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132章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132章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两个小时后姜鹏也赶到青岛,检查后确定问题不大,没什么后患,进一步处理之后,沈鸿烈当晚就在医院里发表声明,确定自己没问题。

    两名刺客冯自冲和关继周都没活过当天,急性子的张丽生总队长当天下午进行审讯,冯自冲咬着牙说自己是主谋,关继周抵死不承认还有其他参与者,火大的张总队直接把他们枪毙了!

    如此心狠手辣的处置法,跟上次对凌霄一帮人大方放走还给路费的搞法完全两样啊!当天夜里,“海圻号”副舰长姜西园等数人紧急密谋,觉的搞不好哥几个都得死在这里,三十六计,走为上侧!

    凌晨时分,几个人率领海圻、海琛、肇和三舰生火《》,跑了!

    朱斌闻听之后一阵无语,但第三舰队最强的三艘战舰没了,他们的实力被大大削弱,对自己也算是一桩好事。再说,他压根都没把这些老破船放在眼里,爱咋咋地的吧!要不然将来自己插手青岛,面对这么一帮子混蛋不够生气的,万一沉不住气下手崩死几个,还伤面子,自己走了也好。

    当然不可避免的,他这个当事人又出名了。眼瞅着四面八方的记者和别有用心的慰问涌过来,朱斌一看这地方呆不得了,干脆找个晚上又开飞机奔了东太平洋。

    6月25日凌晨,朱斌驾机缓缓降落在宽大的平台上。

    晨曦之中,但见飞船的屁股高高撅起来来,原本安装大型推进器的尾部支架已经被修理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一条高达十米的突起尖锥朝后伸出。

    四个直径七米多的超大螺旋桨已经安装在呈“十字”横竖展开的支架上,深深刺入飞船后部的主轴尽头,连接着四台大型主机,粗大的常温超导电缆直接从仅存的一台高能电容中引入聚变反应堆发出的电力,保证持久恒定的电源。

    在大型机械手不歇气的工作下,安装比人力要快了不知道多少倍,尤其是在起伏不定的平台上,更加的困难,几乎都不是人力能搞成的大工程。

    现在,眼看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底部的大型浮筒开始注水下沉,飞船内外的配重取消,慢慢的恢复平衡状态。

    朱斌进了驾驶仓,看瑟琳娜正在做最后的扫描检查,想上去来个拥抱庆贺庆贺,瑟琳娜左手一扬,一道两尺多长的电弧“滋啦啦”闪耀起来,吓得朱斌赶紧跳开!心里头哀怨,这也太暴力点了吧!动不动就用几十万伏电人!

    干咳两声,道:“怎么样,推进器是不是可以用了?”

    瑟琳娜没回头看他,淡淡的道:“可以的。但是船体受损严重,无法潜入太深,一旦被发现,将有大麻烦。你确定要开到中国沿海?”

    朱斌咬牙道:“没时间再等了!开动吧!”

第189章 危机重重的返航() 
一秒记住【阅读。

    第189章 危机重重的返航

    一艘外壳光溜溜的庞大飞船,装上四个超大的螺旋桨推进器,只是保证了它能前进后退和下潜上浮而已,又制造了个粗糙的方向舵装在后面,两侧各焊接一片简陋的平衡翼,保证正常情况下不会在水里打滚翻跟头什么的,再往底层舱里压几万吨金属,稍加注水,飞船就能没入水下几十米深,巨鲸一般小心翼翼的前进。

    没工夫进一步试航,反正内部层层隔舱保证正常情况下也沉不了底,短暂的适应后,飞船整个没入水中,潜行到最前面的**平台下方,让巨大的平台“骑”在身上,靠机械臂和缓冲电磁支柱链接成一体。

    6月28日,马汉船长带着浩浩荡荡的船队从德国返回,抵达平台。

    被金矿石搞疯了的德国人紧急制造了一批标准排水量2万吨的大型货轮,满载可达到2万8千吨左右,能装载近两万吨的货物航行一万多海里,全部使用柴油机驱动,能以18节的速度横渡世界大洋,按照要求,所有船上都安装了防卫炮,主炮为150毫米 skc/28舰炮,这种“德意志级”装甲舰的副炮重量较轻,身管较短,但射程和威力一点都不小,更是现下就有的产品,生产也方便。

