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贤王 >

第163章

贤王-第163章

小说: 贤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鞘裁础�

    这大长秋进到屋里也不坐,笑着说:“本侍奉了皇后懿旨,特来府上送些家常用,都护使莫要客气,说完话,还是要赶回去的。”

    王政君其实现在还不是皇后,而只是婕妤,这个婕妤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但是王政君所生的儿子刘骜是当今太子,王政君必然就是外来的大汉皇后,这毋庸置疑,只是时间问题。

    这大长秋将手里的单子展开念道:“赐:驷马车一辆。玉如意一对。金瓜两个。南珠一斛,金七十斤,绫罗绸缎刺绣各十匹,奴者十人,婢者十人,宫女二十人,”大长秋说到这里看了一下苟参,声音又大了些:“长安灞河外园林一座。”

    谷永几个越听越是心惊。

    这驷马顾名思义。就是由四匹高头大马拉乘的高车,全都是公卿以上人物才能享用的,而且在宣帝朝代,往往都是天子赏赐一些功高绰绝的老臣尊贵的荣誉。

    其实那些老臣们到了被赐驷马车的时候也都耄耋老焉,能不能走的动都难说,更不要说坐车去哪里游逛,所以赐驷马的象征意义大于了实际的功效。

    可苟参为何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被赐予了驷马车?

    如意其实就是抓痒的挠挠手,寓意称心如意,金瓜就是将金子做成瓜形,而瓜里的籽多。意思是多子多福,金瓜更是有财而富贵。

    皇家赐给苟参这个十几岁的都护玉如意金瓜。那苟参到底做什么让天子“称心如意”了?

    至于其它的赏赐,也不稀奇,可是这宫女二十人和园林一座,实在是难以想象了。

    宫里的宫女是侍奉天子和宫里的皇后和各个嫔妃的,这哪里是随便赐予的?苟参是什么?王爷?侯爷?

    刘歆杜钦几个面面相觑。

    大长秋念完,让外面的人将那些箱子和筐子上遮盖的东西取下,果然闪露出了琳琅满目的各式物,苟参也不细看,听这个宦官低声说:“这些奴、婢、宫女都是本侍亲自为都护所选,奴者健壮,婢子都是二八至双十年华的。”

    “至于宫女,本侍为都护挑的都是各地选上来的良家女子,在宫内悉数教导过,分别都有一门手艺,比如绘画、刺绣、歌舞、礼仪等等不一而论,她们都经过少府的调教。”

    这大长秋说着低声一笑,看了苟参一眼:“再有,刚才本侍要出宫的时候,皇后又赐给都护三名‘柔婉’。”

    大长秋见苟参不解,也不等他询问就解释:“柔婉是宫中是专门侍奉皇后的,身份和一般的侍女不同,算是侍女中的翘楚。”

    “皇后对本侍说,这三名柔婉女官知达礼,温淑娴惠,可以照顾都护起居。”

    原来如此,看来皇后这个姐姐对自己想到的还真是周全。

    大长秋说完就要走,苟参也挽留不住,只说今后请大长秋能多来家中盘恒,然后将他送到大门外,还要为他护身上车,这大长秋连忙推辞不敢让苟参扶持,上车告辞走了。

    回到院里,苟参看到花红和丙女就指挥着这些人将东西收拾了,然后带着那二十个宫女和三名柔婉到后堂去说话,苟参刚刚要对杜钦几个说怠慢了,外面又禀报说来了人。

    这一下来的人,杜钦几个都认识,正是卫尉侍中王凤。

    杜钦的哥哥杜缓是大汉太常,和卫尉侍中王凤的关系很好,杜钦见了王凤就要答话,王凤对着杜钦点了一下头,盯着苟参,杜钦一瞧,感到王凤和苟参的面相有些相似。

    这时苟参已经对着王凤躬身下去,嘴里就说了一声:“兄长……”

    “我的爷”

    杜钦当下心里就吼了一声,王凤是皇后王政君的大哥,这谁不知道,可怎么苟参给王凤叫兄长?

    这苟参的身上究竟还藏着多少令人费解的谜团?

