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步步荣华 >

第92章

步步荣华-第92章

小说: 步步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靖荷点点头,由着丫头搀扶着离去时,却是注意到人群里熟悉的身影,那年轻人她认得,是曲家的少爷,几次在庆王府遇见过,记得他与何铭也是同窗,关系颇好。

    不知为何,脑海里突地有了个模模糊糊的概念,她回身看向大堂里的周辰景,见他目光依旧追随着她,很是紧张看着自己,遂回以一笑,转身后摇了摇头,有些事情并非要探得太清楚。

    她仰着头看着碧蓝的天空,冬日里难得有这般暖阳,若天气一直这样好,一个月后,铭儿便能到延州军中吧,此事这般结果,已是最好。

第100章 入春() 
开年初,京中便到处是裕王与靖国公府小少爷的流言,不管如何,裕王总算保得性命,靖国公府却失了独子,靖国公一门忠烈,如此下场也让人唏嘘。

    陛下本就偏重靖国公,加上靖国公此事上如此铁面无私,更让陛下倚重,成王却因带人扰乱靖国公府丧礼之事,让陛下颇有微词,被训斥了一顿不够,朝政上也多有苛责。在旁人看了,或是庆王成王各输一城,可时日一次,朝臣们便看出名堂了,庆王这边看似折损,却得了帝心,陛下朝堂大小事务多听他信他,庆王这回真正是因祸得福。

    得陛下倚重,庆王一时风头正劲,陈贵妃几次欲替成王进言,却遭陛下冷落,何昭仪的离世,陛下不会责备自己,只能迁怒,后宫中自是陈贵妃首当其冲。

    曲贵妃和先皇后先后离世,陈贵妃也算宠贯后宫多年,哪里受得这样的委屈,心里较着劲儿,与陛下隔阂更甚,倒是些年轻的美人才人得了陛下青睐,其中当属安国公府送进宫苏美人最得陛下欢心。

    朝堂上夫君得势,后宫里妹妹专宠,苏靖荷看似时运最佳,却总有愁思,旁人只道是因为何铭的离世伤怀,只她自己知道,不过担心何铭年纪小,孤身送去延州参军,也不知可能适应。

    倒是镇西将军夫人往庆王府来得勤快,两人本就是姨甥,又同时有记挂的人,说起话来也投趣,何铭自小就想着参军打仗,如今圆了梦,又有李将军在军中照拂,才让苏靖荷稍稍安心。

    眼看冬去春来,然而太后的薨逝却是给这个多事寒冬再添沉重一笔。

    太后殡天,举国大丧,苏靖荷随着庆王入宫,在大殿跪拜时,才又看到多时未见的苏菀,即便是一身素服,却也能从眉眼中看出张扬,看来传闻不假,苏菀在宫里颇受陛下喜爱,当年她曾那样喜欢着谢玉。。。。。。

    苏靖荷下意识回身,乌泱泱的朝臣中,她竟一时找不见谢玉,还是感觉到一道视线瞩目,才顺着转了眼,猝不及防对上谢玉的双眼,她很快将视线收回,果真太久不曾将他放在眼里心上,如今隔着人群,他与旁人无异。

    她与灵阳都已将谢玉放开,可苏靖荷知道,苏菀怕是这一生都很难释怀的,论感情深厚,他们才真正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即便她已嫁人,他已娶妻。

    轻轻哀叹一声,一旁永王妃递来素帕,她与永王妃并没什么交情,平日里宫中见着也不过点头一笑,哪有这般亲近,当年永王遭成王算计,失了帝心,朝堂又无势力,不得不退出夺位,如今永王妃与她的示好,怕也是在替永王选了一条路。

    苏靖荷接过素帕,很是亲昵地谢过永王妃,成王树敌太多,她不介意都招揽为盟友。

    累了一整日,夜里才是回府,几位王爷却还需留在宫里为太后守灵。

    婚后着大半年里,无论朝事再忙,庆王晚间都会回府陪着苏靖荷,这是第一次她独自度过漫漫长夜,总觉着府里格外的冷清,在床榻上翻来覆去,总有些睡不着。连着三天,等庆王回府,却是看见个没什么精神的小娘子。

    “听说几日都没睡好,我竟不知你与太后有这般情意?”将苏靖荷抱坐在膝上,看着面容憔悴的苏靖荷,有些心疼说着。

    苏靖荷摇头,对于她而已,太后不过是几面之缘看似温和的长辈,可于庆王而言,却是逼死母亲的元凶。

    逝者已矣,她也不想多谈,只道:“想着你不会回来,怎么都睡不着了。”

    声音带着些撒娇,软软挠过庆王心头,酥酥麻麻地,引得他一声喟叹,展颜说着:“这可麻烦了,夫人这般离不得为夫,以后可不是去哪儿都得带着夫人?”

