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273章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273章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客的居然不知道会有谁来赴宴,这样的事情说出来够荒唐。可宋哲元却也没办法,谁让他如今成了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呢,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央老蒋,还是周围的其他头脑他一个都不想得罪,也得罪不起,可扛着平津河北三个最关键的地区,压力巨大啊!

    日本人请的客也陆续到来,作为“华北五省自治”前哨成果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委员长殷汝耕,如今被全国各地骂的祖宗牌位都要倒了的新一代大汉奸。耷拉着苦瓜脸皮笑肉不笑的含糊两声进去了,自从去年12月25日他公开发表《自治宣言》,宣称:“自本日起,脱离中央宣布自治,举联省之先声,以谋东洋之和平。”

    同来的八人委员会有四个到场,加上王揖唐等急先锋,表面上喜气洋洋。但认真一看都能清楚内里空虚。

    快到宴会时间的时候,天津驻屯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瘪着嘴为先导,在河边正三少将等人的陪同下,足有三四十号军官穿着整齐的军装皮靴,组成整齐的队形气势汹汹的到来,陪护的士兵看样子经过精心挑选。平均身高都在1米65以上,个顶个的健壮结实,目露凶光,很不客气的把29军卫兵挤开抢占前排。

    29军的战士那也不含糊,立刻就想扳回来。宋哲元咳嗽一声微微摇头,让日本人先得瑟着吧。

    田代皖一郎等人进了宴会大厅之后,立刻上了主位去,但目光一扫却没发现朱斌的身影,不由的大失所望。但他旁边一名面相普通的特务机关人员却低声解释:“朱斌向来自大狂妄,一定不会提前到场的。已经得到消息。他的专机抵达了南郊机场,正由私人卫队护送下开来,应该快到了。”

    河边正三当即不爽的狠狠瞪了他一眼:“怎么不早说?!我们居然比他先到,显得非常不好!”

    这里的规矩,最大谱的客人总是最后到,朱斌这么干,分明是故意的啊!日本军人本来应该是压轴的,这一弄显得多不体面啊!

    那特务也是无奈。朱斌行踪诡秘,不想让人知道的话,那是谁也找不着他。神出鬼没的,谁也没法判断他的专机和车队就真的有他人在里面,说不准已经提前暗暗的抵达了呢?话说,朱斌手下的情报特务也是很厉害的呐!

    不过已经这样了,后悔都没用。他们如果找人在门口看着,确认朱斌来了再开进,那显得更没底气,这次不过是掐算时间出了问题,另一方面,还是对朱斌的情报严重不足。

    田代皖一郎淡淡的摆手:“好啦!不要在这种小事上计较。他只要来了就好办。”侧头冲着亲善的一帮汉奸微笑致意,打招呼。

    朱斌的车队几乎是掐着表到了地方。由完全一样的12辆防弹汽车加上36人的武装护卫,以及四辆个头老大的装甲运输车簇拥下,轰轰隆隆的穿过北平城区,浩浩荡荡的架势让所有人为之侧目,这简直太嚣张了,太拉风了!要不是城里城外的道路桥梁都加固了,他们这一趟走完了,宋哲元就得重新花钱铺一遍路面!

    从第一辆车上下来,朱斌身穿笔挺的海军少将白色军服,高大威猛的身板往那里一站立刻就显得鹤立鸡群。

    很快几个贴身警卫拥过来,立刻就显不出材料了……。他带着的整支内卫部队人员里,没有一个身高低于一米八的,最高的鲁智达近两米,又都穿着没有完全展开的外骨骼迷彩战甲,虽然头盔都打开露出戴着墨镜的脸,露出半截胳膊和貌似战靴的两腿,可一个个肩宽超过两尺,跟门神似的,顿时把两边日军和29军的卫士比下去,一览众山小啊!

    这帮厮手里抱着的都是些大家伙,鲁智达肩扛一挺3管米尼岗重机枪,马如龙腿上两支发射12。手拿着开一枪都要手腕骨折的家伙!另外还有枪筒子鸡蛋粗的12。门为他们设计的装着100发双弹鼓的7。62x51突击步枪,还有个家伙背着一门3》

    半数以上的家伙腿侧、背后都带着外露的刀,最长的一把至少得有两米,光手柄能有一尺长,比32开书本还宽,往旁边一站,离着最近的日本卫兵差点把脖子仰断,硬是给那厮身上透出来的杀气吓得差点尿裤子!

