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朝演义 >

第26章

神朝演义-第26章

小说: 神朝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次的骚扰,产生的效果往往是最好的,也能够让南蛮兵马,心中有所畏惧,知道永昌郡城中,有高人坐镇,从而不敢胡乱非为!

第31章 回马枪() 
第三十一章回马枪

    众人听着夏正平的这一番解释,方才明白,即便夏正平的头盔,被孟昂缴获,他也不曾发怒,原来就是想要南蛮的戒备心放松下来,好给陈乾一众骑兵,争取机会。

    只是,众人心中有些发毛,甚至是有些拿不准,明日南蛮会不会来攻城。

    关长云身为一众羽林军的头领,自然也是有些见识的,便是问道:“殿下,孟杰阵前所说,五十万担粮草不给的话,明天就要攻城,这一点,又如何是好?”

    他说的这一点,夏正平也是有所担心的,倒不是担心南蛮会不会攻城,而是担心何士元所说的办法,会不会奏效。

    心中虽然有所怀疑,但夏正平依旧相信何士元所说:“何士元先生临走之时,所布置的妙计,应该有用。”

    “更何况,今日对阵,观察到很多令我欣慰的地方。其中一点,南蛮的军队驻扎地方,并没有什么大型的攻城器械。”

    夏正平确实是没有见到南蛮营寨中存放攻城器械,正因为如此,他选择相信何士元的判断,南蛮不会强攻。

    而且,即便强攻,也是有办法应对的。

    “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料。”

    关长云的话,一众人陷入了沉默。

    此时,南蛮的营寨中,孟昂急匆匆的走入中军帐里:“父王,大事不妙了!”

    “何事如此惊慌?”

    孟昂进入中军帐的那一刹那,孟杰心中仿佛漏了一拍。

    “后方传来消息说,发现小股骑兵。”孟昂如实回答,脸上显现出惊疑不定的神色,“根据内线提供的消息,永昌城并没有太多的兵马。就算是今日上阵的那一千人,看样子也是临时凑齐的。”

    “内线提供的消息,不可能有假,再怎么算,他永昌郡,也不会分兵出城,袭击我粮道啊!”孟杰眉头紧皱,心中有一丝疑惑,“昂儿,有没有探查到,那一小股骑兵,究竟有多少人?”

    “大致看来,六七百人的样子。”

    “不用管它,明日摆阵永昌城下。六万大军齐出,看看那小子怎么应付。就算不打永昌,也能让永昌的百姓,心惊胆战,夺城门而逃!”孟杰闻听只有六七百人的小股骑兵,放下心来,“你派人通知蜀南三郡那边的几位将领,让他们可以动手了。”

    “现在天寒地冻的日子,就要来临,必须赶在年关之前,抢夺到五十万担粮草,才能供给我大军半年的用度。”

    神朝地理志记载,南蛮之地多为不毛,民众军兵,衣食所需,尽是劫掠所得。

    次日,永昌的空中,又是飘起了雪花。

    永昌郡的城墙上,无数面旌旗,随着北风的呼啸,猎猎作响。

    孟杰率领着大军,分队摆开,作势攻城。永昌城头,早已有数百人,端着弓箭,直至下方的大军。

    那数百人,原先都是骑兵,但也受过弓兵的训练。

    大军之前,立着一人,却是夏正平。

    此时,夏正平单枪匹马,于北风之中,于城门前,死死的盯着前方打南蛮大军:“大夏皇八子夏正平,迎战尔等!”

    “哈哈——”孟昂骑马走出队列,“就凭你,手下败将,昨日一战,你的头颅,还在我的手中。更何况,就凭你这数百人,还想阻止我攻城不可?”

    夏正平依旧没有看到攻城所用的大型器械,便是已然确定,南蛮大军攻城只是虚张声势。

    今日率领大军,兵临城下,恐怕另有所图。

    极有可能,借着这些人马,恐吓城中百姓。虽然城中百姓,已然被安抚下来,但谁也无法确定,会不会有意外发生。

    “我今日四处城门大开,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夏正平也不多说废话,“杀!”

    这阵势,却是又要单挑。

    永昌城头,雷鸣般的鼓声,骤然响起。

    南蛮大军之中,同样的鼓声,震天动地。

    “杀!”