    苏靖荷侧头,扬眉:“怎么,你想不带?”

    在她肩颈里蹭了蹭,周辰景低声说了句:“不敢,为夫恨不得将夫人绑在身上,走哪都不离。”

    苏靖荷抬手,柔柔的小手覆上周辰景胸口,道:“将我放在心上,便离不得了。”

    回握着她的柔夷,周辰景郑重点头,眼中闪着亮色:“已经在心头烙印着了。”

    正情意绵绵,兰英推门进屋,倒有些不好意思别开了眼,她手中捧着碗面条过近,苏靖荷闻着味儿就蹙眉:“不是说了吃不下东西,怎么还端进来。”

    不待兰英回话,周辰景先道:“是我让她送进来的,今儿可是你生辰,怎么也该吃上一碗面条。”

    苏靖荷一愣,许是这俩月事情太多,她竟忘了自己的生辰,难为夫君在宫里还为她记着时日,遂夹了一筷子先喂给周辰景:“你三日不曾进食,多吃些。”

    顺着咬了大口,略带歉意说着:“太后大丧,也不能为你好好贺个生辰,可觉委屈?”

    “有你,有孩子,还有什么可委屈的。”说完,却又愣了愣,突然仰头看着周辰景:“如果再有一样,便最好了。”

    周辰景挑眉:“夫人尽管开口,愿为夫人鞠躬尽瘁。”

    苏靖荷被他认真地模样逗笑:“也不是多难的,就是,想吃烤地瓜了。”

    大冷的天,又是半夜,周辰景蹙眉,倒不是觉着难办,实在烤地瓜这东西吃了,尤其苏靖荷有孕,怕并不好吧?

    见夫君没有应答,她微微顶了突起的小腹,道:“可不是我想吃,是你儿子嘴馋,闹得厉害呢。”

    “哈哈,好。”刮了苏靖荷的鼻子,周辰景点头应下,难得她有想吃的东西,便由着她一回。

    兴致高涨,周辰景索性让人送来生地瓜,而后在屋子里搭起炉子,两人挨着火炉,苏靖荷将头倚靠在周辰景肩上,听着他给她讲着当年出征的一些故事,为炉夜话,可惜没有热酒,窗外也少了一场绵绵大雪,苏靖荷仍觉着美滋滋的。

    渐渐,地瓜香气弥漫,勾起满肚子馋虫,两人穿着华贵,在富丽的庆王府里,却如普通人家,夫君捧着烫手的地瓜小心翼翼剥开皮,尝了嘴甜的一个递给妻子,妻子吃得欢实时,不忘喂了夫君一口。

    这一夜,两个明明都很困顿的人,却是甜蜜地耗到大半夜,吃得肚皮滚滚全无睡意,倒是第二天日上三竿,屋子里也是寂静无声,太后薨逝免了早朝,倒是更给她们夫妻二人行了便利。

    …

    入春后,天总是阴阴的,多雨。

    每年苏夫人忌辰,山上总是泥泞难行,但这几年,苏靖荷却从不曾断过祭拜母亲和姐姐。今年与往年不同,带着夫君,怀着孩子,一家其乐融融,母亲与姐姐在地底看着也该安心。

    苏靖荷一直与母亲亲近,可如今自己也怀了孩子,才更知做母亲的辛苦,尤其母亲孕着双胎,父亲又不会体贴,当年生下她们姐妹俩,定吃了不少苦头。

    拜祭过母亲和姐姐,周辰景却是领着她转往西边林子去,因林木茂盛,少有人迹,林后是一泓山泉,因前几日大雨,有些涨水,浮桥上被泉水打湿,走在上头有些许滑,周辰景在她身后稳稳扶着,见她走得小心,索性打横抱起。

    “我重得很,你放我下来,走慢些就是。”苏靖荷着急说着。

    “若连自己妻儿都抱不起,谈何保护,你放心,你夫君结实得很。”

    苏靖荷也不再辩,等他将自己放下时,已是在一处孤坟前,四周开满兰花,苏靖荷微微不解,却听他说:“是我的母妃。”

    苏靖荷一愣,曲贵妃当年是犯了大罪的,三尺白绫结束性命后,也该是用凉席卷着丢出宫外,不得入葬的,当时庆王还小,却是怎么给曲贵妃敛的尸身?

