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561章

天兵在1917-第1561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群王八蛋又来抢功了!”老赫姆斯特拉恨恨地骂道。在他看来陆航真心是令人讨厌的作战单位,每每要跟他们这些装甲兵抢活干,更可怕的是那群家伙的效率更高,每每让他们这些坦克手干瞪眼没办法。

    “营长不该呼叫支援的!”老赫姆斯特拉很郁闷的抱怨着。

    但他也就是能抱怨一下而已,因为武装直升机的飞行员可不管他们是什么感受,扫荡战场上的敌人才是他们的重点。

    不管多么强大的坦克,不管其正面装甲有多么厚实,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其天灵盖肯定厚不了。一般也就是二三十毫米的均质装甲而已。而这对于空中的战机而言,实在不算什么,一通火箭弹砸下去,分分钟就成渣渣了。

    实话实说,到了1944年,红军已经不是1941年的那只红军了,可能在单项武器上的绝对优势已经没有了,但是体系化的战斗力已经初步具备。就比如这场战斗,哪怕是没有T…54,参战的仅仅是T…34或者T…35,在地面完全被吊打,但是每个机械化军都配备有直属的陆航团,只要天气允许武装直升机随叫随到,一样能血洗德军的重装猛兽。

    甚至没有直升机一样也能呼叫空军的伊尔…2或者苏…2,反正完全不用像德国人一样。装甲部队一旦受挫,就什么也搞不定了。

    当然,这不是说红军就不注重装甲部队的发展了,几大设计局是摩拳擦掌准备榨干T…54身上的每一滴潜力。下塔吉尔设计局的卡尔采夫首先采取行动。决心将T…54变成一种真正的重型坦克,他的思路很简单,保留T…54A系列原有的火力和火控,采用马力更大的B…55发动机580马力),削弱T…54A炮塔后半球的装甲。转而加强其正面装甲。

    通过这一番加减,并调整了底盘之后,卡尔采夫称之为T…54M型的重型坦克就此诞生了,该坦克总体布局依然跟T…54大同小异,只不过大大增强了正面装甲。炮塔正面加强到200毫米到230毫米弧度不同)的水平。至于其首上依然维持在120毫米60度水平等效240毫米垂直装甲)。

    在卡尔采夫看来,这样的T…54才算得上固若金汤,不过他这个最先提出来的方案却没有得到军委的肯定。原因是在实车测试中,这个正面装甲大大加强的T…54M型第一和第二对扭杆悬挂压力太大,容易折断。

    所以这个方案也就暂时搁浅了,而第二个出场对T…54下手的就是科京。这位一直玩重型坦克的裙带关系户在老丈人倒台之后。混得相当的不理想。尤其是随着ВИ…2重坦停产,他也必须给自己的设计局找一条活路了。

    科京的想法同卡尔采夫差不多,也是从强化T…54的防御力下手,不过他更激进一点,他直接给T…54换了一个更硕大的炮塔,正面半球的防御力达到了190毫米到250毫米的水平,而首上装甲也加强到了120毫米60度水平。为了避免卡尔采夫的那种悲剧,他还特别加强了前两对扭杆悬挂。科京的这个版本自称为T…54K,也就是他改进的T…54。

    这个版本大问题倒是没有,而且其装甲防御力确实相当的强大。但是其机动性却恶化了,增加了近六吨多重量后,T…54K全重达到了近43吨,而发动机依然是B…54520马力)。单位功率只剩下12。09马力/吨,虽然也还过得去,但是跟原版的T…54相比无疑还是差了很多。

    而真正要了T…54K老命的还是其采用的主炮,为了突出这是一款重型坦克,科京将ВИ…2的122毫米D…25T装上了T…54K,其原意无非是加强其攻坚能力。因为用大口径榴弹轰工事更给力。但是,D…25T却是有问题的,支援步兵战斗其却是不错,但是反装甲能力却比100毫米的D…10T要弱不少。

    按照科京这个思维搞出的T…54K完全可以看做改版的ВИ…2重型坦克。但是在1944年,尤其是当豺狼虎豹露面之后,军委对未来装甲兵的规划有了变动,在未来T…34和T…35系列将不会继续大规模生产,将逐渐的从装甲部队中坚的位置上退下去,而用于取代他们的正是T…54系列。

