流之风。听说年初严安大寿还曾下帖与他,要知道严次辅下的帖子那是万金难求,便是六部的几位高官也不见得能拿到,当时许多人眼红宋大人,却不想宋大人当着同僚的面毫不留情的将帖子撕了!

    这件事传了好一阵子,大家都担心严安丢了面子会报复宋大人,却没有想到严安不但什么手段都没使,还当没事发生一样……

    自此后宋大人的名讳越发响亮,大家暗中都纷纷赞颂他不畏强权,刚正不阿!

    所以,他可不想得罪他。

    “是……”薛潋有些讪讪然的摸了摸鼻子,“我听同窗说大人求了巩昌县令?那地方靠近西域,听说风景很美,羊草肥美……大人什么时候上任?”行人司行人虽官职不高,却每日在圣上面前走动,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圣上又对他也颇为器重,可没想到他竟然能毫无眷恋的求外放!

    不过也正是他令人欣赏敬佩之处。

    幼清微微一愣,就看到宋弈面上含笑,赞同的点点头:“三公子所言极是,正是因此我才钦慕之地。”又毫无遗憾的道,“不过折子还未批,如何定夺只看天命如何了。”他声音清润,像是春雨润物般自然舒畅的将这事儿揭过去,“路上积雪颇厚,深浅难料,莫说三公子是初学,便是熟练之人只怕也难保平稳,索性只碰了腿也算是万幸,往后三公子若想再骑马,不妨等春日再去,届时十渡周围春暖花开,草坪坦荡,再学也易。”

    几句话就将薛潋被欺负的事变成他一时失察,解了薛潋的尴尬。

    幼清眉梢微挑。

    宋弈不但没有生气,还和他讲解何时骑马合适,薛潋面上的沮丧顿消,他摸着后脑勺嘿嘿笑道:“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不会这么冒失了。”没有再追问宋弈外放的事。

    “九歌说的对,先等雪停了再说,往后你再想骑马就派人来和我说一声,我虽不会骑可九歌骑术了得,让他教你。”祝士林说着哈哈一笑,颇为爽朗的拍了一下宋弈的肩膀,望向陪坐在一边的薛明,加了一句“还有二弟骑术也是不错,三弟可不能放了如此好的师傅凭白浪费了。”

    “祝大人言过了,在下也不过胡闹着玩罢了。”薛明笑的含蓄,又道,“倒是宋大人的骑术常有耳闻。”

    宋弈没有接话。

    “既是来了,中午就留在这里用膳吧。”方氏笑着便要吩咐陆妈妈,“吩咐厨房安排席面,再去把季行请回来。”方氏说完,又看着祝士林和宋弈,“宋大人还是第一次过府,薛潋腿脚不便,就让薛明陪你们坐坐,稍后等饭菜安排妥当,再来吃顿便饭。”

    祝士林一时有些拿不住主意,就朝宋弈看去。

    宋弈视线在薛潋期盼的脸上微微一转,笑着道:“那晚辈就却之不恭了。”

    方氏顿时松了一口气,笑道:“客气什么,你和士林是同僚好友,往后应该多来走动走动才是。”话落,她望着一表人才的宋弈,心里一动不由问道,“宋大人是哪里人,今年贵庚,如今住在何处?”

    就像是查户籍似的,薛潋没有反应过来,可祝士林一听就明白方氏的意思,他脸色一变当即就笑着接了话:“这茶味道极好,不知是不是安溪铁观音?”

    方氏正看着宋弈,越看越觉得这个年轻人气质温润行止有风范,想到了薛思琪的不着边际……心思动了动,就意外听祝士林打岔她微微一愣,才有些木然的点了点头:“是,是安溪铁观音。”

    幼清坐在后面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印象中的祝士林为人圆滑老道,没有想到他也有青涩稚嫩的一面,竟用这么幼稚的问题打断别人的话。

    到是这个宋弈……为何前世她对这人一点印象都没有?

