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左道官途 >

第363章

左道官途-第363章

小说: 左道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昨晚喝多了,对等更的兄弟们说一声很抱歉。

第四百二十一章 秉烛夜谈() 
男人之间建立信任有时候很容易,有时候却很难。两个酒徒会因为一次推杯换盏成为好朋友,两个政客之间就算一起喝一年,也不可能建立完全的信任关系。

    夜,榕城,市府一招,套间里,许三笑与宋勇毅畅饮之后正在秉烛夜谈。

    “我认为搞政体改革试点不该是为了迎合网络上那些哭喊着祖国母亲我爱你,实际上却早已绿卡加身的伪民主斗士而搞的政治秀。”许三笑就今天听说的关于政体改革的消息谈着自己的看法。

    “元首搞反腐治贪是解决当前主要社会矛盾的第一步,是治标的法子,要想治本,政体改革势在必行,中央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要在山城搞试点,我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

    许三笑一张嘴就是大开门儿直抒胸臆,直截了当说出了自己对政体改革这件事的看法。在政治上,此举无疑是不够成熟的表现。但这番话毕竟不是出自一个政治上十分成熟的老练政客之口。许三笑身为一个西南边陲小县城里年轻的县委书记,说出这番话来,却是刚刚好。既显出了年轻人的锐气,又展现了个人的胸怀和思想。

    宋勇毅的脸上看不出丝毫不悦,面带笑容,边听边点头,道:“咱们现在谈政体改革试点这件事,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这个决策通过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如果说反腐是动了某些人的钱包,那政体改革就相当于关停了这些人的印钞机,实际上政体改革试点这个构想多年前党内便有人提出过,但因为反对的声音太强烈,终于不了了之。”

    听他的口气,分明是对政体改革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十分清楚。许三笑心中犹豫着是否向他深问。

    只听宋勇毅又道:“其实这次洪天明再提出搞政体改革的试点,党内反对的声音依然不小,不过推动此事的人力量要比那时候大多了,具体的过程有一天你会知道的,我能告诉你的是,这当中那位叶皓东先生堪称居功至伟。”

    这么大的事情,一个商人能起到多大作用?

    宋勇毅似看出了许三笑心中的疑问,话锋一转道:“去年底两会结束后,信义堂将旗下的远东能源和天风新能源的控股权出让给政府,此前,天风新能源所拥有的新锂电技术已经在民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在法兰克福上市当天市值就超过四千亿马克,股票一路飘红,目前的市值超过了当初一倍。”

    许三笑闻言不禁心头巨震,想不到叶大哥为了推进此事会付出这么大代价。

    宋勇毅沉声续道:“政体改革目前只是试点阶段,成败与否尚且难料,却已经遭遇重重险阻,这位叶先生以一个商人的身份,看不到丝毫利益的情况下就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份情怀连李总都曾经为之动容,如果不是这样,一向稳重的李总也不会在常委会上投下赞成票。”

    许三笑自然知道他所说的李总就是岳父李虎丘的亲老子,也就是一直以来都在处心积虑要削弱信义堂的影响力的那位中枢之首。记得李虎丘曾不只一次的对自己说起过他对叶皓东的看法。岳父大人把他跟叶皓东的关系形容为铁路的两条轨道,目标一致却永远不能凑到一起。中枢对叶皓东不放心,不是不信任他的人格,而是因为信义堂过于庞大的产业规模,稍有动作便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负责经济工作的中枢眼中,是绝不能容忍的。

    “曾经听我那位泰山大人说起过,宋书记曾经在李总身边工作了六年,听您的口气,我怎么觉得您似乎很欣赏信义堂的这位叶大龙头。”

    许三笑是李虎丘的女婿,宋勇毅则是李援朝的人。从李家父子那里论及,二人算是同一阵营的。但这两个人又都绝非那种惟命是从只有立场而无思想之辈,谈话进行到这里,二人之间一直在相互试探着彼此信任的底限。就目前来看,正逐渐接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状态。

