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清崛起 >

第450章

晚清崛起-第450章

小说: 晚清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周彬在这里即没有离开河间,而又可以让河间稳定地进行提高,先进经验也可以继续进行下去,原来可是有这种情况的由于主要的领导走了,而那里的工作马上就下来了,现在不能让那种情况继续发生,一定不能让试点的经验半途而废,那就要留下这样的好干部,这同时又可以让他把经验向更多的地方进行传播,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其实这和军队是一样的,你原来连长当的好,提拔你当了营长,原来的连队还在你的手下,这也是李振华的主意,不过这变更地方的事情有时是不好办的,它影响的地方太多了。要是这周彬能力还应该提升,难道还要给他再划出一些地方来吗?这显然不是一个太好的主意,不过这李振华也就这样办了,以后遇到事情再说吧。

    这样的干部提拔了几十人,明年就是各省的省长们不努力,下面的这些试点也会变成几百个试点县出来的,全国两千多个县,明年就可以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了,有上那么几年,我们的农业生产就会上一个台阶的,用不了二十年我们的农业产业结构,就会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粮食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大批量地出口,和进行深加工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就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

    人们再不会去说种地不挣钱,不愿意干,还有种地成本高利润低了,农业工人的出现也是一个重大的改革,他们以后就会和其它的工人一样,下班以后就可去干一些自己的事情去了,他们没事了可以一起跳跳舞,进行一下娱乐,作一下养生保健什么的。

    你就是有再高的文化水平在农业上也会有用武之地,再也不会被别人看不起了。中华帝国人的排列顺序也不会再有士、农、工、商的区别,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了,是远远高于其它国家生活水平的人。而这一切则是李振华的最终目的。

    周彬从北京回来以后,很快他就接到了新的任命,他现在已经是河间市的市长了,他先是召集附近的那些县长们来开了一个会,把最近在皇上那里的情况和大家说了一下,询问了一下各县的农业发展情况,人们说的有些工作是很好的,但是总体上来说,都比河间的动静要小的多。(。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62章 准备十年大庆() 
第862章 准备十年大庆

    于是他要求所有的人明年都要动起来,明年的农业生产总产值要有一个大的飞跃,河间的经验已经摆在了这里,那你就可以直接取你有用的经验,回去进行推广就行了,有新招你也可以拿出来,那我就大力地支持你,就和皇上支持自己是一样的。

    几个县长对于能够划归河间市他们没有什么意见,对于自己身边的经验,那比外地的经验要直接的多,他们决定回去以后马上就开始工作,先来向河间参观学习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引导人们开始进行改革,把农业生产搞上去,让老百姓们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

    很快地几位县长们就回去了他们马上要开始自己的工作了,这位新市长可是不能不听的,那可是皇上手里的红人得罪不起的,以后就在他的手下干了,说不定哪天皇上来了,会到自己那里去看一下的,要是看到自己的工作不行那就随时会有可能,把自己头上的这一项乌纱帽给摘了,这可就不行了。

    再说了河间行,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呢?那是不可能的,都是一样的人那周彬可以因此而提到提升,我们也是一样可以的,那我们也是可以得到提升的。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都是一些年轻的县长,大家的气马上就提了起来。

    很快地河间就接待了许多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人员,来的人可不光是河间市的人。还有一些外地的人员,最远的竟然是从浙江来的人,这是中华帝国最善于学习的人们,他们回去以后的动作是最快的,很快就把全国百强县的名额拿走了三分之一还要多。

    政务院把河间市和其它一些地方的经验整理出了一本小册子,直接发给了下面的那些领导们,这是最好也是最现实的办法。让他们拿在手中,随时可以学习的。

    这天周彬正直整理着自己明年的工作计划,一个种粮食的大户来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周彬说道:“周县长,我经营的那些土地,经过您一年来的关照让我多打了几万斤粮食。我一直找机会说谢谢您,可您却是一直也没有时间,我想最近给我的儿子把婚事给办了,我想请您光临,不知您是不是有时间,时间已经定了,就在十天后,这是给您的请帖。”

