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312章

大穿越时代-第312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围困大凌河城的同时;复又密切侦查着明廷各路援兵;大明朝廷的兵部上下又都是一群自称精通军事;实则只通四书五经的作协式文官;集结兵马救援大凌河也不讲啥战术;只知道瞧见哪里有兵就令哪里增援。每股援兵或五千或六千;也不把他们集结成大兵团;就一点一点送给后金军围点打援;然后理所当然地被建虏的优势兵力逐一击溃;北京朝堂那一帮文武大臣的应对举措;简直浑似建虏打入京师的内奸

    在孙承宗的奏折里;最新一批派往大凌河的援兵又被击溃了;而且在屡战屡败之下;锦州、宁远一线的关宁军和各路援军已是人心惶惶、军心瓦解;士兵逃亡不计其数。祖大寿在大凌河城堡里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如果朝廷不想再迎来一场萨尔浒大败的话;就得派一支能和辽东鞑子战而胜之的强军来救急。

    能和辽东鞑子战而胜之的强军?这让朕到哪里去找?福建的黄石?只怕路途遥远;缓不济急。哎;看来只能让陈新的登州镇再动一动了……朱由检一边摇头叹气;一边批示催促登州方面尽快出兵援辽。

    除了大凌河战场上的接连噩耗之外;辽东战场另一边的东江镇也是叫苦连天;据说是又发生了饥荒;饿死军民无数……只是朝野上下的心思和粮饷都用在了大凌河战场;至于东江镇则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此外;山东胶州那边还有一起私盐贩子掀起的民变;为首者唤做李孟;当地兵备废弛已久;官府弹压不力;只得向朝廷求援;希望登州镇发兵助剿……崇祯皇帝对此事也是准了——就让那个陈新能者多劳吧

    唉声叹气地翻到最后一份奏折;崇祯皇帝总算是又看到了一点值得高兴的好消息——广东官府奏报;有番邦“华美国”和“东岸国”不远万里前来朝贡;献上珍奇贡品无数;其中居然还有麒麟(长颈鹿)一匹;尤为祥瑞;让年轻的大明天子大为振奋:麒麟之物;大明似乎只有永乐年间出现过。上天竟然赐予朕此等祥瑞;可见天不弃朕等到老天开恩、普降甘霖之后;大明或许又能恢复到万历年的全盛局面了吧

    好不容易批完今天的奏章;崇祯皇帝一边伸着懒腰;一边看着桌案上的煤油灯;随口说道;“……这广灯倒是好;比以前烧的蜡烛要明亮多了;又不伤眼睛。可惜少了些;不然给几位阁老都送一盏。”

    “……皇上真是体恤阁老们;奴才这就交代下去;下一批广灯送来的时候;一定给每个阁老都送一盏。”

    听了崇祯皇帝的吩咐;曹化淳立刻谄笑着应到;心中却不免暗暗腹诽:“……现在京中哪位阁老的家里;会没有几盏这种广灯的?也就只有咱们皇上一个人还当这澳洲货是个稀罕物……”

    不知曹化淳内心想法的朱由检点了点头;伸手就要扭熄桌上的煤油灯;目光却偶然又扫过桌上那份福宁军击败琉球倭寇的捷报;忍不住回忆起黄石昔年渡海大战觉华岛;跃马辽阳斩敌酋;捷报频传震辽东的英姿;又想起当前辽东大凌河战场上的屡屡败报……各种纠结凌乱、难以言喻的思绪不由得纷至沓来;最后只得幽幽地怅然长叹一声:“……卿本佳人;奈何从贼?”才扭熄了煤油灯;神情落寞地转身前去就寝。

    而远在福建泉州的黄石黄大帅;则莫名其妙地突然感到背后一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第二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 
第二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继续万字大章更新;求票票和打赏鼓励)

    第二个瞬间:昔日英雄的心路历程

    南中国;福建;泉州

    当北京城内已是寒风料峭、滴水成冰之时;南方的泉州这边却还是温暖如春。

    从唐朝时开始;泉州就是东南的重要港口;往来的西域、大食客商络绎不绝。等到了宋朝后;泉州更进一步成为中国的最重要的航海口岸;因灯火辉煌而号称“光明之城”;宋朝的货物从这里起航;运向越南、泰国、印度等地;甚至一直远销巴格达和埃及;然后再被威尼斯商人转售到欧洲。

