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三生三世:桃花嫣然相思劫 >

第11章

三生三世:桃花嫣然相思劫-第11章

小说: 三生三世:桃花嫣然相思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氐奖逼娇峙乱彩悄岩粤⒆惆 K淙槐逼接形腋竿跄稿伤凳祷埃矣胨侵洳⑽奚詈窀星椤!敝旄叱闼坪跻丫芄辉ぜ交氐奖逼降纳睿廖扌判挠攵分荆械结葆逦拗�

    谢凌霜不懂朱高炽所说的,她只想让朱高炽忘记不愉快。她神秘兮兮地从衣服兜兜里取出一枚青色的果子塞进朱高炽嘴里:“炽哥哥尝尝这个,这个可是皇帝哥哥赏给我的贡品。怎么样,好吃吧?”

    朱高炽对谢凌霜毫无戒备,听她这么一说,便张嘴咀嚼,一吃之下,五官立即扭曲蜷缩在一起:“阿凌,你给我吃的是什么?又酸又苦,好难吃!”说着便想把口中果子吐了。

    凌霜对朱高炽眨眨眼:“炽哥哥你别急着吐掉啊,你再仔细回味一下。”

    不用谢凌霜多加解释,朱高炽已经感觉到在强烈的苦涩与酸楚之后,那枚青色果子给他带来了柔和的甘甜,正慢慢充斥自己整个口腔。先苦后甜,苦尽甘来,这就是凌霜想要告诉他的么?她想要自己隐忍坚持,不要半途而废,那么最后他将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甘甜。

    朱高炽看着凌霜,目光中满含着疼爱、痴恋和不舍。他从未想到过,当初那样一个小小的弱不禁风的女孩儿,竟会成为他在这苦海挣扎活下去的精神动力。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尽管他们之间相差十二岁。就在此刻,他终于下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决定:他将勇敢地回到北平,去争取最终属于他的甘甜,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与他的阿凌分享这份苦尽甘来的喜悦。

    阿凌,我将离你而去,为的是将来能够堂堂正正站在你面前。希望你能够等我,待你长大后来娶你!

    “这是贡品青果,我很喜欢这个果子,皇帝哥哥便赏了给我。我听凝霜说,这个青果因为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所以又叫忠果。”凌霜煞有其事地介绍着。

    朱高炽微笑道:“我也很喜欢呢。”

    “阿凌这里还有一些,全都给炽哥哥啊。”凌霜说着把衣服兜兜翻了个底朝天,把里面的青果全部抖了出来,塞进朱高炽的手中,“以后炽哥哥见到这个青果,就要想起阿凌哦,这样炽哥哥就不会忘了阿凌了。”

第43章 临危托付(1)() 
燕王的起兵靖难震惊全国,更是令京师的王公贵族、大小官员惶惶不安。汝阳更是忧心忡忡,这些年她一直担心害怕的事,终还是发生了。

    皇帝与燕王,双方实力对比之悬殊,犹如蚂蚁之于大象。皇帝朱允炆这边有朝廷的数百万大军,全国各省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燕王朱棣起兵时,只有嫡系的八百卫士,手中有的只有在一开始占领的北平城,粮草、兵器、财政都只能靠这座孤城支撑。谢达在分析了整个战事局面之后,这样安慰汝阳。

    汝阳听了却直摇头,她太了解她的这位四哥了,朱棣这些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战斗经验,非是允炆这个从小生长在宫中只懂纸上谈兵的安乐皇帝所能匹敌的。而且他朱棣有胆造反,想来是有所准备的。如今汝阳只能寄希望于皇帝,希望他能够发挥出超常水平,利用眼前大好形势,一举剿灭叛军。这样,汝阳的后顾之忧便能解决,她也能认回凌霜。虽然会担负欺君之罪,但如今的皇帝一心实施仁政,想来会被她的情非得已所打动,放自己一马。

    朱允炆一开始任命老将耿炳文出任平叛大将军,耿炳文老成持重,历经太祖时期的风风雨雨而屹立不倒,也算是太祖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留守江山的守成之将。现在朱允炆重用耿炳文,算是找对了人。

