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好相公 >

第68章

大宋好相公-第68章

小说: 大宋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论虽然激烈,但是天平渐渐向主战派一边倾斜。

    赵构也意识到,不战只有跑,可是还能往哪里跑呢?跑到何日又是个头?不跑,还有军心士气。一跑,谁还能指望能够收拢人心何况,绍兴三十一年的境况,跟建炎元年比,实力早已经是天差地别。

    当年,赵构被狼狈地追杀到海上,一点办法没有。

    辛次膺道,“此刻,国力积攒三十四年,虽老兵凋零,但金人腐朽更快,此消彼长之下,胜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一句尚未可知当然无法让众人放心。

    “不说其他,便是火器监新制造的火炮以及数万火药弹,总该起到点作用吧?将士用命,兵精甲亮,再打一仗,胜算极大!”虞允文也是舌灿莲花。

    于是,渐渐有信心的赵构,命令全面备战。

    吴拱以利州西路御前中军都统制率军三千,东戍襄阳,改任襄阳知府,从此脱离西部防线。

    少保、领御前诸军都统制职事、判兴州吴璘为四川宣抚使。

    成闵以所部三万人驻守武昌,领京西制置使,节制两路军马。

    浙东五郡禁军、弓弩手和各有关将领,并听候号令。

    任命太尉、镇江府都统制刘锜为淮南、江西、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统筹抗金事宜。

    将军赶赴前线,军队纷纷调动,物资粮秣开始调拨,一切,都在朝着战争的方向飞速奔去

    赵构真是被吓醒了。但是,他被吓醒后,依然没有停止做白日梦:万一完颜亮没有真打算动手,只是虚言恫吓呢?还是派人再去探探比较稳妥

    起初选中刘岑。刘岑是位奉祠老臣,已七十四岁。

    赵构问他愿意出使时,刘岑的回答,“臣受国家厚恩,今臣年老矣。唯不惜一死可以报国,请至金国;有如议不合,当以臣血溅完颜之衣!”

    铮铮忠心,令人动容!

    赵构也动容,不过却是“愕然”!

    转过身决定马上换人,命枢密院都丞徐哲为“金国称贺使”,知阁门使张抡为副使。

    只是,这“称贺使”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敌人要来打你,为何还要去称贺?

    当然,理由总是有的,完颜亮不是要迁都么?既然如此,派人祝贺一下,也是很正常的嘛

    颇为心虚的称贺使团,连淮河都没过,还在淮南东路盱眙军驿馆时,前来传话的金谏议大夫韩汝嘉,已经先到。

    姓韩的充分发挥完颜亮狂狷的要求,做起事来,比之此前的王全还要倨傲。

    他根本无视大宋疆土,只带走马八匹,便干净利落地度过淮河,直入馆中,宛若在金境内一般随意自如。

    那份洒脱,倒是让大宋的两个使者有些佩服甚至于,让人联想起一个叫王玄策的唐人。

    何时,他们也能趾高气扬的去金国耀武扬威一番。

    整个使团都惊呆了,更令他们震惊的是,韩汝嘉大声宣读带来的诏书,说完颜亮将亲提大兵五百万,恭行天讨

    念完以后,分宾主坐好,本该严辞以对的正使徐哲,已经被五百万五百万的吓得战慄无词,话都不会说!

第136章 章一三六 火器监学院进化() 
面对完颜亮发出的清楚得不能再清楚的战书,赵构终于彻底明白过来,当即召回使团。

    使者们怎么去的又怎么回来,完颜亮很忙,嚷嚷着要去清剿蒙古人,没有时间接见,宋国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便是把大臣送来,参加学习。

    很快金人又说,接伴使、接伴副使已经做好准备,大宋称贺使团又可以过淮河——面对明显的缓兵之计,宋廷第一次断然予以毫不妥协的拒绝,并针锋相对地命沿江沿河严饬边备。

    历史转了一个圈,终于慢慢走到大宋朝堂明白过来的这一天。的确,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太久,它醒得也实在是太晚。

    但无论如何,这回它真的醒了!

