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督师 >

第313章

大明督师-第313章

小说: 大明督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的三国却通俗易懂,趣味盎然,更适合这些大老粗们阅读领会,因此皇太极在没争取吕汉强版权同意的情况下,就在他的朝廷里大肆盗版印刷,文臣武将每人一本,并发出了关于众文武仔细阅读,深刻理会的重要讲话,当时大金文武就一起掀起了学习皇太极重要讲话的高潮,三国演义空前流行,因此,他们在三国的熏陶下,开始从一味蛮干,变成尽力运用谋略了,尤其这借刀杀人的计谋理解最深收益最大,当初就是借助袁崇焕这把刀杀了让他们日夜不得安宁的皮岛毛文龙,解除了他们心头大患,于是才有了这君臣文武的不谋而合。这就是后世历史上为什么大清的皇帝们,都恬不知耻的宣扬,当初国朝世宗(皇太极)是凭借一本盗版三国打下来的天下,看来打击盗版是多么的紧迫和重要(书友们,支持吕汉强,坚决看正版)。

    范文斗谦卑的对着岳托道:‘贝勒爷所言正是,要想除掉吕汉强,唯一的方法便是借刀杀人。’

    皇太极就殷切的望向跪在地上的奴才,原先的合伙人范文斗。这时候没必要再拉起他来与自己平起平坐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资本,他彻彻底底的变成了自己的一个奴才,给奴才脸,那就是打自己的脸。

    “万岁,奴才的借刀杀人,不过还是离间。”范文斗不无得意的仰着脸说出自己的看法。

    岳托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想的,但转而黯然,因为离间吕汉强和崇祯,他们毕竟有同窗之谊,在他看来实在是有点难度。

    范文斗不去看岳托,而是继续冲着皇太极道:“吕汉强与崇祯虽然为潜邸同学伴读,但从以往宗宗件件却看出,崇祯并不是非常信任于他,尤其这次,下旨各地勤王,却总是迟迟不下旨给吕汉强,不过是有三个原因。”

    自从吕汉强进入了皇太极的法眼之后,皇太极就没少收集吕汉强情报,且不说这大明时代,对情报保密工作做的非常不上心,就是吕汉强的名声和崛起发迹的经过,就是满大明街谈巷议的事情,根本就不是秘密,因此大家都对吕汉强的先前了解及其仔细,也不用再废话从谈。

    “哪三个原因?”不是不说话,一说就三点,大家都对这突如其来的分析感觉到很新奇。

    “第一,内有政敌,束手束脚,”

    “是的,东林那帮家伙是不愿意看到吕汉强屡立战功压住东林,东林追求的是一家独大,掌控朝堂和他们的皇上。”皇太极慢慢的踱步,给予解释,也在显露自己的高瞻远瞩。

    “第二,内有京营,钱粮无数。”

    “大明不是缺少强军,而是缺少钱粮,主要的是,钱粮被那些贪官挥霍贪墨了,因此再强的强军一样成为拿不动刀枪的饥民。可是吕汉强却给京营留下了一大笔银子,这才是我们不敢攻打京城的原因,我们损伤不起。”然后看着满帐的心腹:“这是根本,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大家切记切记。”

    “第三,强军在手。”

    “如果再加上孤臣党,那是一股非常可怕的事情,这足可以动摇皇位。”说着,似乎是无意的扫了一眼莽古尔泰,这个家伙一直在蠢蠢欲动,等这次大战结束,我会和你算算总账的。

    “我们正是要从这三项下手,彻底的让崇祯小儿对吕汉强产生离心猜忌。”

    “怎么说?”

    主奴之间一唱一和,非常完美。

    “我们要和吕汉强再打几仗,而必须仗仗败北。”范文斗淡淡的道。

    “混账奴才,我们大金铁骑天下无敌,怎么能败给吕汉强小儿。”莽古尔泰立刻大怒,捶着椅子的扶手大骂。

    “大贝勒不然。”有皇太极撑腰,现在范文斗和刚刚以前绝对不用再唯唯诺诺了,淡然的反驳。

    皇太极欣赏的点点头给予鼓励,那意思就是你说,我替你做主。

    范文斗心领神会的再次拱手“只有我们连败几仗,才能衬托出吕汉强兵强马壮,才能让崇祯忌惮,最主要的是,让那些被我们打怕了的东林感觉,我们不过如此,只要他们有了粮草,那么,他们一样能打败我们,夺得这保卫京畿的头功。”