    即便是在朝中籍籍无名,可凭他和祝士林的关系,也该听过名字才是,更何况薛潋还这么崇拜他,想必有过人之处,就连她前两日看的国朝名士录都列着永新宋弈的名讳……

    他刚刚说递了外放的凑请,难道是因为外放的缘故?幼清歪着头想要将对面的人看的更清楚点,却不曾想额头咯噔一声撞在了屏风的支架上。

    轻微的声音,却令外头坐着的几人一愣,大家的目光纷纷朝她这边投过来。

    幼清捂着额头,一时间尴尬的红了脸。

    宋弈却恰恰相反,仿若没有听见异动般,微微侧身从善如流的端了茶盅在手中。

    一束光线落在他的面上。

    幼清忍不住诧异,这位宋大人长的可真是俊美,额头饱满,鼻梁高挺唇角温润谦和,气质如竹淡雅高贵,神态间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慵懒,可眉宇间神色却又疏离端正,两种恰恰相反的感觉,却很好的融合在他身上,不但不冲突反而使他如鹤立鸡群般卓尔不群。

    薛霭也很温润,可有些刻板守成,而宋弈却像透着光似的让人觉得舒适温暖。

    她摇头笑笑,这样的相貌难怪姑母会动了心思。

    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大家又都是聪明人心思一转就明白过来,祝士林当即笑着道:“我虽是来过几次,可九歌兄还是首次来,不如我和二弟陪你在府里走走吧。”他说完朝薛明看去。

    薛明神色一动,颔首应和:“是,亦可以去大哥的书房坐坐,他向来爱书,房中收藏了许多名画孤本,两人大人也是博览群书,不如去小歇片刻。”

    “好。”宋弈神色自如,“那就有劳休德与薛二公子。”他说着站了起来,身姿清朗的朝着方氏微微颔首,“叨扰夫人,告辞。”又看着薛潋,“薛三公子保重,若有机会,我们再约时间。”

    薛潋点着头依依不舍:“等我伤好了再登门道谢,宋大人慢走。”又看着祝士林,“祝大人,劳烦您和二哥陪宋大人。”

    祝士林微微一笑说不谢,又和方氏打了招呼,三个人这才前后踏出了房间。

    方氏松了一口气,疾步走到屏风后面来,担忧的道:“这后面逼仄,清丫头是不是闷的不舒服了?”她牵了幼清起来,等走到光亮处仔细打量她的脸色。

    “我没事。”幼清握着方氏的手,笑着道,“就是腿拐的难受想换个姿势,没想到碰到了屏风。”她有些不好意思,“惊动你们了。”

    方氏毫不在意:“你没事就好。”她让幼清坐,转头来和薛潋说话,“这次你得吸取教训,下一次千万不能这么冲动。”又是和那些人碰上的,连理都没有地方评。

    薛潋也有些后悔自己的莽撞,若不然他现在也能和当今两位才高八斗的才子煮酒论茶了,而且他今天还丢了这么大的脸,他泄气似的道:“知道了,娘!”

    “三表哥也不用气馁。”幼清见薛潋沮丧,笑着安慰道,“人无求品自高,你若真想与两位大人结交,不凡随意一些,既是有才有品之人,也不会在乎这些小瑕疵。”

    薛潋听着眼睛一亮,觉得幼清讲的很有道理,他心里憋着的一口气终于散了,当即笑道:“方表妹说的对,人以群分,他们有才素来清傲,我若是表现的讨好,说不定他们还会反感,再说,谁没有出门踩屎的事儿,我今儿就当是踩到屎了。”

    好好的道理被他说的这么粗俗,幼清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你看你。”方氏哭笑不得,“要是被你父亲听见,免不了训斥你一番。”

    薛潋嘿嘿笑着,朝幼清眨了眨眼睛。

    幼清当做没有看见,转头去和方氏说话:“三表哥一早上又赶路又骑马大约饿了,要不让厨房做些清淡的送来吧?”方氏这才注意到这时已近辰时,她忙吩咐去厨房,又对幼清道,“你看我,一有事就乱了方寸,得亏有你。”

    “不过小事,姑母担心表哥才会如此。”幼清扶着方氏坐下,方氏叹了口气又去看薛潋,“你看你这么大的人还不如你表妹懂事,这伤着也有伤着的好处,总算能把你困在家里好好读几天的书。”

    薛潋哀嚎一声抱着头抗议道:“娘,你们能不能不要见着我就说读书的事。”

    方氏被他气笑了,隔着被子捶他:“你不读书难不成要去做盗匪,再说,男子不读书哪有出路?”

