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673章

大穿越时代-第673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国首都的门脸,德里的国际机场还是很不错的,各种设施都很现代化,装潢和陈设也很光鲜,各国的商务人员和旅游者络绎不绝,操着各种语言吵吵嚷嚷,到处挂着世界各大知名品牌的广告招牌,充满了现代社会的气息。刚出机场的那段路一带也还不错,绿化搞得很漂亮,偶尔还有喷泉和塑像。

    但是,随着小轿车渐渐靠近市区,各种光鲜华丽的城市外观就开始褪去,显露出各种嘈杂和脏乱……向远处看,各种高楼大厦还是不少,有点现代化城市的样子。但是往眼前看,感觉就不怎么样了,大楼下面紧挨着一片片的破棚区,路边到处坑坑洼洼,垃圾成堆。绿化带里满是浑身脏兮兮的流浪汉在露营。

    好吧,不管什么样的大城市,除了那些宏伟壮丽的建筑之外,总归也都是有着糟糕的一面,就连纽约的地铁站,都以破烂肮脏而闻名呢!而在北京和上海的偏僻街道旁边,各种违章摊贩和窝棚也为数不少。

    (现实世界的纽约可不是漫威世界的纽约,什么房子都砸了盖,盖了砸,结果永远保持最新状态。)

    但是,像印度的新德里这样,随时都有着无数的牛羊、马匹和其它动物在街上乱窜,招摇过市,跟汽车、踏板车、三轮摩托车(嘟嘟车)和自行车相互争抢着车道的,在全世界各个大国首都之中,估计还是独一份儿……而且新德里市区的空气污染极为严重,即使是大晴天也烟雾弥漫,骑踏板车和摩托车的人都用毛巾包着脸。到处都是一串串戴着墨镜和口罩的人,好像这个早上满大街都是抢银行的歹徒。

    这个场面最初把王秋很是吓了大跳:他倒不是把这些戴口罩的人误会成了银行抢匪,而是以为新德里已经闹起了传染病——没办法,当年“非典”流感肆虐全中国的场面,实在是让不少人记忆犹新。

    更要命的是,生化危机里的t病毒,在通过空气传播感染人体的最初阶段,其症状也跟流感差不多……

    在这一瞬间,王秋几乎有种想要转身落荒而逃的冲动——没人愿意置身于一座丧尸之城当中!

    幸好,大使馆派来配合工作的卫生专员,一位名叫白泉颐的中年人,及时解答了他的疑惑。

    “……为什么天气这么热,街上还有那么多人戴口罩?当然是因为城里的空气太糟糕啦!印度人自己都说德里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以至于能让人减少十年的寿命,比吸烟还要害人!

    唉,那些国际新闻媒体上,整天批判北京的雾霾厉害,认为中国的城市不适宜人类居住,却很少有人知道印度德里的空气污染指数一向都是北京的好几倍……但也没办法,谁叫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呢?民主和选票就能顶替新鲜空气啦!在那帮小清新的包装下,就连恒河的浮尸水也是香喷喷的……”

    白泉颐卫生专员撇嘴说道,“……过去在北京总觉得空气太差,到了新德里才发现北京简直是天堂……”

    既然如此,王秋也就勉强安下心来,继续乘车向着新德里市区前进。

    ※※※※※※※※※※※※※※※※※※※※※※※※

    不过,随着小轿车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近,行驶的速度也越来越慢,最后简直慢得好像蜗牛爬——没办法,马路上的人太多了,还有一大堆不知道交通规则的牛羊牲口,此外满街都是横冲直撞的三轮摩托车。它们的外观跟中国九十年代的那种机动三轮车差不多,外壳统一刷成黄色,根据它的喇叭声,印度人很形象地管这玩意儿叫做“嘟嘟车”。别看只是三轮摩托,但印度人就是有本事把这种破车开得颇像跑车,王秋他们乘坐的马自达小轿车居然被这些三轮“嘟嘟车”给超了一次又一次,好几次简直是擦着过去的。

    总之,王秋他们从机场乘车出发了足足两个小时,目的地似乎还遥遥无期。

    看着车子开得这么慢,副驾驶座上的白泉颐卫生专员不由得也急躁了,对着身边印度司机连声咆哮了几句,吓得对方连连摇头请罪——印度人的点头和摇头跟国际惯例相反,以摇头表示同意。

