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督师 >

第383章

大明督师-第383章

小说: 大明督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卖,五十门保证按时交货,不过这个高端的大杀器铸造是困难滴,材料是稀缺滴,科技含量是高大上滴,最主要爷俩一商量,这肥猪拱门,不宰简直对不起山东将士,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因此,一万两一门。

    吕汉强听到这个报价,简直感觉是被孙元化这小子活剐了自己,不过想着孙元化正在整顿登莱水师,而水师在开了海禁之后的巨大作用,因此就当是赞助了,于是,大笔一挥:“四十万,五十门。”然后告诉孙元化:“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再订购五十门。”

    孙元化也爽快,直接答应:“这五十门现货,下五十门明年如数交付,但你得先给我下面五十门大炮二十万定金。”

    吕汉强边在银行里划拨这笔款子给孙元化的时候,边咧嘴嘀咕,都说这年代当官的迂腐,后世的科学家书呆子,可这当官的书呆子怎么就变的如此滑头?二十万定金啊,那就是那五十门大炮的成本了,你拿着我的成本赚我的钱,真是精明的比自己这个奸商都精明了,这时代,真的是傻子太少啦。

    只这几项军工采买,就花掉了复辽大借款一百万的银子,剩下的二百万,还要给出征的将士安家的费用,因此,吕汉强筑城的钱就所剩无几了。好在吕汉强已经想好了,三座城一座花钱,另外两座——抢皇太极的去。

    崇祯四年十一月,山东总兵王大壮,办理了与山东的军事交割,留下副手和一部分老兵,带兵来到京城,驻扎在通州。

    崇祯四年十一月中旬,赵晓铭留下副手,带领着山西部下,赶到通州与王大壮汇合。

    十二月,周楚钧留下副手,带领部属骑兵五千,赶到通州汇合。

    十二月,金恒光与陈车留下副手以及全部的步兵,交割了雁门,带骑兵五千,赶到通州与其他兄弟汇合。

    十二月,赵四海留下副手以及所有的步兵,带领张家口五千精兵,赶到通州汇合。

    十二月,吕汉强通州点兵,合计步兵三万,骑兵一万五千。

    十二月,吕汉强在通州检阅自己的队伍,然后施行了通州整编,定军名复辽,将步兵再次编成一个总队,总队长依旧是王大壮,副手赵晓铭。

    总队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纵队长,王大壮兼任,第二纵队纵队长赵晓铭兼任,第三纵队纵队长金恒光兼任。

    骑兵编为一个纵队,纵队长陈亮,副纵队长赵四海。

    华树亮任复辽军中军,许杰,陈车,程国元,孔邦国,黄胜远,贾万全为复辽军参军,李全友任复辽军后勤总管。

    小胖子国公做为那啥,我管他那啥,也一起随行出征。

    高旭这次不再是吕汉强的亲卫,而被吕汉强任命新成立的监军司的队长。

    监军司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监管军队纪律,抓捕奸细,第二个管着巡哨刺探等,可谓是重中之重,因此吕汉强在全军海选,四万五千人马就只选出一百合格的,因此也算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了。

    崇祯五年正月十六,吕汉强宣布复辽军成军,上书崇祯请求出兵,崇祯命曹化淳亲自带来尚方宝剑和辽西督师印信,祭旗誓师,带上工部半年来按照吕汉强要求打造的器械,带上到手的五十门红衣大炮出征,踏上遥远的辽东大地。

第637章 出征辽东() 
王师开动,沿途无数百姓自发的夹道相送,盛况可谓空前。在这些百姓里,有无数在上次京畿之乱里失去亲人的百姓,他们或希望吕汉强的大军能给他们报仇,或希望吕汉强的大军能带回他们的亲人,他们在上一次大战里,看到了吕汉强大军的强悍,看到了吕汉强歼灭后金,恢复辽东的希望。

    沿途也有无数商贾士绅向吕汉强鼓劲,为王师鼓劲,不鼓劲不行啊,他们可是都买了复辽大借款的债券,就等着吕汉强给他们三倍的利钱呢。

    但无论大家出于什么考虑,场面是热烈滴,群情是激愤滴,一个个拉着督师大人的手眼泪是哗哗滴:“督师大人啊,一定,一定记着——还钱啊。”现在放下吕汉强及其狗腿面前的是,杀建奴是死,如果杀不了建奴回来也是死,带着巨大的还债压力,立刻让几万大军士气高昂,悲壮的甘心赴死。