    孟昂也不废话,驾马而来,两者的钢枪相碰,发出金铁交鸣的声音。

    往来数十回合,竟是不见胜负。昨日一战,两人已明白互相的实力,因而今日再战,均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胜过对方。

    尤其是夏正平,昨日他的头盔,被孟昂打落,心中愤愤,今日更是抱有一种洗刷耻辱的心态。

    南蛮大军的孟杰,早已出来观战,见着自己儿子的武艺,如此之好,不住点头。

    半个时辰后,“铿锵——”一声骤响,夏正平败退,旋即心中想起了一条计策。

    孟昂见着夏正平退败,心中做出了判断,道:“雕虫小技,不过是想要模仿我昨日的办法!可惜,你不是行家!”

    他口中说着,但依旧打马追了过去。

    此时的场中,夏正平回头看了一眼孟昂,果真追了过来,嘴角冷笑。

    他双脚一夹马肚子,借着力道,猛地从马背上跳了起来,手中钢枪,同步挥舞,反过身来,大喝:“回马枪!”

    这一枪,刺的却不是孟昂,而是在夏正平落地的那一刹那,钢枪穿过孟昂所骑骏马的脖子。

    那马登时跳将起来,将孟昂掀翻在地。孟昂想要反应过来,已经晚了。亦或者说,从一开始,孟昂就判断出错了,没想到夏正平会有这般心机。

    趁着这个机会,夏正平早已拔出腰间的佩剑,刀锋直指孟昂的脖子。

    这一下,南蛮大军之中的鼓声小了下去,永昌城头上雷鸣般的鼓声,更加大了。

    “无耻小儿,竟敢耍阴谋诡计!”孟杰见着此情此景,身体一阵,竟是破口大骂起来,“速速放我了我儿,要不然我让你永昌城,片甲不留!”

    “起来!”夏正平喝了一声,但佩剑依旧架在他的脖子上,“野蛮子,听好了,你若不退兵,我就杀了你儿子!”

    “卑鄙小人,竟敢耍手段,你若是坏了小爷我的性命,到时候不止你巴州遭殃,蜀州也要!”孟昂面色阴沉,但口中不停,“父王,他这里城门大开,不在此时攻城,又在何时?”

    “给我老实点!”

    夏正平的佩剑距离孟昂脖子更近了。

第32章 前因后果() 
第三十二章前因后果

    南蛮大军中的孟杰,早已是慌乱了起来。

    他本想着计划,要列阵于永昌城前,使得永昌郡百姓,四散奔逃,然后再将这一信号传递给巴州州牧,那样子一来,自己所要的五十担粮草,就能够到手。

    这是他想要的一种威势,正因为如此,他没有带大型的攻城器械。

    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夏正平单枪匹马的,阻挡住大军脚步,还生擒了孟昂。

    这一下,变得棘手起来,至少对于孟杰来说,是这样子的。

    夏正平冷笑,并没有说话,他见着孟杰沉默了下去,便是逐渐后退。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也明白目的达到了。

    昨日的单挑,他已经摸清了孟昂的套路,因此今日能胜得了。他想用孟昂这个人质,来扰乱南蛮大军的军心,配合陈乾那一路骑兵。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屈”,应当换做“驱”。

    夏正平就是想要达到这个效果,让南蛮军心不稳,自动退兵。

    凭借永昌这点兵力,是绝对抵挡不过南蛮的六万大军。若想胜之,必须智谋之上战胜,否则的话,是绝对没有机会的。

    “无耻小儿,放了我家孩儿!”孟杰见着夏正平挟持着孟昂后退,已经猜测出夏正平想要做什么,“要不然,大军进城,让你片甲不留。”

    孟杰说着,就要策马指挥一众军队向前,然而永昌城头,霎时间箭如飞蝗,夹杂着雪花,贯穿最前排南蛮士兵的身体。

    就在这一瞬间,不知从何处传来阵阵喊杀声,同时伴随着更加雄浑的鼓声。远远望去,那一处方向,不知多少大军正快速朝着永昌郡城杀来。

    无数面旗帜,在空中飞舞着,旌旗上硕大的“陈”字,已然告诉了夏正平,这是属于哪一支军队的。

    “镇南将军陈庆之,前来相救!”

    孟杰听着这句话,霎时间面色变得惨白起来,旋即意识到不妙,大喝道:“无耻小儿,竟然耍阴谋诡计!”

