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到明朝开特区 >

第123章

我到明朝开特区-第123章

小说: 我到明朝开特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哈格带着一支骑兵迅速的败退,一路从山东的济南府逃到了京师的河间府。

    白天哈日格在城下大肆的劝降时,底层军官的态度以及士兵们的表现一直让他感觉到了心寒。他甚至从士兵眼睛里看到了他们渴望战败、渴望投降的眼神。

    因此虽然他回到了自己的府衙,但是却让自己和自己手下直系骑兵一直保持着警戒的状态。人不御甲、马不离鞍,当城头有人喊出第一声投降的口号之时,他就立即拍马跑路。

    登州府那一战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战斗打响前他的居然就已经跑了近三分之二的部队。如果不是他的一个心腹偶然间来到了其中一座军营发现里面的战士全都跑光了。说不定现在已经呆在曾彻的监狱里了。因此听到有人喊投降的时候,他考虑都没考虑就直接带着人给跑了。

    跑到河间府后,多尔滚派人把他捉拿到了紫禁城,投入了天牢之中。

    “明天你将弃市街头,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多尔滚见了祁哈格最后一面。

第222章 满清的内忧() 
跑到河间府后,多尔滚派人把他捉拿到了紫禁城,投入了天牢之中。

    “明天你将弃市街头,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多尔滚见了祁哈格最后一面。

    “主子!奴才祁哈格无话可说,”祁哈格叩首,忍不住的泪流满面。

    “无话可说!老子不顾一切的越格提拨你,将十几万军队交到了你手上。结果呢!”

    “文登一战,你不战而溃,十几万军队散得就只剩下一万多骑兵。厉城一战,你又不战而溃。就带着这几万骑兵逃了回来!你对得起老子对你的信任吗!”

    多尔滚忍不住的破口大骂,提脚就往祁哈格死踹。直到踹累了,才罢手。

    “多谢主子的赏赐!”

    “临死前祁哈格只想提醒主子一句,小心敌人的内卫局特工。”

    “内卫局特工?说说你是怎么败的吧!”多尔滚说。

    “是!主子。”

    “我之所以会败得那么莫名奇妙都是因为那些内卫局的特工!”

    “自从我们的老家被新军占领了以后,我们的勇士们就开始人心思变了。他们没有信心征服整个大明,又无法战胜新军打回老家去,所以勇士们都有些自暴自弃!”

    “勇士们都在思念辽东的家人,早就没有了以前一往无前的气势,一个个的都变得颓废起来。他们开始酗酒、开始打架斗殴、开始追求享乐。”

    “于是新军的内卫局特工人员就渗透到了我们的军队里,使得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背叛我们。文登一战,早在战斗之前,我们的嫡系军队就被他们拉走了近三分之二。”

    “大炮一响,等我调集军队的时候,才发现大部分军营都是空的。因此,我只能撤退以保存实力。”

    “历城一战,我严防死守,四处抓捕住历城的外乡人以及一切有可能是内卫局特工的人。可是我没有想到,他们早就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军队,而且数量还在不少数。他们还利用哈日格的例子向我们的兄弟们灌输投降就能活命、投降就能发财的观念。”

    “枪声一响,绝大多数的人都趴在地上投降,我还能怎么办。能带回这四万多骑兵就以经非常不错了。”

    “主子!非战之罪,而是我们不能带着勇士们希望。被勇士们给遗弃啦呀!”祁哈格哭诉着。

    “你可以下去了!今天之事,不可告诉任何人。安心去吧,你的妻子儿女我会帮你照顾好的!”多尔滚摆了摆手、仿佛一念间老了十岁。

    “谢主子赏赐!”祁哈格叩头谢恩。

    “希望!我们的希望在哪里!”

    “这曾彻从哪个角落里蹦出来的呀!为什么能够如此轻易的拿下我们的辽东!”多尔滚大吼着。

    没有了希望,这才是战士们投降最大的原因。

    多尔滚急需一场大的胜利来鼓舞勇士们的士气,来让勇士们看到胜利的希望。

    “首长!我们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呢!”

