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得容易-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沅搓搓她的手:“仔细冻伤了。”侧脸去看站在不远处的纪氏跟明潼,笑问:“那个人来了几回了?”
新上任的都指挥使求娶颜家合离回家的女儿,是郑家之后又一桩新闻,郑夫人叫气死了,丧事却无人能支应,还是竹桃儿接过手去,又要照看生病的郑衍又要把郑夫的丧事办的漂亮,府里无人能管,明潼走的时候甩了手,她接过去,倒办了个囫囵。
杨婆子熬不过刑早就死在狱中,杨惜惜定的秋后问斩,毒害亲子,嫁祸主母,凭这两条,便是大赦,也赦不了她。
那个跟她通奸的担柴人,去服苦役,郑家养活的那个眕哥儿,倒无人管了,也不是无管,明潼不干自事不开口,郑衍倒是说要摔死,不摔死那就溺死,总归活不成,还是竹桃儿,抱了他叹一声:“先把他放到庄头上养着,往后侯爷身上好了,再说罢。”
送到乡下,活了一命,可能活多久,只看郑衍甚时候想起来,律法无罪,可这个孩子便是耻辱,郑衍哪里肯饶了他呢?
吴盟除了往颜家求亲,还到庄上来,远远看着明潼带慧哥儿出来,凿了冰面露出窟窿来冰钓,堆得一排雪人守门,连慧哥儿都知道,他的先生想娶他亲娘。
明沅侧身看过去,明潼正蹙了眉头,纪氏面上殷切,她却摇了摇头:“母亲不必说了,我答应了的,不会再嫁了。”
纪氏一怔,女儿青春正好,这么守着不嫁,跟守活寡有甚个分别,拉了她的手劝她:“你这样且不是在剜我的心,这一个模样人品再挑不出差错来,虽则,虽则伤了腿,可骑着马也瞧不出来,他既开了口想娶你,上头必是应了的。”
纪氏疑心吴盟就是往明潼枕边放绢人的那个,却不能挑明了说,明潼说到答应了,她还想着怕是答应了前头那个,说不得那人竟是结过亲的,她扭了脸去,眼圈一红:“你要不想嫁,就不嫁,往后这许多姐妹兄弟,又还有慧哥儿在,要想出去,就往穗州找你二姐姐去。”
明潼咬住下唇,这才没落下泪来:“娘放心罢,坏的都过去,好的自然就来了。”初嫁由父母,再嫁由自身,经了冬天颜连章就要回来了,知道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想结亲,已然来了几封信,再想不到女儿还能有这一番造化,直让妻子劝了她,此时风光大嫁,才能真出一口恶气。
明潼既在坤宁宫里说了,便是真打算这么做的,吴盟天天骑了马来,她心里挂着他的腿,听说是跛了,他原来灵猫一样机变,坏了腿脚是遇上了甚事?
想问的,却不敢问,怕一问就更止不住心思,干脆闭了门,整个冬天都不再出去,围炉扔裘,教慧哥儿习字,等开了年就送他入宫伴读去。
二月里破冰时,宫里赐了东西下来,一只沉沉的紫檀木箱子,自明潼合离之后,既非侯爷夫人,连进宫请安都没了身份,更不必说赏赐了。
箱盖儿一大开,满屋子的珠光,几个长年跟了她的丫头捂了嘴儿差点叫出来,满满镶珠的凤冠,底下压着一层层的真红嫁衣,明潼立住了不动,丫头们先欢喜起来,小篆还捂了脸哭起来,一面哭又一面笑:“姑娘看看,这是这是宫里头允了。”
不管是圣人答应了,还是明蓁答应了,能赏下嫁衣来,便是点了头,明潼伸手出去,半晌才摸到箱中的衣裳,缎子织金镶银,满绣的龙凤,一对儿绣鞋上头都绣了凤凰,凤凰的眼睛是拿红宝嵌上去的。
比她第一回穿的嫁衣,还更精致些,上辈子没能穿上红嫁衣,这辈子,倒得了两件,她喉咙口一声儿都发不出来,这时节也还是不哭,泪珠在眼眶里滚了一圈:“他人呢?”