    谢达和汝阳对朱允炆充满了希望,觉得他能够学以致用,终不负太祖所托,能够捍卫住皇室尊严,严守住自己皇祖父留给他的江山。

    可是没过多久,汝阳便看到上朝议事的谢达气冲冲地回了府。细问之下,汝阳才得知,原来耿炳文看穿了朱棣只有北平一座孤城支撑的弱点,知道朱棣耗不起,于是采取迂回拖延战术,打算将朱棣慢慢耗死。谁知那个黄子澄不懂也罢,竟还向朱允炆进言,弹劾耿炳文如此打法打击士气,老迈不中用了,理应撤职查办,治他作战不利之罪。同时黄子澄还推荐启用年轻气盛,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执帅平敌。

    谢达刚说到这里,汝阳便大骂:“黄子澄个书生懂个屁!李景隆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他就是一赵括,根本不会实战,怎么可以让他执帅?聪明如皇上,定不会采纳这个狗屁书生的建议。”

    汝阳见谢达一脸惊愕地看着自己,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尴尬地一笑以作掩饰:“达郎,你看,都怪那个黄子澄,气得本公主失态了。”

    谢达却摇摇头,眼中满是失望之色:“公主,您想错了,皇上已经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任命了李景隆。”

    “啊!”汝阳没料到结果竟会是这样,失神地朝后退了两步,险些跌倒。

    “公主小心!”谢达连忙扶住汝阳,安慰道,“或许,情况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槽糕。或许,景隆会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然而,李景隆并没有给大家带来惊喜。

第44章 临危托付(2)() 
他本就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建文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五十万,进抵河涧驻扎。但是李景隆的军队有着各种问题: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

    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深入,三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智勇俱无,四也;刚愎自用,不听忠直,专喜佞谀,部曲离心,五也。朝廷大军由此人执帅,必败!”

    为了引诱朝廷大军深入,朱棣决计让军师道衍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世子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甚至还撤去了卢沟桥的守兵。

    李景隆果然如朱棣所料,亲自带领五十万南军围攻北平,他在北平九门都修筑了堡垒,并派兵攻击通州,同时他还在郑坝村设置了九座大营,作为进攻的依托。一切准备停当后,他对北平发动了进攻。

    朱高炽回到北平之后,一直在自己父王面前小心谨慎,尽量投其所好。他幼时在宫中看多了后宫的争宠,心中对争宠之事颇为不齿,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这么做,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将来有足够的权势,去保护他的阿凌。

    这次朱棣交给他守城的任务,朱高炽十分重视。他不善武力,冲锋陷阵一向是自己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分内事,他从未想过,自己父王会将如此重要的事托付给自己。

    其实,朱棣虽然与朱高炽分开多年,但通过各种渠道对自己长子在京师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十分了解这个外柔内刚的儿子。他相信自己这个胖子儿子的内心远比其外表坚强得多,他必须做到人尽其才,充分信任儿子的能力,使其发挥出自己的优点。

    朱高炽并不是李景隆,他清楚地知道,五十万人攻城绝不是开玩笑的。朝廷大军在一开始便使用大量火炮配合攻城,几十万人像蚂蚁一样往城墙上爬。城内守军虽然有思想准备,但还是被如此大的阵势吓坏了,正是这一愣神的功夫,战局出现了变化。

    顺城门的守军由于准备不足,大部溃散,朝廷大军找准机会,猛攻此门,眼看就要攻破,大将梁明赶到,整顿了部队加入防守。朱高炽又充分发动城内留守妇女,让她们在后方呐喊助威。此举极大地鼓舞了守城士兵的士气,帮助他们抵挡住了这次进攻,经过激战,围攻顺城门的部队被击退,北平暂时保住了。

    朱高炽的思维远比他的行为要迅速的多,他明白这样下去,北平迟早是不保的,要想守到父亲回来,必须想别的方法,于是他找到军师道衍,讲述了自己的大胆计划。

第45章 临危托付(3)() 
此时的李景隆眼看着自己将要攻破北平城,心中别提有多得意了。他最恨别人说他是纨绔子弟,只会纸上谈兵,此次,他将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只要这次攻下北平,打败朱棣,平定叛乱,就能让所有的人都承认自己!

