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88章

大穿越时代-第88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等到宴终人散之时,只有生冷不忌的韩世忠似乎是喝多了马奶酒的缘故,眼神迷离地搂着两个“草原小姐妹”进了一顶小帐篷。而其他的宋朝军官,都一脸尴尬地推却了这些“草原明珠”的“厚爱”。

    至于王秋和哆啦a梦,更是忙不迭地逃离了这个世界,回到野比大雄的房间里,准备用哆啦a梦珍藏的茶点和漫画,来治愈自己饱受摧残的味蕾和视神经。

    但是,眼下还无法脱离这个世界的郭京郭大仙人,却不得不继续跟耶律大石讨论下一步合作事宜。

    ※※※※※※※※※※※※※※※※※※※

    总的来说,耶律大石的屋子很清静。桌上和书架上摆着几件青花瓷器,墙上挂着一幅花鸟画和一幅大字,窗台上放着一盆兰花,看上去很像是文人士大夫的书斋,而不是草原射雕手的毡帐。

    在摇曳的烛光下,可以看出这位契丹翰林耶律大石,果然是长得相貌堂堂,颇为斯文儒雅,一看就是个满腹经纶的文人模样,只可惜右腿有点瘸,据说是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的缘故。

    然而,他此时跟“护国真人”郭京提出的要求,可是一点儿都不温文尔雅,反倒是堪比狮子大开口。

    “……米麦十万石?装备一万人的刀剑弓弩?军费一百万贯?还要一批砖茶和食盐?”

    看着耶律大石递过来的单子,郭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脸色甚是难看,“……大石林牙啊!且不说大宋有没有给契丹提供军械辎重的义务,你一口气问我们要这么多东西,难道不觉得自己太贪得无厌了吗?”

    “……真人教训的是,贵部先是焚毁女真贼窟会宁,报了我契丹子民亡国之仇,之后又不远千里护送我族同胞与先帝遗骸而来,实乃我契丹一族的大恩人,本应重金酬谢才是。”

    耶律大石露出“憨厚”的笑容,无比“诚恳”地说道,“……怎奈我大辽已是山穷水尽,要什么没什么,虽然喜闻女真贼寇遭遇重创,使得我契丹有了复国的良机,但可敦城这边却是府库空虚,连起兵出征的军费都筹集不起来,所以只能盼着大宋能够慷慨解囊、资助一二了。日后若能光复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附近,契丹一族的发源地),夺回祖宗陵寝之地,凡真人要求之事,寡人无有不允!”

    说起来,耶律大石眼下之所以丢了节操不要,厚着脸皮向郭京索要资助,也实在是一桩无奈之举。

    ——原本,曾经是游牧民族的契丹人在立国二百年后,辽国上下早已高度汉化,无论军事、政治、经济体制都跟传统的中原王朝相差无几。但是眼下在丢光了绝大部分的疆土,只剩下以可敦城为中心的一片草原之后,耶律大石的这个流亡政权,就又重新恢复了游牧民汗国的本来面貌。

    从理论上说,耶律大石眼下还拥有一万多弓马娴熟的精锐骑兵,但这些军队跟之前的匈奴和突厥一样,是以部落组织为基础,兵民合一的“非正规武装”,真正的控制权属于各个部落的酋长,而非耶律大石这个名义上的主君……从好的方面来讲,这种兵制在一定程度上把游牧民族的生产活动与军事活动联系起来,把宗法关系与官兵关系混糅起来,把核心组织与外围组织配合起来,因而其短时间内的军事组织强度和动员效率,远远高于一般农业国家的军队。往往只要首领一声令下,上万部众就能迅聚集起来南下会猎。

    但这种军事体制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这种制度颇有点中世纪欧洲“我是国王的附庸,但我的附庸不是国王的附庸”的味道——在这支军队之中,耶律大石真正能够如臂指使的嫡系部队,不过是可敦城内的五百契丹宫帐军和一千多城防军而已,其它部队都是各个酋长的部众,无法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其次,这还导致了军队指挥效率的异常低下,以及动员困难的异常巨大——耶律大石能够随时动员的部队,就只有城内的这一千五百常备军。至于其他部落的兵马,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和足够的利益,才能动员起来:如果是金军越过大漠来袭,草原各部落自然会殊死奋战;如果是在秋高马肥之时南下劫掠,那么也会有大半的游牧部落乐意跟耶律大石一起去南方发财;但如果是让大家在初春休养生息之际,马匹削瘦掉膘之时,跟着耶律大石一起长驱千里,去光复契丹人的江山……这个就得商量一下价钱了。

