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朝演义 >

第114章

神朝演义-第114章

小说: 神朝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万大军,攻打天断山脉的镇南关等多处关隘。

    夏正平自然是丝毫不畏惧,他依旧是老办法,派遣细作进入了南蛮后方。这一次,夏正平终究是没有留下什么后手,直接引发了南蛮各个部族之间的战斗。

    可叹的是,十万大军兵临巴州城下不出一个月的功夫,便是自动的散去了,投入了南蛮之间的内战。夏正平倒也乐得这样子,至少南蛮这一乱,已经完全影响不到了他下一步的部署。

    尽管如此,岁月依旧不饶人,原本很多巴州的旧臣,已经去世了,剩下的旧臣,也是年近半百了。岁月无情,韶光易逝,夏正平明白,留给自己能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此,夏正平已经决定,要将一些事情提前了。

    汉王十年四月,春夏交替之际,夏正平召集了包括海霹雳施琢公在内的人物,聚集到了政事堂内。

    如今的夏正平,已经是成熟的帝王了,他年近三十,胡子长了出来,面容也变得刚毅起来,这大概跟他的经历有关。

    “臣等拜见主公!“

    众人朝贺,夏正平抬手免礼,这是每日的日常。但是,今日有所不同,原先在巴郡之外驻军的将领,也都回来了。

    “诸位臣工,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想要询问一件事情。“夏正平开口,他没有任何的隐瞒,”多年之前,我就想要东征,取了蜀州全境。现在看来,不知道这个时机怎么样了,因此把诸位叫过来,来商议一下。“

    众人闻言,都是明白,夏正平口中的商议,其实就是一种早就决定了的事情。他是汉王,自然是一言九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名为商议,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兼听则明的意味罢了。如果在场的诸多臣工说出了符合夏正平心意的话,他自然会听从,如果没有那么就会依照夏正平上朝之前的决断,而宣布某些事情。

    多少年来,夏正平每一次上朝商议事情,都是这个样子的,至少在诸位年老的臣工心里,如此这般的。

    他们跟随夏正平许久时间了,自然是了解夏正平的心思的,也是明白他想要做什么。

    “主公言下之意,我已然明白。”说话的是驻守在巴江穿过天断山脉巫峡谷口的陆慷,提领着一支军队,防止着蜀州的进犯,“说来也巧,我们正是有这么一个借口,可以用。”

    他是边境的将军,很少回到巴州。因此,他掌握的事情,大多数都很机密,关乎着巴州边境的安全。

第168章 议取蜀州(上)() 
陆慷其人,是夏正平实行科举第一年的时候,通过武试选拔出来的第一名将军。因为在担任军官的时候,训练士兵突出,而被夏正平派遣去了巴蜀边境的巫峡谷口,担任了那里的驻守将军。

    别看那里距离巴郡多远,但是却是一处紧要的地方,扼守着巴蜀联通之路——巴江的咽喉。不仅仅是水路上的咽喉之地,陆地上的也同样是这样子的。一旦那里失守,蜀州大军就能够昼夜兼程,快速的通过巴江逆流而上,抵达巴郡郡城之下,从而控制住巴州的大部分地带。

    因为出于对陆慷的能力的信任,也是出于对陆慷的提拔,夏正平才会把他安排在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此时,陆慷走出班列讲话,显然是有着重要的事情。夏正平自然是明白这一点的,他抬起手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道:“陆慷将军,您请说!”

    陆慷闻言,便是点了点头,走到政事堂的正中央,继续拱手说道:“主公,我原本接到您的诏令,是不需要前来巴郡的,但是实在是因为巫峡谷口,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不得不前来巴郡向您陈述的。刚刚您又是提到了东征蜀州,我便是越发觉得,这些事情,得当面对您述说,或许可以被您当做东征蜀州的借口。”

    众人自然是明白,夏正平在诏书之中说的很清楚,位于边境地带的将军,不必回归巴郡,参与事情的商议。可是,这个陆慷,偏偏就是回来了。当初众多臣工还是觉得有些诧异的,后来一想,便是知道,巫峡谷口肯定是出事情了。

    这大概就是时间上的巧合吧,只是众人都在猜测,究竟这个陆慷,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消息,又是能够被夏正平当做东征蜀州的借口。

    夏正平自然也是觉得好奇,不由得神色温和起来,说道:“陆将军远道而来,怕是辛苦了。来啊,给陆将军看座。陆将军,你且坐下来,慢慢将你所掌握的事情,讲给本王乃至这个政事堂上所有的臣工听听!”