    “我与母妃提过你,如今就带你来让她看看。”

    苏靖荷却有些局促起来,每次在宫里见丽妃娘娘,她都不紧不慢气定神闲,反是面对一座孤坟,有些微紧张了。

    见她手足无措,周辰景握住她的手,安抚着:“莫怕,无论母妃喜不喜欢,我也认定你了,一辈子,况且母妃最疼我,我喜欢的,她都喜欢。”

    渐渐,苏靖荷也安心了些,面对青冢,颇有些认真说着:“母妃且安心,以后有媳妇照顾着王爷,知冷知热,陪他走过余生,乐也罢,苦也好,都陪着,不叫他孤单。”

    …

    回城的路上,周辰景一直笑眯眯的,苏靖荷不解,抬手摸了摸自己,忍不住问着:“可是我哪里不对?”

    周辰景摇头:“就是心里高兴。”

    “为何?”

    “因为母妃刚小声和我说,这个儿媳妇她满意得很,我也觉得,我眼光挺好的。”

    知他说玩笑的,苏靖荷淬了口:“明明是我眼光好。”

    说完,见周辰景愈加得意点头,才觉不对,红着脸轻捶了他一拳:“美得你,当年可多少人想娶我,便是长公主也挑着我做她的媳妇呢。”

    周辰景却是握过她的手,挑眉:“竟还有这茬,回府后可得好好给我交代清楚咯。”

    “不带这么秋后算账的。。。。。。”

    欢声笑语中,马车离得越来越远,身后西山云雾缭绕中,仿佛有两位母亲凝在半空,注视着这对夫妻,浅浅含笑。。。。。。

第101章 孕期() 
天气愈来愈暖,苏靖荷的身子也愈来愈重,如今大腹便便,行动亦不大方便。虽不好出府,日子也不无趣,何倩每每来看她,总会带着京中最盛行的话本子,都是些才子佳人的故事,以前母亲在世时不许她看,如今倒没有人管着,一看,便上了瘾。

    正巧今儿何倩入府,送来了新出的话本子,苏靖荷还来不及看上一眼,二嫂便带着女儿过府,送了些亲手做的糕点。

    苏靖荷让兰英将糕点摆盘:“小姨也尝尝,嫂嫂的手艺极好,可是外头吃不到的。”

    “那我倒是赶巧了?”何倩也是爱吃的性子,自小长在靖国公府,如珠似宝,远嫁江南望族,也是嫡系正妻,之后在延州又品味过西北美食,嘴巴自然比常人刁钻,却也对葛青青手艺赞赏有佳。

    “之前觉着苏牧那小子放浪,这次回京听说娶了亲,还想着是谁家小姐这般本事能降住他,原来是牢牢抓着他的胃了,赶明儿也教我两招。”

    葛青青浅浅一笑:“夫人与将军情深意重,哪里用得着学这些手艺。”

    何倩也笑了笑:“我也是无趣,隔三差五往靖荷这里跑,怕是惹人嫌了。”

    苏靖荷抿唇:“谁敢嫌了小姨,我身边丫头见了我尚且没规没距的,在您面前可是大气都不敢喘。”

    “你们是不嫌,庆王爷心里可不见得多欢迎我,每回我带着你看话本子碰着庆王回来,他那眼神不敢冲着你,只好瞪我了。”

    说话间,葛青青怀中的苏宝儿已经慢慢钻出母亲的束缚,一手拿着一块糕点,美滋滋往嘴巴里送。

    被葛青青发现,将小丫头拎回怀里,在她右手上一拍,斥着着:“你这淘气孩子,说好不闹腾我才肯带你出来的。”

    苏宝儿见母亲要生气,两只手一起把糕点往嘴里送,腮帮子鼓鼓地说着:“唔起哦呀。”

    在场都是一愣,谁也没听出这丫头说了什么,小丫头见大家愣住,便手舞足蹈地解说起来,逗得一屋子乐呵。

    苏靖荷从葛青青怀里接过孩子,笑着:“这孩子一点不认生,随二哥。”

    “可不是,还是个人来疯呢,都是他爹惯坏了。”

    “爹爹好。”

    这话虽有些含糊,大家却都听明白了,苏靖荷逗她:“是爹爹好,还是娘亲好?”

    小丫头歪着头想了想,或许是想说爹爹好,所以偷偷瞥了眼葛青青,见母亲正盯着自己,遂毫不犹疑道:“娘亲最好。”

    说完,却又补充了一句:“姑姑最美。”

    “哈哈,还是个马屁精儿呢。”苏靖荷抚了抚小丫头的黄发,笑说着。

    “姑姑不抱,压弟弟。”

    这话有些长,小丫头说话还不太顺溜,还是葛青青给解释了一遍才明白,难怪这丫头在葛青青怀里扑腾个不停,到了她怀里,却是蹑手蹑脚安静得很。

    更觉贴心,苏靖荷虽把孩子还给了葛青青,却有些不舍,让兰英拿了好些玩意送给宝儿。

    “你也快了,等把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