    宋勇毅额首道:“叶皓东这个人值得欣赏!中央有关部门曾经对这个人的生平做过详细的调查,我在李总身边工作时有幸看过那份资料,与那些绿卡加身满口民主其实沽名钓誉之辈相比,这位叶大龙头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这话其实只是赞颂了叶皓东这个人,并未涉及到政治立场问题。可以说宋勇毅其实是有所保留的。但却大大对了许三笑的脾胃。许三娃子从来不相信什么欲爱无力,只能远观呐喊希望唤醒民众的屁话。真正的爱国志士无论到过多少地方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国籍。就像叶皓东,这个与小黑国高端政要交往密切,曾经在俄罗斯改朝换代期间参与贿选总统的不二大亨,无论在外面赚取了多少财富,得到了多高的地位,始终以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

    击节赞道:“宋书记这话说的太好了,我最看不惯的就是有那么一帮人,号称文化学者,却不去研究和保护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只会一门心思的在那里煽风点火,成天叫嚷着政体改革,骨子其实只会盲目的向西方所谓先进文明学习。一边哭喊着要民主,一边向往着权力和财富来满足他们个人的**,在我看来,这种人就是一群不得志又没品的政治投机者。”

    乘着酒兴,随着情绪的变化,话题越来越开放。宋勇毅这个政坛老手依然淡定,许三笑这个年轻的处级干部则开始有意识的展现年轻人飞扬跋扈我为雄的一面。

    宋勇毅含笑道:“也没这么严重吧,你不能指望每一个有海外经历的国人都能拥有叶皓东一样强大的内心,他们虽然向现实妥协了,但依然可以算作有思想的华夏人,咱们搞政体改革试点,就是要敞开参政议政的大门,建立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这些人其实都是民族的精英份子,让他们抓经济搞建设肯定不成,但用来完善监督机制却正是人尽其才。”

    许三笑并不否认,额首道:“您说的都对,我其实只是希望这个政体改革的步子能迈的小一些,稳一些,虽说是政体改革,要敞开参政议政的民主之门,却也不能什么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谁能说得清这伙子人里头有多少人已经背叛了这个民族?”

    宋勇毅摆手道:“不过是跳梁小丑癣疥之患,不说这些人了。”

    接着又道:“山城政体改革试点,对这个国家和咱们这个党来说,如能成功则是里程碑似的大事,但如果失败,就也只是波澜不起的一件小事,而成功的关键我认为有两个人非常重要,其一便是站在台前的山城市委书记洪天明,这第二个就是藏身幕后辅助洪天明的叶皓东。”

    今晚宋勇毅已经不只一次主动说起叶皓东了,之前他曾问过许三笑跟叶皓东是不是朋友关系,当时回答他说算是吧。宋勇毅有意通过许三笑跟叶皓东的这层关系,私下底与洪天明和叶皓东见一面。许三笑当时多了个心眼,没有一口答应,只说自己跟叶皓东之间没有那么深的交往。对此恐怕无能为力。

    宋勇毅似乎并未放弃先前的打算,通过之前的谈话,他已经明确向许三笑转达了他对叶皓东和政体改革都无恶意的意思。许三笑现在有些犹豫要不要帮他这个忙。尽管宋勇毅在言谈间已经表现出他是一个成熟有主见的政治家,但他毕竟是李援朝身边工作过的人,许三笑深知李虎丘一向不喜自己跟叶皓东走的太近。所以才会在这件事有这么多顾虑。

    俗话说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宋勇毅说话时的心跳和呼吸频率都很平稳,不过,越是聪明人就越会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就算是当世第一的大术士也不可能完全猜透人心。许三笑要做出决定来,还是要冒些风险。

    “政体改革任重道远,您觉着他们应该从哪方面先入手?”许三笑故意不接宋勇毅的话茬儿。

    宋勇毅似无所觉,道:“很多年前太宗在南海之滨圈定了一个范围搞经济改革试点,许多年后,由那里开始,经济改革的浪潮辐射到全国。这些年,社会文明也许在倒退,但经济建设确实取得了伟大的成果。也解了当时华夏共和国的燃眉之急。曾经,在这个唯经济成果论英雄的时代,我们把许多传统遗忘在角落里。现在,是时候找回华夏民族一些优良传统了。”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神色坦然,心跳平稳,许三笑暗地中察言观色,感觉到宋勇毅很真诚。又想到处在他的位置上,在没收到邀请的情况下,确实不太方便主动去联络洪天明和叶皓东。

    今晚的谈话,宋勇毅先以坦诚待自己,将政体改革的来龙去脉相告。而自己却在这么一件小事上推三阻四,是不是有些过于小人之心了呢?想到这里,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宋书记,您应该知道叶皓东宴客的准确日子吧?”