    王凤见到苟参对自己行礼,脸上的笑已经变成了酸楚,急忙过去搀扶说:“参儿我的好弟弟……”

    ……

    杨恽思来想去的,就坐车到了左冯翊。

    左冯翊和右扶风、京兆尹是管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个重臣之一,即是官名也是地区署名,这左冯翊的署吏是冯野王,而冯野王是如今大汉天子刘姡Ш骬宫冯昭仪的哥哥。

    冯野王看到了杨恽有些吃惊,他不清楚杨恽昨天就被从廷尉署里放出来了。

    杨恽和冯野王到了屋里,对着冯野王深深鞠躬,嘴里说道:“君卿大恩,山高水长,杨子幼无以回报,感动涕零,今日特来上门致谢。”

    冯野王在杨恽被关进廷尉署的时候去看过他几回,他本来以为杨恽这下必死无疑了,可是竟然能起死回生。连忙回礼说:“子幼这是做什么?某什么忙都没有帮上。你这样。某甚是惭愧。”

    两人坐下,杨恽叹气说:“平时没事的时候,狐朋狗友前呼后拥者何其多也一旦某身陷囹圄,往日的那些人就一个也没有出现,唯君卿待我一如往常,吾心感动。”

    “冯君卿,君子也”

    冯野王摆手说:“子幼有难,我去探看。人之常情,君子一说,实在过了。”

    “不然”杨恽正色说道:“《周易》系词上有云: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出力而不夸耀,有功劳而不自以为有功德,这就是宽厚的君子所为。”

    “君卿不为君子,谁能担当这个名誉?”

    冯野王看到和杨恽一起来的还有几个人,这会正在从两辆车上往下卸东西。就问杨恽那是干什么?

    杨恽摆手:“君卿不要问,那是某的一点心意——此回生死一线。某更加明白了,钱财实是身外之物,多了没用,因此,在活着的时候能让友人替自己花销一些,总比死了后那些钱烂掉扔进泥土强。”

    “君卿如果无事,走,我们去喝酒去。”

    冯野王要制止杨恽家人搬卸东西,可是杨恽就是不许,听到杨恽说请自己喝酒,冯野王长叹一声说:“算了,我们也不出去,就在这里家宴即可。”

    “这会,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杨恽听冯野王话里有话,眉头一挑说:“怎么?君卿莫非有什么事难办,胆管说出来,用钱用人,你一句话,我替你出头。”

    冯野王又是长叹一声,一边让人上酒宴,一边说道:“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刚强者易折,柔软者藏奸,我从十八岁开始自荐为长安令未果,如今已经二十余年,经历事情多如牛毛,但凭问心无愧亦。”

    杨恽说:“长安人对左冯翊才能人反应俱佳,没人说君卿什么不是啊?”

    这会酒宴上来,冯野王和杨恽喝了几杯说:“我历任当阳、栎阳、夏阳三县县令,宣帝时又为左冯翊,不敢说鞠躬尽瘁,也是兢兢业业,在朝中也不结党营私,对百姓也算是犹如家人。”

    “可是,如今有人竟然在我的冶下大肆贪污受贿,胡作非为,我要查处他,却遭到了重重阻力。”

    杨恽听了奇怪,问说:“君卿是左冯翊,辖区里的人事全由你负责,怎么还有这样狂悖不羁的人物出现,只要证据确凿,只管打杀了就是。”

    冯野王说:“话是这样说,事情也是这样做的,可是,这不就祸事来了?”

    “祸事?”杨恽皱眉说:“君卿的老父亲不说,你的妹妹不是如今天子身边的昭仪?你行得正坐得端,理正辞严,谁能耐你如何?”

    冯野王轻笑说:“在地方官里,我这个左冯翊上面不是还有右扶风和京兆尹?就是在朝堂里,三公九卿的,哪一个没我的官大?”

    “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个子幼难道不知?”

    杨恽倒吸一口冷气:“你的意思是,如今你手下有人作乱,他的后台是朝里的大人物?”

    冯野王点头说道:“是啊,左冯翊有个池阳县,这个县令姓于,于啊。”

    当朝丞相于定国就姓于,杨恽就说:“那和朝里的那人,是……”

    “是,就是那人的一个本家,这于县令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喜欢将丞相的名号挂在嘴上,生怕别人不知。”

    “他如何自夸,我不管他,只要在左冯翊好好做事,不要出大乱子就好,多少,某也会看于丞相的面子,可是这人不但狂悖不堪,而且在我的敲打之下一如既往地大肆贪污受贿,终于,被左冯翊下属掌管监察的督邮查实了,这个于县令监守自盗十金。”

    “督邮就要抓他,这个胆大妄为的于老爷却拒捕,还组织人将督邮的属下给打伤了,督邮大怒,亲自将于丞相的这本家格杀,并且将这事禀报给了我。”

    “事情如今难就难在,这于大县令死了,他的家人却给天子上,说我在公报私仇,纵容属下杀害朝廷官员,呵呵,咱们的丞相拿了诏令叫廷尉来查我,我这会不就等着被弹劾么?”