    崇祯皇帝也亲自出马,走出了紫禁城,站在得胜门上,向吕汉强遥遥招手,看着渐行渐远的复辽大军,心中的巨石总算是放下了,吕老虎,总算是被自己关进了笼子了。

    吕汉强的大军告别了百姓士绅,在缓缓向山海关缓缓行进,所谓缓缓是因为,大军实在是走不快。

    原因吗,就是后勤辎重拖累了大军的行进速度,急也急不来,这就好像一个水桶,决定水桶装水多少并不是以最高的那块板作为标准,而是以最低的那块板作为标准,结果,这行军也是一个道理,行军的速度并不是说骑兵或者是中军走得多快,大队就能走多快,是要看随军辎重的速度,而现在拖累吕汉强大军前进的,最要命的就是徐光启给制作的那五十门红衣大炮,那家伙也太重了,一个大炮竟然有两千斤,按现在的标准,也就是一吨半,而在当时那样的路况情况下,几乎就是寸步难行。每一天炮车马拉人拖勉强才能行驶二十里地,二十里呀,简直慢如蜗牛,让人发指。

    但你还就没有别的办法,因为这东西如果重量减轻,它的威力射程就达不到标准。

    其实也有一个办法能让这红衣大炮的重量减下来,那就是用青铜来做,想想要是这样,孙元化还不一门就要我命啊。再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精钢来做炮身,但可惜,在大明真正的精钢铸造出的炮还没有,精钢那东西的造价也就更高了,根本就不是谁能玩的起的。而假如说吕汉强是个理工科的穿越人士,要是能开金手指直接炼出钢水了,然后铸造,说不准也能行,但可惜,穿越不是万能的,穿越的人更不是万能的,吕汉强对炼钢简直就是一窍不通,其实有时候你连让吕汉强分出什么是铁,什么是钢材他都弄不明白,那还搞什么?所以没办法了,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队像蜗牛一样前进。

    不过前进的速度放慢,时间就充裕了,那就得干点什么打发时间,不能白白的浪费掉。于是吕汉强就盯上了高旭的那一百名监军士。

    一百名监军士,吕汉强是准备按照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法,来将他们训练成真正的刺杀,刺探,抓舌头收集情报等等的高难度任务的,这就是在四万多大军里精挑细选,才选出一百人的原因。条件太过苛刻,能符合条件的人实在是太稀少了,因此这一百人也成了吕汉强眼中的宝贝,吃得好穿得好,用一切办法为他们配备最精密最精良的装备。然后就开始对他们往死里训练。

    对特种兵的训练,吕汉强就连个民兵都不是的家伙,完全是从后世的电视里学来的,正所谓没知识还不看报纸,没报纸还不看电视?现在中央七的农业节目都有一半是军事节目了,将中国的农民都培养成半军迷了,而这个节目对外的名字是军事报道,结果外国特务学习两年之后,都成农业专家了。

    从后世电视里电影里学来的一知半解的特种兵训练方法,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就是每日里五百俯卧撑,两里匍匐前进,然后放出去让他再满山上跑玩躲猫猫,然后互相抓对方的痛脚来断定输赢,赢者奖赏,输了惩罚,然后在大军扎营的时候,再让他们来偷袭自己的大军军营,在四万五千大军的军营里,只要抓出一个士兵,那么,当场就奖励兔子一只,如果能抓住两个,当场奖励猪肉二斤,如果能抓到三个以上,那么好了,你今天的伙食就彻底改善了,牛肉管够。

    吕汉强的奖励办法,还是一如既往的以肉食为主,不给金银,他一直认为给肉食能增强体力,能征服一个人的滋味,只要征服了一个人的滋味,那么这个人基本就跑不了了。而你给他银子,他就去胡吃海塞,去胡花乱造,到那时候心就野了,也就收不住了,因此吕汉强坚决的执行了自己的方法不动摇,你不能给自己找麻烦培养腐败不是?