    说完他把请帖恭恭敬敬地放到了周彬的桌子上,周彬本来是没有时间的,但是他看到那位老农的脸上一副企盼的神色。他也不好意思说不去,于是他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好吧,到时我一定会去的。”

    老汉高高兴兴地走了,周彬对自己的夫人说道:“你也帮我记着点,到时别忘提醒我一下。可不能给忘记了。”

    夫人在一边说道:“你去不要紧,别忘记给人家要拿点礼物去。”

    周彬想了一下说道:“礼物我已经有了,你就不用费心了,到时你只管提醒就行了。”

    几天后到了正日子,周彬过去了,主家的亲家也是本村。原来是儿子的同学,在上学时俩人就要好,后来他们又在一起劳动了一年,这感情自然也就更深了,于是两家的老人请人说了一下,也就定起来了,要说原来这男方可是看不上女方的因为她们家要穷一些。

    但是今年却是不一样了,一是男方家里的收入多了,二是看到那姑娘在学习农业技术上有一套,给这男方的老汉作了几回农业技术指导,这老汉一看高兴了,有了这么能干的儿媳妇,以后我的生产那可就行了,这么好的儿媳妇,可没地方去找的。

    于是一过了秋,老汉马上就开始操办孩子的婚事,到县里去了一趟,就连县长大人都同意过来了,他决定把事情办的热闹一些,连村里的人们都请到了,在院子里摆上了十几桌。

    周彬到了以后,人们都认识他,都恭敬地给他让坐,很快婚礼开始,按老规矩一项项地走着,到了最后加上了一项,那就是请县长讲话。

    周彬是不会放过这种宣传的好机会的,周彬走到了仪式中间的位置上,对大家说道:“今年我们的农业收成好于往年,为什么我就不多说了,希望大家今后更加努力地生产,争取多打粮食,在这里我也送给新人一份礼物。”

    他把包着的红纸打开了,大家一看原来是几本农业科技方面的书,新郎、新娘地走到了县长的面前,对县长鞠躬表示感谢,周彬对他们俩说道:“祝你们的生活美满幸福一生,还有两句是对所有的年轻人说的,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再有就是你们年轻人要孝敬父母、勤俭持家、勤劳致富。”

    新郎、新娘再一次的向县长鞠躬感谢,院子里的人们也一起鼓掌,县长说的话就是老百姓们最爱听的话,也是老百姓们经常挂在嘴上的话,而村里的人们最喜欢的也是这几句话,这也就是真正的农村干部与城里干部不一样的地方。而那一对新人要真的听了县长的话,那这一家人那一定也会是和和美美的。

    冯国璋找到了李振华,他要和李振华商议关于建国十周年的庆祝问题,明年的四月十五日,就是国庆十周年了,中华帝国应该好好地庆祝一下的,应该如何这要听一下皇上的意见。李振华这几天也在考虑这个事情,由于还没有考虑出如何庆祝,他就没有找冯国璋,但是冯国璋却是找上门来了,那就在一起共同商量一下吧。

    十年大庆,是应该好好地庆祝一下的,别说我们这十年有了很大的进展,就是不行,我们也要庆祝的,李振华把后世一些庆祝的方法说了出来,首先要有一个大型的阅兵式、还有搞一下群众游行,搞一台晚会,表彰一批先进工作者,邀请一些劳动模范到北京的**城楼进行观礼。

    从总体上要有这些东西,然后就是具体的准备工作,那就要由北京和其它的各地进行准备了,李振华和冯国璋俩人也分了一下工,军队的阅兵式由李振华负责安排,群众的游行由北京市长林志明负责安排布置,表彰先进和邀请各行各业劳动模范进北京是冯国璋的事情。(。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63章 看望儿子() 