    至于某些人背着的缩起来只有55厘米的火箭筒压根都不了解是啥东东,但就这帮人走起路来跟坦克似的,沉重的脚步声跺的地面乱颤,一股狂风无由的打着旋儿飞起,宋哲元看的一分钟都没喘动气!

    这家伙,到底是来示威的,还是来示威的!?

    很出人意料的,宋哲元纡尊降贵第一迎下台阶,冲着朱斌老远一抱拳:“想不到汉臣老弟今日拔冗前来,实令愚兄倍感欢喜啊!”

    根本不摆他上将、平津警备区司令、省主席的架子,笑道那叫一个和气。

    朱斌也是历练出来了,很清楚这帮老油条都是什么作风,如此搞法分明要把自己生生捧到台上去跟日本人和其他惹不起的家伙打擂台嘛!不过人家已经放低姿态,台阶都下来了,他是不可能避开的。

    再说,他也不想避开!今天既然来了,那就索性表现的好一点!

    老脸一本正经的淡笑着,虎里虎气的抱拳回礼:“明轩兄相请,朱斌岂敢不来?劳您久候,朱斌之过也!”

    尼玛,一个今年51了,一个还不到30,如此称兄道弟,比老蒋跟张少帅差着18岁拜把子不差多少,混军阀的果然没一个脸皮薄的。

    朱斌如此上道,宋哲元心中那叫一个快活,强忍着对一堆肌**子的威压不适,上前来硬生生把着对方胳膊,跟亲兄弟似的堆起一脸灿烂笑容往里走,不知道的以为他们关系多好,实际上,他奶奶的这才是第一次正式见面!

    果然,两人如此基情四射的把臂同行,一进大厅就引起众人瞩目,原本喧喧闹闹的现场霎时间鸦雀无声,一道道目光死死盯着两条挎在一起的胳膊,心里头想什么的都有。

    “老不要脸的宋明轩,如此跌份的勾当也干得出?!简直荒唐!”这是有点公德心的,以为宋哲元坑朱斌年轻呢,不免觉得不公平。

    “这小子胆子真大啊!明知道日本人许下无数赏格,更恨不能寝其皮肉,居然也敢来,这是要挑战么?”

    “果然老奸巨滑!轻轻一把就让自己退入安全地界,精明!”

    “怎么回事,朱汉臣如何会来这里,莫不是要起大变局?麻烦了……。”

    一帮日本人却个个儿的眼睛贼亮,年轻一点的几乎都喜上眉梢了,宋哲元的低姿态他们根本顾不上思考,心里都转动着兴奋的念头:“吆嘻!成功一大步!”

    但紧跟着又给作为亲卫的鲁智达和马如龙两个虎将的身姿震得当场失声。两个人并肩进来时,竟然让整个大厅光线为之一暗!威慑感横扫全场!

    至于给朱斌当随员的张逸,白面小生的模样反而给比的严重不显。

    宋哲元把朱斌送到里面的主宾席位上,略加介绍,立刻引起满场稀稀拉拉的掌声,同为请客方的田代皖一郎正要开口说话,冷不防朱斌抢先一步站起来,抄起酒盅朗声道:“朱斌年纪轻军阶低,得宋主席相邀却最后迟来,甚为不敬,当自罚三杯,请诸位前辈见谅!”

    咣咣咣三杯一口气喝干,“砰”一屁股坐下。

    田代皖一郎屁股刚刚离开凳子面儿,弓着腰伸着脑袋活似大王八似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气的肺都要炸了!!~!

第376章 日本人的鸿门宴(四)() 
一秒记住【阅读。

    本来,日本人是打定主意要先声夺人,只要朱斌来了,那么抢先说出他是应日本方面的邀请而来,马上就能给他盖上帽子,抢占上风的。

    这细节计划日本人最喜欢玩,也玩的十分熟络,根据他们分析,朱斌年纪最轻又只是个假假的少将,在这么多老前辈和将军们面前一定要守点规矩的,那么从这里切入,起码可以先赢一手。

    不能小看这种细节,这次的所谓联欢宴会,本就是中日交锋的大擂台,一丝一毫也不可大意的。朱斌向来表现的跟愣头青一样,以他对日本人的各种不爽和敌视,肯定想不那么周全吧?

    很可惜啊,又一次的一厢情愿落空了!

    宋哲元一脸假笑,心中却是一惊,暗忖这个朱斌不简单啊!跟传闻之中的模样很不一样,从答应参加宴会开始,到他露面的先声夺人,刻意掌控时间最后一个到来,进门第一击又是把握主动权,却让准备抢占上风的老鬼子们狠狠的吃了一记小亏……怎么看都像是小狐狸啊!