    话音落地,便是指挥着南蛮大军,急急后撤,他看的清楚,那一处方向来的大军,足有一两万,而且都是骑兵和车兵。

    此时,南蛮大军已然顾不上孟昂,不出几刻钟的时间,早已后退数里。这些南蛮大军,如果后撤稍晚一会,必然会被这些骑兵、车兵,冲散的七零八落,且死伤惨重。

    早前,已经得到过消息,南蛮大军之中,步兵居多,骑兵只有少数。

    夏正平早已叫人把孟昂绑了,收入府衙后房看管,于政事堂中,迎到了陈庆之。

    与陈庆之一同来的,还有赵灵吉。

    夏正平已然猜到了,必然是赵灵吉,做通了陈庆之的工作,他才会带领大军前来永昌的。

    “舅舅!”

    政事堂中,夏正平已然见到了一名中年人,那人身穿铠甲,面容沧桑,像是经历过许多岁月一般。

    他不是别人,便是陈庆之,大夏的国舅,陈姬的弟弟。

    “好!十六年了!”

    陈庆之只是这么一说,夏正平就已经明白了许多事情。身为国舅的他,必然有着许多的难处,因而十六年来,不曾见过自己,也逐渐被人忘却。

    但,他的心里,依旧想着姐姐的那个儿子——昭明太子夏正平,要不然也不会率兵前来。

    镇南关是什么样的地方,南蛮进入巴州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巴州就危险了。

    只是,夏正平不清楚现在镇南关,会面临怎样的危机。

    此时,赵灵吉走上前说道:“殿下,事情已经查清楚了!”

    他口中的事情,指的自然是陈庆之为什么会借兵给薛离,这也是夏正平不解的地方。

    “陈将军前一阵子去往济州述职了!十六年来头一次,圣旨难违,因此走的时候,把兵权交给了副将。”

    “副将和薛离的交情不错,是副将借兵给薛离的。”

    赵灵吉这两句话,已然让夏正平明白了许多事情。这一件事的前因后果,也算是弄清楚了。

    大夏灵帝下旨,诏陈庆之去述职,陈庆之若是不去,就会落下个抗旨不尊的罪名。

    只是,这是巧合吗?

    十六年的时间里,就这一年去述职了,这背后铁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夏正平也不去多想,他顾不上认亲,想到了更为重要的事情,直接说道:“舅舅,镇南关局势怎么样了?”

    “镇南关地势险要,想要攻破,一时半会恐怕做不到。副将留守在那里,应当能支撑一阵子。”陈庆之脸上露出些许笑容,“殿下如今认我这个舅舅,我也不多说废话,眼下形势危急,我带来有一万五千骑兵,五千车兵,怕是也抵挡不住那六万南蛮大军!”

    夏正平听着,却是笑了笑,摇头说道:“舅舅有所不知啊,南蛮大军,看样子来势凶猛,其实所图的不过是粮草而已,不必担心。”

    这话一出口,却是让赵灵吉与陈庆之一愣,政事堂中的其他人也是有些不解。

    夏正平见众人如此表情,方才坐下案前,缓缓说道:“南蛮地处不毛之地,常年劫掠蜀南州郡,目的也不过是为了粮草用度而已。他这十六万大军,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几万而已。”

    那一日,何士元走后,夏正平查阅了一下府衙典籍,已经明白了许多事情。

    南蛮部族,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民族。更为关键的一点,南蛮部族所在的地理位置,不是干旱之地,就是难以生长作物的地区,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劫掠大夏边境。

    而今年之所以各处边境,南蛮之兵如此之多,怕是与南蛮邻国天竺国有关。

    天竺国,每隔数年,都会要求南蛮进贡粮草,以支持天竺国与周边邻国的战争。如此一来,原本贫瘠土地上的民族,生存就越发的艰难。

    因此,每隔数年,南蛮就会加大力度,对大夏边境的掠夺。

    “如果南蛮真的想要打仗,或者真的想要侵犯大夏的话,蜀南三郡,巴州之地,早就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这是一个原因,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了现在南蛮的后果。

    夏正平也不由得心中叹息,南蛮这个民族,可谓是多灾多难啊。要不然,也不会对大夏神朝的边境,如此这般掠夺。

第33章 初见成效() 
第三十三章初见成效

    政事堂中的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