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812章

大穿越时代-第812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把政府和皇室搬到北爱尔兰之外,丘吉尔首相在十月中旬作出的另一项重要决策,乃是不惜以殖民帝国的总崩溃为代价,彻底放弃地中海战场和远东战场,召回滞留于南意大利的地中海舰队和远在新加坡的皇家海军东方舰队,以此来应对斯卡帕湾大舰队覆灭之后,大不列颠岛全境几乎有海无防的窘境。

    但是,在这两路仅有的可怜援兵之中,前者规模有限,实力单薄,连一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或装甲航母都没有,根本无法单独跟苏联红海军的北冰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正面对垒后者则远在地球的另一端,路程遥远到无以复加,即使一路顺利,从远东赶回国内也至少要用掉一两个月,感觉有些缓不济急。

    如此一来,在接下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苏联红军都能轻易渡过海峡,对英国本土发动登陆战!

    而眼下英国陆军的精华都在远东、北非和欧洲大陆凋零殆尽,本土极度缺兵少将,在欧洲的盟国只剩下了更加朝不保夕的葡萄牙和半个西班牙,还有素来跟英国佬仇深似海,在战场上随时有可能倒戈的爱尔兰人……总之都是一帮不靠谱的废柴加混蛋。所以,除非皇家海军能够阻止苏联红军上岸,否则一旦这群猛兽踏上英国领土,靠着目前英国本土具备的防御力量,想要打赢本土保卫战是根本没有指望的。

    然而,集中了皇家海军最后精华的大舰队,如今已经在斯卡帕湾升起的蘑菇云之中完蛋了……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丘吉尔首相又只得硬着头皮挖掘国内潜力,宣布要火速大练民团,在两周内组建起一百万“国民自卫军”,计划招募联合王国境内所有至今未被征召服役的十六岁到六十岁之间的男性,以及任何在服役年限内并且志愿报名的女性。实际由各郡的议员、贵族和乡绅负责组建和指挥这些人员,丘吉尔首相亲自担任名义上的国民自卫军最高总司令,由他的参谋长和最信任的军事顾问黑斯廷斯。伊斯梅将军负责这些“国民自卫军”的训练和武装这在明面上固然是为了将自己的力量全部动员出来,抵御看起来即将渡海来犯的苏联红军,或者说“欧洲社会主义阵营联军”,打赢……至少是打平这场决定不列颠前途命运的战争但另一方面,也是有着维护国内社会治安,防止发生民变和骚乱的考虑。事实上,如果苏联红军的铁甲洪流,真的渡过海峡,登上了地势低平、平原宽广的英国南部地区英格兰,那么在红军各种威力强大的现代化武器面前,防守一方单纯只是靠人多是没有用的。若是让这群临时征召的大叔大妈老爷爷小孩子和大姑娘们,跟古代凯尔特勇士一样嗷嗷叫着冲上去,那么恐怕最多只能让俄国人多浪费一些弹药而已。

    不过,若是换个角度思考,从维护社会秩序,避免沙俄崩溃的那种内乱来看,这就不失为一个高招了。

    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大轰炸和惨绝人寰的核爆蘑菇云,无数英国人与他们积攒的财富一起化为了一堆灰烬,或者在毒气的笼罩中痉挛毙命,全家死绝。但那些活下来的人却更加痛苦,因为在这场将整座整座城市化为火海的大轰炸之中,他们失去了财产、房屋、亲人、事业与工作,剩下的仅仅只有身上的一套衣服和累累的伤痕……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六年前的不列颠空战期间也发生过,但那时候英国境内被摧毁的城镇要少得多,英国政府的人力财力物力也远比现在充足,还能及时组织起救援活动,给伤员提供医疗救助,分发给他们一些储备的食物和衣服,甚至给他们安排住处和工作,在最差的情况下至少也有一顶容身的帐篷。

    然而,到了三战爆发的此时,大英帝国的各种资源早已耗尽,而“一百小时大轰炸”给不列颠造成的战争难民数量,也是六年前德国空军的最起码几十倍。面对这么多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战争难民,丘吉尔的战时内阁能够组织到的救援力量,完全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很多失去了家园和财产的可怜人,只能无助地坐在公路边,不知该从哪里弄一块面包来果腹……英国民间社会秩序已经有了失控的风险。

