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362章

大穿越时代-第362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马科斯你会成为菲律宾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黑尔赞赏地拍了拍菲律宾走私船水手的肩膀;“……只要我们能够一直坚持不懈地把革命进行到底最后的胜利终将是属于我们的”

二十五、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五)() 
第二十五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五)

    第二十五个瞬间:广州琐事

    崇祯四年十二月下旬;广州

    又一个夜晚过去之后;四季温暖的广州城迎来了新一天的早晨。

    当很多惯于晚起的广州市民还在睡梦中时;惠福巷的少东家张毓就挟着他的书包;慢慢的从祖传的核桃酥小店踱了出来。几位早起正在下铺板的老人家看见他;纷纷热情的打招呼:“……虾米仔返学啦”;张毓也一一见礼;身后留下一片赞叹:“……真是知书达礼;我家大头几时才能学到这样呢”

    十五岁的张毓;目前正在就读南隅社学;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也是街坊口中的好学生。只是他转到永清街(现北京路南)的时候;却忍不住驻足流连起来——街道不宽;却正在修建一条镶着两根铁条的轨道;大家纷传这是髡人的马拉铁路;到时只要几文钱就可以坐到珠江边在建的“大世界”。张毓还没见过马来拉过车;倒是常有小铁车在轨道上经过;只要两人上下压动就行走如飞;每次见到都看得他目不转睛。

    流连了许多时间;张毓到了社学已经迟到;不过教书的老先生果然还没到;只有学长带着大家背书。这先生眼下正迷恋髡人**彩;有次上课的时候;一帮学生正读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先生突然跳起来高呼:“……吾得之矣”吓了正在走神的张毓一跳;接着先生急忙冲出屋外;丢下一班学生大眼瞪小眼。

    后来;张毓才听学长说;原来是先生在书中找到了**彩的号码;还中了三等奖;拿了五两银子呢。从此;先生对博彩的热情更加高涨。上月的时候;张毓竟然在一家**彩店门口看见先生和一帮短衫的力工口沫横飞的讨论热门号码;完全没有课堂上那种清高的样子;最近更是已经基本看不见他来上课了

    众人有口无心的背了几段书;学长就宣布:“……先生要大家仔细观摩《时文选》第十三篇。”

    接下来;那些听话的好学生自然是老老实实拿出书来研究文章。而不那么听话的学生么…张毓身边的李子玉一阵挤眉弄眼;而张毓则很有默契的推了推另两位好友曾卷和陈识新;随即四人就收拾起书包;大摇大摆的逃学了——反正学长从来不管。

    跑出书斋;一众好友说说笑笑尽情享受逃学的乐趣。街边一个租书摊的摊主看见他们招起手来:“几位少爷;最新的三国演义公仔书到了”几人顿时停下脚步;赶上前一人取了一本连环画;在人群中找张凳子上埋头看了起来。唯有家境不怎么好的陈识新不舍得花钱;只把头凑在后面看。

    这澳洲人印的书虽然都是俗体字;但只要看惯了也没有任何问题;何况这书画工精美;连几个阿婆也看得津津有味。当然;她们看的是才子佳人、侠客妖女之类的戏剧故事;看到苦情处还要抹上几把眼泪。

    良久;几人才恋恋不舍得将连环画放回书架;又上下搜寻了一下;见没什么新书;就付了钱挤了出去。还不忘高叫一声:有新三国演义到了的时候;记得通知我们啊

    “……还是关老爷厉害。”走在街上;思维依然沉浸在书中的少年们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下一集就应该打上许昌了。”

    “……屁没看下集预告是走麦城。”

    “……是先吓死曹操再走的麦城;我婆婆告诉我的。”

    “……别吵别吵;再过十天下一集就出来了。”

    “……这三国演义公仔书一旬才出一集;真等不及啦。”

    几人说说笑笑;随即在街边看到一个新鲜玩意儿:一个男人站在一个奇怪的摊子后面叫卖;旁边挂了个“澳洲名物”的幌子。少年们好奇地凑过去;看着那男人手里的东西——看起来像是个盆子;不过却又比盆子高深;在中心的地方钻了洞;有金属管支撑着一些什么机械;而一团火光正从那个仿佛金属小罐子一样的中心部分下面点燃起来;随着小贩的脚踩着一个踏板;那个部分就开始旋转不休;发出嗖嗖的摩擦声。然后那个小贩又拿出一个小纸袋;把里面的“澳洲白糖”倒进那个旋转的罐子里。