    T…54将不在是什么重型坦克,而是中型坦克。这也就决定了T…54最重要的任务是装甲突击和消灭敌人的中型坦克,反装甲能力要高于支援步兵的能力。所以D…25T这个炮是怎么也不合格的。

    按道理说,科京顺应要求将主炮换成D…10T不就完了,但是这位已经走火入魔了,他选择了S…70加农炮130毫米口径,也就是历史上IS…7装备的那门巨炮),他认为这下反装甲打工事都没话说了吧?不过事情没有那么简单,S…70确实威力巨大,但是要装上T…54还是很费劲的,科京不得不再次扩大炮塔和座圈,而这意味设计方案几乎是推翻重来。结果,等科京拿出了重型坦克化的T…54时,更好的改进方案已经胜出。

    这个更好的改进方案并不是指北方工业的方案,而是莫洛佐夫在北方工业T…55基础上的改进版本,被称之为T…55B。这个T…55B在防御力上改变得不大,莫洛佐夫稍稍增厚了炮塔装甲,从接近两百毫米的水平提高到接近220毫米的水平。这个提高幅度自然不能算太大,至少对于德国的KWK44PAK44)系列128毫米巨炮来说。显得不太够,而且在近距离面对KWK43PAK43)的轰击时,也不是那么牢靠。

    那么莫洛佐夫的方案是怎么胜出的呢?原因就在于,他改变T…55的装甲钢成份。用新一代8S系列装甲钢取代了原本T…34、T…35和T…54上的装甲钢。新装甲钢的综合性能更好,比原本的装甲钢硬度更高、韧性更好,从内涵上提高了苏联坦克的防御力。

    是的,很多同志评价坦克防御力时都只看装甲厚度而不看装甲成份,钢和钢是不一样的。同样是100毫米厚度。你用镍铬合金钢和烂大街的碳素钢那是一回事吗?

    这么说吧,通过换用8S系列装甲钢,T…55B哪怕是不增厚装甲也比T…55提高了大约7%的水平,也就是说实际上莫洛佐夫版的T…55B炮塔等效厚度相当于250毫米最厚处)水平。而这个水平已经基本能够保证其生存性了。

    在增强防御的同时,莫洛佐夫还换用了功率更大的B55…5发动机580马力),这让T…55的机动性继续维持在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这让装甲兵是相当的满意。

    当然,也有让装甲兵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T…55采用的D…10T线膛炮,其威力在战后已经显得不足。哪怕是不断的研发了新弹药,也并不能让装甲兵完全满意。因为英美在苏联的刺激下是玩命的发展重型坦克并增强中型坦克的装甲,这让D…10T压力山大。

    不过也没关系,因为装甲兵在T…55B定型之后,特别从北方工业采购1A20型滑膛炮,发展出了T…55B1型。进入五十年代后,苏联红军干脆淘汰了安装D…10T的T…55B,后期生产的T…55B全部采用1A20滑膛炮。而原本安装有D…10T的T…55B全部用作出口,也就是后来所谓的猴版T…55。

    不过T…55的话题还没有结束,毕竟在这个时空T…55的版权属于北方工业,北方工业不可能不对这个型号深挖潜力。就在莫洛佐夫研发T…55B的时候。北方工业的T…55A也走下了绘图板,这个T…55A在结构上几乎同T…55完全没有区别,只是炮塔稍微加厚了一点点最厚处210毫米水平)。

    看上去这个T…55A似乎毫无亮点可言?真要这么想你就错了,因为T…55A的内涵也完全变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北方工业的冶金部门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了,在1944年下半年,他们成功的研发了两款相当成功的装甲钢——52S轧制装甲板和66L装甲钢。

    这个52S轧制装甲板性能相当的不错,镍镉钼系合金钢,硬度高达HB285…341,淬透性这个性能很关键)也高达120毫米。主要用作坦克车体装甲。

    至于66L,这个更牛,因为后来在66L的基础上北方工业研发出了著名的75L装甲钢,这也是镍镉钼系装甲钢,硬度在HB262…311的水平上,但是淬透性高达350毫米,主要用作坦克炮塔的铸造用钢。这么说吧,这个75L装甲钢远远超越了冷战期间北约的装甲钢。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好的东西不便宜,不管是66L还是52S都很贵,而且这种新式装甲钢的产能还有限,暂时是无法满足红军装甲兵在数量上的需要,所以北方工业的T…55A就被放弃了。

