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唐烟云 >

第16章

开唐烟云-第16章

小说: 开唐烟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王逸之却突然正色道:“你的意思是这些人并非仅仅是针对你而来,还有其他的目的?”

    谢轩道:“今夜的这些人,无论能否达成他们的既定目的,都不可能再活着离开长安,这一点,背后的主谋应该是心知肚明,事后,还得应付朝廷近乎无穷无尽的追查,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这个世上,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对方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想得到的,就绝非是我的一条小命那么简单。”

    王逸之道:“你的意思,你只是一个添头?”

    谢轩道:“当然不是,对方将这么多的人集中部署在别院附近,而不是别处,对我肯定是势在必得。但是,除此之外,对方一定是还有什么目的,是需要牺牲掉这些人才能完成的,只有这样,整个事情才合理。”

    王逸之沉吟了一会:“如果按照你的思路去想,对方的目的无非是两种。其一,围点打援,调虎离山。如果是这种情况,以你家附近的府宅来看,对方针对的必然就是宁王。”

    谢轩一愣:“为什么?为什么不是李倓?”

    王逸之道:“你这是一叶遮目,无论史书上记载的李倓如何了得,但是现在,他还只是一个没有加冠的王爷而已。别说他老爹李亨的太子地位都不稳固,即便是稳如泰山,就目前来说,他的地位也远远不及乃兄李俶,因为李俶才是下一代储君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是我,要对付,也只会对付李俶,而不可能花这么大的代价,去对付一个太平王爷。”

    谢轩顿时恍然,这时就听到王逸之又道:“但是宁王不同,宁王在玄宗心目中的地位和对整个朝堂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你在史书里所看到的那些记载。宁王若是被刺杀身亡,莫说对京畿宿卫负有直接责任的陈玄礼难逃一死,便是当朝的三位宰辅,亦要受到牵连,丢职罢官,整个大唐的政局会立时陷入混乱。”

    谢轩接口道:“据宗白所说,今夜宁王别院府兵尽出,防御空虚,如果对方是这样的目的,今夜将是刺杀宁王最好的机会,但是对方却并没有做出相对应的安排,也就是说,对方其志,并不在宁王。”

    王逸之点头道:“所以,另一种目的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什么目的?”

    “将负责京师日夜巡查警戒的金吾卫,全部都吸引到这里,他们好暗中行事。”

    谢轩顿时悚然一惊:“对方志在宫阙?”

    王逸之叹口气道:“这只有鬼才知道了。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切都要看开坊之后,长安有没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若是有,咱们就可以顺藤摸瓜,若是没有,那想要追查就很困难了,即使能查到,也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然后他话锋一转:“不过,这整件事情,并非是没有突破口的。”

    谢轩叹气道:“这又回到老问题了,对方为什么会盯上我。”

    王逸之道:“今夜的这些人,很有可能只是对方手上掌控势力的冰山一角。人的野心总是和自己的实力成正比的,对方手握这么强大的势力,图谋的只有可能是这大唐万里江山。这种人,为什么会对你这种小喽喽如此上心?你现在虽然是诗才传京师,但是离影响天下走势还有几万里的差距。即便是你日后入仕了,写诗和从政也完全是两个概念,但对方却是异乎寻常地看好你,急欲将你扼杀在摇篮之中。就凭那几首破诗词吗?这真是奇了大怪了。”

    王逸之的话,却顿时让谢轩脑中电光一闪:“如果对方也是穿越者呢?”

    王逸之噌地一声站了起来:“不可能,我们两个能穿越到大唐来,完全是因为那个古怪的石盘,对方怎么可能也是穿越者?”

    谢轩道:“你怎么知道这世上只有那一个石盘?或者没有金盘、玉盘、铁盘之类的东西?”

    王逸之沉默了,半响才道:“仔细想想,你说的这种可能性,真的很高。也只有身为穿越者,才会如此地忌惮同样拥有上帝视角,知道历史走向的你。你盗诗扬名,等若就是一个活靶子,让对方迅速就锁定了你,所以才有了今夜之事。”

    谢轩点头道:“顺着这个思路的话,我突然想到,你也是穿越者,你刚才说的围点打援,调虎离山,针对的会不会根本就是你?”

