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清崛起 >

第49章

晚清崛起-第49章

小说: 晚清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的底特律城,福特公司在这里摆出了一付大干的架势,他们扩大了自己的工厂面积一倍多,这一次福特先生,可以说是信心百倍了,有了中国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他一开始就打算要高起点,在中国技师的帮助下,新的流水线很快安装完毕,各个配套工程厂商也在自己的积极运作下,已经全部完工了,各个厂已经把他们生产的各个另部件运送到了总装厂的库房里。

    今天这里要进行汽车总装线的试运行,福特先生把兴华集团公司美国分公司的约翰逊、长城销售公司总裁司徒美堂老先生都邀请来了,同时来的还有当地的官员们,一些新闻媒体的记者,他要在这里举行剪彩仪式,一条红色布幅横在那里,三位盛装的金发女郎手托盖着绒布的托盘,上面是一把剪刀,福特、约翰逊、司徒美堂三位走上前去,把红布剪开,福特先生用的些颤抖的声音向声说道:“开始!”

第88章 福特向我们购买流水线() 
第88章福特向我们购买流水线

    机器运转起来,早就经过训练的工人们开始忙了起来,一道道的工序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几个小时后,第一辆汽车下线了,一小时后第二辆车也完成了,这样他们就是每小时有一辆汽车下线,这样就可以每天生产二十四辆汽车。以后随着工人技术的熟练,设备进一步的优化,那速度会更快的。

    福特先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终于成功了,自己在中国人的帮助下成功了,从今往后,美国的汽车市场就是自己的了,任何人也不能如此快速地生产出汽车来,大把的美元滚滚而来,福特激动地和约翰逊、司徒美堂拥抱在一起,激动的泪水流淌下来,激动了好一会他才想起来,大喊声一声:“快,拿香槟来。”

    第二天美国的各家大报纸都登载了“福特公司汽车流水线试车成功,第一批汽车顺利出厂的报道”。所有的美国报纸都在转载这条新闻,就连美国总统都发来了电报表示祝贺。

    美国的流水线在快速地运转着,李振华帐户上的存款数字也在飞快地增长着。

    防城李振华的桌子上摆着几封电报,有亨利·福特先生发来的,有长城公司总裁司徒美堂老先生发来的,还有是美国的情报人员发来的,都是说的一个事情,那就是美国福特公司流水线成功运行,汽车开始大批量生产。还有一封是国内方面李鸿章的电报说,太后要给自己指婚了,就是刚刚才封为格格的雅琪,她是恭亲王的养女,这他妈的不是胡闹吗,我的事情用不着她管的,她也管不了自己的事情。

    李振华在南方这样折腾,坐在北京的太后和皇上也在惦记着他呢,几个巡抚没有说他养兵的事情,只是说他有一支自己的保安队伍,所以太后和皇上也不是太担心,但是美国公使的报告让她们娘俩有些坐不住了,因为他的产品在美国大受欢迎,就连那些在美的华人华侨也是大为受益,那些“长城牌”的汽车就大长了在美国的华人、华侨的大清的的脸面,

    美国方面的消息不断地通过驻美公使传到北京,太后和皇上有些坐不住了,对于这个不听话的年轻人怎么办?太后此时是没有一点办法,光绪皇上那里只是认为振兴国家有望,倒是希望他能搞大一些,但是太后的想法是不能不影响到他的。

    这个李振华在边境地区一举歼灭了两千多法国人的军队,但是他的军队已经出关了,他们已经全到安南去了,而且在安南打的更好了,他在国内没有军队,但是却没有人敢去动他,要知道在安南的那些兵可是非常能打的啊,就连武器先进的法国人都不行,自己那些久不训练的八旗兵、绿营兵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啊。

    要说他的心术不正也不完全对,他可是把自己最新研制出来的火药和迫击炮都送给了北洋水师啊,他的工厂生产的枪支弹药,不是大批地给了周边的那些省份了吗?他的心里还是有自己这个大清的,要是没有,他为什么又这样无私地进行支援呢,光绪也是不明白这个李振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就连他在美国干的事儿不也全是对自己的大清有利的吗?再有就是广东、云南和广西的税银现在也在大幅度地增加,虽说在全国来看不多,但是要是全国都和他们一样,那可就解决大问题了。