    不出几息的时间,一张太师椅便被搬到了陆慷的屁股下。陆慷谢过夏正平,便是坐了下来,缓缓说道:“本年初春的时候,蜀州的一些军队,趁着我大汉和南蛮之间进入敌对状态的时候,竟是直接派兵攻占了天断山脉,靠近我巴州一方的一些无主之地。我原本想要将这件事情飞鸽传书递给您的,后来发现事情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就在我离开谷口的前几天,数周方面似乎有着某些阴谋,其目的便是要攻取我临近蜀州的永昌郡。”

    无主之地,便是那些既不属于巴州管辖,又不属于蜀州管辖的地盘。在这些地方上,通常都是一些流窜的山贼,没有太多的平民百姓的。

    如今的蜀州,攻占了这些地方,只能说明它的野心在膨胀。根据陆慷的描述,似乎他们的目标,远远不止这么简单,想要攻取巴州的永昌郡。

    永昌郡是夏正平起兵的地方,也是他这个汉王的册封之地,怎么可能允许被外人染指呢?

    众人听到陆慷的描述,也是有些古怪起来了。这个新即位的蜀王,似乎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这一件事,从蜀王统一蜀州全境的做法就已经看得出来,蜀王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般昏庸无能。

    夏正平自然明白,自己看走眼了,被新即位的蜀王迷惑了眼睛,为此他才决定要攻取蜀州的。如果,任由蜀王继续攻城略地的话,保不齐他就会用某些手段,将整个巴州吞并进他的版图之中。这一点,夏正平自然不愿意看到,除非是巴州吞并蜀州才行。

    “而在这次的阴谋之中,蜀王一方的军队,打死了我们军营之中的一些士兵,不知道汉王殿下,您是怎么看?”陆慷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在问夏正平,不知道这样的一件小事,能否作为东征蜀州的借口,“诸位臣工,你们以为如何呢?”

    “我看行的!我们出兵,不能做无名之师,得名正言顺,否则的话,让天下的诸侯耻笑于我们。”

    夏正平听着臣工之中有人这么说,不由得点了点头,难免众多臣工之中,竟是有人能够全力支持自己。

    他沉思了一下,便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道:“本王认为,陆慷所说的极是。我们想要攻伐蜀州,就得拿得出口的理由,决不能让天下的诸侯嗤笑。”

    “这算是一项策略,不知道其他臣工,还有什么想法吗?”夏正平继续试探着问道,这些大臣,都是巴州各地主政一方的人物,其中掌军的居多,“你们这些将军,难道就不出一些主意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飘向了海霹雳施琢公。实际上,夏正平的那一句话,想要问的对象,就是海霹雳施琢公。

    这两年来,海霹雳施琢公,在巴州之地,训练着水师战船,其目的就是为了要实现夏正平水师突袭蜀郡的战略策划。

    整个蜀州之中,最重要的郡城,自然是蜀郡。那里是整个蜀州的政治经济的中心,这就像是巴州的巴郡一样。

    夏正平虽然起兵于永昌郡,但是在攻下巴州之后,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办公地点搬到巴郡。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巴郡在巴州建立的那一天起,便是整个巴州的政治经济中心了。永昌郡、建宁郡、彰徳郡、南中郡等诸多郡城,都可以说是游离在巴郡之外的,它们算不上是巴州的中心地带。

    为什么济州城被申不易占领的时候,诸多人物,都认为大夏神朝灭亡了,就连夏正平他自己,都认为大夏神朝亡了,其中的因素,自然是大夏神朝曾经的政治经济中心,已经握在了人家申不易的手中。

    申不易想要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自然需要政治经济中心给他立足的,显然济州城是符合他的意愿的。

    攻占了一州之地的政治经济中心,可以带来很多效应,这也是夏正平攻伐蜀州的主要目的地——蜀郡郡城。

    海霹雳施琢公闻言,也是明白夏正平问话的目的,他便是走到了政事堂的正中央。拱手说道:“水师战船,皆已完备。、我们建立水师的消息,并没有被外人得知,因此蜀州的蜀王可以说没什么防备的。”

    听着施琢公说的这么一句话,夏正平便是点了点头道:“我意,水师大军,沿着巴江顺流而下,攻伐蜀郡!”