    薛潋愁眉苦脸不说话。

    有啊,可以经营庶务啊,其实薛潋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前一世连薛明最后都高中了,可是他考到最后依旧是个秀才,还因为读书的事叛逆的跟着游侠徐之行出走,不但一走三年,回来时还带了个胡女,因此和薛镇扬彻底闹翻……

    也许读书对于别人是出路,可对于薛潋来说却是绝路呢?!

    可是这话她没法和姑母说,总不能告诉他薛潋不应该读书吧?!做父母的表面再怎么不满意孩子,可总不会喜欢别人质疑。

    “太太。”陆妈妈从外头回来了,“奴婢进门正碰上焦安,大老爷派他回来问问三少爷的事。”

    方氏神色一正,立刻蹙眉道:“我去和焦安说。”走了几步回头望着已经站起来的幼清,“你也别回去了,今儿中午就和我一起在你表哥这里用午膳。”说着就出了门。

    陆妈妈看看幼清又看看薛潋笑着守在了门口。

    留了幼清站在那里和薛潋大眼瞪小眼。

    “哼!”薛潋翻了身以手臂枕着头,望着头顶的承尘,“读书有什么好的,将来我非要走遍天下不可。”

    原来他很早心里就有这样的愿望了啊。

    机会难得,幼清毫不留情的泼冷水:“外面除了风景也有不太平,运河有漕帮水匪,过山有山匪,关外有马帮,西域有外藩人说话你都听不懂,就是行在大街上还有偷鸡摸狗杀人越货的丐帮和江洋大盗……每年官府不知因这些受理多少案件,多少人因此枉死在路上,家里的人得不到信还以为他们好好的,连个安葬地方供奉香火的牌位都没有,可见出去也不见得是好事。”

    好好的事被她一说怎么就这么血淋淋的,薛潋瞪眼:“那些被杀被抢的都是没本事的,没有用的人还行走江湖,可见也是活该。”

    “活该?”幼清冷笑着看着薛潋的腿,“那三表哥今儿这顿罪也是活该受了。”

    薛潋再一次领教幼清的嘴皮子,气的指着她道:“你怎么就没有同情心,我都这样了,你还说我活该。”幼清不以为然,“好好的路不走你非要骑马,听说那城门外聚了许多灾民,你怎么不想想疯马会踩着人,可见你做事莽撞考虑不周,既是这样你遇见他们被欺负就是活该。”

    “你!”薛潋气的脸红脖子粗,他你了半天蹦了句,“好男不跟女斗。”

    幼清才不管他气不气,想到他以后做的事,她这冷水绝不能半途而废:“你看,一场雪灾就死了这么多人,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外头还不知什么样的光景,你若出去身上带着吃食揣着钱,十几个人闻着腥味过来围堵你,你便是那江湖大侠也不敢保证全身而退。”幼清悠悠的看着他,露出轻蔑的样子,“你日日在京城觉得这里什么都不好,可是却不知道外头有多少人想扎根在这里却不能的。”

    “你怎么知道。”薛潋不服气,“说的好像你就是他们似的。”

    幼清在凳子上坐了下来,拂袖道:“我不知道可是会听会看会想,不像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想着游历天下,却又没有以一敌百的本事。”又似笑非笑的看着薛潋,“我看你是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不可能封侯拜相,可又沽名钓誉,就想走捷径是不是!”

    “我才没有。”薛潋腾的一下坐起来,瞪着幼清,“我若是这样想的就……就……”他胡乱的在房里看,咬牙就道,“就让我骑马被马踩死,下雨被雷劈死!”一脸的认真。

    幼清先是强忍着,可瞧着他的样子实在滑稽,不禁掩面大笑起来。

    笑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