    阿敏豁然站起,双眼血红,大声赞叹,“好,妙,妙,大妙。”

第493章 栽赃陷害() 
对于东林的龌蹉,天下人有目共睹,因此皇太极笑着道:“的确大妙,这样,去了危机的东林,立刻就会跳出来,给吕汉强使绊子,下套子,而且这绊子和套子绝对是最狠的,因为他们这些夸夸其谈的家伙要军功。”

    “万岁圣明。”范文斗立刻发明了后世辫子戏里常用的一句经典。“而恰恰,崇祯逼死了英国公之后,将二十万京营交给了东林新秀,一个只会摘抄文句的新科状元陈新甲,这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

    “而钱粮问题便是崇祯最要紧的问题,这次吕汉强抄没了我们八大家两千万银子,而据说他只运来三百万银子还有一百万石的粮食,那么,那一千七百万银子哪里去了?这怎么能不让崇祯心疑?”

    所有的人都被这一计策弄得后背发凉。

    这天下最能让人心生芥蒂的便是这银钱,且不说君臣,便是父子兄弟,在一个小小的买卖上,都会为了几两几十两生份,若是几百上千两,都完全可以对簿公堂,而几千几万两,那绝对可以抄刀子赤膊上阵了,何况是一千七百万两?

    “你们有那么多银子吗?”代善开始吭吭哧哧的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问道。

    范文斗傲然一笑:“他吕汉强查抄我八家便得银子五百万,粮食三百万石,这是他上报京城的数目。而我为这前后四百万石的粮食付出了接近五百万的现银,合计起来,吕汉强在我手中就拿去了一千三百万银子,你说有没有这么多?”

    大家为八大家的财富震惊了,大明国库一年所有赋税,再加上廖饷炼饷,敲骨吸髓才不过是区区八百万两,而范文斗八大家就轻轻松松一千三百万,等于一年半的大明国库收入,最主要的是,即便损失了这么多,但他们在自己这些人手中还存着三百万的银子财货,这,这,这大明人也太富裕了吧。

    国穷民富(士绅商贾豪强),这就是当时大明的现状。

    不管别人的表情,也不管商人一贯的财不外露的祖训,范文斗阴阴的道:“我是厚道人,我是实话实说的人,我没说他拿了我五千万银子,就已经给了吕汉强一段时间的活路了。”

    所有的人再次倒吸冷气,是的,这么算,是确实的数字,绝对会让人相信,等传来传去,说不得便是亿兆银子也有人相信的,这下吕汉强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马上拿出这么多银子表示忠心,可惜他没有,要么直接造反,对了,还有一条,那就是抹脖子上吊。

    “我曾听人说,吕汉强在抄没我家家产时候曾得意的做歌一首,叫什么洗刷刷,歌词里得意的言道,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哼哼,吕汉强,你不知道天道循环吗?现在你拿了我千万家私,我要用这千万家私干死你。”范文斗咬牙切齿的道“我范文斗的银子不是那么好花的,是要用命来换的。”

    所有的人都用看毒蛇一样的看着范文斗,空气似乎都在他刚刚的话语里变得冷飕飕的,包括皇太极,都开始小步的后退了一下,心中暗道:“这家伙如此阴狠,当初我可是花了他不少钱,是不是我现在就弄死他。”

    范文斗沉醉在自己巨大的报复吕汉强即将成功的快感里,根本没感觉到大帐气氛的变化,继续说道:“然后吕汉强还掌握着能无数次打败我们的强军,再加上上千万的钱粮,那您说,崇祯不马上剪除吕汉强,还能有什么办法吗?”

    这是个死局,一个根本就没办法解开的死局,即便是大罗金仙来了,也是如此,不造反,吕汉强就是死路一条。

    “而崇祯一旦杀了吕汉强,那么,不但彻底的失去了民心,更主要的是孤臣党也将垮台,那时候,东林就要上位彻底的掌控朝局,而东林掌控了朝局,那时候,这大明花花江山只能我主万岁得之,奴才为万岁贺。”说罢,范文斗再次轰然跪倒,一个头重重的磕下去。