    坐在后座上的王秋透过后视镜观察,发现这位中国大使馆雇佣的印度司机,上身是无领长袖的印度特色服饰,下身是一条看着就没洗干净的破旧灯笼裤,眼窝凹陷,皮肤褐黑,浑身瘦弱,透过单薄的衣服,还可以看到一身类似非洲饥民的排骨。总之,这肤色这体格,一看就知道这小伙子的种姓等级堪忧……而且,之前在开车的时候,他也是很畏缩的模样,老是给别的车让道,简直让人以为是刚出驾校的新手。

    不过,在被白泉颐卫生专员训斥了一通之后,这小伙子顿时双眼泛红,仿佛被启动了狂战士技能,接下来接连油门狠踩,见缝插针,加速、减速、漂移……简直是瞬间变成了秋名山车神!如果前面有一堆人和牲口堵路上不肯动弹,而且不管怎么按喇叭和喊叫都不见有人主动让道的话,这家伙甚至还会摇下车窗,不知从哪儿抽出一根折叠金属长杆,然后一手握着方向盘,另一手举着杆子拨打前面的行人。而那些行人也只要拨上一下,就立即揉着胳膊闪开道,没有一个人对司机横眉冷目——这要是在中国,开车的司机敢用杆子直接打人的话,怕是早让人把车给掀了……由此可见,印度人的性格脾气还真是够温和的……

    当然,换成是牛的话,这小伙子也就只好耐心停车等待,不敢拿杆子去拨了——印度牛的脾气可没有印度人那么好,可以做到打不还手。就算不考虑印度教的“神牛”信仰,他毕竟是司机,不是斗牛士……

    但饶是如此,在继续前进了大约一刻钟之后,王秋他们的这辆马自达,还是不得不停了下来。

    因为,前面的路面已经被堵得严严实实,连见缝插针的空间都没有了。

    各种各样的大小汽车,乱七八糟地堆积在这里,嘟嘟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吵得人头昏脑胀,而腾腾的尾气更是积聚成了弥漫的有毒烟雾,哪怕经过了车载空调的过滤,还是让人觉得呼吸很不舒服。

    而在街道尽头的远处,隐约还有高音喇叭的叫喊声传来,接着又是一阵阵的嘹亮歌声……在等了十分钟,依然不见车流有任何开始蠕动的迹象之后,等得不耐烦的司机小伙子自告奋勇下车去打探消息。又过了十分钟之后,他才浑身脏兮兮地回来了,一边心有余悸地喘着气,一边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传单。

    白泉颐卫生专员接过传单研究了一会儿,便转过身来,苦笑着对王秋等人解释说,“……今天真是倒霉……有一帮印度人在前面搞游行示威,抗议洋葱和土豆的价格上涨,把好几条道路都给堵上了!”

    “……那个……这路究竟要堵上多久呢?”王秋问道,“……印度政府应该会派军警去清场的吧!”

    “……天晓得,要知道,印度人不管搞什么都是慢吞吞的,如果再有反对派政客站出来煽风点火的话,就算是堵上一星期也很正常……”白泉颐耸了耸肩,“……看起来,咱们只好绕路了……”

第二十章、走进印度(中)() 
第二十章、走进印度(中)?/p》

    印度的首都德里,实际上分为新德里和旧德里两座城市,旧德里是印度古都,早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根据印度著名史诗《摩呵婆罗多》记载,就已经有古印度邦国曾在此建都。之后的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也相继建都于此。而现代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则是一个在英国人撤离前设计施工的崭新人工城市,在二十世纪初还是一片空旷的荒地,直到1911年才动工兴建,著名的印度门,以及国会、总统府、中央政府大厦等整个印度中央政府机构,还有一系列接待外国游客的五星级酒店,都坐落在这里。新旧德里两座双子城的中间,隔着一座德里门,并以著名的拉姆利拉广场为界,广场以南为新德里,广场以北为旧德里。

    王秋他们下飞机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位于新德里的更南方,原本是不需要经过德里旧城,就能直接进入新德里的市中心,但既然前面一大片街区被游行示威的队伍给堵了,就只好从旧德里那边绕路了。

    于是,在使馆卫生专员白泉颐的骂骂咧咧,以及王秋、李维和鞠川静香三人的无奈翻白眼之中,半旧的马自达小轿车艰难地在车流之中掉了个头,慢慢离开堵得水泄不通的主干道,开始往小路里钻,准备先开到郊外,再想办法绕进市区……然后,王秋就看到了这座印度首都的更多杂乱景象。

