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督师 >

第50章

大明督师-第50章

小说: 大明督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旨到?”娘傻了。

    “圣旨到?”原本一脸矜持微笑的赵推官呆住了,“不是走错了人家了吧。”

    “天啊,圣旨到了我们兄弟的家里啦,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城门禁军老王一愣间,一个翻身扑通跪倒,他身边的那帮兄弟一见带头大哥跪倒,也忙不迭的跟着跪下,于是,这院子里可就一阵鸡飞狗跳,有跪下的,有愕然站着的,有惊慌失措不知所以的,还有就是吕汉强这样,呆若傻鸟的。

    那闪现在门口的太监对着满院子的状况只是皱了皱眉,这样的事情见的多了,没吓死几个就算是很平常的了。

    于是,再次大声喊道:“哪位是吕汉强吕先生?圣旨到,还不跪下接旨?”

    这下子算是彻底的叫醒了满院子的人,老娘跌跌撞撞的赶紧拉着妇人孩子往屋子里跑,这是要规避。

    张大掌柜挥舞起双手跳脚嘶吼:“香案,香案啊。”于是,本来几个已经跪下的军汉立刻跳起来,冲进屋子,霹雳啪啦一阵,就抬出来一个八仙桌子,还将吕汉强供奉财神爷的香炉抱了出来,手忙脚乱的摆在了院子当中。

    赵推官满腹狐疑,但还是赶紧上前几步,对着那中官太监恭恭敬敬深施一礼,陪起万般小心,这时候的太监可不像张居正时代,是个文人士子就以打骂太监成就清名的时候,这时候,太监可是有九千九百岁撑腰,平时一个能在宫外行走的小小太监,都让百官遇见下轿,武官下马,这可绝对惹不起。

    “劳烦这位公公,皇上圣旨可是降给天启三年秀才吕汉强吗?”这事情得问个准确,别闹出什么笑话。真要是接错了圣旨,这太监一个恼羞成怒,砍了吕汉强的脑袋事小,自己好死不死的赶上这事情,说不得也得吃些挂捞,那可就大大的倒霉了。

    那公公一边等着院子里的人手忙脚乱的张罗,一边一翻白眼的瞧瞧这个穿着六品朝服的屁大点小官,鼻子里哼了声:“这里是不是琉璃厂南街?”

    “是。”

    “这里的主人是不是叫吕汉强?”

    “是。”

    “这不就结啦?既然是吕汉强吕秀才家,那吕秀才还不出来接旨?难道以为咱家很闲吗?”看看忙的一团乱的众人,那太监不耐烦的一甩手里的拂尘,尖声道:“得啦得啦,这只是皇上的恩旨,敬畏也就是了,也不用那些虚礼啦,吕汉强在哪?出来跪接吧。”

    恩旨也就是中旨。这和真正的圣旨还是有区别的。

    在清朝以前,大明的圣旨都分圣旨和中旨。圣旨是皇上发出,但必须要由首辅或六科附理才做数,要不就是废纸一张,这主要还是体现在文官集团分抢皇帝的权柄上,明朝还是依靠文官在治理天下的。如果明朝抛开了文官,那么首先造反的就是文官,中旨意味着绕过文官集团,所以一直为文官诟病并抵触,这时候有了点君主立宪也不是不可以。

    在明一朝,有大臣抵制中旨而不接,成为取得士林声望最好的捷径,那是要庆贺三天的,同时,通过中旨升迁的官员,也不容易被文官集团接纳。

    但是,但凡都有个但是跟着,被降中旨的家伙其实也是一种荣耀,说明皇上看得起你,有私情在的。

    赵推官不知道久居深宫,不问事事的皇上,怎么突然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吕汉强秀才发了中旨,这就奇怪了。但是,这中旨没被首辅给事中等留难,看来,这圣旨里也不是什么大事,或许是皇上看了吕汉强的报纸,一时心血来潮,想要见一见这个说书匠也不一定。

    那太监不耐烦的一说不必麻烦,大家就赶紧听话的纷纷来到那太监面前,按照身份跪倒听宣。虽然,大家不过是赶上这件事情,圣旨里的内容绝对没有他们的份,但按照规矩,圣旨到来,等于是皇上老子亲临,哪个胆敢怠慢?