    不过这样的场面正是他最想看到的。本来他在平津,在整个日本人的“五省自治”谋划中,都是风头浪尖最受重视、压力最大的那个,这一年来过的可谓是苦不堪言。这一次,不出意外的话,日本人肯定是要下最后通牒了,如果抗不过去,他先前的那么多努力支撑都做了无用功。撑过去……日本人就一定会拿他开刀,这是个无解的两难死局!

    但是,朱斌的到来却是如迷雾中的明灯,天上掉下来的救星啊!有这位少年新贵当先锋撑着场面,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退到二线,坐看他们掐起来,日本人把注意力也转移到朱斌身上,闹得越大,越好!

    所以,宋哲元不但不和稀泥。反而起哄架秧子的紧跟着朱斌的话头道:“朱将军不愧是当世俊才啊,如此坦荡豪爽,确为天下青年之楷模,不必如此谦虚客气,来来,我们坐下说话!”

    老鬼子田代皖一郎狠狠的一眼瞪过去,宋哲元好像全没看到异样似的,还扭头冲他乐呵呵的一笑。气的他硬生生一口闷气吞下去,屁股狠狠砸在椅子上,撞得“咯吱”一声呻吟。

    在场的各界名流要人都是眉眼通挑的聪明绝顶之士,自然看出来今天是宴无好宴,必定要闹出些事情来,相关的人免不了如坐针毡。但吴佩孚这类事不关己的老油条就不一样。一个个歪着嘴瞪着眼,笑眯眯的等着看热闹。在他们心里,无论是谁跟谁闹翻了,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有好戏看啊!

    因此当朱斌豪爽的三杯酒喝完,立刻鼓掌起哄,一顿七零八落的赞扬声不绝于耳,却更把日本人们的脸色搞得花里胡哨,越发的难看。

    朱斌谁的脸色都不看,把酒盅子往桌上一顿。大马金刀的坐回去,那身板那气势赫然出众极多,无论从哪一个方向都显得格外显眼。

    待到掌声稀落,宋哲元咳嗽一声再次起身,两只头捏着个牛眼酒盅拉长了声调致辞:“诸位!今日海内贤达济济一堂,赏光前来赴宴,实令宋某不胜荣幸之至。当此国事日渐繁杂多变,天下齐心一致力趋和平之时。我辈身居要津,却要谨慎小心,亦步亦趋,务求稳定,不使亿兆同胞有战争之灾祸。要完成此等大业,便需要联络中外,使能共襄盛举。而日本国作为中华千年之友邻,同文同种,一衣带水,又先于我国走上新近之文明道路,却令我等有学习之价值。故,宋某不揣鄙陋,愿追随先总理之意愿,必全心全力,致力于中日之亲善友谊,共同繁荣……。”

    宋哲元不愧是老手,各种场面词儿信手拈来,不假思索的滔滔不绝一说就是十几分钟,中间还都不带重复的,虽然调子比较慢,听上去却恳切诚挚的很,好像真的已经跟日本成了血浓于水的好基友似的,一衣带水什么的更是不停的作为点缀。

    这样的话在场没有一个人肯信,谁不知他已经给日本人和老蒋两头挤兑的浑身是病,饭都吃不香,中日之间的关系一天比一天紧张,平津一带日军不断的增援,如今驻军都超过万人了,却哪里来的亲善啊!

    说瞎话能说得跟真的一样,的确是一门真本事!朱斌板着脸面无表情的听着,心里头暗暗的叹息,比起来,自得道行还差的远呢!这帮老油条的厚黑功底,那是比不得滴!

    不过这样的话日本人貌似比较喜欢听,除了田代皖一郎等寥寥几个年纪大的面无表情外,不少三十来岁的尉官、佐官们却听得神采飞扬,一个个努力把矮墩墩的小身板挺得前凸后翘,瘪着嘴睁着蛤蟆眼顾盼自雄,洋洋得意。

    朱斌眼神流转之间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貌似这里的桌子椅子的高度都是按照北方中国人的身材做的,赴宴的众人坐下后,基本两臂能与手肘相平,恰到好处。可绝大多数的日本人就不免要麻烦点,得使劲伸长了脖子或者屁股离开椅子面,才可以从容的吃喝……这模样,就好像饭桌上的孩子一样,很别扭啊!

    别看这年代中国人普遍营养不良各自不高,可北方人的身材仍旧比日本人高不少,而来吃饭的这些人更是多半过的比较滋润的,平均一米七以上,跟平均不到一米六的日本人这差距。。。。。。朱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