    整个考虑起来,太后的“政治联姻”的作法,也不失为一着好棋,要是真能把这个李振华拉到自己的手下,那么这个“妹夫”虽说是汉人,但是有了这一层关系,可就是真正的自己人了,那么以后那个有能力的恭亲王也可能又要复出了。

    经过这一番考虑,见到皇上也同意了,最后太后终于也下定了决心,死马当活马医,能达到目的最好,不能达到目的也损失不了什么,不就是一个白捡来的格格吗,于是慈禧太后马上下喻旨:

    “因李振华对大清忠勇,且在国际上为大清赢得了声誉,同时封李振华为云南将军,特赐婚和硕公主雅琦,封为额驸,另外赏赐……。”

    然后太后马上就安排人作赐婚使,这一次她选择了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孙毓汶,赐婚副使就是上次到南方去的太监小山子——叶山,上一次小山子立了功,差办的好,现在他已经不是小太监了,已经是一个总管了。

    按说这一切都安排好了,就应该出发了,但是太后心中最大的担心还是没有去除,那就是还不知道李振华是不是愿意作皇家的女婿呢,要是这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去了,万一那个不听话的马驹子给你来一个下不来台,那皇家的脸面可就丢大了。

    见太后迟迟没有动静,皇上就知道她是在为这个事情着急,皇上马上说道:“还是先让唐炯去探一下这个李振华的口气再说吧。”

    太后马上就高兴地对李莲英说道:“小李子,快去按皇上的意思去给唐炯发电报,让他去干这个事吧。”于是一封电报到了昆明,唐炯一看,我这真成了专职的“媒婆”了,刚给李振华办了那一个事,现在北京又来了这样一个事情,看来我这一生要和这个姓李的绑在一起了,怎么他的婚事都和我扯在一起了。

    他自己心里暗笑:“我这可成了李振华的专职‘媒婆’了,怎么他的婚事都是我在管啊。”不由得摇头苦笑了一下,随后安排人到防城去,现在他也已经习惯了,出门就是通知飞艇公司准备飞艇,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是终究要比那长途跋涉要强的多,于是一架飞艇很快就到了防城。

    到了这里以后一问,原来李振华不在防城,他到南宁去了,说很快就回来,原来广西那边又出事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听说就是民工们要工钱的事情,唐炯心里说道:“这算什么事,不就是工人的一点工钱吗,没什么了不起的。”

第89章 专职“媒婆”() 
第89章专职“媒婆”

    唐炯也没办法,一看时间还早,于是他决定到防城市里去转一下,了解一下这里经济发展的情况,虽然知道这里发展很快,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好好地看一下,这一次有机会,那就看一下吧。

    来到了大街上一看,大街很是宽敞,大街修的笔直,宽阔,路面全是用水泥铺成的,又平整又宽敞,路的两边种了很多的树木、花草,每天都有人在进行管理,打扫大街,维护那些花草树木,一切都显得非常干净,整洁。

    两边是一些商家的店铺,各种日用消费品都很多,也同样很是齐全,不过这里的东西应该是比较贵的,要是原来的那些普通的人一般是买不起的,但是这里的工人们工资都高,这些商品应该是可以买的起的。

    这里的人们手里的钱可是很多的,平常的老百姓一年有上二两银子,就可以过上一年,这里的基本工资就是每年二十四两银子,每月都及时的发到了工人们的手中,一个月的收入就是大清老百姓的一年开支了,他们花钱有个不冲吗?