    就像一句话说的如果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还有最后一条出路,那就是犯罪。

    如果是和平时期,这最多就意味着黑社会和红灯区的滋生壮大。但在战争时期……嗯,大约可以参考明末和民国年代的中国社会,或者二月革命爆发,帝国体制突然崩溃之后的沙皇俄国。

    想想一个国家内几十万、上百万流寇游荡、暴徒横行的模样,就知道丘吉尔该是怎样的心急如焚了。

    在这种情况下,向地方势力放权,大办武装民团,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大约类似于中国宋朝每逢灾荒兵乱,就从灾民之中选拔青壮充作厢军,以免其走投无路而作乱的道理。虽然这肯定会在未来造成地方割据、军阀坐大、财政负担等等很多很多的问题和麻烦,但那些在绝境之中被彻底逼急了的当权者,往往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怕是饮鸩止渴,也只好先顾着把眼前这一关过了再说。

    就这样,原本就已经久战疲惫的英伦三岛再次被打了强心针,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练兵运动。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九十六章、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 上() 
第九十六章、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上

    总的来说,即便对战争和死亡感到麻木,对未来前途感到沮丧、悲观甚至是绝望,大英帝国的军民倒也不乏最后的勇气。即使那些一度反对丘吉尔内阁战争政策的主和派人士,等到巴黎核爆的消息传来之后,眼看着寻求一个体面的和平似乎已无希望,在此危难之际,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本土防御的工作中来了。

    在内阁和皇室的宣传鼓舞下,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各郡乡绅名流、牧师贵族纷纷带头行动,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拉起了足足三千多个营的“国民自卫军”,几乎是村村都在大办团练。由于年轻力壮的英国小伙子大多已经死于这场可恶的世界大战,所以这一次的征兵标准就只好饥不择食,基本上是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非残疾人,只要没有缺胳膊断腿都被征召入伍,十六岁以下的小孩子和六十岁以上的老头子也被征发来负责后勤运输等辅助工作。所有人基本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很多人甚至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摸到枪。运气好一点的还能遇到个把退役老兵,但也不用期望太高,这么久的和平生活过下来,军营里的那点儿记忆早模糊了。除此之外还召集了大批女兵,规模倒是相当惊人,前后报上来的总人数居然高达二百万之多!

    不过,光是有人还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还得让他们武装起来,并且还要给予他们必要的训练,配以合适的战术,这样才有上战场当炮灰给敌人找麻烦的价值,否则就单纯是被驱赶和屠杀的肉猪而已。

    然而,此时近乎于山穷水尽的大英帝国,所有军用物资储量全都已经在警戒线之下,连正规陆军的每个连队都不见得能够分配到一门迫击炮,最近一批紧急征召的新兵除了一身军服之外,连步枪都没法保证每人一条,有些新兵只获得了一枚手榴弹,真不知道是用于杀敌的还是用于自杀的。至于国民自卫军这种非正规民兵就更是甭提了,战时内阁甚至连军服都没法给这些热心报国的“国民自卫军”每人发上一套。

    至于吃饭问题倒是暂时还不必发愁,虽然维持战前的伙食水平,天天有酒有肉面包上还要抹黄油,眼下是基本不可能的了,但如果把大不列颠岛的土地都种上土豆,那么还是勉强足够全国百姓果腹的。

    无奈之下,丘吉尔只得下令让国民自卫军成员自备炊具,穿着便服上阵。同时绞尽脑汁硬是挪出了一批换装下来封存的旧式步枪,但是毕竟需要武器的兵员基数太恐怖,这批步枪扔下去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而且就算拿到了步枪,现在还能不能使用也还是个大问题得益于大英帝国习惯于窖藏旧货的传统,这些步枪都是被封存了很多年甚至生产于上个世纪的古董,其品种之多,年代跨度之大,当真让人叹为观止,有的装备甚至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战争。某些国民自卫军成员居然拿到了一批封油比石头还硬的褐贝斯燧发枪就是那种需要咬开子弹底部才能使用,结果因为子弹涂了猪油和牛油而引发印度土兵大叛乱的玩意儿……