    可惜随后就是蒙元入侵;崖山落日;将宋朝数百年来积蓄的财富掠夺一空。再经过残酷的元末战乱;等大明立国后;国家几乎没有可以用于交易的货币。洪武皇帝朱元璋每年征收的赋税之中;白银居然不过十万两。在严重短缺硬通货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内贸易在明朝初年几乎退化到以货易货;赋税也几乎彻底变成实物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泉州这座贸易枢纽也急速没落;商业一度萎缩到了几乎消失的地步。

    不过到了明朝后期的十六世纪;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泉州港又是一片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气象——如今的泉州正是繁华极盛之时;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往来的南北客商;他们操着各种南腔北调在街上高谈阔论;间或还有外国的夷语;就是金发碧眼的白人和肤色如炭的黑人也随处可见。城内开元寺的和尚们咚咚地敲着木鱼;宝相庄严地诵读着经文;街头小吃店铺门口的精壮汉子赤着上身;舞动着木棒在砸鱼丸;传出噼里啪啦的巨响……纵观市井之间;到处都是一派熙熙融融、繁荣富庶的安乐景象。

    在万历四十年的时候;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曾写道:“……海上的丝绸之路日渐繁荣;从泉州、漳州开往马尼拉的中国商船络绎不绝;形成了一条海上的通道。乍一眼看去;一个人几乎可以从海船上一条接着一条地跳过去;从马尼拉一直走到泉州。”虽然自从大明进入天启年间以来;台湾海峡上的海盗日盛;但海贸也仍在持续繁荣发展;只要掌握了泉州这座“光明之城”;就能获得一个源源不断收获金银的聚宝盆。

    但奇怪的是;远在北京、颛臾迟钝的大明朝廷;却依然认为这是一片贫瘠之地;每年能从福建全省收到的赋税;只有区区六十万两银子——而光是在泉州;身家百万两银子以上的富商;就多达数十家了……

    总之;自从“海防游击”郑芝龙去年在“髡贼”的袭击之中兵败身亡之后;乘势席卷全闽的黄石黄大帅;就把他的行辕从闽北的霞浦迁移到了泉州;以便于掌握这个贸易重地;筹集足够的军饷——虽然实际征税的事情已经不需要他费心;但想要让那些海商们乖乖掏钱;却少不得一万福宁军的武力威慑。

    此时此刻;福建总兵行辕后宅的一座三层小楼上;刚刚讨伐萨摩藩岛津家得胜;从日本凯旋归来不久的黄石黄大帅;正在迎着清爽的海风和夕阳的暮光;享受着一顿充满温馨的家宴。

    摆在桌上的菜肴很简单;只有四样:韭菜盒子、芋头包、炸肉卷;然后是加了猪肉馅的鱼丸;这是福建地方的一道名菜——跟北方那些靠加面粉来成型的丸子不同;福建这边喜欢用鲨鱼等肉比较黏的鱼来做丸子;号称是弹性好得扔在地上可以一蹦三尺高;再加了猪肉馅之后;就既有鱼丸的清脆口感;又有猪肉丸地浓郁醇香……上述这些菜肴;都是福建市井之中很常见的;唯有佐餐的饮料比较特别;不是传统的黄酒或白酒;而是一瓶格瓦斯:一种口味偏酸甜的低浓度俄国酒精饮料;出自于海南岛那群穿越者之手。

    最近吃够了日本寒酸饭菜的黄石;正一边开心地趁热吃着夫人亲手做的丸子;一边欣赏着夫人的歌喉。

    “……是谁把光阴剪成了烟花;一瞬间;看尽繁华;

    是谁把岁月理成了碎屑;一刹那;看透红尘;

    是谁把年少演绎成沙画;蓦回首;阅尽浮夸……”

    曾经的赵二妹子;如今的福建总兵夫人赵氏;穿着一件水蓝色的丝绸襦裙;斜倚在小楼的窗栏旁;笑盈盈地唱着一首“南海髡贼”的“新曲”;容貌中已经褪去了垂髫少女的青涩;多了几分成熟贵妇的雍容。

    原本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唱曲是一件低贱的事。上流社会对于唱歌的认同;是在清代开始之后才开始的。满清统治中国之后;因为野蛮人的骨血没有褪尽;对于戏剧这种文艺形式有着病态的着迷。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的八旗旗人;在进京之后没多久就开始迷恋戏曲;很多满人都喜欢没事唱上几句。

    而古代社会各种风尚的形成;通常都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既然满清统治者喜欢唱曲;这就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习惯;虽然清代的国人仍旧把曲艺行业视为贱业;但是偶尔能唱上几句戏文;却变成了一件比较风雅的事情。但在更早的明末时代;除了一些稀少的狂生野逸之人;整个中国社会却不仅把曲艺行业视为贱业;还认为唱歌是只有戏子伶人才会去做的低贱之事。那些豪门贵妇是决计不肯轻易为之的。