    大街上很多的人都在骑着防城自产的“东方牌”自行车,不时还有一些汽车从路上经过,这些是昆明那里不敢想的,虽然昆明那里现在也有一些人在骑自行车,但是昆明那里比较多的还是坐轿,有官家的大轿,也有商人们用的二人抬,也有些人是在坐着牲口拉的轿车。大部分人是在走路。

    这时最明显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都很好,不像很多地方以及昆明那样,那些老百姓没事蹲在墙跟下面聊天,脸上的精神一副木纳的表情,这里的人们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劲头,人们的手里有钱,买什么东西也不会担心自己的钱不够,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这里的人们行动都非常快,好像有什么急事一样,唐炯想道这大概就是李振华常说的效率问题吧,这里的人明显的就是效率高啊。

    在看大街上的一些房屋设计,也是非常好的,所有的建设都安排的十分合理,看来这里干什么都要有一定的计划的,不像一些老地方,要想规划什么一定的要拆除一些建筑才行的,看来人家在各方面都是有一定的计划的。

    在大街上转了一会儿,天色已经晚了,自己也有些累了,他就回到了宾馆里,服务员给他把门打开,给他把电灯了开了,让他觉得这一切都很新鲜,服务员走了以后自己把那个电灯的开关,用手拉了几次觉得很有意思,这里到处都有电,晚上就连大街上都有电灯,可自己的巡抚衙门却都没有电,可见这个差距有多大了。

    唐炯现在是思绪万千,他已经深深地被李振华感动了,这个年轻人,他怎么就会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呢?论军事他敢于出奇制胜,结果表明他不是蛮干,而是打的是有把握之仗;在经济方面他更是与别人大相径庭,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大胆开发矿山,修建铁路,建造船厂,建设汽车城,另外还有一些别人看不明白的事情,他也在干,像是那个水下机船,中堂大人和自己就看不出来,那个东西有什么用处,可是他却不但是自己研究,甚至于还请来了外国人进行研究,这真让人有些不明所以了。

    一直到了晚上,李振华还是没有回来,唐炯就想不如自己明天到南宁去一下得了,也提高一下自己的工作效率,于是他早早的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他叫来了宾馆的掌柜的,原来人家她们这里不兴叫掌柜的,而是叫作经理,于是唐炯就对她问道:“姑娘,我想要到南宁去一下,咱们怎么去方便啊。”

    宾馆经理马上说道:“唐大人,你要想去南宁好说,我们这里可以为您安排骑马、乘座飞艇、坐轿、不过您最好是乘坐火车去,又快又安全。”

    唐炯一听来了精神,马上说道:“好,就听你的我乘座火车过去。”

    “那您可要快一些了,正好有一列火车十点钟出发,我给您打个电话,让他们给您留下卧铺、或者是坐位,随便您的意思。”

    唐炯决定留下几个卧铺就行了自己的人不多,也舒服一些,一会儿那个女经理就回来了,说道:“都已经安排好了,一会儿九点整,我让人来送你们,用两辆汽车就可以了。”

    这一来,让堂堂的巡抚大人连早饭也吃不成了,匆匆忙忙赶到了火车站,只见火车站的主体建筑已经基本完工了,传统的飞檐,有着古老的传统色彩,但是由于是大众的需求,所以不是和官府那样的细致,大厅屋顶上最上面三个大字“防城站”,一个巨大的钟在上面,时针直指着九时三十分。沉稳的钟声响了一次,这是半点的时刻,整点时的钟声是六响,进入候车大厅,只见里面放满了一排排的竹子制成的椅子,这样一来可以方便人们等车时坐一下。

    通过检票的地方,进入了站台,三条铁路线横在那里,已经有一列火车停在了那里,由于是始发站,同时也是试进行,所以这里的人并不是很多。

    但是,唐炯的那一节车厢也是和别人的不一样,这是一节专列,以后便于李振华作为军事指挥的专列。车上的设计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并不豪华,厕所、卧室、会议室、会客室、警卫乘座席等都有,餐车就在前面,可以送过来吃,也可以到那里去吃。

    九点整,机车一声长鸣,火车出发了,火车果然是走的平稳,车窗外绿色的大地迅速向后面退去,这太神奇了,唐炯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座这个东西,果然是好啊,他的心里不由叹道:“如此之好的东西,朝庭中那些人却是百般阻挠,不让修建,幸亏李鸿章聪明,给太后在园子里修了一段,(但是那里的铁路不是由机车拖着走,而是由一帮子小太监们拉着走,可是用人拉着走又怎么去体会这铁路的快速呢?)这才让他开始修建铁路,但是看整个的国内,也没有能够修成几段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