    杨恽一听,啊呀,于定国的儿子黄门郎于永不也被赐婚馆陶公主吗?

    今天来冯野王这里,看来是来的巧了。(。。)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256章送上门的女人() 
ps:nbsp;【我擦水^乳^交^融是个禁忌词语,读者朋友看出来哪里违禁了吗?……】

    卫尉侍中王凤的到来,并且和苟参兄弟相认让杜钦五个确认了一件事,那就是眼前这个从宣皇帝开始就乍然升腾于众人面前的苟参,从今日此时起,在大汉国的仕途将不可阻挡,无人比拟。

    拥有能力永远不意味着必然可以飞黄腾达,这个道理就如同懒汉娶娇妻,丑妇嫁帅男一样,世间很多事都是不对等的。

    有的人即傻还蠢又长的难看,可是这种人却总是呼风唤雨,拥有权力和财力,有的人终日奋斗,辛苦异常,为人善良又健康向上,可是却总是徘徊在人生的低谷看不到未来和希望。

    世间的事情,总是很让人无语。

    苟参很年轻,也很有能力,原来杜钦几个也就是觉得苟参为人不错,值得做朋友,可是眼下,他们在心里就要重新的权衡一下今后怎么、用何种态度和苟参交往了。

    既然王凤来了,人家兄弟两个就要长谈叙旧,杜钦几个就要告辞,可是苟参却将这几人给拦住了,王凤也同时挽留,于是乎,杜钦、刘歆、扬雄、谷永和杜邺这“长安五君子”半推半就的,继续在校尉府里大吃大喝,只是动作幅度比早上要轻缓了一些。

    其实苟参和王凤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毕竟十几年没有见面,王凤对苟参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咿呀学语的孩童阶段,而苟参对王凤则一点印象都没有。两人纯粹就是属于熟悉的陌生人。

    苟参可以抱着王政君大哭特哭。可是却不能对王凤也故技重施。男人之间有时候心意互通,思想与感情交流并不需要肢体接触多么的夸张,大家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直指心灵的语言,就可以水^乳^交^融;情投意合。

    所以,男人往往总是比女人简单些。

    王凤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再说杜钦几个在长安也算是后起之秀,自己来了。他们也在场,其实也起到一个缓冲和苟参之间没有话题可谈的作用。

    毕竟和苟参也是在长安第一回见面,熟悉之后,有些话可以慢慢再说。

    于是接下来,苟参当仁不让的就成为了这些人的话题中心,大家一边询问一边探讨的说起了苟参从颖水县做侍曹起步,如何就干到了县令,再到金马门待诏,又如何在未央宫大展神威,终于做了大汉的护羌校尉。又如何到西域去和亲的事情。

    闲谈一会,苟参恍然的问道:“子云兄和杜陵县的段县令相熟否?”

    谷永答道:“段会宗?熟悉啊。怎么,都护在杜陵有事?”

    苟参笑道:“我倒是想在杜陵有事,其实是这样,我这回到乌孙国去,那里的使节魏和意和副使任昌徇私枉法,就被宣帝给赦免了,如今在廷尉署关押着。”

    “我瞧那使丞韩立果敢公正,就提请天子将韩立擢为驻乌孙国正使,而韩立却是咱们杜陵县的人,因此,想请子云兄照会一下段县令,能够给予韩使节家人一些方便。”

    谷永没有答话,杜钦就说:“原来这样,没问题,我一会就去杜陵找段子松,他绝无二话。”

    “哎对了,这段子松的家乡却是西域那边的,在敦煌附近,都护今后到西域去,那段子松的家人有事,可不正好可以让都护照应?”

    “咦,哈哈哈。”

    杜钦一说,大家都相对而笑,这时杨恽送给苟参的那个叫怜西的女婢禀报说,外面又有人求见都护老爷。

    苟参笑说:“请人家进来就是了,我这个都护老爷才做了一天,没有那么大的官威,再说人家是来家里找我,来的就是客人,不要怠慢了。”

    苟参一说,杜钦几个都暗自点头,王凤也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