    赵推官见多了接待圣旨,于是,就规规矩矩的面北跪下,他的那些跟随过来的属员,也规规矩矩的跪在了他的身后,禁军老赵那帮兄弟毕竟还有个身份在,于是,就满脸兴奋与荣耀的跪在那些属员身后,再后面便是茶楼里的那些伙计帮闲,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的,跪在那里,大气也不敢出,却拿眼睛悄悄的瞄着前面的那些胥吏的动作,有样学样,生怕一点差错被官府拿了,以大不敬的罪过砍了脑袋。

    吕汉强抢步上前,规规矩矩的站到那太监身前,看看身后跪倒一片的亲朋,只有心中啊Q着,双腿僵硬的跪下。

    虽然自己有秀才功名,见官不跪,那也看是什么官,但是,圣旨啊,那是代表皇帝老子,即便是皇帝老丈人也得先跪下再说。

    那太监高傲的扫视了一眼满院子规规矩矩的众人,然后挺起鸡胸脯,小公鸡般走到“香案背后”清理了下喉咙,便展开一米多长的一个白卷,抑扬顿挫的开始朗读圣旨:“制约——”

    吕汉强跪在地上,根本就听不懂那些笔贴士写的华美的不能再华美的膑四对六的辞藻,只是满腹好奇的偷偷抬眼往上看去,这一看,便满脑袋问号了。

    “圣旨不是黄色的吗?这个怎么是白的?而且看戏里的圣旨还只是短短的一片,这个怎么都有一米多?也真是难为了这位太监,那小身板,那细细的胳膊怎么就能拿的那么稳当?是不是这位是兰州抻面师傅出身?还有,圣旨开头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吗?怎么开场就来一个制曰?这不合乎规矩吗,别是骗子上门,忽悠我吧。”但悄悄看看与自己一步之差的赵推官,却是神色无比恭敬的把脑袋扣在地上,纹丝不动的听着,看来这见多识广的家伙认定这东西是真的啦。

    其实,这还是吕汉强不懂,明代,圣旨下发是很有讲究的,过去只要是皇上下达的命令或指示,都可叫做圣旨。“圣”指皇帝,“旨”即旨意,“圣旨”就是皇帝的旨意。电视上出现的那种卷轴圣旨,高度一般是一尺,长度则不限制,明朝一般一两米左右,一米的圣旨展开来读双臂还能承受,两米的话必须拉面师傅才能胜任。到清朝因为是汉满双语,从最右端往左写的是汉文,从最左端往右写的是满文,中间盖一红印。汉满双语内容一致,一个事儿说两遍,跟中英文练习本一样。如此一来长度加倍,最长的六七米左右。?

    ??明清圣旨一般是卷轴形式,从轴的材质能看出级别:有玉、动物角、镀金……页面材料清朝用江宁织造出品的绞锦,背景图案多为祥云瑞鹤,页面两端有银龙作防伪。

    从它的颜色也能区分级别:根据定制,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有三、五、七色区别,级别越高色越多——黄、红、紫、青、蓝、赭石……这些颜色不是染上的,也不是布料拼接,它是一气呵成直接织造出来的。五品以下,颜色一般就是用纯白绞了。电视剧上每次都出现一面金黄的圣旨,那是不符合史实的。?

    在措辞方面会因内容不同而不同,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分制、诏、敕、谕、诰命、敕命……用时严格区别:“制”主要用于国家大政,科举殿试、封官授爵这类文书。“诏”就是“告”的意思,是颁布全国使之家喻户晓,主要用于朝廷大典、皇帝登基或亲政。“敕”、“谕”,可合称“敕谕”,或各加一“上”字,称作“上敕”、“上谕”,用于训诫百官以申明职守。?

    吕汉强不懂,赵推官懂,这制曰一出,再看纯白面料,心中不由一动,感情自己的这个兄弟是升官了,虽然官品不是很高,但这可是皇上亲点啊,这是多么大的荣宠?看来,自己刚刚发的那个顺天府通告算是作废了,不过,正是有了那份自己给争取来的通告在先,平白的卖了吕汉强一个大大的人情,这笔交情算是做的实实在在的了,等他日吕汉强飞黄腾达,那自己还不是他最贴近的人啦。

    想到这里,心中真是得意万分。

第73章 洗马是什么官() 
圣旨如娘娘的裹脚布,又长又难懂,跪在地上冻得瑟瑟发抖,听得晕晕乎乎,终于,吕汉强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内容,“特简拔天启三年秀才吕汉强者,任詹士府洗马衔,遣为信王伴读,钦此。”

    此言一出,当时在场懂得世故的如赵推官,黄唯一,张大掌柜都惊呆了。

    但做为当事人对大明官职一窍不通的吕汉强,当时脑袋嗡的下子多大,心中不由得哀鸣:“什么?詹士府洗马?弼马温?祸事了,祸事了。”

    那太监见吕汉强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也没有磕头谢恩,也不见起来接旨,想是喜事降临的太过突然,一时间竟然是喜的痴了,就是吗,一个穷酸秀才,根本就不可能做官,结果现在一步登天成了从无品,难能不被这巨大的喜讯震惊的不知所云?要是害能保持清醒,那才是妖孽呢。

    于是,笑着弯腰将那卷圣旨递了上来道:“恭喜洗马大人,还不接旨谢恩?”