    ——如果耶律大石想要恢复辽国,第一步就必须打回上京临潢府的契丹祖地,然后发动那里的契丹部落,征集起至少数万的本族兵马,这样才能有跟女真人争天下的资本……很显然,在此期间,他必须严肃军纪,不允许这些漠北游牧部落通过劫掠自己的契丹母族来致富,也不能把契丹龙兴之地的牧场划给外人作为战利品。为此,他就必须承担起这次远征的全部粮秣开支,还要事先拨发大笔的军饷和犒赏,而不能指望各个部落“自费参战”,否则就不会有哪个部落愿意跟着他“义务劳动”。

    可问题是,在眼下的可敦城里,既没有足够的钱财,也没有足够的粮秣和军械来支撑这场远征。

    在过去的太平之时,可敦城的契丹官府在每年秋天都会组织商队,赶着牛羊马匹、驮着兽皮矿产来到边关,跟中原商人交换一些盐块、板糖、茶砖、铁器、布匹、香料,以及干豆子、燕麦、黑麦什么的过冬物资,用以维持和充实城内的积储——仅仅凭借可敦城外的小片河畔耕地,是养不活可敦城内上万军民的。

    然而,随着辽国的崩溃和金兵的肆虐,这一传统交易在近年来已是时断时续,等到天祚帝被俘,耶律大石逃到可敦城之后,这些契丹遗民更是每年都入不敷出……几年下来,都已经快要变成穷光蛋了。

    而若是因为准备不足的缘故,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绝妙良机,让遭遇重创的金军喘过气来,或是让某些女真人治下的契丹部族首领,抢先一步揭竿而起,光复了契丹祖地,夺过了大辽复国的政治制高点,弄得契丹族内群雄并起……那么耶律大石的复国之路就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闹出同室操戈的悲剧。

    所以,本着“一事不劳二主”的想法,耶律大石索性厚着脸皮丢了节操,到郭大仙人这边来化缘了。

    ※※※※※※※※※※※※※※※※※※※

    “……于是,他就敲竹杠敲到你头上来了?这都已经算是恩将仇报了好不好!”

    浮空城的天守阁里,王秋目瞪口呆地看着郭京,“……我们看起来长得这么像肥羊和肉票么?”

    “……他大概是觉得,这笔竹杠敲成了最好,敲不成的话,也没什么损失。”

    郭京答道,“……就算是闹翻了,只要卑躬屈膝地赔礼道歉一番,我们多半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而麻烦在于,这笔竹杠还真的不能不让他敲!假如我们当真希望契丹人尽快行动起来,进一步改变这个世界,从而获取到更多奖励点的话!”王秋想了一会儿之后,闷闷不乐地发现了其中奥秘。

    “……是啊,想要合作就得付出诚意。”郭京十分苦恼地摸了摸胡子,叹息着说道,“……假如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在饿着肚子时,却偏偏还要恭维他是一个可以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是一条宁可饿死也不求人的硬汉,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要你寄点钱给他时,却只肯寄给他一封充满了安慰和鼓励的信,还告诉他自力更生是件多么高贵的事……假如你真的是这种人,那么我可以保证,你唯一的朋友就是自己。”

    ——虽然对耶律大石的勒索感到很是恼火,但为了让契丹人尽快出征上路,好改变历史获得更多的奖励点,王秋还是不得不抓着头皮,想办法搜罗货物满足契丹人的需求。

    “……军械的话,记得在从汴梁出征之前,哆啦a梦就在宋国的军器监里搬了不少东西,之后在相州又搬空了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的武库,眼下应该还剩下不少,大概可以凑得出来。”

    “……食盐的话,我可以从市里的盐业公司拉一车回来,就说是帮忙给超市进货,盐业公司的人应该不会有那个闲工夫来跟踪追查……至于用的钱么,反正食盐的价格不贵,我可以先垫上。”

    “……茶叶的价格就贵得多了,这么离谱的要求就给我驳回去!穿越者的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一百万贯的铜钱实在是拿不出来,让野比大雄弄几麻袋玻璃珠过来,问他要不要!”