    就在李景隆洋洋得意,做着胜利美梦的时候,战局却出现了他所想不到的变化。夜晚来临,城内的燕军突然越城而出,分成小队,主动对城外大军发动了偷袭进攻。朝廷大军万没料到城内的孤军竟然还敢主动出击,一时间大乱,为了确保安全,李景隆下令退后十里扎营。

    其实朝廷大军中有才能的人大有人在,并非所有的人都像李景隆那么无知胆怯,颇有主见的都督瞿能从纷乱的战局中发现了战机。他准确的判断出北军的夜袭只是掩人耳目,争取时间,看似混乱的时候正是破城的最好时机。他仔细观察了城池的防守情况后,认准了张掖门是最弱的一环,率领着自己的数千人猛攻此门,情况确实如他所料,燕军的确是在虚张声势!在他的攻击下张掖门的守军纷纷溃退,眼看城门就要被攻破,李景隆却下达了停止攻击立即撤退的命令。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朱高炽才不管李景隆为什么会如此配合自己,停止攻击并撤退了,他正忙着指挥将士不断地将水从城池上往下浇。这就是朱高炽向军师道衍讲述的大胆计划。北平此时正值十一月,气温极低,用不了多久便会结冰。朱高炽就是要把北平城变成一座冰城,让对手无法攻城破城,只能望城兴叹。

    朱高炽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决果断坚守住了北平城,等到了自己父王朱棣的归来救援。朱高炽配合朱棣里应外合,夹击李景隆大军,打得李景隆部队溃不成军。经此一役,朱棣对朱高炽的印象大大改观。

    李景隆惨败的消息传到京师,引得朝臣一片骂声。汝阳公主府也是一片愁云惨雾,只有一个人沉浸在喜悦之中,那就是谢凌霜。所有的人都只关注李景隆的大败,而谢凌霜看到的却是朱高炽的完胜。她为他的胜利由衷地感到高兴,她知道她的炽哥哥终于可以抬起头,挺起胸,堂堂正正地面对其他兄弟。

    凌霜取出朱高炽赠予她的红玉玉佩,反复摩挲着,笑着轻声对红玉说道:“恭喜你,炽哥哥!我就知道你很厉害!”她这样自言自语,仿佛朱高炽就在面前一般。

    凌霜只顾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却没想到自己的一切都被凝霜看在眼里。凝霜憎恶地白了凌霜一眼,心中暗骂凌霜是个吃里扒外的家伙,现在众所周知燕王是叛贼,她居然还在这里想着高炽哥哥,这要是让允炆哥哥知道了,还不是砍头的罪,说不定还得连累到她桃蕊郡主及整个公主府。

    凝霜知道凌霜与朱高炽关系极好。每次看到朱高炽与凌霜其乐融融的样子她心中就恨。自己哪方面不比凌霜出色,为什么高炽哥哥眼中只有凌霜那个贱丫头,从来装不下自己?不过高炽哥哥又有什么好?那么胖,跑起来摇摇晃晃,那里有允炆哥哥那么英俊神武,她才不会稀罕高炽哥哥的喜爱。

第46章 临危托付(4)() 
此时的李景隆眼看着自己将要攻破北平城,心中别提有多得意了。他最恨别人说他是纨绔子弟,只会纸上谈兵,此次,他将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只要这次攻下北平,打败朱棣,平定叛乱,就能让所有的人都承认自己!

    就在李景隆洋洋得意,做着胜利美梦的时候,战局却出现了他所想不到的变化。夜晚来临,城内的燕军突然越城而出,分成小队,主动对城外大军发动了偷袭进攻。朝廷大军万没料到城内的孤军竟然还敢主动出击,一时间大乱,为了确保安全,李景隆下令退后十里扎营。

    其实朝廷大军中有才能的人大有人在,并非所有的人都像李景隆那么无知胆怯,颇有主见的都督瞿能从纷乱的战局中发现了战机。他准确的判断出北军的夜袭只是掩人耳目,争取时间,看似混乱的时候正是破城的最好时机。他仔细观察了城池的防守情况后,认准了张掖门是最弱的一环,率领着自己的数千人猛攻此门,情况确实如他所料,燕军的确是在虚张声势!在他的攻击下张掖门的守军纷纷溃退,眼看城门就要被攻破,李景隆却下达了停止攻击立即撤退的命令。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朱高炽才不管李景隆为什么会如此配合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