    “满清现在如受惊的飞鸟,只要我们乘胜追击,起码将山东与辽东连接起来还是可以的。”方夜正在与曾彻一起聊天。

    “从战术上讲,现在乘胜攻击的确是上上之选。可是我们的眼睛不能仅仅是盯在战场上,我们应该能够看得更远。”

    “你知道大明真正败在哪里吗?是李自成好运帮农民军还是努尔哈赤那个老奴?”曾彻问。

    “两方原因都有,如果只有李自成那些叛匪,大明不会败。如果只有努尔哈赤那老奴大明也不会败。”方夜说。

    “不!就是没有李自成或努尔哈赤大明都会败。纵观,我们华夏几千年历史。自汉以后,每个朝代的气数都不过三百多年。这是为什么呢?”曾彻双问。

    “不知道!”方夜茫然的摇着头。

    “是土地!每个国家大致都可以分成三种人,皇族、社会精英、以及普通平民,其中就以平民占据绝大多数。建国之初,人口少、土地多,皇族可以轻易的给大臣们赏赐。”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精英阶层凭借着手上的权力、以及知识就会大量的侵吞平民的土地。土地就会向着一小撮人手里聚集。越来越多的平民就会被迫失去土地。”

    “这些失去土地的平民慢慢的就会变成一种不安的因素,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精英阶层也会变成一种不安因素。”

    “失去土地的平民活不下去了就会成为暴民。而精英阶层手里的土地和财富多了,他们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大。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他们就会结成同盟向皇族争夺权利,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他们就会拼命的算计平民,拼命的与同僚争夺权势。”

    “就像大明现在这样。那帮官僚们拼命的向皇上鼓吹天子不与民争利,减免商税、减免士族阶层的税务,把整个国家的重担都扔给了那些没有土地,快活不下去的平民。”

    “结果灾难一暴发,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然后就开始烽烟四起。”

    “百姓们需要生活,而士族们却贪婪无厌还想要更多的财富。”

    “就像我们上次进献给京师五百万石粮食。皇上把其中的三百万石粮食用来赈灾,结果怎么样了?”

    “户部联合那些京官们首先截留三分之一,个个高官都做起了囤居粮食的买卖,发起了灾难财!粮食发到地方官员手上,地方官员们又截留了一半,粮食又被他们囤积了起来,放到粮商那里发起了灾难财。他们妻妾子女都变得穷奢极欲却不管百姓们的死活。”

    “剩下那些粮食又交给那些地方乡绅们代发,结果全被那些地方乡绅们瓜分掉了,我们出了五百万石粮食却没有救到一个平民,全部送到那些贪官污吏手里去了。”曾彻气愤的说。

    “那帮贪官污吏,我恨不得将他们都给拉出去枪毙啦!”方夜大吼着。

    “不!不只是那些贪官污吏,是整个统治阶层,是现在整个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金粟!”

    “那四书五经里面有什么?没有教人民致富的知识,也没有抵御敌人的力量,有的只有一帮想通过读书当官,然后当官发财!读书当官了就可以得到黄金屋、读书当官了就可以得到漂亮的女人,读书当官了就可以弄到大量的田产可是几代甚至十几代人都不用为吃穿发愁!”

第223章 大明的内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金粟!”

    “那四书五经里面有什么?没有教人民致富的知识,也没有抵御敌人的力量,有的只有一帮想通过读书当官,然后当官发财!读书当官了就可以得到黄金屋、读书当官了就可以得到漂亮的女人,读书当官了就可以弄到大量的田产可是几代甚至十几代人都不用为吃穿发愁!”

    “这些人当了官,我们的朝廷还有希望么?这些人当了官,我们的天朝上国还有希望吗!”曾彻叫道。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方夜大叫着。

    “所以我们要改造那些人,趁着我们尚有管理这些地方的权力,将大明朝给扭转过来!”

    “我们要改造所有读书人!读书不仅是四书五经,还得学会各种利国利民的知识!还得拥有健壮的体魄有崇高的理想!”