    最后,无计可施的丘吉尔只得下令让组建国民自卫军的乡绅地主、贵族神棍们自筹武器,于是下面的人就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首先,作为领头组建民团的主力,热爱打猎的英国乡绅家里,通常都是不缺乏武器的,他们打猎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娱乐与刺激。所以,他们不仅在本土猎狐狸、打兔子,在北美屠杀野牛和棕熊,在印度把老虎杀成了珍稀动物,在非洲打了不知道多少羚羊、犀牛、狮子和非洲象,还乐衷于把整个猛兽脑袋切下来,炮制成标本挂在墙上炫耀。为了捕猎这些猛兽,这些近代英国的土豪们就跟赌鬼一样,从来都非常舍得在各种杀戮利器上大把花钱,就像现代富翁乐于在豪车上一掷千金一样,什么詹姆斯伙伴猎枪,雷明顿霰弹枪,狩猎重弩……都应有尽有。哪怕某人自己不喜欢打猎,也会留着祖先的猎枪防身。

    千万不要看不起英国绅士的这种爱好,不管怎么样,这至少是锻炼了他们直面猛兽的勇气和跋山涉水的健壮体魄,还有射击技能和野外生存能力,总比晚清土豪们整天吞云吐雾抽大烟来得健康很多。

    也别以为这种事情就是吃饱了撑的,闲的蛋疼。要知道人的一生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追求与奋斗之中渡过,虽然奋斗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这总比无欲无求要好得多。如果一个人连追求和渴望都没有了,那么就会彻底失去人生的目标,在精神上陷入极度的空虚和迷茫之中。所以那些貌似风光无限、功成名就的大明星,会莫名其妙地去追求刺激,飙车的飙车,嗑药的嗑药,**的**……说穿了都是太无聊才会这样。相比于这些堕落的家伙而言,喜欢狩猎就真的不算什么了一个嗜好狩猎的英国绅士,可以在战争时期奋勇破敌,至少是充当一名合格的游击队员。可换成一个嗑药的瘾君子,又能给社会做什么贡献?

    但是,就算这些狩猎爱好者家里收藏的猎枪再多,恐怕也不够用来武装一支军队。而且相当一部分不够慷慨大方的乡绅,也未必乐意把昂贵而精美的狩猎枪械交给那些泥腿子们使用。幸好,这年头的英国还没有彻底被去工业化,乡间各种小作坊还很多,其中不乏卧虎藏龙之辈,某些小作坊的铁匠甚至能手工敲出一辆汽车来于是,在政府放开了禁令之后,英国各郡的乡下作坊就开始疯狂制造各种土枪土炮,什么滑膛枪、线膛枪、汽枪、左轮手枪,火柴枪、杠杆枪、土豆枪都被搞出来凑数,然后还有火箭、臼炮等“重装备”。

    当然,这是手艺好的作坊才能搞出来的产品,那些手艺不好的乡下铁匠没胆子造火器害怕炸膛,就只能锻造一些冷兵器了,比如长矛、大剑、钉头锤、刺剑和狼牙棒,甚至有人搞出了作为不列颠特色产品的威尔士长弓。不过造的最多的还是斧头和草叉,因为看上去性价比最高,在战争结束之后还有用。

    虽然穿的乱七八糟、装备的武器五花八门,不过这些国民自卫军的军旗倒是搞的相当精美。那些办团的乡下贵族自然是把自己的家徽纹章给挪到了军旗上,而没有贵族身份的小乡绅,则挖空心思翻着图书馆里的贵族纹章学典籍进行各自的创作。另一些由牧师和主教牵头组织起来的民团,理所当然地在军旗上画了各式各样的十字架……最终搞出来的队伍,有的像是中世纪的贵族私兵或雇佣兵,有的则宛如复活的十字军。

    一时之间,从苏格兰的高地到威尔士的山林,从格拉斯哥的工厂到牛津的大学,从温暖和煦的温莎堡到寒风凛冽的设得兰群岛,到处都有成群结队的国民自卫军,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拿着乱七八糟的兵器,举着鲜艳的旗帜在走队列、喊口号、唱军歌,宛如一场超大规模的“中世纪全面战争sp”。

    然后,这些乌合之众在英国各地进行集训的场面,就陆续被无孔不入的苏联间谍和宇宙轨道上的侦察卫星给拍了下来,并且被迅速地传送到了另一方阵营的大人物们手里。

    南太平洋,复活节岛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面积为一百六十五平方公里的小岛,这便是著名的复活节岛。这座由火山熔岩构成的三角形狭小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