    之前从机场出来的一路上,虽然两边有点脏乱,流浪汉也多了些,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栋栋的现代化住宅。马路是比较宽敞的四车道,道路的两旁也都有路灯和绿化带,软件什么的暂且不提,在硬件上好歹已经有了个现代化大都市的模样(之后才知道,那一片已经算是新德里的富人区和中产阶级聚居区)。

    可是,在靠近旧德里那边的城郊结合部,却已经完全是类似于中国解放前民国老照片里的景象了——马路全是狭窄的两车道甚至单行道,或者干脆是土路,路边则是二三层高的破旧建筑,牛车、单车、电动车充斥在横街窄巷里,如同乌龟一样缓慢的爬动,甚至还没有旁边人行道上的行人走路速度快。人潮车辆拥挤不堪,几乎已达摩肩接踵的地步,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卖东西的小摊贩,直接挡在别人店家门口做起生意。小贩、人群、牛车、马车、三轮车、脚踏车都在车阵中任意穿梭,完全无视交通规则。

    各种吵闹叫骂的声音在车阵中此起彼落,空气中洋溢着汽车废气、蔬菜、垃圾、动物、粪便等各种数不清的恶心怪味,就算是坐在空调车里,也没法把这些气味给过滤干净。

    对于中国的驾驶员来说,这地方的街头真是能让人分分钟就崩溃的,到处都是滴滴滴的喇叭声,比比谁最响,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各种奇葩车、还有神牛们统统都挤在一块,没有红绿灯,没有交警城管,没有交通规则,车子擦了碰了一律自行解决……都这样了道路依然还能通行,简直就是奇迹了。

    好吧,在中国的很多城中村,由于没规划好的缘故,似乎也是差不多的模样。不过,哪怕是再怎么偏僻的乡下地方,估计也不会有印度德里这么多各式各样充满中古风范的车辆,有些车子的款式看着似乎还是二战前出厂的。更令人叫绝的是,印度人的汽车也跟火车一样,车顶和车厢两旁总是都挂满了人,那种杂技般的天赋真是让中国人叹为观止——王秋就亲眼看到了一辆小皮卡载了三十个印度人在做蜗牛爬。

    唉,这就是印度啊,强♂奸是文化,懒惰是传统,摩托车叠罗汉是精神,随地大小便是国粹……

    而且,印度人的汽车除了总是会挂满乘客、牛羊或者其他货物,超载个五六倍之外,而且外观也好像从拆车厂里拣来的一般,经常是连个车门和发动机盖都没有,就破破烂烂地上街了。王秋还遇到过只有四个轮子加一个引擎,整个车壳连一片铁皮、一块玻璃都不剩,驾驶座是塑料板凳,油箱用装了汽油的大号可乐瓶来代替的“超级简装版汽车”——真不晓得这车检是怎么过的……果然是印度人民欢乐多……

    不过,真正让人感到心惊肉跳的,还不是这些缺胳膊少腿的超载车辆,而是各种横穿公路的动物。不仅仅是牛,各种动物都在其中自由穿梭,猴子、马匹、山羊、母猪到处可见,狗儿在车轮下钻动,母鸡带着小鸡在大树底下觅食,偶尔还有大群的乌鸦或者鸽子突然集体降落在路中间。甚至还有骆驼跟大象!

    当然,数量最多、态度最嚣张的自然还是牛,简直就像个土流氓,常常大刺刺地躺在道路正中央,完全无视被它阻挡住的来往车辆,有时肚子饿了,甚至毫不客气地走进店里,直接就吃起准备贩卖的水果蔬菜。万一被店家的主人看到,他们也只敢拿拖把什么的把牛赶出去,甚至都不敢打得太重,更别说杀了。

    没办法,这牛在印度教徒的眼中当真是尊贵无比。因为在印度人人都把牛当作神兽来拜,导致印度的牛只数量相当近人,高达二亿三千多万头,差不多每二到三个印度人,平均就可分配到一头牛。而且大部分牛并不是圈在牧场或养殖场里,而是跟流浪汉一样在城镇里游荡……

    除了满大街的神牛之外,其余各种动物也是多得令人咂舌,而且完全不怕人,在中国人看得诧异万分。

    “……在印度就是这一点让人感觉最有趣,不管是在市区还是在郊区,走着走着就很容易碰见野生动物。什么牛啊,羊啊,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