    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级战争,一个载入史册千年的战争,缓缓拉开大幕。

    火器监,梁范放下手中书卷,揉揉太阳穴,古文看起来还是费劲啊,被陆游、辛次膺几次敲打他,说他不学无术,将来真正进朝堂恐怕都听不懂别人说话。

    与陆游、辛次膺接见过来访的好友谈话,几乎两三句话就有典故。梁范也是好读书之人,可惜毕竟有些东西没有足够浸淫,仅仅擅长于脍炙人口那些,几次听得一头雾水,只好盯紧陆游,看他闭目欣赏对方文章时,赶紧也做欣赏状,看他大笑,也学得大笑。

    一次,来访老者看梁范笑的畅快,问他方才的话还有一处典故,可曾明了?梁范一脸懵逼,心说,你刚才的话我都没听懂,就是随意捧个场,竟然这般打脸?真的好么?会没朋友的!

    不过,话说回来,居然有啥典故,还有两个?!

    陆游看梁范表情就知道不好,赶紧将话题引开,才不至于丢丑,事后数落他有一个时辰,辛次膺骂了不止一句竖子

    梁范老成精,嘴上笑嘻嘻,心中不服,道,我不擅长啊,有本事比数理化虽然如此,还是听了进去。

    朝堂上风云激荡,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但梁范知道,现在还不是他出场时机,别的不说,即便是有人提到火炮队,辛次膺也会挡回去。

    好钢用在刀刃上,火炮只有在最关键时刻出现,才能派上最大用场。

    能隐藏的时候,还是深藏不露为妙,至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会有奇效。

    最近,学院新进不少进修生,不为其他,只因为上次演武,进修生轻而易举的击败曹珍最为精锐的护圣军。

    关键是,组成进修生的队伍,并非全部武官,更有一些被扔进来勋贵家的文散官,如此一来,朝堂可炸了营!

    纷纷说曹珍带兵不行

    可是,曹珍并不是一把手啊,而且,人家麾下的兵可打选锋军之类精锐满地找牙。

    了解清楚情况,人们更傻眼,莫非,火器监学院的进修生,个个都是孙武复生么?

    然而,真正经历过炼狱营之后,进修生们都明白,打赢护圣军不过小意思,魔鬼课程才是令人腿肚子打颤之处!

    护圣军调教不能说不好,可惜,他们没有炼狱营那不择手段取胜的气势,没有必胜信念。

    但是,炼狱营,有!!!

    输了,没饭吃!

    输了,扫厕所!

    蹲在茅坑和腐尸旁吃东西,不吃,那你就饿着!

    吴挺拿到梁范准备的训练科目后,强忍着呕吐感去宣布,而潘飞浪、赵洪进等人受虐习惯后,又继续去折磨新来之人反复循环,乐此不疲

    当一个人能对着腐尸谈笑风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后,没有什么能难到他们。

    因为,饿的前胸贴后背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比起反胃,生存才是第一需求。

    梁范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把那些没人要的纨绔变成两人成排、三人成列,令行禁止,只用三个月;再变成龙精虎猛,打哪指哪,又用了三个月;等到刚猛无双,百战百胜,一共不到一年!

    炼狱营三个月后,规模足足增加一倍,等到半年时,已经数百人,几乎书院所有人都自觉成为炼狱营一分子。甚至于文弱书生,也会以达成三个月魔鬼训练为荣。

    为此,太学山长不惜得罪辛次膺找上门,可是,见识过几次火器监学院上课的劲头后,他不得不灰溜溜走了。

    这特么的,简直是,洗脑圣地!

    当文散官、纨绔、候缺的低级官员都来报名后,火器监学院自发的完成进化。

    若是放在当初,谁敢想象,一个火器监下属的学院,竟然成为了大宋朝堂最受欢迎的进修学校。

    其规制,梁范想起来,在后世,也有个供干部们进修的地方

    眼下,朝堂热闹,梁范却在想法钻空子,把学院的默认习惯给定下来。

    所有人注意力都集中在金人南下,他这点动静引发的关注也就慢慢转移。看看年初引发震惊的炼狱营,现在谁还惦记?