    第 943 章

    看望儿子

    冯国璋马上就向林志明交待任务,让他开始进行准备,自己和工业、农业、军队、商业、科技方面联系,把各行业中的优秀人员由各行业选择出他们的先进人物来北京上观礼台。

    李振华通知国防部、总参谋部来北海,和他一起商议关于举行国庆阅兵式的事情,很快地段琪瑞率领着几位上将过来了,李振华把情况一说他们也很高兴,我们这是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一下我们的军威了。

    三天以后,冯国璋和国防部长段琪瑞上将、北京市长林志明、外交部长李经方一起来到了北海皇宫里,商议有关十年大庆的庆典问题。

    其它方面的人很好说,工业部长严伯玉、农业部长孙文、商业部长罗汉等人,科技方面,体育方面、部队方面给出了名额,然后让他们各自安排上观礼台的人员就可以了,但是关于阅兵式和流行的问题,李振华容易的就说出了需要的有关情节,就好像他经过了多少次似的,那就继续和李振华来商议了。

    李振华也不能再说自己如何如何了,他就把阅兵式需要的程序说了一下,他在纸上列出了队列的顺序,最前面是军旗,一名旗手两名护旗战士,正好用陆、海、空三军的各一名战士,后面则是步兵方阵,海军、空军、陆军、女子卫生兵、民兵、预备役部队等级方队,后面就是汽车运输兵。装甲部队、坦克部队、炮兵。

    游行的队伍,可以分为工人、农民、商业、学生、体育、铁道、煤矿、等方阵。李振华随手就把那些队列一一的写了出来,这几个人的心里都是非常的服气,要不怎么人家就是皇上呢,别人还不太明白呢,他那里就已经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好了,就连大概的顺序都有了。

    任务说出来了。下面就是细节问题了,外交人员如何安排?李振华马上就说道:“让他们一律上城楼上去观看。”

    冯国璋马上就又提出来问题:“我们的有关人员大约有三四百人了,这城楼已经不能上那么多的人了。”

    李振华一拍自己的脑袋说道:“这个问题我忘记了。从城楼的两侧再接出去一部分,那里可以安排上一两千人的。”他马上又在一张纸上画了一张草图当中画上了城楼,再两侧又加上了两部分。作为观礼台,这办法不错,行,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外交方面还有就是,每个国家安排多少人?李振华就问李经方道:“一般情况下他们在这种场面他们要来多少人?”

    李以方答道:“这种情况下,一般要有大使夫妇、武官、加上两个随员也就可以了。”

    “那就每个国家安排五个席位,不过也只能是在观礼台上,主楼上他们就不要去了。”

    “还考虑不考虑我们和对方的关系问题?”李经方又问道。

    “一般的也就不用考虑了,但是各国如果要是专门来给我们进行庆祝的高层领导要是来了,那就不能让人家在观礼台上了。那就是上主楼了。”

    李经方一看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了他就对李振华说道:“现在没有我的事情了那我就先告退了。我回去要进行准备的。”

    李振华说道:“那你就先走吧,我们只是通知,但是没有邀请,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去吧。”

    李经方走了,下面就是林志明的事情了。李振华对他说道:“你的工作也很简单,主要就是组织工作,另外让一些大企业搞一些花车。”他又开始画起了图来,花车的形式,游行队列中的一些标语、文字、图表等都作了一下介绍。

    现有就是广场上要有参加集会的群众,这人数可不能少了。最少得要有十万人吧。林志明把事情一一记住了,他也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去作了,于是林志明也告辞走了。

    现在就只是剩下冯国璋和段琪瑞两个军人了,上一次的阅兵式,三个人都是参加过的,但是那时的我军还没有什么威名,现在却是不同的,这一次的阅兵式,要充分地体现出我们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精神面貌来。

    三个人在一起商议最后决定,参加检阅的部队要让那些功勋部队参加,让纪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6

你可能喜欢的