    “我们要救助那些平民,给平民们一条谋生的道路,给平民们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这样方才不会辜负我们的大好年华!”曾彻大叫着。

    “首长高明!”

    “我明白了!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来,我们战斗的很辛苦。”

    方夜懂了,其它天朝党员们也都懂了。

    一步一个脚印,新军每解放一个地方必然会停下来整顿那些读书人,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一个接一个的工程在收复地建立起来,让所有的人都能找一个养家糊口的活计。新军的步伐十分稳定但也十分缓慢的向前发展。

    这给了满清一个喘息的机会,也给了李自成的大顺一个喘息的机会。

    满清早在曾彻还在文登的时候就获得了一大批的01式天朝步枪,在辽东见识到新军使用这些01式步枪所拥有的威力后就开始潜心研制起这种01式天朝步枪。

    就在曾彻占领山东的时候,满清也终于摸透了01式天朝步枪的制作方法并成功的把它制造了出来。然后将他们大量装备了前线部队,开始组建了第一只纯火器的部队。

    并用这只火器部队攻下了宁武关,进入了山西境内,再一次杀得李自成四处逃窜。将地盘扩展到了山西、河南,将李自成逼进了陕西。

    长江以北,满清追得李自成到得乱窜,曾彻却站在后面摆出一幅看戏的姿态。长江以南,南海舰队与新四旅牢牢的守住了长江沿岸,崇祯与张献忠新建立起来的大西国打得不可开交。

    刚开始时,崇祯的部队还可以凭着火器保持着一些优势。可是随着战斗的进展,张献忠也在战场上得到了一批01式天朝步枪,再一次与崇祯形成了胶着的状态。

    满清与李自成的大顺,崇祯与张献忠的大西杀得不可开交,而曾彻却在后方老神在在的发展着经济,低下头来训练那帮读书人。

    郑西山就是曾彻手下被训练的其中一个读书人。

    郑西山祖上是出过大官的,留给了后代一大笔家产。只是郑西山的祖辈、父辈都没有出过什么了不得的人才。祖父考了一辈子,临死时还是一个秀才。

    家产从十万亩良田变成良田行亩。

    父亲更是连一个秀才都没有考到,家产从良田千亩变成了水田二十亩,勉强糊口过日。

    纵使家产不断缩水,纵使一辈子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但是郑西山的父亲却从来没有放弃过科举。

    他父亲这一辈子除了读书,什么都不做。郑西山与他的兄弟们这一辈子除了读书也什么都不做,哪怕饿得要吃土了,也没有想过亲自去打理他们的水田。

    用他父亲的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他祖父年轻时候也是什么都没有,但是一朝中了进士、踏入官场,十年便变出了十万亩良田。

    穷不要紧,但是必须得读书。

    哪怕中不了进士,只要中个举人,在辽东这块地面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用交税就可以大量挂靠其它人的田地,过上不愁吃穿的小康生活。

    因此,读书!读书!读死书就成了郑西山一辈子唯一要做的事情。

    终于郑西山中举了,郑西山老怀大尉,用那二十亩水田为郑西山换了一个典吏的小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读书为了做什么?就是为了当官。

    当官为了做什么?当官就是为了发财!

    在老爹的教导下,郑西山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赚回了那二十亩水田。三年的时间勉强的又变出了良田千亩。

    当官也很不容易,特别是典吏那种芝麻小官。上要花钱打典知县、主薄下要花钱迎合那些乡绅士族,想要快速发财也变得艰难起来。

    崇祯十年,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与甘肃,整个大明北方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旱灾而吃不饱饭,而此时郑西山的父亲却笑了。

    “儿呀!我们发财的机会到了!”

    至今郑西山还记得他父亲老怀大慰的样子,比他当年高中举人时还要高兴。

    他的父亲先是以一两银子一亩地的价格购买了一位吃不起饭的农民的田地引起了众多老地主们的疯狂的效仿。然后又利用儿子的权势,把一个逼死了人的老地主给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