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765章

天兵在1917-第765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榴弹根本就扔不了那么远,显而易见,这个傻瓜是中枪了,而不是被榴弹炸伤!

    战斗结束之后的最初二十年里,西方记者们普遍对约翰松的回忆录不屑一顾。认为他就是一个惊慌失措被吓傻了以至于出现了幻觉的可怜虫。甚至有一位骄傲的英国历史学家在他专著中毫不客气的对约翰松的回忆大加鞭挞,将其贬得一文不值。

    在这位有良心的历史学家的专著中,这场战斗的面貌才被“真实”的还原了,参加进攻的是俄国人 民志愿军第二师一团侦察连,主要的武器是莫辛纳干和马克沁,在白军的誓死抵抗之下。俄军损失惨重,几乎全部阵亡。

    为什么这位会得出如此离谱的结论呢?原因是不懂俄语的他,拿着一本俄英大字典“机翻”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回忆录。其中这位天才元帅曾经用抱怨的口吻在炸桥行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如果让第二师一团侦察连去,一样会取得圆满的胜利。”

    这位半吊子的历史学家错误的翻译了图哈切夫斯基的话,并引用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以讹传讹,让一大批鄙视俄国的专家学者们奉若经典,谈起这场战斗就必须引用图哈切夫斯基的“回忆”,哪怕是天才元帅不止一次当众否定说过这样说法,他们也聪耳不闻,依然不屈不饶的坚持着自己的“正确”意见。

    其实历史的真相并没有被掩盖,哪怕是西方学者当中,也有过真实的回忆记录。当时驻扎在塔韦蒂附近的德国远征军少尉格里芬也参加过这场战斗。对“俄国人”的火力有十分深刻的印象:

    “我的连队赶到战场的时候,那座重要的铁路桥已经断成两截了,俄国人正在撤退。当时我想都没想就命令部队组成战斗队形发动冲锋……我跟俄国人打过不少次交道。在东线跟他们不止交手了一次两次,从1917年下半年开始,只要我们敢于冲锋,俄国人就有很大的几率会崩溃,而我相信这一次也不例外……但是结果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敌人的火力太强了,一个排就拥有至少六挺机枪,秋风扫落叶一般将我的冲锋部队打得稀里哗啦。丢下了七八具尸体之后,我们只能退了下来!”

    “一开始,我以为俄国人将所有的机枪都留给了殿后的部队,但随着我在芬兰跟红鹰团交手,才知道,这支部队每个步兵班就拥有两挺通用机枪,在连一级还有火力排进行加强……他们一个连所拥有的火力足以横扫我们一个营!”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不止红鹰团的机枪,他们步兵班的火力配置简直是超越时代的,哪怕是半个世纪之后,这种火力配置也不算落伍!他们每个步兵班拥有12名士兵,班长和副班长使用一种短小的冲锋枪,这种武器小巧玲珑偏于携带,火力也很猛,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缴获一只这样的冲锋枪,跟装备给军官的鲁格自卫手枪比起来,它太好用了!”

    “红鹰团的步兵班的核心就是两挺pk通用机枪,实际上他们的步兵班完全就是围绕这两挺机枪运转的,每个步兵班他们都能分成两个火力组,不管是进攻还是撤退都能交替掩护,跟我们当年的步兵班相比,这无疑是相当先进的!”

    “除了机枪和冲锋枪之外,他们的步兵班还有半自动步枪,sks45用着相当不错,一战结束,我移民美国之后。特意从北方工业公司买了一支,你懂得,用了它之后,你对其他旋转后拉步枪就不会有兴趣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常规武器之外,红鹰团还装备有一种手持榴弹发射器,每个步兵班至少有一具。它就像一只特大号的转轮手枪,六发榴弹装在弹巢里面,可以发射两种40毫米口径榴弹,射程在400米到800不等,能在三秒钟内打完六发榴弹,火力相当凶猛!”