    汉家天下,其实每次被外族入侵,究其根源,那个不是坏在汉奸之手?汉奸,比外族危害更大。

    紫禁城勤政殿,断了很长时间的经延再次开始,国朝的鸿儒饱学再次给虚心的崇祯讲授经史子集。

    勤政殿的经延是在崇祯刚刚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的常例,好学的崇祯希望在这个举措里,能丰富自己的学识,以古鉴今,也补上自己当初那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自学短板,尤其要斧正一下,当初那个不靠谱的同学吕汉强那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说给自己带偏的正统大道。

    这些饱学鸿儒也希望能将崇祯越来越离经叛道,越来越操切急功近利的性子给改回来,于是就一个学的认真,一个教的尽心。

    但效果不是很好,简直是很坏。

    崇祯的性子已经在自学里定型,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现在重塑已经晚了,尤其,让一个小年轻扛着这早就没落腐朽了的老大帝国,怎么不让他日渐烦躁?

    不过近日他的气色渐渐好了些,面上也有一点笑容,这不但让大儒们感觉放心,更让伺候在他身边的宫女太监也暗暗的长出了一口气,不用再整日战战兢兢。

    比如这时候代替王承恩伺候在崇祯跟前的曹化淳就不再如履薄冰。

    经延的间隙,看着大儒们喝茶休息,崇祯歪着头小声的问站在身后的曹化淳:“老太太那边供给可有不足?”

    一提老太太,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

    曹化淳忙俯下身子低声回奏:“按照万岁爷您的吩咐,一切都按照老太妃的规矩伺候着呢。”

    “如雨姑娘那里呢?”

    “也供应不缺,平日里陪着老太太四处走走,还总是被张皇后叫去宫里说话,也是那位贤淑乖巧,更加上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和张皇后已经形影不离,形同姐妹,倒是解了张皇后许多寂寞。”

    崇祯就长出了一口气。

    吕汉强弟妹的突然出走军营,当时彻底的吓傻了所有的文武,尤其是崇祯。

    自己对吕汉强的所作所为,其实崇祯是心知肚明的,用委屈他都不能说的过去。其实用刻意压制来说才是最为恰当。

第494章 多方掣肘() 
为什么要压制吕汉强?从崇祯的内心里,是忌惮这个妖孽一般存在的家伙的。一个人都可以快速发迹,但像吕汉强这样快的发迹就是奇迹,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不需要奇迹的,大家更放心那种四平八稳的慢慢升迁成长的,放眼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老人政治,虽然皇帝可以是孩子,是像自己这样的年轻人,但站在朝堂上的,绝对不应该是像吕汉强那样的年轻人,别说是一个秀才出身,即便是当年的状元,都需要先踢到翰林院琢磨个十年八年,然后再一级级使用,熬资历,这是一种政治常态,也必须这样做。

    但吕汉强这家伙看似对当官满不在乎,还有种抵触,但正是这种满不在乎和抵触,才更让人不放心,尤其想起当初会同馆后院荒原里的一段关于开荒与耕田的对话,他那一把火烧了全部野草的办法,想想就让人胆战心惊。

    但按照吕汉强的功绩,一个驿站善后处理的如此干净有手尾,就应该升官,为皇家成立商行让自己的内帑有源源不断的财源就该升赏,心知肚明的剿灭闯塌天和点灯子,就该提拔,赈灾这巨大的成绩,怎么升赏也不为过,整顿南四府卫所的政绩谁人能比?一战剿灭四万杆子盟军,让山西流寇杆子一净,这是国朝百年没有的大胜,这该怎么赏?平乱雁门,扫荡蒙古,围魏救赵,这更是绝大的功绩。

    如果按照这些军功政绩来升赏,那现在的吕汉强就应该是这大明第一人了,不给个公候都说不过去了。

    但真的让吕汉强上位如此,真的让他带着他的孤臣党掌控大权,那自己的位子还怎么能坐的稳当?

    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他们可以掌控朝堂,但他们敬畏皇权,说穿了,不管他们怎么折腾,最终不过是皇家的一条条狗,而吕汉强则不然,他嘴上整天喊着的是忠君爱国,见到自己也恭敬非常,但从他的眼神里,从他历来行事的离经叛道里,就看不出一点对皇权的敬畏。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眼神只有两种人才有,一种是超然的隐士大贤,而另一种便是曹操王莽。

    大贤隐士?吕汉强连边都沾不上,那剩下的就只有一个了,想想一旦他掌控大权之后的后果,那将是多么的可怕?

    “可用,但必须提防。”这是崇祯给吕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