    除此之外,还装了大量的3挂着德国人的旗号,相对也比朱斌自己的要安全一些。

    为了表示尊重,德国人没有往船队派驻哪怕一个人,清一色都是朱斌的人运输一批矿石到港,而后卸船、装货回来,如此的轮转,一直合作的比较顺利。

    发现朱斌居然也在平台上,马汉船长表现出略微的惊讶,但并没有大惊小怪,一年多的合作下来,他深深知道这个年轻人的神秘不是他可以想象的,只需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安心享受那一份同行业最高的薪水和奖金就好了。

    安排船队在平台周围停靠好了,必要卸货的则开始用巨型塔吊往下运送,马汉船长爬上平台,与朱斌大力的拥抱一下,寒暄到:“在这里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朱先生。”

    相互拍打两下分开来,朱斌上下打量一番明显消瘦不少的老船长,由衷的叹道:“这半年来多亏您的操劳,接下来,您可以安心的享受一阵假期,好好休息一下一下!”

    马汉轻描淡写的挥一挥朱斌用深海珊瑚给他做的烟斗,诙谐的笑道:“我这样的老家伙已经不习惯呆在岸上晒太阳了!趁着还能动弹,多赚点钱给孩子们生活更重要一些。话说回来,亲爱的老板,您最近可真忙!”

    老家伙带着船队满世界转悠,想碰到一趟真不那么容易。

    朱斌状做无奈的摊手:“其实我更想轻松一点,可是您瞧见了,很多事情不得不亲自做。”

    马汉随意的瞥了一眼形状古怪的双座轰炸机,点点头,又道:“对了,跟您说一个不怎么美妙的消息,马易尔那老家伙不行了,听说已经躺在医院里,也许明天就回断气。上次经过纽约的时候我去看过他,对于能遇到您,他感到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马易尔先生啊!”朱斌禁不住一声叹息,那个老家伙可是自己浮上去后见到的第一个合作伙伴,说实话帮忙不小,但同样的,自己的回报也够丰厚。虽然今年初他的股份被ge公司的后台摩根财团给完全收购了………马易尔很像把那股份留给自己的子孙,但显然不能抗拒摩根的压力,不过最后,老家伙还是拿到了很丰厚的一笔大钱,只要他的儿子们不糟蹋,几代人都够用。

    摇摇头,朱斌撇开一丁点的感触,道:“真是可惜啊,他是个很不错的老家伙,我们一直合作的很愉快。有他在的慎昌洋行更好说话一些。”

    马汉船长皱皱眉头,对此不做评论。上层的东西还是少掺和为好。

    转身指着正在忙碌的几艘船,问道:“朱先生,这里以后是不是要有人值守了?我看到大量的柴油和物资。”

    朱斌点点头:“是的。以后这里会成为我们集团的海上补给点,可以适当的长期停留和休息。”

    “噢,这可是个好消息。”马汉颔首,然后不再多问了。

    飞船马上就要离开,但矿石的打捞还是要继续,不但是矿石,更多的海底资源朱斌都不打算放过,那么就需要足够大的海上基地。没有了飞船会有很多的不便,而平台早晚会被人发现,所以,长期没有人值守显然不合适。算算日子,王助等人改装的大型水上巡逻机不用几个月就能出来,到时候直接飞行换班,也是可以的。

    这一次开来的12艘货轮需要卸载的东西当真不少。

    首先是两台自重达150吨的“深渊爬行者”,几台塔吊联合出力小心的卸到平台上后,由瓦力安装好智能处理核心和机体控制单元,保证它能在海底按照程序完成设定的作业,把一个个的合金标准箱挂在垂下的巨爪上提拉到平台。

    为了保证能抗住2300米深水的巨大压力,全部由钛合金制成外壳和两条机械臂,中间可以容纳3人架势操作,但现在只能是无人及遥控。屁股上拴着一条粗大的缆绳和超导电缆,调试完成后沉入深海代替飞船机械臂继续干活。

    其次是一堆的模块式房屋,在简陋的平台上建起一座足有六层高的格子楼,可以让一个班的人生活在里面,各种体育锻炼、娱乐游戏设施尽量完善,空调、照明全都不缺,还配备一台小型潜艇,在必要时可以入水躲避。

    用来替代飞船能源的两台大型柴油发电机装入中间的平台,提供所有巨型塔吊和机械臂所需的电力,相应的在平台下竖直的巨大桩腿里,数以千吨级的柴油灌下去,未来可能会增加到上万吨各种油料,保证平时使用和其他船舶的供应。