    “……最后是十万石的粮食……这个可就真的没办法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这么大手笔的粮食买卖都是很惹人注意的!”王秋无奈地耸了耸肩,“……郭教授,能划掉这一条么?”

    “……这一条是最最不能划掉的,没有足够的军粮让战士填饱肚子,没有豆子和大麦让饿了一冬天的战马恢复体力,这一仗可怎么打?”郭京摊了摊手,“……请务必再想想办法吧!”

    于是,王秋、野比大雄、哆啦a梦和郭京盘腿对坐,皱着眉头苦思良久,

    最终,还是王秋率先在脑海中灵光一现,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有句老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让我们自己赔本掏腰包买粮食给他们吃,还不如让这些契丹人自己种庄稼如何?”他盯着哆啦a梦说道,“……传统上,草原游牧民族都认为塞外的土地难以农耕,只能从南方的中原获得谷物米粮。但我记得到了二十一世纪,蒙古国就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说明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漠北高原还是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的……哆啦a梦,你手里有没有什么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应蒙古高原气候的未来粮食作物种子,可以在这时候用来在可敦城一带播种?”

    “……啊,这个……让我找找,好像还真的有啊……”

第四十七章、建设比破坏更有意义。。。() 
第四十七章、建设比破坏更有意义(上)

    从极北冰原呼啸而来的凛冽寒风,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行渐缓。

    而太阳在经过了一冬的打盹之后,似乎也开始伸展起懒腰来了。

    渐渐的,大地母亲也从酣畅的沉睡中苏醒,睁开惺忪的眼睛,开始打理起自己那荒废了一季的后花园。那遍地的草叶早已不是秋日的枯黄了,一个冬天的风霜已经将它的颜色尽数褪去,重新回归于泥土。待到春天来临之时,便有新的草叶萌发出它那羞涩的绿意。

    和煦的春风中,一只只嗓音嘹亮的鸟儿欢快地鸣唱着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千千万万的小生命正在得意洋洋地伸着懒腰,舒展着它们休息了一个冬天的身体,性急的它们已经早早地探出了小脑袋,嘲笑着外面那些虽然还在张牙舞爪,却早已外强中干的寒风和冰雪。从冬眠中苏醒的动物们忍耐着肠胃中火烧火燎的饥饿煎熬,迫不及待地从藏身处奔向广阔的自然天地,贪婪地掠食着一切能填饱它们干瘪肚子的食物。

    一直主宰着大草原的北风和暴雪开始撤退,河流与湖泊依次地慢慢解封,堆积的霜雪慢慢消融,在积雪融化的山坡下面,清澈的雪水汇成一道涓涓细流,像一条奔流的小瀑布,哗哗流淌着飞落向山麓的洼地。

    可敦城中那些参差的茅草屋顶上,不少还留有着几分未化的春雪。重新解冻奔流的土拉河已是柳芽吐绿,草木返青。几只燕子在房檐下飞进飞出,衔着春泥修补着自己被风雪毁坏的住宅。

    一队骑士挥着马鞭驱使着马儿,小心的避开道上的一个个水坑,缓缓走出了可敦城的南门。

    ——雪融后的道路泥泞潮湿,融化的雪水将夯土泡的酥软,不少地方便陷了下去。路面上积着的一个个水坑,如同一个个陷阱,有的深有的浅,浅的不过没过脚背,深的甚至能将人埋进去!

    不过,一旦离开城门之后,四周的景色便一下子豁然开朗。放眼望去,春天的阳光温和地抚慰饱受寒冬折磨的大地,万物从寒冷孤寂的沉睡中渐渐复苏,冰雪消融后的深黑色土地上,一棵棵嫩绿色的芽苗顽强地挺立在微寒的晨风里,让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地毯……但这并不是游牧民见惯了的牧草或杂草,而是哆啦a梦前不久播撒的二十二世纪高科技农作物:七日速生麦和雪绒花苜蓿。

    “……这麦子……居然真的只要种下去七天就能收割?而且在积雪未化的初春时候就能长?”

    看着那一串串沉甸甸的谷穗,还有那些正在麦田里辛劳的农夫,耶律大石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要被颠覆了,“……就算亩产只有几斗,可是一年却能播种几十次——这产量都已经远远超过江南沃土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