    吕汉强看看那一米多长的白色圣旨,哭丧着脸浑浑噩噩的想:“报应来了,还不是前几日自己打了信王,那刻薄寡恩的小子一定是上他那皇帝哥哥处告了自己一状,这就吧自己给发配到什么詹士府去洗马,做个弼马温,看来自己有的罪受了,尤其还发配到信王府上当什么伴读。伴读,顾名思义,书童也,那小子亮明了身份,自己可就不敢装傻充愣的再和他胡搅蛮缠了,这下一身份阶级在那,人家一个来人,立刻就让自己人头落地,最可怕的是,他根本不让自己人头落地,而是让自己活着洗马,这下子,自己的罪是有得受了,反抗?算了吧,这是什么年代?是万恶的旧社会,皇权至上的时候,动不动便是祸灭九族,自己就这么孤单几个老弱,只要自己跳起来,说不得全家以及兄弟都将人头落地啊。”看看那白色的圣旨,看看那长度,“嗯,正好够自己上吊了。得,自己想在封建社会过奢靡的日子到头了,看样,等夜静更深,自己就拿他上吊吧,希望自己一死,能换来那小子绕过自己一家,身后的产业能够老娘小妹吃喝上一段。”于是,颤颤巍巍接过白绫,在想到凄惨处,不由泪如雨下呜咽出声。

    那太监见吕汉强如此表现,还以为突然得到圣眷喜极而泣呢,这表情很受用,回去说不得在皇上面前给他美言几句。

    这时候,老娘打发二儿子战战兢兢地从里屋里走出,手里端着沉甸甸一个布包,交给赵推官。那赵推官省得,立刻托着这布包恭到那中官面前,小心翼翼的双手递上,一脸媚笑的道:“劳驾公公辛苦赶来,真是辛苦,洗马大人奉上一点茶钱,请公公拿着暖暖身吧。”

    那中官拿眼睛一瞄,立刻就掂量出这包东西的分量,怕不是百把两?发达了,真的发达了,原本想着这吕汉强不过是一穷酸秀才,弄得好了也不过几十百把文的小钱,却不想,这一下就是百两的银子啊,那可是小康之家十年的生活嚼过,这真是发大发了,看这这秀才还真是识相,美言是一定的了。

    当时连连点头,笑的是见牙不见眼,“好说,好说,替皇上办差,为吕大人报喜本是份内。”再看看依旧跪在地上,托着白绫哭的死去活来的吕汉强,笑着道:“吕大人一时兴奋,也是感念皇恩浩荡,这失态也是有的,我会将吕大人的表现如实禀报皇上,说不得皇上欢喜,还有赏赐下来,我这就走了。”

    “公公慢走。”赵推官代表吕汉强弯腰恭送。

    “不送,不送。”那太监欢天喜地的带着一群小太监回去复命去了。

    赵推官转回头,竟然看到吕汉强依旧跪在地上哎哎哭泣,不由皱眉,这就有点过了,太监在的时候,你可以表现,但是,这太监都走了,你还在那表现什么?最可气的是,当初自己拿着委任状来的时候,你可没有这样的表现啊,这多少让赵推官有点不忿。

    但是,不忿归不忿,现在情况已经不同,现在,人家是东宫洗马,还是信王伴读,谁都知道,信王是什么结果,当今没有子嗣,更是夫妻两人偏爱这个小弟,尤其,据消息灵通人士小道消息,当今圣体堪忧,也就说,快完蛋大吉了,那么,张眼睛的便知道,这未来的皇帝便是这信王了,要不别人都就番,独独这信王就没有?傻子都知道未来的结果,不过是魏忠贤看的紧,那位不是太后的太后看的紧,所以大家都不敢表示什么,怕的便是引火烧身。

    但是,这位刚刚承了自己情的吕汉强,却突然被皇帝中旨封了个洗马,然后再是伴读,哈哈,自己发大发了。人情啊,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而却还是刚刚发达之前,自己来了一把,那日后呢?

    上前,恭敬的施礼:“大人,公公走了,该收了泪,与我们共庆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