    格里芬提到的手持榴弹发射器,其实是北方工业公司的最新产品,山寨南非的mgl榴弹发射器,不过是版本有点特殊。更类似于xrgl40,既可以发射40mmx46sr低速榴弹,也可以发射40mmx51sr“高速”榴弹,其中使用40mmx46sr低速榴弹时最大射程400米,使用40mmx51sr时最大射程800米。对于“空降兵”来说,除了重了一点。别的都很完美。

    其实李晓峰最开始准备装备的是类似m320 glm那种既可以下挂在护木下又可以抵肩使用,重量还要轻很多的榴弹发射器。但是红鹰团在试用了两种榴弹发射器之后,坚决要求优先装备这种火力更强的。6公斤多的空枪重量,他们认为完全可以接受。

    既然部队喜欢,李晓峰也就顺水推舟了,当然,这不意味着m320 glm就腹死胎中,这种多用途榴弹发射器将会继续研发,今后将装备在俄国第一款突击步枪上。

    在pk、sks45和榴弹发射器的凶狠火力打击下,守桥部队很快就崩溃了,他们就像一群慌不择路的兔子,丢下武器和伤员撒腿就逃离了战场。

    红鹰团也不追。现在唯一能阻止他们完成任务的就只剩下桥对岸军列附近的白军和桥下岸边的炮艇。讲心里话,唯一给红鹰团造成了一定困扰的就是炮艇上的两门6磅炮了。躲在坚固防盾后面的炮手不断的用炮弹阻止红鹰团靠近桥梁,六磅炮的威力虽然不大。但胜在射速快,连珠的弹雨配合炮艇上的两挺7。62毫米重机枪将红鹰团压了回去。

    “安德烈同志,榴弹对它们没用!”

    赵云霞一口气向炮艇射了六发榴弹,准确命中了四发,可是40mmx46sr低速榴弹穿甲威力实在不怎么样,榴弹产生的破片绝大部分都被防盾拦了下来,一时间红鹰团显得一筹莫展。

    李晓峰心中也有些无语,暂时装备给红鹰团的40mmx46sr低速榴弹,大部分都是榴弹,打人体目标是足够了,但是对装甲目标真心是一筹莫展,早知道就带几发破甲弹了。

    “我早就跟你说了,老子的船防御力是顶呱呱的!”库奇显摆的拍了拍舱壁,“老子之前把所有的防盾都加厚了两层,7。62毫米的子弹根本就没戏,换12。7毫米重机枪用穿甲弹可能还凑合……”说着他大笑道:“可是显然这帮俄国佬没带12。7毫米的重机枪来,哈哈,让小伙子们卖力一点,多来他几炮,把该死的俄国佬赶走!”

    眼瞧着形势一筹莫展,如果不能打掉炮艇上的火力点,此次行动恐怕就会功败垂成,而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以曼纳海姆的精明绝对会填上这个漏洞的。

    就在形势要恶化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飞翔的大吉岭号摇摇摆摆的赶到了战场,之前在战斗机的帮助下,苏霍伊跟德国飞行员过了过招,当场击落一架并击伤一架敌机,保证了该空域的安全。

    解决完敌机之后,苏霍伊和他的小伙子们决定去战场看看情况,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进行几轮扫射,把碍事的小虫子赶跑。

    应该说,苏霍伊来的太及时了,李晓峰一把抢过赵云霞手中的榴弹发射器,装上发烟弹,瞄准炮艇的方向就射了过去。

    咚!咚!咚!

    当发烟弹砸到船体腾起红色的烟雾时,库奇、萨迪克和福塞尔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俄国人使用了毒气弹,三个人相互一视,二话不说就冲出了舱外,一头栽进了冰冷的河水里。

    虽然这个举动很可笑,但无形中也救了他们一命,注意到红色的烟雾之后,苏霍伊驾驶着飞翔的大吉岭号就俯冲了下来,机枪猛烈的开火,扫得甲板上的炮手和机枪手跳了一段踢踏舞。

    而苏霍伊身后的战斗机飞行员也有样学样,轮番进入攻击航线,将机枪子弹倾泻在炮艇上。几分钟之后,在空军连续的攒射下,这艘炮舰上的水兵纷纷抱头逃命,再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止红鹰团炸毁桥梁了。

    “冲锋!”李晓峰掏出沙鹰,叼着大号雪茄,第一个带头冲出了掩体,疾步狂奔向大桥,后面的红鹰团士兵虽然竭力想跟上去保护他们的政委,但体力着实跟仙人有差距。所以,在叶夫根尼关于这场战斗最后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仙人孤身一人单枪匹马头一个杀入敌阵的震撼镜头……

    ps:

    鞠躬感谢cowbay123、天音之韵律、尤文图斯和秒杀土豆同志!