    王逸之啐道:“你想多了,我到大唐已经快有20年的时间,所有的痕迹都已经被我抹得一干二净,我的身世来历是经得起推敲查验的,而且身份可以造假,言行却不行,这20年来,除了西域的那一支奇兵,我的所言所行,都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唐朝人。对方即使是对我有了怀疑,从各个方面去查验,也绝然找不出我的破绽。”

    谢轩道:“以对方的行事风格,既然对你产生了怀疑,做出宁杀错,不放过的事情,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王逸之摇头道:“绝不可能。在此事之前,我与你唯一的关联,便是浩气盟为你传诗扬名。这么多年来,这种事情,浩气盟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如王维、如李白,在唐朝,这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方如果连这都能和穿越联系在一起,这也太牵强了,随着你的声名越来越大,朋友也越来越多,对方岂不是得活活累死?”

    谢轩问道:“那此事之后呢?”

    王逸之道:“此事之后,就更不可能了。我和你不同,你才到大唐一年,光杆司令一个,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杀了你也就杀了。但是我的背后,却是整个浩气盟,对方不可能只是因为怀疑,就敢直接对我动手。而且,自今夜后,吴百川足以和陈玄礼分庭抗礼的事情,也将会传遍天下,对方想要试探,就更要掂量掂量。退一万步说,对方真的是有了十足的把握,想要在长安杀我,除非他能够调动军队,否则不比杀掉皇帝要简单。”

    谢轩点了点头:“这么说的话,确实是我多虑了。不过现在我在明,敌在暗,这世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总是要提防着对方,我们未免也太被动了。”

    “的确是很被动,不过也不是全无一点线索。”

    谢轩顿时诧异道:“你有头绪了?”

    王逸之点头道:“还记得上次我和你说过的那半个江湖势力吗?”

    “你是说那个神秘势力如今就掌握在这个穿越者的手里?”

    “如今看来,多半就是了。对于这股势力,我关注也已经有四五年了。这些年来,对方小打小闹,背后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我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但是如今突然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想要借此逼它浮出水面,就不再是那么难的事情了。”

    谢轩等了半天,也没有听到下文:“我看你这吊人胃口的本事,也不比我差。”

    王逸之哈哈一笑:“我这是在给你时间思考。其一,那三百虎贲所用的制式武器和盔甲。这种犯禁的东西,可不是谁都能打造的,想要查出它们的来源,并非是很难的事情。”

    谢轩道:“以对方的心智,不可能会留下这么大的破绽,我估计这些盔甲和武器,很有可能并非是出自于大唐,而是来自于西域诸国,恐怕线索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好追查。”

    王逸之笑道:“也没有你想的那样难。唐代可不像后世的机械化生产,再怎样制式的装备,因为生产工艺和生产者的不同,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和细微的差别。这些东西,咱们外行人不懂,但是拿到将作监中校署去,那些一辈子浸淫其中的老工匠,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出处。知道了出处,再去追查买主,多多少少都可以查证到一些线索。”

    谢轩问道:“还有呢?”

    “还有就是今夜出手的那些武道宗师了。武道宗师可不是烂大街的白菜,大唐一州一府,明面上的也就是几人而已。唐代宗门的概念,还没有后世那样强烈,习武又最是消耗钱财,能够练到武道宗师这个份上的,绝大多数都是世家的出身。对方怎么也不会想到,裴娇儿会出现在你的家里,横插一手,待她醒来,只要模仿出对方的武学套路,以吴百川的见识,一定能看出对方的来历。到时候,顺藤摸瓜,怎么也能查访到对方的根脚,最低限度,也可以让对方伤筋动骨,让他以后,投鼠忌器,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做出类似今夜之事。”

    然后王逸之又道:“这些事情,都由我来做,你还是考虑考虑怎么收拾你这个烂摊子吧,只怕明日开坊之后,整个长安,街头巷尾,都会谈论你的身世,众口相传,以讹传讹,几天之后,便是说你是西域哪一国的王子,我都不会奇怪。”

    谢轩闻言,顿时一阵头大:“我出身来历的事情,实在是不能再拖了,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王逸之想了想才道:“暂时没有,回去以后,我会好好想一想此事,下次过来,争取能拿出一个靠谱的方案来。”