吴盟日日都来,她不肯开门,他就在门外守着,天色是将晚了才来,暮色起时回城,这会儿算着该来了,可人却没来,不独这一天没来,后头一天也没来。
收着嫁衣本是大喜,哪知后来这几日该来的倒不来了,明潼等他一天,到得着嫁衣的第三天上,一早就穿了大衣裳,备车回了金陵城。
丫头只当她要回家去,却不是回东城,走到南大街过了彩虹桥,车子走走停停,明潼掀了帘子,一路辩认方向,不时叫车夫左转右行,到河边的清幽小巷边,她叫了一声停。
还是这样的雪天,地上结了霜,羊皮靴子踩下去也依旧滑得很,明潼数着门,到第三间小院的时候上前去叩门,轻轻敲得两声,就听见里头狗在叫。
门上没落锁,推开门地上一片积雪,狗窝挪到檐下,窗枝棱着,屋里透了风,吴盟就睡在床上。
明潼知道他腿受了伤,有药味也有酒味,若不是强撑着,不到真动不了了,他也还会去找她。
明潼坐在床沿,丫头去烧热水,几个对视一眼,也不问姑娘是怎么知道这地方的,明潼解下身上披的大毛斗蓬给他压在被子上:“宫里头,赐给我一件嫁衣。”
吴盟再没想到她会来,也没想到她还认得路,听见她说嫁衣,摸不准她是不是肯嫁,沉吟道:“你要是肯”
“我甚个模样,你大约知道了,你这么焐着,就不怕冰?”明潼眼睛望着土壁,屋里除了一床一桌一个炭盆,甚都没有,那个炭盆,还是明潼上回来他找来的。
吴盟把手伸给她:“我天生体热,这个天,还得开着窗子睡。”摸了他的掌心,果然是滚烫的,明潼抿了唇儿竟笑了,叫一声小篆:“去请大夫,吴大人着了风寒。”
是伤后发热,大夫来了,他吃了煎药,明潼两手拢在斗蓬里,竟不觉得冷,等大夫走了,她这才开口:“我不住你这屋子。”
吴盟笑了,他腿上换了绷布,好的那条腿跺一跺砖地,伸手拿刀,抽出来往地下一撬,土砖叫撬松开,露出底下一片金光:“老婆本,我存着呢。”
去岁金陵城里最大的笑料就是郑侯爷以妾灭妻,偏偏这个妾还跟人私通,头上绿云罩顶,气得七窍生烟,这会儿还躲在家里充病。
今年金陵城里最热的新闻就是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要娶颜家合离回来女儿作正妻,帝后赐下嫁妆聘礼来,皇帝是男方长辈,皇后又是女家姐姐,这场婚事办的极是热闹。
桃花开鳜鱼肥,柳芽儿从黄转绿的时候,明潼披上嫁衣从颜家正门出来,进了吴府,她出门子的时候,几个兄弟一道,一个背过一道门,官哥儿送她上轿子,吹打着进了新宅院。
明潼三朝回门,正是纪氏大寿,这一回往热闹了办,东府里头搭起花山子,拿金丝绣得寿字挂在堂前,,喜字未去,大红的绸花也是现成的,堂上蒸得百来个寿桃儿,顶上染了红,摆上福禄喜三神,还有一对儿抱鱼的娃娃。
除了明洛,几个女儿齐齐回来给她拜寿,明潼又作一回新嫁娘,面上胭脂粉都不必搽,比才粉桃花还要艳,纪氏受了她一拜,眼圈才红,明沅便笑:“咱们可在后头等着呢,三姐姐慢性子,我可等不得。”
一对对给她磕了头,明洛也急三赶四的送了寿礼回来,指了两个小的替她磕头,明沅把这差事给了明漪:“你是老幺,便该你磕。”
明漪鼓了嘴儿佯装生气,到底磕了,陈家送得礼来,明漪面上飞红一片,吃寿面的时候悄悄问明潼:“三姐姐搽的甚样胭脂?告诉了我罢。”
明沅咳嗽一声,以袖掩面,似笑非笑:“嫁了人才能用的胭脂,你到秋日里桂花开的时候,就知道了。”
明漪还只不懂,再不肯信,纪氏看着满屋的儿女,如今不笑,眼角也爬上三两条细纹,可今儿这日子怎么能不笑,她看哪一个嘴巴都合不拢,明湘悄声告诉她,她肚里又怀上了。
她一手握了明潼一手握了明沅,几个女儿亲手做寿桃上了桌,不过小包子那样大,里头裹得满满馅料,纪氏咬了一口桃尖,满口香甜,一圈人围了她,看她吃了,齐声贺道:“太太多福多寿。”
421 早生贵子()
明沅自生下汤圆,调养身子一年,回了家又遇上黄氏丧事,再守一年孝,到明湘都生下儿子来了,她才又摸出喜脉来。
守孝这一年里,纪舜英再没闲着,过了七七就知会过纪怀信,从纪家老宅里搬了出来,住到田庄上,在自家庄头上又建出个沣泽园来。