339 上马新武器() 
曼纳海姆很快就接到了铁路桥被摧毁,补给线路被迫中断的消息。对于刚刚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他来说,这不亚于晴天霹雳。

    芬兰国内的军事工业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武器弹药的补充完全依赖俄国驻军当年的存货。问题是,赫尔辛基的红海军投降之前就摧毁了绝大部分军火库,如果不是德国远征军将战场上缴获的俄国军火移交一批给白军,真心是没办法打仗了。

    饶是如此,那点存货对于一只十万人的军队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眼下正是大战在即的时候,后方的运输线路又被截断了,这真心是要了亲命。以至于曼纳海姆不得不立刻修订进攻计划,等待后方的补给和物资运送到之后,再发动进攻。

    当务之急是立刻抢修桥梁,并搞清楚俄国人是怎么混进来的。

    “乘飞机空运,然后发动突然袭击?”听到这个答案之后,曼纳海姆脸上露出了怪异的神色,他都不得不佩服能想出这个作战计划的人。太有创造力了,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曼纳海姆只要一想到自己空旷的后方,就不由得感到头疼,本来零散的赤卫队散兵游勇就够让后方的守备部队头疼的了,现在还要提防人家用飞机骚扰,以飞机的机动性,简直是防不胜防。

    想来想去,他也又只有一个办法:“芬兰需要组建自己的空军!”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向斯温胡武德打了电报,“不是将来而是现在,最好是马上。我们必须用飞机来保卫芬兰的天空,只有将俄国人的飞机赶走了,我们才能全心全意的打击赤匪的残余势力,才能收复芬兰全部的国土!”

    一开始,斯温胡武德对于曼纳海姆的要求并不以为意。觉得这个老头纯粹就是瞎折腾,以当前临时政府的财政能力,维持一只十几万人的军队就紧巴巴的了。现在竟然还要烧钱玩空军,尼玛。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是吧!

    促使斯温胡武德改变初衷的是志愿军空军,当苏霍伊和他的小伙子们一次又一次飞临赫尔辛基上空,不止一次的向总理府丢下炸弹或者扫射的时候,当斯温胡武德一次又一次狼狈的逃进防空洞,甚至一连屁股都来不急擦,丢人现眼了一回之后,他开始同意曼纳海姆的意见了。

    “我们需要空军!我们也要朝俄国人头上丢炸弹。让他们尝尝上厕所都不得安宁的滋味!”

    可见斯温胡武德被苏霍伊折腾得是多么崩溃,但是买飞机发展空军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一躇而就的事儿,要不要培养飞行员,要不要建立后勤和维修体系。这些都是麻烦事儿。不客气地说,空军对于小国来说就是一种奢侈品。

    对于斯温胡武德这样的政客来说,更容易接受的办法是让德国空军上前助阵,让外援帮着解决燃眉之急。于是乎芬兰的天空中就出现了有趣的一幕,驾驶着飞机相互搏杀都是外国人。土生土长的芬兰人只能站在泥地上仰起脖子看着外援们打得火热,最多也就是挥舞着拳头或者步枪为自己的盟友呐喊助威。

    随着德国空军进入战场,苏霍伊的小伙子们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至少是再也不能肆无忌惮的去轰炸芬兰总理府的厕所。不过本来轰炸赫尔辛基更多的也只是一种战略性的考虑,志愿军空军更多的将目标对准了赫尔辛基—谢列兹尼奥沃一段的铁路线。尤其是拉伊波至谢列兹尼奥沃这一段,因为距离前线较近,战斗机有足够的燃油为轰炸机护航,志愿军空军将这一段是折腾得天翻地覆。

    这么说吧,在当地赤卫队和游击队的配合下,一旦有列车通过,几分钟之后苏霍伊的小伙子们就会升空,然后沿着铁路线搜索,发现列车之后进行反复的扫射和轰炸,直到列车变成一堆堆冒着浓烟和烈火的废铁为之。

    而德国远征军的空军每每只能在苏霍伊的小伙子们拍拍屁股走人之后,才讪讪来迟,除了欣赏俄国飞行员的战果之外,他们没有什么能做的。

    德国人也试图进行反击,毕竟维堡一线的志愿军和芬兰赤卫队也得依靠彼得格勒的军事援助,他们也准备如法炮制去攻击俄国人的后勤补给线。但比较悲剧的是,每当他们的飞机升空,游击队就会立刻联系苏霍伊的小伙子们,而且在维堡前线二十四小时都保持有空中观察哨,只要有德国飞机靠近,会立刻报警。

    所以德国飞行员一般都很郁闷,一般没等他们靠近维堡,就会受到苏霍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