    当然,这也不要紧,因为很快北方工业就放弃在T…55上小修小补,转而对T…55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而这就是后来的T…62。这个T…62基本布局类似于历史上的原版,但是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首先其还是使用的1A20系列滑膛炮,只不过安装的是改进版的1A20M3。膛压更大,而且药室还有所扩大,能充分发挥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威力。而另外的重大改进就是增强装甲,比如炮塔的厚度加强到230毫米水平,并换用了上述的两种更先进的装甲钢。而为了弥补增重带来的压力,T…62还换装了采用涡轮增压的北方工业12V150发动机750马力)。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T…62从四十年代末开始就成为了苏联近卫部队的主要装甲支柱……。

    PS:鞠躬感谢越城岭、猪潇洒2、胡德海军上将、tianwen2018、骑王、第一近卫坦克旅和尤文图斯同志!

463 喊打喊杀 上() 
readx;    战争对于有些军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幸。但对于另外一些军人来说,那是他们展现自我的最好舞台。比如说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的那几个名字——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朱可夫。当然,在这其中也有巴顿。

    “巴顿是那种天生的军人!”

    这是巴顿的朋友给他的评价,只不过在1944年3月份,这位“天生”的军人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掌掴事件”,这位十足的好战份子此时处于“失业状态”,只能充当迷惑德军的吉祥物。

    这样的日子自然不是一心想要上战场的巴顿所期待的,他不得不一次次给老朋友艾森豪威尔)和老上级马歇尔)写信,强烈的要求去打仗。

    不过他的要求一时半会儿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上头对这个桀骜不驯而且十分爱惹事的刺头很不放心。当然,这也不是说上头已经完全将巴顿放弃了,只是暂时觉得有没有这货都无所谓。

    在霸王行动的准备阶段,英美双方都是信心十足,至少他们嘴上是这么说的。至于实际上是不是真那么有信心,那就真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管是罗斯福还是丘吉尔都认为霸王行动势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原因也非常简单:德国人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交界处又遭受了一场惨败,7个装甲师中的四个被歼灭,三十余万轴心国士兵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虏,苏联红军大踏步的解放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而更可怕的是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又开始新一轮狂飙突进,其兵锋已经直指华沙!

    也就是说俄国人离德国本土是越来越近了,如果不想将整个西欧都送给俄国人,那么英美就必须加快步伐,所以哪怕对组织一场空前规模的两栖登陆行动抱有疑虑,但两国元首都一致认为,再也不能等了!

    作为西欧战场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无疑压力很大。时间紧任务急而且对面的德军还不是吃素的,而盟军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还需要他去协调。这份活计真心是不好干。

    不过按照他的老朋友巴顿的说法:“艾克不像一个军人,而更像一个政客。”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艾森豪威尔的军事能力实话实说只能算中规中矩。他更强大的能力是组织和协调各种关系,也就是政客更擅长的能力。早在三十年代,艾森豪威尔就表现出这种能力,并引起了马歇尔的注意并记入了他的小本本这个本本里还包括巴顿、布莱德利等名将)。

    在霸王行动的组织阶段,艾森豪威尔将这种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让霸王行动得以顺利进行。当然,这一章不是说艾森豪威尔的故事,这一章属于巴顿,为了赢得重新回到战场的资格,巴顿不得不厚着脸皮给这位老朋友写信,恳求这位老朋友再给一个机会。

    说起这两位的友谊,那真心是源远流长,1919年他们就认识,三十年代双方的关系是如漆似胶。美国参战后,在北非和西西里巴顿都给艾森豪威尔留下了好印象。不过这一切都因为掌掴事件完全改变了,艾森豪威尔认为巴顿越来越像一个捣乱份子了。

    所以对于老朋友的请求他完全丢在了一边,在他看来现在有没有巴顿都一样,反正盟军不缺乏优秀的将领,蒙哥马利和布莱德利之流完全可以取代巴顿的作用。

    这一回艾森豪威尔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