    “主公啊,水师战船,固然顺流而下,可以说是出其不意,但是是不是应该有什么保障啊?”询问的是何士元。

    众人都是明白,诸多臣工之中,最为严谨的,便是军师何士元。他的话,一般夏正平都会很重视,这一次,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夏正平点了点头,拿出一份卷轴,展开之后,招呼众多臣工围了过来,道:“诸位,你们看我们巴州的地理形势,四面环山,几乎是处处险要之地啊。可以这么说,整个巴州的各处郡城,都处于天断山脉的保护之中。没有了天断山脉,我们可以说是被人连年攻伐啊。”

    众人闻言,自然是明白夏正平说的极对,若是没有了天断山脉,那么周王南下,雍王东进,蜀王袭来,可以说是三面受敌啊。

    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何士元了,就是天下三公齐聚于巴州之地,都未必能够想得出办法来。

    可如今有了天断山脉,就相当于是给巴州之地上了一道保险。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道保险,才导致了走出巴州的道路极其艰难。

    水师战船,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也是最具有效率的。但是,并不能完全靠水师战船来进攻啊。要知道,水师的局限性很大。除了沿海州郡以外,那便是沿江的郡城。

    而那些既不和长江大河相邻,又不靠近海边的郡城,便是需要依靠着步骑战甲了。要知道,整个天下具有这些性质的郡城,何止十之八九呢?

    何士元担心的正是这些事情,如果水师攻下了沿江的郡城,但是却被这些陆路郡城所切断后路,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这么说,一旦这种担心实现的话,那么海霹雳施琢公所率领的那数万水师大军,可以说是有去无回。正因为这样,夏正平才将政事堂的诸多臣工叫了过来,观看巴州的地理形势图,以期这些人能够给自己想出一个绝妙的法子。

    实际上,巴州的困境,就是守得住,而走不出去,这一点早在多年之前,夏正平拜访何士元的时候,就已经被告知了这些。

    步骑战甲,通过崎岖的山路,行走的路程,何止千里啊。陆路交通上的不便,让夏正平当初出击周王,都差点没有实现。

    “我们来研究一下,雏凤先生所说的事情,想要让水师没有后顾之忧,那自然是需要步骑战甲的配合。从图上,我们能够找到哪条路,适合我们的步骑战甲穿越整个天断山脉?”

    夏正平最终是问出了自己的真实问题,他期待着众人的回答。

第169章 议取蜀州(下)() 
这是巴州的地理形势图,能够一目了然的看清楚,整个巴州的地形地势。但凡是身为将军的人物,自然是要知晓地理的。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如今的巴州夏正平,占据了天时人和两点,唯独地利缺乏。天时,便是当今天下,已经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短时期——战国时代。各个诸侯之间彼此征伐,压根就不会注意到其他地方的动静。就算是夏正平吞并了整个蜀州,除了楚王会有所动作之外,其他的诸侯诸如秦王、赵王压根就不会理会这些东西的。因为在他们眼里,攻占和丢失一个城池、一个州府,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除非,这件事情威胁到了自身的利益,否则的话,正如同曾经一些大家所说的那般,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人和这个方面,自然是蜀州的诸多百姓,对蜀王进行着一些反对。或者说,整个蜀州,无论是士族之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对新即位的蜀王,有一种怨声载道的情绪在内。如果这个时候,夏正平出兵进攻蜀州的话,再加上施展仁政,最后必然会收服民心。

    民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必多说。一旦整个蜀州的民心,都是向往着夏正平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新的蜀王,他的统治根基,可以说是土崩瓦解了。

    至于最难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