    接下来;眼前发生的事情;让少年们瞪大了眼睛——只见无数纤细的白色丝线;在那个大盆一样的东西里悄然出现;丝丝缕缕的;仿佛蛛丝一般;而男人则好整以暇的用一根钎子在盆子里绕了绕——很快;那些缠绕起来的丝线便成了一大团蓬松的团块;“……棉花糖可甜着呢要来一串不?”小贩笑着问。

    心头痒痒的少年们纷纷摸出几文铜钱;每人买了一串;先是小心地咬了一口;顿时感觉到糖果的清香慢慢地浸润了舌尖;接着;众人就大口小口的撕咬起了那棉花糖球;那甜蜜的感觉更是满得几乎要溢出来……可惜这种东西似乎甜的过分了点;似乎吃起来的感觉已经有些腻了。

    吃罢棉花糖;众人继续上路;很快走到珠江边;眼前出现了一块船状的大石头;正是海珠石;时为羊城八景之一;称为“珠海晴澜”;石上建有文溪祠;远远望去;祠里人头攒动。他们没去凑那热闹;而是转到江边的“秘密基地”:堤边一棵大榕树下。刚在树荫里坐下;陈识新就迫不及待从书包中掏出澳洲炭笔;开始临摹刚才看的连环画。另外三人对这个画痴已是见怪不怪;曾卷提议说:“……玩三国杀吧”

    李子玉边掏书包边说:“……别急;昨天我家买了髡人的一个新游戏。”

    张毓伸手拿过来一看:“……大明辅弼?是不是髡人的升官图啊?”

    “……比升官图好玩多了;听说是髡人亲王手创;髡人最喜欢拜此先贤;可保佑家宅平安呢”

    然后;大家一边听李子玉讲解;一边自己研究说明书;很快就上手了;并且越玩越投入

    “……你勾结阉党”

    “……我要上疏自辩”

    “……首辅的圣眷就快没了;快弹劾吧”

    牌战半个时辰;李子玉成功登顶位极人臣;三人一边互相开玩笑一边收拾;话题很快引到了辽事;拜髡人近年来出版的各种军事杂志的福;几位少年已经不再把武将决斗当成打仗的主要内容了——那些曾经杂志上读过的文章;很快转化成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争相从各人的口中喷出:

    “一定要结枪阵;此乃黄石大帅的成名绝技”

    “没错;只要一起向右刺;鞑子便无计可施而且摇动长枪还可以破箭雨喔”

    曾卷得意洋洋地伸出一根手指;摇头晃脑的说:“就算鞑子善战;能以一当十;其部众能战者最多不过二十万;我大明人口众多;即使百中择一;精择二百万枪兵;灭髡屠鞑必矣可恨朝官尽为酒囊饭袋;诛尽朝中诸公;辽事髡事皆不足虑也更不消说西南蛮夷了”

    张毓嗤之以鼻:“……二百万?哪来的那么多钱募兵?”

    “……辽东沃野千里;辽民被屠戮一空;可授精兵以战士授田证;复辽即可得田;众将士敢不用命?”

    张毓还未张口;江面上一声汽笛传来;一艘髡人汽船推波鼓浪;溯江而上。虽然早已见怪不怪;但一阵无力感还是涌上各人心头。陈识新也放下炭笔;喃喃道:“……髡人火器凶猛;奈何?奈何?”

    李子玉冷笑道:“……髡贼火器虽猛;我大明亦有大杀器未出耳”

    张毓知道李子玉的大伯是广州前卫千户;所以经常吹嘘可以看到大明的《武备志》;当下问:“……是你上次说的火龙出水吗?”

    “……非也;非也。”李子玉摇着手指也学着转起文来:“……此物号为飞空砂筒;取两个火箭颠倒绑在一起;射中敌船篷可喷射毒砂;专伤髡贼眼目。”

    “……那也无甚出奇之处啊”

    “……最奇的是喷完毒砂之后;另一火箭即可向后起火发动;飞回本营;髡贼虽火器犀利;应当也从未见识过;心下必惊骇莫名;我官军乘势掩杀;破髡易如反掌”

    ——李子玉没有说的是;这等破敌神器仅存在于纸上;整个广州都没人见过实物……但众人皆不知内情;于是纷纷赞叹叫绝;曾卷更是激动:“……我大明人才济济;髡贼虽逞凶于一时;必不及我天朝也”