第四百二十二章 登山访友() 
许三笑被宋勇毅说服,答应他帮忙引荐叶皓东。于是致电给好友陌寒,询问是否方便联络一下叶皓东。陌寒在电话中说叶大哥就在青城山上。许三笑当即表示要去拜访。陌寒说要请示一下,结果叶皓东欣然同意,还说不管多晚都会等候。许三笑遂辞别宋勇毅,连夜驾车前往。

    夜空飘雨,驾车迎风而行,打开天窗,任凭雨丝纷落在脸上,那感觉分外沁凉。

    想到宋勇毅,想到叶皓东,想到洪天明和政体改革试点,一时间意气飞扬情绪激昂。晚间陪宋勇毅所喝的区区几杯老酒竟似后劲绵绵,硬是被它勾引出几分醉意来,却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沿途观山色,烟雨中的青城山,雨雾濛濛轮廓雄浑,烟云如纱,青峰依稀,竟仿佛菩萨显身。许三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醉时真境发天藏”的心境。人在山中行,山又在人心中藏。人行走于天地之间何其渺小,心却可囊括宇宙八极之外,又何其之大。

    道之唯物,可大亦可小,可内亦可外。无迹可寻又无处不在。

    雨丝,山色,天地浑然。在眼中,在心中,融为一体。车在疾驰中,人却心有所感神游物外,万籁之声入耳来,山中鸟鸣,雨打黄叶,潺潺流水之声如佛祖布道。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嗅觉所至,触觉所感,一切感应内所知的天地仿佛都在自己的掌控中。虽神游天地,却仍将吉普车熟练的操控于股掌之间。

    青城山,山后更有山,翻越了旅游区后来到公路的尽头处,再往前,道路被一道铁门横生拦住。门上写着八个大字,军事禁区,游人止步!

    许三笑此刻半醉如仙半醒还真,兴之所致对那四字全然不顾,驾车直捣黄龙,硬是破门而过!

    公路向大山的深处延伸,耳边清晰的听到了左手边门岗中有年轻的声音呼喝着口令,紧接着便是响亮的枪声冲天而发。许三笑此刻正迷醉在一种奇妙的道境之中,虽然对身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清二楚,却不愿收回神思。吉普车如失控的蛮牛,继续向前飞驰。身后忽然枪声大作,有几颗子弹打在吉普车上,却奈何不得这总参特制的家伙。

    山路蜿蜒,吉普车如飞似箭,几次过弯甩尾险象环生,许三笑却毫无所觉,完全凭感觉在驾车。平日里刘枫传授过多次却不怎么得要领的特种驾驶技术,到了这会儿却仿佛成了与生俱来的本能,保护着车和人的平安。

    许三笑神思激荡,豪气飞扬的唱起大秦腔来。

    偏僻是小山冈广藏美景,青铜寺佛法地埋没英雄,想当年有倭寇沿海骚动,既烧杀又掠夺民不聊生,党伯雄奉圣旨率马领兵,执长矛披甲胄与敌交锋,幸喜得众将官人人奋勇,直杀的那倭寇不敢出兵,恨严嵩老奸贼押粮不动,军无粮有倭寇实难而平,回朝去被贼害几乎丧命,蒙杨爷多保本救活伯雄

    全然不顾身后的追兵,前边闪烁的车灯光。正自陶然于玄妙境界中,耳中忽听到一声炸雷似的断喝:“唱得好!”

    仿佛醍醐灌顶,又似天音入耳,许三笑刹那之间意识回归。只觉得遍体清凉舒爽,神与气合,内与外接,通身自在轻松,道行竟似有了一丝进步。

    只见一人自路旁半坡上一跃而下,拦在吉普车前。

    急促的刹车声刺耳,但银色犀牛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依然猛烈的冲向那人。而此人却不躲不避,将身体一横,硬是用肩头迎着吉普车撞了过来。

    轰然一声!

    吉普车向前的趋势戛然而止!许三笑自天窗中飞出,落在车顶上。

    只见站在车前的大汉正是杨军虎,冲着许三笑呲牙一乐,“许老弟,你这是唱的哪一出?”

    许三笑定了定神,回想刚才的瞬间,不禁暗自钦佩杨军虎的体力生猛如神。抱拳道:“晚饭时多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