    于是事情来了,麻烦也来了,这帮家伙吃的是脑满肠肥,精力绝对绝对过剩,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大军在晚上扎营的时候他们搞突袭,也就是抓舌头,这一下整日将四万多万大军闹得是鸡飞狗跳。

    刚开始的时候效果不好,往往被人发现,被人发现了人家就用人多欺负人少,四万大军揍一百个人,那不跟玩儿似的,等以后慢慢的事情就开始改变了,每晚开始丢一个人两个人,你等到一个月之后,就这一百人,每天吕汉强都得用一头牛来达到他们的奖赏,当时许杰看的这种简直是没有章法的乱搞,对吕汉强提出了强烈的抗议,“督师大人啊,你简直就是在拿我们的精力和时间浪费,你看,每日四万大军行军就已经是疲累不堪,结果到晚上想好好休息,你又折腾他们个鸡飞狗跳,一个个现在精神萎靡士气不振,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第638章 兵临山海关() 
吕汉强的训练方法在大家看来,简直就是瞎搞胡搞。对于大家的质疑与不习惯,吕汉强就笑的嘎嘎的,“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现在大家还不习惯,等慢慢的大伙就会习惯了,再说了一天就爬二十里还疲惫不堪?疲惫不堪的是那些辎重兵,而这些战兵简直闲的蛋疼,要不晚上吃饱了撑的干什么?就睡觉吗?如果连睡觉都变成折磨的时候,那就该捉妖了,不定给我们鼓捣出什么幺蛾子了。”

    吕汉强说这话是对的,在这个世界是没有文艺的,吃饱了你不睡觉做什么,结果作为一个军队,如果整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那么它的警惕性就会彻底垮掉了。“运送鲜鱼的时候有一个诀窍,就是在挤挤插插的鱼箱里一定要放几个捣蛋的泥鳅,否则这鱼就会死的,这就是鲶鱼效应。”

    许杰等几个狗腿说不过吕汉强,更不懂什么鲶鱼效应,尤其现在自己已经被大明正式任命复辽军随营参军了,上下等级也就必须遵守了,尤其吕汉强的军队还特别强调军纪军律,只要军令一出必须无保留的执行,意见可以有,但你要提就只能在茅房里。

    官身不由己啊,现在许杰开始后悔,当初不应该答应赵梓的推荐,而是继续逍遥的过自己隐居的生活,但现在不行了,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啊。而这个贼船,说实话,还舍不得下了。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这些监军士也是叫苦不迭,因为白天吕汉强将他们撵进深山,而晚上还要想尽办法抓舌头,这简直就是折磨。但后来随着体力的增加,伙食的丰富,尤其是荣誉感的增强,在和四万人对抗的行动中越来越来劲儿,每日里不把大营闹个鸡飞狗跳是决不罢休,但也就是在这种互相对抗中,各种技能不断提升,而吕汉强的大营也越来越戒备森严,慢慢的慢慢的双方就在这种对抗里,互相提高互相促进,现在吕汉强的大军绝对没有其他明军那样松懈拖沓。

    路途再难行也在前行,通州离山海关大约是三百公里,实际在那个年代,道路曲折弯曲,真正计算起来,大约在六百公里左右,但是每日虽然像蜗牛一样前进,但毕竟还是前进,于是在两个月之后,吕汉强的大军终于爬到了山海关前,望着那雄伟壮观的关城,望着那上面天下第一关的横匾,吕汉强不由长出一口气,胡汉三还乡团再次回来的豪迈油然而生,心中暗道:“皇太极,我,吕汉强,又来了,咱们继续斗一斗吧,看这个世界上是我能斗得过你,还是你能斗得过我”

    感慨一番之后看看日在中天,于是吕汉强吩咐华树亮安排大军就地扎营,然后自己带着小扇子参军许杰走向山海关,准备与山海关进行交涉。毕竟到了人家的地头,还是要尊重一下主人,先与友军处好关系是当务之急,对于和皇太极斗法,那还是以后的事情,

    已经被皇帝升任为关宁前制官的祖大寿,早就接到了孙承忠这个顶头上司辽东经略的公文,早早的就从自己的驻地锦州,带着自己三千最强悍的亲兵赶到了山海关,在他想来,自己的地头来了一个抢饭碗的,当然要给吕汉强一个下马威,一定要吕汉强看到自己的兵威强壮,让他以后跟我说话,小心点。

    对于已经形同架空的孙阁老,祖大寿除了感激他当初保了自己在京畿变乱的时候的前程和性命,他其实也做不了什么,也不想做什么。

    所谓做不了什么是因为自己已经在袁崇焕死后,当然的成为了这关宁铁骑十几万兄弟的头领,在这个讲究实力的年代,谁握着兵权谁就有话语权,一个文臣经略,一个年已七十的老人,实在在自己面前说不出什么。

    不想做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