    不过在之前的崇祯二年春天;黄石和福宁军遭到整个福建官场乃至于北京朝廷的打击排挤;几乎濒临分崩离析;处境最为危险的时候;黄石曾经一度把夫人赵氏连同刚出生的女儿黄琴;悄悄送到临高避祸;托付给“老家来人”(五百穿越众)照顾……赵二妹子的兄长;觉华岛通判赵引弓;已经因为黄石的缘故而遭到打击;于崇祯元年年底在任上死得不明不白;据说是“郁闷而亡”;故而是没法指望了——结果;在临高的穿越者们这边;赵二妹子因为黄石的缘故享受高标准待遇;目染耳濡了各种现代生活方式;又得知自己丈夫也是一个“髡贼”大头目;更是刻意模仿学习;很快各类言谈举止就都向穿越者靠拢了。

    ——临高众穿越之前;黄石自然只是普通的酱油众。但穿越之后;鉴于黄石已经在明末时空经营十年;不仅劳苦功高;拥有着庞大的个人势力;还有更加宝贵的人脉、声誉、影响力;以及极为丰富的战争经验;为了避免造成穿越众的内部分裂(黄石在穿越众之中也是有不少朋友的);文德嗣老总只得捏着鼻子放权;给了黄石一个执行委员会正式委员的头衔;之后又晋级为主导陆军建设的副主席;列为执委会五巨头之一。

    打个比方;把临高穿越者势力比作苏联的话;如果说文德嗣是永远光荣伟大正确的列宁同志;那么黄石就是苏俄二月革命之后才带着大票人马转投布尔什维克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临高穿越众的第一批土著军队;也是黄石派遣亲信军官过来帮忙训练;很多兵员于脆就是从福宁军里派过去的……言归正传;由于在临高浸染了将近两年的“髡风”;结果等到崇祯三年秋天;也就是一年多之前;黄石终于稳住了福建的局面;把老婆孩子从海南岛接回来的时候;愕然发现老婆已经很自然地穿了一件粉红色女式休闲装;而两岁的女儿黄琴也穿上了西式童装和可爱的红色小皮鞋……当然;黄石对此还是喜闻乐见的。

    “…啪啪啪夫人果然好嗓子;唱功日见精湛;此歌真是可比天籁呐”

    一曲歌声唱完;黄石便起劲儿地鼓起了掌;“……哎;可惜咱们夫妻去年好不容易团聚了;接下来还是聚少离多;先是讨伐郑家余孽;随后又是远征琉球和日本;凯旋之后还要赶往临高开会;当真是过家门而不入;忙得脚不沾地;直到现在才听到了夫人的天籁仙音啊可惜再过两天;就又要去辽东了……”

    “……呵呵;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不过是闲着没事哼两句罢了。”虽然知道黄石是在拍自己的马屁;但赵夫人还是忍不住脸色微微一红;“……在日本的时候;难道就没人招待你观看歌舞?”

    “……嗯;在日本的时候;倒是几个日本大名;嗯;就是日本那边的诸侯;招待我看什么;还有听什么猿乐;……可惜才听他们唱了一嗓子就心里发毛;那嗓子真是比狼嚎还让人吃不消……”

    提起日本的能剧和猿乐;黄石立即就露出了一副难受的表情;“在临高的时候;整个儿心思都放在了会议上的争吵之中;也没心思搞什么娱乐……对了;我这次从琼州带来一些新鲜玩意儿;你来尝尝”

    他一边如此说道;一边摸出一个小铁盒;里面装着许多黑乎乎的巧克力小方块——不久前;一艘荷兰商船尝试着往临高贩运来一小批美洲可可;穿越众们立即如获至宝地将其制成巧克力酱。由于巧克力数量太少;又掺进去花生和核桃的果仁;最后然后做成方糖大小;由于可可的数量不多;每个元老刚够分到一盒而已。黄石在拿到发给他的那一盒巧克力之后;根本舍不得尝;就带回来给老婆献宝了。

    看着这些奇怪的黑色小方块;赵夫人好奇地拿起一小块;咬了一口;顿时眉开眼笑——焦糖与花生的香味;跟巧克力的细滑口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滋味立即就把这位不过二十五岁的少妇给征服了。

    “……对了;我出门在外的这段日子里;福建地面上的情况怎么样?”黄石继续吃着丸子;同时问道。

    如果是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宫廷里;后宫嫔妃是严禁于涉政务的;连谈论都不行;违者立即杖毙。不过在黄石和髡贼这边;“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不是说着玩的笑话——否则就等着那一于女元老发飙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