    让朝堂明立规矩是不行的,毕竟候缺官员无论如何也是官员,和文散官以及恩荫的纨绔们不一样,他们更多时候在馆阁忙碌,算是闲职养着。

    但是太学和慕名而来的各地学生,依旧还是没有功名的白身。他们同样在学院上课,求教。

    无差别的对待,自然不可,但是有区别的话,又和学院人人平等的理念不合。

    并且,在虞允文、贺允中等人先后来授课后,学院已然变成汇集大宋高官讲座场合。凡是能被张浚辛次膺联袂请来的,更是对其地位的肯定。

    “辛公,以后这些候选官,可以多忽悠来一些么”梁范在辛次膺耳边聒噪。

    “你小子给老夫安分点,一个不注意,就搞的恁大动静,要不是朝堂整日里辩着如何用兵,早就拍你在墙上。”

    “您可别吓我,我胆小。”

    “你还胆小?”辛次膺揶揄到,“在大宋还有你不敢干的事情?上次你那驱逐舰,一炮把东瀛人吓得集体跳船,算怎么回事?”

    梁范汗颜,“辛公,纯属操作失误,我们真不晓得里边装了火药”

    辛次膺没搭理这货,编制火器使用手册的人竟然说自己忘记流程,说出去多么可笑。

第137章 章一三七 历史与真实() 
“可是,您看看,炼狱营勋章持有人,已经成为不少衙门优先考虑目标。”

    “且不说都是血汗衙门,兀那名声,有几个愿去。能在炼狱营待过三月,衙门那点事情,不过挠痒而已,还有甚能比过你炼狱营残酷?真正战场都不会!”

    辛次膺狠狠的鄙视了一番梁范的不择手段训练。

    但是梁范知道,这只是不让他翘尾巴,对于效果,辛老馆还是默默赞许。

    秉承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之原则,炼狱营出身之人,不但擅长诗词,更能精通算学,还能做基本化学物理操作,至于做官技巧,你当朝堂大佬是傻子么,他们浸淫官场多年,随便指头缝漏些什么,就够学生们少走弯路。

    后世,有种种商学院和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真正学框架的知识很少,更多意义在于交流经验,混圈子。

    眼下,纨绔、士子、官人们混在一起,再和执政们联络上,基本代表大宋高层那一拨人,更不要说,火器监本身自带的军营属性。可以说,在火器监书院,提前完成几方的熟悉与融合。

    梁范不知道效果有多大,但一起同过窗可是四大铁重中之重,不管怎样,总不会比之前老死不相往来,只是相互对峙要好得多。

    进修生们不是傻瓜,看出来火器监学院门路后,消息灵通之辈都挤向此地,一时间,门庭若市。估摸着下次招手正式学生,得需考试才可。

    学院中机会遍地,尤其直接和顶层官员接触机会,更是极为难得,以往,都是候缺官人给官员们写信写诗明志,举荐自己,如今在学院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何乐而不为。

    再者说,炼狱营的三个月,当真是好挑战,能在期间熬下去,将来官场遇见何事都能淡然处之。

    即便是淘汰,也没什么不好,学到经验在何处都能派上用场。

    如此另类的学院只此一所,不是别人不学,而是没有能力开设。试问,何处有能把文武揉搓到一起而不矛盾?又有何门路能像辛次膺和张浚一样,搬过半个朝堂。更没有能和梁范一样任教格物学之人。

    人的名树的影,一但闯出名堂,不愁没得机会。

    这一日,学院迎来一批新人,不过,他们并非是军官,也非士子,而是两浙、江东、福建诸州禁军弓弩手的基层队正,刚参加完枢密院按试,筛选后留下。

    原本,只不过是挑选些具有潜力之人,成为作战主力,不曾想,火器监学院恐怖的成材率,让枢密院也打起主意。

    辛次膺和张浚自是乐意承担,现在是争分夺秒之时,多一个接受课程,便能多一个基本军事素养之人。等到上战场,也能多一分胜算。

    起码,能从其中挑选一些具有战术战略之人,用作参谋培养。

    若是说炼狱营是火器监武的一面,那么参谋班便是武中文的一面。

    参谋班不但有吴挺讲述行军作战基本思想,更有张浚等人传授大军作战经验技巧。就连技击和武艺,也有梁范的格斗和张敌万浑身招数,师资力量可说是大宋顶配。

    学院的参谋班,是集成梁范对大宋军制改革的一个起点。如今,他虽然权位不够,但早早布下局,才是正理。

    等到桃李满天下时,便是他纵横四海之日。后世的蒋百里和常凯申能八面来风,不正是在军官学校借的光。

    这个节骨眼上,吴挺却出了些状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