    接着,王逸之就从软榻上爬了起来:“人多眼杂,我和你独处太久,定然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今天就到这里吧。张悦是我的心腹,为了方便你我联系,还是留在你这里。除此之外,我会让朱能和冷辉,带一部分人手留在这里,护卫你的安全。他二人都是武道宗师之中的翘楚,有他二人坐镇,再加上三四个武道宗师,你的安全应该是没有问题了。”说完这话,他就晃晃悠悠地走出了书房。

第22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而此刻,在兴庆宫花萼相辉楼内,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陈玄礼身着便服站在大堂之上,在他的身侧,当朝三位宰辅垂手而立,噤若寒蝉,在四人的身前,玄宗身着睡袍,坐在软榻之上,指着陈玄礼的鼻子破口大骂:“好你个陈玄礼,枉朕对尔信任有加,以京师禁苑防务相托。近千贼人潜入京师,聚众攻打府宅,事先汝竟毫无察觉,汝治下监门、金吾四卫皆鸡豚狗彘之辈也,非得贼人夺门犯禁,取了朕的项上人头,汝才知之吗?”

    玄宗越说越气,拿起书案上的砚台,朝着陈玄礼的身上就砸了过去,但他到底是年老体衰了,砚台只飞越了一半的距离,便跌落在了地上。

    陈玄礼任由玄宗斥责,如一座铁塔一般,矗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身为玄宗旧人,他当然知道玄宗为何会雷霆震怒。

    四十年前,年仅弱冠的他与当时尚是楚王的玄宗,联合钟绍京、李仙凫、葛福顺诸人,在浩气盟的策应之下,发动兵变,诛杀韦后,所持甲兵亦不过是五百之数。数年之后,诛杀太平逆党,稳定皇权,所率兵士,更是不足四百。今夜,近千贼人,倘若真的夺门犯禁,兵指玄宗,猝不及防之下,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

    然而,事实却并非是如此,玄宗与陈玄礼会有此想法,完全可以说是当局者迷。

    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率众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还政中宗李显。历经二十年纷乱,其时天下民心向背,皆在李唐。韦氏在此时,戕害中宗,妄图逆天行事,重演武曌当年之故事,自然是失道寡助。玄宗诸人突袭羽林营,三言两语,就策反了北衙六军中最精锐的羽林军,其后一路势如破竹,直捣凌烟阁,内宫守卫纷纷倒戈响应,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守将斩首,向玄宗送上首级。数年后的太平逆党,其时,玄宗已登临大宝,在太平举事之前,时任宰相魏知古便已向玄宗告发,诛逆之时,南衙、北苑诸卫大多也是持观望态度,按兵不动,是以,玄宗才能以不足四百兵士,顺利平叛。

    但今夜不同,玄宗登临大宝,掌控朝局,已近四十载,京畿宿卫,各营将领皆授以亲信。而这些贼人,亦不是宗室夺权,无法许以诸卫将领任何承诺,即便是真的杀了玄宗,也无法稳定局势,另立新朝。

    是以,这些贼人今夜若真个去攻打宫门,宫门守卫必然会拼死抵抗,京中宿卫也会在第一时间,驰援宫苑,就凭这近千贼人,想要掀起多大的风浪,无异于痴人说梦。

    玄宗对着陈玄礼一阵痛骂,直至气力衰竭,方才住口,抬眼向陈玄礼看去,只见陈玄礼如木桩一般地杵在那里,任由自己责骂,也没有丝毫怨尤的表情,心底亦是生出一丝不忍。

    玄宗是念旧之人,当年他势如累卵、朝不保夕之时,陈玄礼诸人,以身家性命相付,追随自己,诛韦后,除安乐,扫太平,助自己登上皇位,坐拥四海。时至今日,故人零落,也只剩下了陈玄礼与高力士二人而已,与自己名虽君臣,实则兄弟,他又怎么会真个去责罚陈玄礼?

    “贼势如何了?”

    陈玄礼这才开口道:“臣在得知匪情之后,立调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封锁了曲江池毗邻诸坊,在臣临来之前,谢府周边贼匪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