    最后就是武器防卫系统。

    没有了飞船在下边,随着船队越来越频繁的变道,这里的秘密早晚会被泄露。即便没有卫星导航帮助,航海老手们也能找到,更何况茫茫千里海洋中间一个非常突兀的平台,飞机可是长腿,说不准哪天就会被发现。因此,必须有防卫力量。

    从德国人那里购进的足足20门15装高炮,以及更多的2雷发射管,在宽大的平台四面建起四个高大隆起的堡垒,塞进里面,跟刺猬似的,密密麻麻指向天空。

    全部的炮塔外壳都加固有相当于50炮弹滑走或者弹飞。中间平台的巨型塔吊被拆掉,只留下上百米的钢结构主体后,从上到下安装了七八个锅盖似的碟形天线,最顶端一个最宽大的旋转天线足可搜索周围五百公里的半径水域。

    德国人只制造了金属主体,关键的功能模块都是从飞船垃圾堆里扒出来的,其中就包括几组远程微波通信模块,单独维持一个天线对准西面。

    所有的控制都集中在一个智能单元负责,通过微波通信可以远程遥控和监督,住在上面的人,其实不用管多大的事儿。

    整个安装改造需要折腾十几天甚至更久,朱斌可不能干等着,他首先飞回上海。紧跟着所有的设备卸载完毕后,空出来的两艘船内装满了矿石和金属,拖着一座平台浩浩荡荡的开拔,朝着夏威夷群岛开走。

    瑟琳娜回到飞船当中,控制飞船缓缓的发动起来,硕大的螺旋桨推开海水,带动沉重的舰体与平台保持恒定的同步速度,跟在船队最后面以18节前进。瓦力忙不迭的在后边随时堵塞漏洞,破烂的飞船给折腾的到处是裂缝,本来已经堵住了,但下潜后压力增加,又有不少裂开,把它忙的不亦乐乎。

    两天后,船队到达夏威夷,略作休整、补给,第三天继续《》,按照朱斌的要求,这一次他们没走日本水域,却折头经威克岛航向关岛。照旧是两艘美军驱逐舰开路,不紧不慢的沿着深海航线一路前行。

    十二天顺利到达关岛,风平浪静,预料中的麻烦并没有发生。

    第20天,船队穿越琉球群岛,进入东海海域。

    7月30日晚上,距离那霸港200公里的东侧水域,浩荡的船队低沉的轰鸣着滑过海面,两艘引路的美国驱逐舰大部分人都懒洋洋的打不起精神,或已经睡眠,或凑在一堆扯淡,浑然没有发现在他们后面不远的海面上,两个体型庞大的家伙缓缓跟上来。

    “日本人的潜艇!”飞船内,瑟琳娜深蓝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电光,霍然从驾驶座椅站起来,挥手拨开一面全息屏幕,立刻显示出后面不到一公里外,两条并行间距不到五百米的硕大潜艇。

    资料库马上调出来,赫然是曾经被击沉过一艘的日本“伊式”,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两个家伙就跟上了船队,看样子,颇为不善!

    朱斌给从睡梦中叫醒,一看电报顿时火冒三丈,带着起床气叫道:“他大爷个腿的!没完没了了是吧?!瑟琳娜,只要鬼子敢攻击,管他是谁,统统干掉!”

    想了想,又传令:“尽量别让前边儿的其他人知道,悄悄地弄死他们拉倒。”

    “明白。”瑟琳娜短促的回信后,飞船轻轻一震,从平台下面脱落,沉入水下五十米左右,六条巨大的机械臂悄无声息的伸展开来,横在水中,四个巨型螺旋桨缓缓地转动,保持不到10节的航速。

    左侧的潜艇舰桥顶上,日军“伊…1”号潜艇舰长长井满少校透过望远镜,看着前边迤逦前行的闪烁灯火,嘴角浮现出一抹狰狞的笑意,低沉的念叨:“吆嘻!支那人看来没有任何的防备!那么,就好好的给我沉在这里吧!”

    低下头,冲着传声管喊道:“1至4号鱼雷发射管准备好了吗?!”

    下面枪炮官大声回答:“1…4号鱼雷管准备就绪!”

    长井满死死盯着拖曳平台的左侧货轮喝道:“一号鱼雷,发射!二号鱼雷,发射!”

    “通通”!潜艇侧面黑漆漆的口子中冒出两串翻腾的泡沫,两条粗壮的鱼雷重开海水朝着不远处的货轮疾驰而去!

    飞船内一阵刺耳的告警声随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