这个庄子还是纪老太太留给他的,可巧就在江宁,此地本就善田,可这庄子叫黄氏曾氏联手昩下,庄头自然也换上了黄氏的心腹,连着两个丰年,且不如纪老太太在时的出息多。
这庄子是明沅讨回来的,接手过来便立时跟着纪舜英去了蜀地,人也不曾换过,趁着守孝这一年,才慢慢把这庄子肃清。
有偷懒奸滑的,便把田地收回来,连着庄头一并换回原来纪老太太用的那家子,那家还当这许多年辛苦白费,有人作主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对明沅感恩戴德,倒把原来得着老太太的信,说此处归了大少爷的事瞒过不提。
心里发虚,越发殷勤,事儿也都办的圆,当了二十来年的庄头,庄上人家摸得清楚,何处农何处桑,自有一本帐。
纪舜英不必去衙门应酬,原在成都忙脚不沾地,连吃饭的空闲都无,闲下来浑身骨头都发痒,把这庄子的图绘制出来,养蚕处迁到鱼塘边,桑沙就用来养鱼,经得一春,果然肥壮,原来打个百来斤,今岁多了一半出来,越发钻到农书里头去了。
去岁种下的稻子,六月初熟就先叫庄稼人欢欣,到得九月后,竟又熟了些,虽不似六月里一大片的收成,却算是头一回二熟,纪舜英把这二熟的稻谷作了稻种,到得第二年把初熟稻跟二熟稻一起种下去,只等着今岁会不会再熟。
汤圆越长大,越是难缠,自住到乡间,就恨不得每天跟着父亲下地,女孩儿的玩意儿拿起来就扔,倒是喜欢纪舜英把她扛在肩上,往田野里去。
春日里桃花一开,她就知道扒着纪舜英要去小溪边捞那一指长的桃花鱼桃花虾,满满拎了一篓回来,除开腌渍着作虾酱吃,偷偷留下些来,就养在青花大盆里头,日日采了桃花瓣铺在水面上喂食。
这些鱼虾天然带着淡粉色,在这青花盆里不显,明沅给她换了水晶盆,上面雕了杏林春燕,里头这一尾尾的小鱼儿好似白里带红的粉杏花。
捉了小鸡崽子又养了一只小花猫,汤圆自家捡回来的,林子里头的野猫产崽,听见人来叼了崽子要跑,两只啣不住,余下这只原是耳朵尖上有缺口,怪道母猫不要它。
汤圆又把那些鱼虾抛到了脑后,一意养起了小猫崽子,把自个儿小时候睡的被子翻出来给它做了个窝,还带它出去晒太阳,太阳底下细毛茸茸的泛着金光。
汤圆给它起了个威风的名字,就叫金乌,她才刚学了天地玄黄,脑里知道的词儿有限,却开口就叫它金乌,把明沅乐坏了:“你知道金乌是个甚?”
汤圆脸上骄傲的模样跟她爹活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挑挑眉毛不则声,背了手跟在金乌后面,看小猫儿甩着才长了短毛的小尾巴,拿脑袋去嗅路,扒在门坎上怎么也翻不过去。
乡间日子悠闲,明沅没急着让女儿读书开蒙,做了木牌字卡,先教她认字,到她能自个儿读三字经,把全本的幼学背下来了,这才带她去纪舜英的书房学习字。
明沅肚里怀着胎,汤圆也知道娘要生娃娃,她看过南瓜花怎么结成南瓜的,不论是地上还是树上,都得先花后果,太医一摸脉说肚里有了,她就眨了眼睛盯住明沅的肚皮看,伸着软绵绵的小手在她肚上来回抚摸,明沅只当她觉得有趣,哪知道她紧紧皱了小眉毛,前后绕了一圈没找见,转身就去找纪舜英。
扒了他的大腿,又惊又奇:“娘从哪里开花?”开了花才能结果儿,是纪舜英告诉她的,明沅还不曾听懂,他先听懂了,咳嗽一声,一本正经道的抱她起来,摸到女儿的圆圆的肚脐:“从这儿开花。”
明沅歪着身子笑个不住,正写着的礼单子上晕开一团墨,明漪去岁定的亲,原说九月里要嫁,叫颜连章换过日子,嫁给陈阁老的孙子,他怎么也得从穗州回来。
一推就推到了第二年春天,明漪要出嫁,沣哥儿娶妻,两桩亲事一齐办,苏姨娘接连的写信过来,让她这个当姐姐的多多帮衬。
明潼合离之后生意没断,丝坊越办越大,走的货也越来越多,颜连章将要升盐课,海运一路又自来是他管的,蜀锦有明洛,云锦有明潼,江州家中来就产宋锦,三锦一道贩到海外去不说,明潼还请明芃替丝坊画花样子。
长在穗州住着,自然知道西洋人都喜欢甚个花色,那边人穿的衣裳裙子都跟本地不同,想要卖出高价去,自然得是那边人喜欢的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