    可张毓在兴奋过后;回头仔细想了一下:此等神器就算新奇;可又能吓得了几人?唬得了几次?还不如把飞回的火箭取消;多装点毒砂火药岂不更好?但李子玉家里代代为武官;且能看到他们普通人看不到的书;算是他们这个小圈子里的贵宾;所以自己还是不要当众质疑了吧……

    而那边厢的曾卷已经激愤起来:“……我大明有此神器却不能用;正是因为这些贪官污吏和髡贼勾搭粘连;听人说髡贼前日里还在紫明楼私下里召集广州士绅官宦;开什么海天盛宴群莺会;放荡之声传于楼外欲亡其国;先坏士风;髡贼用心何其毒也”

    “……髡贼无君无父;生性好淫;最惯于勾搭无耻之徒”

    他们几个小书生骂得来劲;一直沉默的陈识新却吞吞吐吐的说:“……其实我觉得髡人也不错啊;至少从不扰民;就是商人也喜欢和他们做生意。”

    李子玉顿时不满地讥笑起来:“……你这么给髡贼说好话;怎的不去剃头投奔?”

    而张毓却恍然大悟:“……莫不是……识新你去接触了髡人?”

    这一下;众人立刻精神起来;一起起哄要陈识新吐实话。陈识新推却不过;只得承认自己昨日里实在好奇;跑去江边的“大世界”工地游玩。“那个大世界;果然雄伟”;陈识新吞了下口水;如此形容说;“……到处是铁架镶玻璃;虽未绘龙画凤;却另有一番震撼”。看得兴起;忍不住就掏出纸笔开始画起来。

    正画得起劲;身边却响起声音:“这里透视得不对”。陈识新顿时猛地一惊;回头望时却是个面带微笑的髡人;剃着板寸头;身材高大挺拔;一口北方官话;显然是个真髡。

    之前;陈识新也曾远远看见过真髡;这么近却是第一次;心中固然是有些害怕的;但却也同样有些不服——他是因为看了髡人书中闻所未闻的插画;心中痒痒;所以也买来炭笔临摹;虽无老师指导;全靠自己的天分;但也画得总有七八分相像;观者无不称奇;现在却给人批评不对;心中自然不服气。

    但那真髡却是个好为人师的性子;索性在他身边坐下;和他讲了足足有半个时辰的什么透视原理绘画技巧;还拿了髡人画册出来;那栩栩如生的油画和素描写生;登时让陈识新大开眼界。最后;那个貌似画师的真髡;甚至还邀请他去临高;说那里有专门学画画的地方;学完了绘画也容易找工作;待遇绝对从优。

    “……你不是真想跟着那个真髡画师去临高吧?”李子玉正色道:“……那可是从贼啊”

    “……我真的想不好啊”陈识新的眼内满是迷茫:“……其实我真的不想再读书了;反正以我的水准;是怎么都考不上秀才的。我只是想画画;想到能画出那样的画作出来;真是死了都值得真髡”

    一想到自己将来的前途;众人也嘲笑不起来了;登时陷入了一片沉默。

    ※※※※※※※※※※※※※※※※※※※※※※※

    告别几个小伙伴之后;张毓一步懒似一步往家走去;才到街口的茶居;就听见有人叫他:“……少爷这里这里”;晃眼看去;原来是茶居里的说书人。张毓于是老实不客气地在桌边坐下;说书人又讨好的推过来一笼素菜包子:“……少爷;吃包吃包”——张毓这些日子以来一向省钱不吃午饭;正好大快朵颐。

    待到张毓用完茶点。说书人才满面笑容地递过来一本《故事会》——这说书人是个半文盲;所以一向请张毓来读这些市井读物;作为他说书的材料来源。

    于是;张毓扯出手帕擦了擦手;翻到连载《亲热天堂》;小声读了起来:“上回说到那冠西公子将书箱送去修理;竟失落了夹层中的几百幅秘戏写真图;轰传一时;娇娇小姐羞愤几欲自尽……”

    读完良久;说书人才清醒过来;擦擦口水:“……这澳洲人果然花样多;还有没有劲爆点的?”

    张毓翻了翻:“……这两篇市井奇闻不错:海天盛宴群莺会;香山县地窖藏奴案……”

    读完了书之后;说书人又塞给了张毓五文铜钱;加上这几天不吃午饭存下的饭钱;买下一期《战争史研究》的钱应该够了……想到这里;张毓的步子也变得轻快起来。

    回到家里;正在铺子门前生闷气的母亲看见儿子回来;也不由得露出笑容;跟在后面不停问学习情况;还端来一壶热茶;一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